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无论我们采用哪种胰岛素制剂治疗,采用的都是外源性胰岛素。那么,外源性胰岛素对人体的作用,与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一样有效吗?事实上,外源性胰岛素降血糖的效果,不如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来得快、效果好。而且内源性胰岛素不会发生低血糖,这是因为两种胰岛素在体内的作用模式不同。
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有差别
具有正常胰岛功能的人,自身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灵活多变,从胰岛素分泌到进入血液只需要几分钟,血液中总是有足够水平的胰岛素。当吃得多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也分泌得多、分泌得快,所以进食后血糖升高幅度小(一般仅升高3.0~4.0 mmol/L,多不超过7.8mmol/L),饥饿状态下又会自动减少胰岛素分泌,不会引起低血糖,所以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总是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3.9~5.9mmol/L)内。
而一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受损,使胰岛对于高血糖的刺激反应迟钝,不能立即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来很快地降低高血糖,这时医生就要为他们选择外源性胰岛素制剂来代替自身胰岛素。
对空腹血糖的影响不同
根据胰岛素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对于空腹高血糖的患者应选择作用时间长的胰岛素制剂,比如中效、长效或者超长效胰岛素。因为在人入睡后到天亮将近8小时的空腹时间内,只有长时间作用的胰岛素才能一直降糖。不幸的是,除了超长效胰岛素外,长效与中效胰岛素注射后在体内都有一个明显的药物作用高峰,这个高峰时间恰恰正好在半夜1:00~3:00人体对胰岛素需要量最少的时候,这样就会引起半夜低血糖;如果减少剂量又不能控制凌展的高血糖,因为在黎明时分,人体自身拮抗胰岛素的多种内分泌激素生理性分泌增加,使人体对胰岛素需要也明显增加,而头一天晚上注射的中效、长效胰岛素到了天亮时,已经基本从血液里消失了,导致空腹血糖升高。这就是说,内源性胰岛素在半夜分泌最少,天亮时自动分泌增多,从而保证空腹状态下血糖的平稳,而中、长效胰岛素都没有这样的作用,它们注射后的降糖作用在半夜最大,天亮最小。超长效胰岛素虽然没有作用高峰,但是与自身分泌的内源性胰岛素相比,它在黎明时分不会自动增加血液中的水平,在完全没有胰岛功能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胰岛功能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它不能有效地降低空腹高血糖。这就是内源性与外源性胰岛素在体内的最重要差别之一。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而胰岛素治疗的成败则是“一天之际在于展”,只有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全天的血糖才可能控制良好平稳。
对餐后血糖的控制不同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既不能很快也不能足够地分泌胰岛素,所以餐后血糖显著增高。这时,应当选择快速起效的胰岛素(比如短效、超短效胰岛素)来控制餐后急遽升高的血糖,但是短效与超短效胰岛素的药物动力学不同,与后者比,前者起效慢,在血液中达到高峰的时间晚,持续作用时间更长,必须在餐前30分钟左右提前注射,胰岛素高峰时间常常不能和餐后血糖高峰同步,故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效果不如后者,所需的剂量也大于后者,剂量大时又常会引起低血糖;而超短效胰岛素起效快,达峰快,作用持续时间也短,更接近生理性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但是如果剂量计算不准或者患者因种种原因血糖已经偏低,而又未监测血糖时,就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因为已经注入体内的胰岛素是不会自动减少或立即消失的。
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有差别
具有正常胰岛功能的人,自身的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灵活多变,从胰岛素分泌到进入血液只需要几分钟,血液中总是有足够水平的胰岛素。当吃得多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也分泌得多、分泌得快,所以进食后血糖升高幅度小(一般仅升高3.0~4.0 mmol/L,多不超过7.8mmol/L),饥饿状态下又会自动减少胰岛素分泌,不会引起低血糖,所以非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总是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3.9~5.9mmol/L)内。
而一些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受损,使胰岛对于高血糖的刺激反应迟钝,不能立即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来很快地降低高血糖,这时医生就要为他们选择外源性胰岛素制剂来代替自身胰岛素。
对空腹血糖的影响不同
根据胰岛素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对于空腹高血糖的患者应选择作用时间长的胰岛素制剂,比如中效、长效或者超长效胰岛素。因为在人入睡后到天亮将近8小时的空腹时间内,只有长时间作用的胰岛素才能一直降糖。不幸的是,除了超长效胰岛素外,长效与中效胰岛素注射后在体内都有一个明显的药物作用高峰,这个高峰时间恰恰正好在半夜1:00~3:00人体对胰岛素需要量最少的时候,这样就会引起半夜低血糖;如果减少剂量又不能控制凌展的高血糖,因为在黎明时分,人体自身拮抗胰岛素的多种内分泌激素生理性分泌增加,使人体对胰岛素需要也明显增加,而头一天晚上注射的中效、长效胰岛素到了天亮时,已经基本从血液里消失了,导致空腹血糖升高。这就是说,内源性胰岛素在半夜分泌最少,天亮时自动分泌增多,从而保证空腹状态下血糖的平稳,而中、长效胰岛素都没有这样的作用,它们注射后的降糖作用在半夜最大,天亮最小。超长效胰岛素虽然没有作用高峰,但是与自身分泌的内源性胰岛素相比,它在黎明时分不会自动增加血液中的水平,在完全没有胰岛功能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胰岛功能很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它不能有效地降低空腹高血糖。这就是内源性与外源性胰岛素在体内的最重要差别之一。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而胰岛素治疗的成败则是“一天之际在于展”,只有空腹血糖控制良好,全天的血糖才可能控制良好平稳。
对餐后血糖的控制不同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既不能很快也不能足够地分泌胰岛素,所以餐后血糖显著增高。这时,应当选择快速起效的胰岛素(比如短效、超短效胰岛素)来控制餐后急遽升高的血糖,但是短效与超短效胰岛素的药物动力学不同,与后者比,前者起效慢,在血液中达到高峰的时间晚,持续作用时间更长,必须在餐前30分钟左右提前注射,胰岛素高峰时间常常不能和餐后血糖高峰同步,故控制餐后高血糖的效果不如后者,所需的剂量也大于后者,剂量大时又常会引起低血糖;而超短效胰岛素起效快,达峰快,作用持续时间也短,更接近生理性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模式,但是如果剂量计算不准或者患者因种种原因血糖已经偏低,而又未监测血糖时,就会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因为已经注入体内的胰岛素是不会自动减少或立即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