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物喻理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1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目标】
  了解什么是借物喻理法,并能在记叙文中予以运用。
  【技法指津】
  相信大家都知道,写文章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把文章的主题很好地表现出来。高尔基曾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为了表达出这种思想,人们总结了不少的方式方法,“借物喻理法”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借物喻理”,就是指通过对某一件(类)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出一种道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也是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世界上的事物数不胜数,但大多数道理都可以在事物中被找到。换句话说,所有的说理文都可以用某些事物来阐释。说理本身是枯燥的,尤其对中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活跃,先描写事物,再叙述围绕事物的事件,然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对道理的阐述和证明,这样的说理文,论据充足,形象生动,有人物,有事件,令人读起来情思涌动,回味无穷。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物”“理”一致选材料
  怎样的事物才是最能表达出你所想要写的道理的呢?首先,同学们寻找事物的范围要广一些,然后把事物的特点逐个进行比较,看看哪种事物的特点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最相近,最贴切。当你准备由一个事物的特点联想到一个道理时,首先要想到“这个事物有什么特点”。因此,这类文章的结构主要就由两部分组成:先讲事物的特点,然后再点出人们由此受到了什么启发,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二、潜心体会突出特点
  文章的主体是借“物”明理,那么首先要在描写“物”的时候突出它与“理”相关的特点。但是,借物喻理法中对事物的描写与状物的文章还是有差别的。一般的状物类文章要求突出它的各方面的特点,尽量通过自己的介绍,让读者全面了解它;而借物喻理的文章的目的是说明自己想表达的道理,只需将“物”其中的一个特点突出写明即可。
  三、结构出新妙布局
  要想把這类文章写出新意,同学们可以在结构上下工夫。或在行文中运用小标题,将文章的内容分为几大板块,条理清晰,外在结构匀称醒目,使中心更加突出;或运用镜头剪辑法,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或运用题记、后记的格式,写出这个“物”带给你的影响,可增添文章亮点。
  【牛刀小试】
  心灵的颤动
  □杨春丽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爽了许多。我打开窗户,贪婪地呼吸着雨后的新鲜空气,十分惬意。
  不一会儿,便有朋友邀我去雨后的山上散步。我迅速地换过鞋子后便出门了。雨后的小路湿滑而泥泞,没走几步,已满脚是泥,鞋子也掉了好几次,我们索性脱掉鞋子,拎在手中,在泥泞的路上光脚前进。走着走着,朋友突然“哎”地一声,便弯下腰目不转睛地盯着脚下,我急忙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被雨淋湿的蝴蝶,它的翅膀被朋友不小心踩在泥里了。
  那是一只纯黑色的蝴蝶,黑黑的触角,黑黑的头部以及黑得发亮的翅膀。大雨的冲刷对蝴蝶来说是一场灾难,而那一脚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它的一只翅膀还在不停地努力扇动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它大概是累了,又或许是受伤了。
  然而,当我想帮助它时,它又开始慢慢地扇动着翅膀。不一会儿,扇动的频率明显加快;又过了一会儿,奇迹居然出现了,它的翅膀慢慢地从泥土中抽了出来,忽地飞向了高空,飞向了属于它的自由自在的空间。
  我的内心在一刹那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弱小的生命,在生命处于危险之时,能够做出如此惊人的举动,它的信念是什么呢?它的追求又是什么呢?我想了许久,竟找不到答案。忽然,我的眼前又浮现了蝴蝶那一扇一落的翅膀,难道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
  生活很美好。活着,便是一种幸福。为了一塘秋荷,我会打着伞冒雨前去观赏;远望西坠的残阳,我会在暮色里站成一尊雕像;凭栏仰望,我会手捧月光,微笑无言……
  即使命运并不垂青于我,但当我面对一抹绯红、一轮弦月、几棵小草时,它们也许会赋予我独有的美与灵性。
  后记:平淡的会变得炽烈,普通的会变得深刻。只要我慧心独具,便能感悟到那一份爱意,一份情趣,一份韵味。
  【指导教师:陈清顺】
  点评:本文着重描写了逆境中的蝴蝶重新展翅高飞的过程,对蝴蝶的动作描写尤为出彩。其中,“扇动”“加快频率地扇动”“抽出翅膀”等描述,表现了蝴蝶的坚强与执着,也表达了作者对蝴蝶的赞美之情。结尾处运用后记的格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启示我们:不管环境多么艰辛,困难多么可怕,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
  【误区提醒】
  同学们在选择描写对象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熟悉的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点与想要表达的道理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处,才能由物及理,由此及彼。但切忌生搬硬造。
  【延伸训练】
  请以“生命如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后再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同学们可以在横线上填写“水”“花”“歌”等或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但一定要找到你所写的“物”与你所要表达的“理”之间的关系,不可牵强附会。
其他文献
【自然精灵】  聆听,也是一种艺术。大自然的宽阔是最佳的设备。想象那一队一队的雄蝉敛翅据在不同的树梢端,像交响乐团的团员各自站在舞台上一般。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它们各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丹田。它们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示不同的心情。它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它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歌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
期刊
夏凯杰: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明星,我也不例外。鹿晗、TFBOYS、周杰伦……有人喜欢他们的颜值,有人喜欢他们的才华,这本无可厚非。可是,有些人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却把明星的一切记得清清楚楚。记得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因为没有买到偶像演唱会的门票而有了自杀的念头,这样做真的值得吗?这些人是否太过痴迷了,居然可以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做,是否过了头?  周舒婷:在追星族里不乏一些無理智的脑残粉。
期刊
【写作营地】  1.请用几句话概括你从下面这幅图中所解读出的眼神。  2.下面这个片段出自某同学的一篇作文,虽然写出了场面的激烈,但对人物神态的刻畫不够细致。请你在不改变文章原意的基础上对下面的片段进行改动。(不超过300字)  原段:拔河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排好队形,抓起绳子,等待裁判吹哨。“哔——”清脆的哨音打破了赛场的寂静,“加油!加油!”瞬间,双方拉拉队的呐喊声响彻云霄。我们个个憋足了
期刊
【沧桑的手】  有一次休息时候,陈秉正叫王新春上去吸烟。陈秉正是用火镰子打火的,王新春说:“烧一堆柴火吸着多痛快!”一个新参加学习的中学生听说,忙帮他们在就近拣柴,却找不到什么东西,只拣了二寸来长的两段干柿树枝。王新春笑了笑说:“不用找!你陈家爷爷有柴厂。”那个学生看了看,没有看到什么柴。陈秉正老人也说了个“有柴”,不慌不忙放下火镰子,连看也不看,用两只手在身边左右的土里抓了一阵,不知道是些什么树
期刊
[写作方向一]生活处处有微笑。小作者选取了处于苦难与困境中的一个男孩的微笑,细细地观察、描绘,并由此悟出了生活的哲理,将观察、思考与写作有机结合。  我认识一个男孩,他有着纯黑的头发,古铜色的皮肤,清澈的眼眸,然而,他却是一名可怜的乞讨者。  和他坐在一起的乞讨者大都衣衫褴褛,脸上写满了愁苦和凄凉。他们没有笑容,就算有,也是虚假的,或许是因为生活将他们的微笑压得变形了吧。  那一天,他坐在地上,没
期刊
《记叙文阅读之个性化表达》  1.妈妈关心女儿(疼爱女儿、关爱女儿、爱护女儿),细心体贴(周到细致)。女儿体贴妈妈(关心妈妈、孝顺妈妈),乖巧懂事(善解人意、聪明善良)。2.(1)“我”为女儿对“我”的理解(或关爱、孝顺、体贴)而感动;(2)有感于小小的女儿受“我”所累(或:为委屈孩子而愧疚);(3)有感于“我”为了梦想及生活的艰辛付出;(4)“我”为女儿的优秀所感动。  《谎言會发芽》  1.母
期刊
【阅读前言】  开放性试题,是指允许、倡导和鼓励答案多元化而非唯一的一种考题形式。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开放性试题更是被广泛地使用在了各级考题中。通常情况下,这类题型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触、感悟和启示;(2)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3)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好坏;(4)结合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提议和设想;(5)发挥联想、想象补写有关内部实质意义;
期刊
【写作目标】  1.明确什么叫作托物言志法,并学会运用托物言志法写作。  2.能区分托物言志、借物(景)抒情、象征等表现手法。  【技法指津】  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意愿的一种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考、感情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物”对作者来说是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而对其他人来说
期刊
【写作目标】  1.了解什么是风物描写。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  【技法指津】  风物描写主要指的是对当地的风光景物或物产风俗所进行的描写。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了不同的物产风俗,而这些物产风俗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如以乡土文学代表作家的身份确立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鲁彦,最令他难忘的是故乡那颜色喜人的杨梅。可见,同学们在写有关风
期刊
《记叙文阅读之开放性试题》  1.略。(言之有理即可) 2.开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结尾表达了作者陶醉于月色时的喜悦。3.父子塘边聊天 “我”塘边赏月 “我”枕月而眠(意对即可)  《时间不是老人》  1.略。2.因为时间根本就不是老人。它精明,敏锐,睿智,洞察秋毫,秉公无私,神力无边。任何企圖逾越、凌驾时间之上的行为,都注定要被时间击溃。在时间面前的任何投机取巧,也都不堪一击。3.这一段连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