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录像厅及其他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v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九月的雨水莫名其妙得多,洗不净脚丫子,上面还粘着泥巴,我吃力地提着一蛇皮袋子书和几件陈旧的换洗衣服,裤裆里紧扎着一小叠学费,不知所措地来到县城复读。
  潮湿而促狭的县城很小,傍着一条叫资江的河流。主街道短得如盲肠,这是肚里有墨水的人文绉绉的说法。这街道从县政府那头点根烟还没吧唧三口就走到了金三角那头,这是县城老烟鬼们的说法。而小河街的资深居民会这么豪爽地说:这街道老子一泡尿从这头走到那头都还没撒完。正是这条短得可怜兮兮的街道,星罗棋布地镶嵌着不知其数的录像厅。
  每一个录像厅的外形都大同小异,总是在最醒目的地方用红漆,在一块块三合板上龙飞凤舞地刷写着最新的片名,比如《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卿本佳人》。而每一个录像厅的入口,都有一块不知被多少只手掀起过的布帘子,有些破烂,有些脏黑。一帘之隔,一边是朗朗乾坤清明世界,一边是风云江湖恩怨天地。
  录像厅的主人总是嘴里叼一根烟,白日里也总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坐在简陋的卖票台前,头时不时地低下去,又猛然间抬起,好像乡下的公鸡啄食。也有录像厅的主人头抵墙壁,打出悠长的呼噜,涎水滴成一根丝线,在日光里晶亮晶亮的。可只要有人想趁机溜进去,那主人立马猫一样警觉,睁开一双犀利的眼睛,手迅疾伸到跟前,嘴里嘟哝着:“买票,买票进场!”
  录像厅里面的空气特别差,混杂着各种来历不明暧昧不清的气息,烟味浓郁,尿骚味扑鼻。从外面置身其间,头脑会在刹那间处于休眠状态。只好什么也不想,单纯得像个白痴,沉浸在荧屏上的打打杀杀或情情爱爱里,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正是去录像厅的妙处,它犹如一支麻醉剂,能暂时让人忘却一切的苦和闷。
  年少轻狂的时候,总以为自己有排遣不开的忧愁,特别是在复读的日子里,如同塞进一个黑咕隆咚的铁匣子里,看不到一丝光亮,沉闷得透不过气来。记不得是在哪一个阴郁的下午,我一头钻进了街边的录像厅,在大厅里找了个最靠边的位置坐下,心不在焉地看录像。那部正在放映的片子委實不错,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险象环生扣人心弦。很多年后我重看,才知道那部片子就是《英雄本色》。片中周润发身着风衣豪气云天的倜傥潇洒,看过多少港片都难以忘怀。看累了,躺在录像厅那已经有些破烂的沙发上,抽着县城生产的旅行家牌香烟,心里头密集的压抑和不可言喻的惶恐,随香烟一起明明灭灭。
  录像厅就是一个记载着青春隐秘的地方,更是个驱赶颓废的角落。我每次蜷缩在沙发上,像一只无助的小兽困守在促狭的洞穴里,不敢伸出头去看外面的世界,似乎只要一露头,等待自己的就是命运无情的砍刀。一次次的挣扎,犹如困兽之斗。一次次的宣泄,仿佛溺水之鸟。在现实的天空里折断了翅膀,躲在这阴暗的旮旯里独自舔舐伤口。
  每一次审视自己的内心,每一次痊愈身体的创伤,一脸倦容地在清晨卖菜的吆喝声里返回学校。每次从录像厅归来,也懊恼自己不思进取,枉费了时光和父母的期望,自虐般地疯狂学习,当身体如弦绷到极致,又开始无比想念录像厅。
  录像厅总是在我不堪负累的时候,成为第一时间赶去的休憩场所,自己给自己疗伤,自己给自己慰藉。
  去的次数多了,我想我一度促进了录像事业的兴旺发达。在我们那所破烂的复读学校里,如果你找不到我,那么我不在录像厅,就在去录像厅的路上。
  走夜路多了总会碰到鬼,去录像厅次数多了,鬼没有遇到过,艳鬼只在《聊斋奇谭》里出没,还有狐仙。狐仙当然是巴不得遇见的,我们总是艳羡古代穷困潦倒的书生福利真的好,总有狐仙化为美女夜半红袖添香,你侬我侬,郎情妾意。
  我在录像厅里遇到的人群里有我很多的同学,他们和我一样,在青春隘路的转折时期,总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痛苦。这给了我们堂而皇之去录像厅的理由,我们在录像厅里相见比在教室里还要亲切,同是沦落录像厅的厅友,心照不宣,保持着十足的默契和理解。
  当我们那帮厅友熟稔到勾肩搭背的时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谁谁不开心,就你拉我扯地去录像厅待上一天或一夜。录像厅就是万能的心理咨询师,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催眠我们,驱散我们所有对于未来的惊惧和不安。
  成为录像厅的熟客之后,才明白街上的录像厅也有诸多道道在里头。凡是开在街道地面上的录像厅,都是十足正规的,难怪我在那些录像厅里看了无数遍的《灯草和尚》,硬是一个带劲的镜头没觑到,洁净得像老家那条清澈的小溪。凡是开在街道地下的,往往挂羊头卖狗肉,总有生猛的片子常换常新。
  出于好奇,我和同学李想,还有一个我们叫作三毛的兄弟决计去看个究竟。于是,三人偷偷摸摸地摸了进去,七拐八拐地转了两段楼梯,到得地面有些潮湿的厅里。厅里人影攒动,烟雾缭绕,空气混浊。我们几个兴致勃勃地正襟危坐,拭目以待,看了老半天,还是一些港片厮杀,杀得天昏地暗,杀得血流成河,郑浩南、山鸡、十三姨、黄飞鸿在我们的眼前交替出现。慢慢地,和我们一样猎奇的看客,纷纷拍打着包厢墙壁,发出砰砰的声响,不约而同地大喊:“老板,换带!老板,换带!”
  老板听到这等声响,赶紧跑进放映室里换带。这次我总算看到了全本《灯草和尚》,很多年以后,陈宝莲香消玉殒,我不禁仍为之惋惜。可来到这里看录像的人,远比我们这些复读生更清楚套路,看得不过瘾,又是一顿猛喊猛叫,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这次老板任凭他们放肆,怎么也不出来换,又是不痛不痒的片子轮番上演。于是,有些人按捺不住失望,骂骂咧咧地上楼梯走人。
  我们舍不得浪费票钱,不管片子好歹,既来之则安之,不待到心情舒畅不出去。不知不觉中,我们三个横七竖八地倒在沙发上睡着了。夜半,我被尿胀醒,迷迷糊糊地去厕所。路过别的包厢,发现人去厢空,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这些人怎么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我们该不会掉进黑店了,成为人肉叉烧包那就凄惨了。可怕归怕,尿还得尿,只得摸索着硬着头皮继续前进。我对着墙壁划了个高高的N,舒服地打了几个颤。神志清醒了许多,赶回去到沙发继续睡觉。   我走出厕所,发现厕所前头,有一个窗口透出忽明忽暗的光,我偷偷地靠拢去,从窗口一望,小小的荧幕上一男一女,像乡下的两头牛架在一起。那女的发出杀过年猪一般的嚎叫。而男的就像乡下风箱一样呼呼地出粗气,汗像铁匠三伏天打铁一样暴流。我转身就跑,比麦哲伦发现新大陆还惊喜,想叫两个死党来开开眼界。地面溜滑,由于我一时迈动的步子太大,一个趔趄狠狠地摔在地上,手都蹭脱了一层皮。不管不顾风一样旋到他们跟前,两个睡得稀里糊涂的死党被我叫醒。还没听完我的讲述,这两个鬼崽子鞋子都没穿进去,就不见了人影。
  那一夜,录像厅是晚来的秋风,把我和李想、三毛这三枚还挂在枝桠上的青果,一夜之间吹了透熟。走出录像厅,我们彼此剜了彼此一眼,脸上带着心领神会的诡笑。
  晨光里,我们回校,一夜未眠,居然还精神得像一把带露的青菜,闪着清光。
  录像厅人来人往,是隐藏在尘世里鱼龙混杂的小江湖。和我一起常去看录像的还有一个兄弟,姓时,我经常打趣叫他鼓上蚤。这小子每次去录像厅,先是眼睛做贼一样滴溜溜转,他总是寻找有没有女阿飞。那时候,县城不大,但还是有那么几个叛逆的女阿飞,喜欢留一头的短发,穿T恤,嘴里叼一根烟,和一群刺青光头男勾肩搭背,大大咧咧地涌进录像厅。然后,挤在一起,大声喧闹,偶尔还装模作样地发出惊叫声。可谁也不敢说,只能默忍,这群无所事事、无事都能找事的流氓可不是谁都能惹得起的。
  有一个身材略显肥胖的高个子女阿飞看到鼓上蚤盯着她看,朝他挤眉弄眼,朝他吐出一个个烟圈。鼓上蚤被她勾得心一愣一愣的,忘乎所以。我扯了扯他的手臂,这家伙如梦初醒,羞涩地笑了笑,可我还没转过身看录像多久,目光又死死地焊接在那个女阿飞身上,扫描仪一样上下移动。看吧,看吧,眼珠子掉出来,也不顶用。看得次数多了,鼓上蚤和那个女阿飞居然在厕所门口对上了话,这小子还接过女阿飞的一根烟抽得有模有样。回到我身边,还冲我显摆炫耀。我有些担心他,毕竟女阿飞身边那群人是混社会的,没他们做不出的事情。
  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鼓上蚤这小子竟然给女阿飞写情书,被他们的老大发现了,这下不亚于给天捅了个窟窿,鼓上蚤被他们一伙人在夜晚下自习的时候伏击了,肋骨断了几根,鼻子移了位。我和李想、三毛听闻后立即赶赴现场,七手八脚地将他用“慢慢游”送到县正骨医院。那个女阿飞倒是有情有义,她就是正骨医院旁边卷烟厂的职工子弟,来看过他几次,每次都带来一大袋子的各类零食,被我们几个临时护工抢得一干二净。尤其是带来的散装旅行家烟,我们更是不让鼓上蚤抽上一根,美其名曰治疗要紧。鼓上蚤恨得牙痒痒的,但是动弹不得,奈何不了,只能佯装大方。
  鼓上蚤也算是否极泰来,在床上躺了三月,没有和我们一起继续厮混去看录像,百无聊赖之中只好看书。那一年我们班上考得最好的就是他,他出乎意料地以县文科状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不知这小子后来带着厚礼去感谢那个女阿飞没有?据说女阿飞先是进了卷烟厂,后来厂子倒闭,离婚独身去了广州,混得也是风生水起,带着一群下岗女工给她挣钱。
  在鼓上蚤养伤的日子里,我和李想、三毛还是录像厅照去不误,我们三个不顾一身汗臭和脚气挤在一张大沙发上,睡得像个木头,被扛走卖掉也不知晓。有一回,恍恍惚惚中,录像厅里的灯光大亮,门口冲进来几个高高大大的人,齐吼一声:“待在原位,都不许动!”妈呀,有两个家伙手上分明握着一把手枪,随即又有两人朝一张沙发扑了过去。警匪片在录像厅里真实地上演了,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伸手捏了一把大腿,疼,不是在梦里!这时,两人左右架着一个精瘦的青年朝门口走去,背后有一个便衣警察手里还拎着一把长长的砍刀。
  那夜,警察抓捕的青年是个十恶不赦的凶手,他残忍地杀害了一个走山路去上学的女高中生,还实施了性侵。我们知道真相后,脊梁骨上一阵阵发寒,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不敢去录像厅。
  不久,李想找了个女朋友,在校外租房,我和三毛去叫他看录像。他朝我们挤眉弄眼,不发一语。我和三毛很快就明白失去了一个看录像的厅友,这个曾经的亲密厅友从旁观者置换成了战斗者。偶尔一起聚餐,李想和他女友还腻得像两块牛皮糖,只是眼圈黑得和熊猫不相上下。
  我俩只好怀着失去厅友的悲痛心情去往录像厅,在录像厅大口吸烟,沉溺其间,依旧乐不思蜀,不问前程在何方。
  最后一次去录像厅,是大学毕业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当时在乡下一个半坡之上为人师,怕赶不及第二天的面试,只得前一天下午赶到县城。走在没有亲友的街道上,第一次觉得这个地方于我还是那么的陌生。在街道上来来回回走了很多趟,我找不到投宿之地,更舍不得花钱去住县城招待所。看到电影院门口的录像厅,这个录像厅历来正规得生意近似萧条,但始终坚持通宵营业,多年奄奄一息但总算没有歇业。我突然间好像遇见了故人,毫不犹豫地买票进去,花了十元钱,找了个最中间的包厢,将装有面试资料的袋子枕在脑袋下,美美地睡了一宿。
  入睡前的恍惚里,我想起热衷于看录像的那些岁月,还有一起看录像的那些人。当初的癫狂少年,如今各自天涯,不知他们某个时刻的记忆里是否闪回过县城录像厅?
  多年以后,散文家傅菲说:电影院是青春的教堂,我们在教堂里倾听钟声,获取晚祷。诚如斯言。换而言之,录像厅更是我们的青春旅馆,寄住过躁动的时光、飞扬的荷尔蒙和稚嫩青葱的思想,或许还有很多的其他,只是暂未浮现,沉潜在渊。
  責任编辑   夏   群
其他文献
小寨子里的人们谁也不知道二宝的姓氏,不知他是从哪里来的,何年何月留在了小寨子里,只知道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寨子里了……  十八岁的二宝长相很不起眼,粗壮敦实,厚嘴唇显得很憨厚,二宝不爱讲话。  天擦黑的时候,二宝扛着他的宝贝,一支硕大的铜铸造的火铳,颠颠地下山回寨子,火铳上挂着二十几只鸟,串起来的地花鸡、斑鸠、黑头翁……这些是他今天进山的收获。  走进寨子尽头的坝子,一处圆形的围楼,里面传出女人的哼唧
期刊
相框中的祖父和曾祖母,有两张极其相似的脸,一样的细眉淡唇,一样的丹眼挺鼻,一样淡漠的神情,用了好几年时间,我才从帽子的形状上,分清他们的性别。祖母对着这两张画像,无数次地惋惜哀叹,说现在村里再也没有画像师了。我疑惑地反问,增会不是画师吗?祖母深深吸了一口烟袋,烟雾从她的口鼻中冒出来,看起来她就像一堆燃烧的湿草。直到烟雾艰难地四下扩散,她在炕沿边磕烟锅的叭叭声响了好几下,喉头的话才一点点被挤出来:“
期刊
一  山与山之间,貌似抱在一起,却隔着一个狭长的山坞。坞很深,深得似乎走不到坞底。尤其,杂树林与毛竹林交互茂密的山场,似乎鸟叫一声,山就合得紧一些。而古道、石亭、茶山,以及田野、菜园、溪流、村庄,都成了山坞与山坞之间的过渡。  鲍家、程家,像在吕家长出的一枝树丫,分叉,斜斜地岔开。实际上,三个村庄三个姓氏,只是随路蜿蜒而已。在思口古镇,吕家同名字的村庄就有两个,还不包括石壁吕村,鲍家也分上、下村,
期刊
窗 外  我们通常隔着这层玻璃  透明  又保持必要距离  现在我终于把它打开  在同一片空间里  时光旋转  阳光,空气和大地的给予  没有迟疑,没有厚此薄彼  蝉声与鸟鸣,已陪伴我们许久  没有打扰的节季  我是临窗早读的书生  在你绿色的顾盼里,再一次  选择了推窗  无语中,向你挥一挥手  然后在一截慢时光里转身  抵 达  当我写下这行句子  我的马  已将我带入混沌的白和黑的边缘  将
期刊
父亲每每回家,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这个深谙海洋之深广与动荡的人,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得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以至于在从前的许多年里,在我童年、少年甚至更长的时光里,父亲对于我来讲,更像个客人,来自海上的客人。  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我无法想象稍有风就晕船的父亲是怎么度过最初的海上岁月的。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精神上的绝望更易令人崩溃——四顾之下,大海茫
期刊
一  云朵翻过南山,相比夏天  多了些从容,少了些急躁  凉风一路吹来,万物俯首  世界安静祥和,大地谦卑  唯有秋天啊,温柔如琥珀  此时,谁安卧在南山脚下  看阳光堆积,听白桦叶落  记忆的石头在流水里滚动  身体的缺口今晚就要闭合  唯有秋天啊,温柔如琥珀  二  在手掌上摊开一叶秋天  给你看她那火红的裙裾  时光雕琢的完美身体  汗水侵蚀的记忆之盐  在纵横交错的叶脉中  我看见秋天急切
期刊
一、肥叔  那时候是夏天,我走在去上班的路上,很奇怪为何从前上班的马路变得起伏不平。我真想坐车,但许久没有看见一辆空车。我只能继续走着,走到一个天桥的下边。记忆中上班的大楼就在天桥后边,我没有办法,只能走过去看。  大楼就在眼前,我的头发在风中飘,这是我结婚来这里定居后就留起的长发,昨天特意修了修,努力看起来很潇洒。那时的那栋大楼,我只觉得能够走进去就非常了不起,那年我三十二岁。  一个女人坐在我
期刊
远与近  远山不远,  只需一只白鸽借我一双翅膀。  威尼斯不远,  我站在地球仪前伸出一根小拇指,  就可搭起一座桥。  尘 世  寒冬,对河滩的那片芦苇荡  多一些恭敬和宽容吧  它们在花败叶枯的季节  在没有一件棉衣可以裹体保暖的境遇下  瑟瑟发抖地站立在一阵阵狂风里  那么无助,又那么坚强  我疾步穿过的时候,它们没有表露出  一丝萎靡憔悴的样子  想起几天前,我大病初愈的模样  这片芦苇
期刊
迎江寺  泊在长江北岸  一泊,已逾千年  两只锈迹斑斑的铁锚  锁住一个古城的咽喉  尽管江水日夜浩荡  你依旧是一艘风平浪静的船  击破长夜昏沉的钟声  抚摸大殿里每一件法器后  随波逐流  祈祷之人的心思  又回到了空寂  振风塔无疑是镇宅之宝  像高高耸立的桅杆  在桐城文派独领风骚的大旗下  还是迟迟不敢扬帆  弥勒佛求现世的安稳  笑纳着八方香客  偶尔传来几声江鸥的鸣叫  终究不入你
期刊
北塘的芦苇  北塘的芦苇和不是北塘的芦苇  都是芦苇。像北塘的居民  迁居到了他乡乃至异国  也还说自己,是北塘人  城市的大脚在到处走动  北塘的芦苇躲躲闪闪  她怕这大脚踩到了自己的性命  那样就断了自己绿色的香火  隔着宽宽的马路,北塘的芦苇  天天看霓虹闪烁,高楼林立  那曾经的家园,亲切又陌生  已不再有一个熟悉的邻居  北塘的芦苇当年意气风发  是左右北塘颜色的主人  他们给鱼喂食,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