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其次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工作,例如:质量、进度、人员、合同、风险等,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财务、计划、物资、设备、监理、设计、工程等等。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施工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怎样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建筑施工水平,是每一位建筑工程管理者的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意识薄弱
由于施工管理不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屡有发生,这也是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安全的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将其放在相对被忽视的地位。在我国,施工队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他们几乎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或是培训,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不安全行为而引发的施工,较为常见,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另外,缺乏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带头人以及会经营、懂法律、懂外语、懂技术等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程序、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高素质管理人员。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多数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开支,大量削减工作人员数量和工程管理部门,普遍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从而造成了管理人员和部门的残缺,经常出现一人兼多职的现象。不能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人员,不能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部门,因此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很难开展。
3、施工技术和质量问题
随着科学水平的逐步发展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更新,建筑的科技含量也在逐渐提高,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由于对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要求不同,从而增加了施工技术的工作难度,产生很多问题和矛盾。另外,建筑施工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愈加广泛,这些专业在满足自己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其他专业的合理需求,从而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1、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需要对广大职工进行任务和形式的深入的反复的教育,从而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促进广大职工树立效益、竞争和市场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部门职能和机构设置,从而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在施工企业管理机构上,设立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在市场合同部要集财物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于一体,有利于克服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相脱离的弊端,可以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在施工管理部,其在合同约束下赋予其对现场施工进度、成本控制、安全、质量、资源配置、技术等全方位的协调与组织实施管理职能,从而改变现场长期存在“管算的不管干、管干的不管算”的局面,解决调度轻核算、重投入,轻管理、重进度的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文明施工水平。设置工程技术部为了适应工程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的需要,可以加强对施工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和超前研究,为创造施工企业最佳效益和建设一流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推行項目管理责任制
建设施工项目具有单项工程或是分项工程多、规模相对比较大的特点,因此合同管理和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在主体精干的前提下,需要减少管理层次,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实现施工企业管理由金字塔式的管理向扁平式管理转变的目的。影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要素有多个方面,对于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管理重点,但是无论任何项目,其项目成本核算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都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可以说,是否能够落实它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协调和处理甲乙方,设计方、监理方、总包与分包方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有序协调的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用完善的监督机制、服务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和市场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可以真正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3、加强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技术创新程度不断加强,其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存在重经营轻技术、市场不完善,技术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机制。因此,要想扩大市场占有率,以质量赢得市场,从而获得健康持久的发展,就必须抓好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管理的创新。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将技术创新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从而顺应市场的发展。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的工作氛围,增强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加大创新的投入和力度。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国外设备和技术,将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将技术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从而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了解决好技术难题,应当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和超前研究,用技术改造项目,从而适应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需要。此外,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项目施工管理在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支持下得以有效实施和运作,以技术创新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4、强化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其经济性能、安全性、适用性以及可靠性的得以实现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质量控制是要控制目标之一,同时它又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强,处理方法严密谨慎、管理因素复杂多变的工作。因此,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通过加强过程控制、质量预控,在此过程中探索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的新思路,从而让施工施工质量管理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以现场为主体的工艺过程是建筑工程一大特色,然而现场质管的最重要环节便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施工前,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施工设计的质量目标,因此应当做好施工设计,要因地制宜地设计目标、设计图纸控制,使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原则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施工企业人员在施工之前应当会学会审,了解设计意图,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对设计按照现场情况进行适当的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施工以及各种原材料都需要进行严密的质量监控。首先,在检查实物的同时,还要检查质保书,在此过程中监控半成品和原材料是关键环节,对防水材料、水泥、钢材等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材料的性能、规格和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监控。同时,对易污染、易变形、易潮和易碎的物品,在运输、安装或是堆放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一定的监控;其次,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是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抓规定、规程、规范进行施工,监控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最后,对薄弱环节、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控制,例如在混合结构中的预制楼板和砌体安装,框架结构中的柱、梁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紧密相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更加专业化。任何一家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努力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实现精而强的转型,抛弃大而全的模式,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因此,应当更新观念,转换机制、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技术创新、强化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再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与措施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9.
[2] 刘国福,建筑工地的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安全[J],经营管理者,2011.
[3] 甄春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工作,例如:质量、进度、人员、合同、风险等,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财务、计划、物资、设备、监理、设计、工程等等。管理者水平的高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施工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怎样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提高建筑施工水平,是每一位建筑工程管理者的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意识薄弱
由于施工管理不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屡有发生,这也是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最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安全的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过程中将其放在相对被忽视的地位。在我国,施工队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他们几乎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或是培训,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不安全行为而引发的施工,较为常见,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另外,缺乏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带头人以及会经营、懂法律、懂外语、懂技术等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程序、项目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高素质管理人员。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多数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省开支,大量削减工作人员数量和工程管理部门,普遍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从而造成了管理人员和部门的残缺,经常出现一人兼多职的现象。不能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人员,不能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机构和部门,因此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也很难开展。
3、施工技术和质量问题
随着科学水平的逐步发展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和更新,建筑的科技含量也在逐渐提高,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由于对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要求不同,从而增加了施工技术的工作难度,产生很多问题和矛盾。另外,建筑施工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愈加广泛,这些专业在满足自己要求的同时还要满足其他专业的合理需求,从而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1、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需要对广大职工进行任务和形式的深入的反复的教育,从而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促进广大职工树立效益、竞争和市场的观念。在此基础上,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部门职能和机构设置,从而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在施工企业管理机构上,设立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在市场合同部要集财物管理、计划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于一体,有利于克服合同管理与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相脱离的弊端,可以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在施工管理部,其在合同约束下赋予其对现场施工进度、成本控制、安全、质量、资源配置、技术等全方位的协调与组织实施管理职能,从而改变现场长期存在“管算的不管干、管干的不管算”的局面,解决调度轻核算、重投入,轻管理、重进度的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文明施工水平。设置工程技术部为了适应工程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的需要,可以加强对施工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和超前研究,为创造施工企业最佳效益和建设一流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推行項目管理责任制
建设施工项目具有单项工程或是分项工程多、规模相对比较大的特点,因此合同管理和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在主体精干的前提下,需要减少管理层次,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实现施工企业管理由金字塔式的管理向扁平式管理转变的目的。影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要素有多个方面,对于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管理重点,但是无论任何项目,其项目成本核算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都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可以说,是否能够落实它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协调和处理甲乙方,设计方、监理方、总包与分包方以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有序协调的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用完善的监督机制、服务机制、分配机制、用人机制和市场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可以真正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3、加强技术创新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技术创新程度不断加强,其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存在重经营轻技术、市场不完善,技术创新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创新机制。因此,要想扩大市场占有率,以质量赢得市场,从而获得健康持久的发展,就必须抓好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管理的创新。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将技术创新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从而顺应市场的发展。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的工作氛围,增强技术创新主体意识,加大创新的投入和力度。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国外设备和技术,将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将技术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从而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了解决好技术难题,应当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和超前研究,用技术改造项目,从而适应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需要。此外,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加强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项目施工管理在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支持下得以有效实施和运作,以技术创新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4、强化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其经济性能、安全性、适用性以及可靠性的得以实现的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质量控制是要控制目标之一,同时它又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强,处理方法严密谨慎、管理因素复杂多变的工作。因此,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通过加强过程控制、质量预控,在此过程中探索加强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的新思路,从而让施工施工质量管理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以现场为主体的工艺过程是建筑工程一大特色,然而现场质管的最重要环节便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施工前,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施工设计的质量目标,因此应当做好施工设计,要因地制宜地设计目标、设计图纸控制,使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设计原则符合规范要求。同时,施工企业人员在施工之前应当会学会审,了解设计意图,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对设计按照现场情况进行适当的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施工以及各种原材料都需要进行严密的质量监控。首先,在检查实物的同时,还要检查质保书,在此过程中监控半成品和原材料是关键环节,对防水材料、水泥、钢材等要根据规定做复试,对材料的性能、规格和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监控。同时,对易污染、易变形、易潮和易碎的物品,在运输、安装或是堆放的过程中也要进行一定的监控;其次,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是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抓规定、规程、规范进行施工,监控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最后,对薄弱环节、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控制,例如在混合结构中的预制楼板和砌体安装,框架结构中的柱、梁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紧密相关,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并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更加专业化。任何一家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努力提高利润、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实现精而强的转型,抛弃大而全的模式,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因此,应当更新观念,转换机制、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技术创新、强化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再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方法与措施分析探讨[J],广东建材,2009.
[2] 刘国福,建筑工地的施工质量管理及施工安全[J],经营管理者,2011.
[3] 甄春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