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目标】
了解什么是借物喻理法,并能在记叙文中予以运用。
【技法指津】
相信大家都知道,写文章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把文章的主题很好地表现出来。高尔基曾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为了表达出这种思想,人们总结了不少的方式方法,“借物喻理法”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借物喻理”,就是指通过对某一件(类)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出一种道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也是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世界上的事物数不胜数,但大多数道理都可以在事物中被找到。换句话说,所有的说理文都可以用某些事物来阐释。说理本身是枯燥的,尤其对中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活跃,先描写事物,再叙述围绕事物的事件,然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对道理的阐述和证明,这样的说理文,论据充足,形象生动,有人物,有事件,令人读起来情思涌动,回味无穷。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物”“理”一致选材料
怎样的事物才是最能表达出你所想要写的道理的呢?首先,同学们寻找事物的范围要广一些,然后把事物的特点逐个进行比较,看看哪种事物的特点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最相近,最贴切。当你准备由一个事物的特点联想到一个道理时,首先要想到“这个事物有什么特点”。因此,这类文章的结构主要就由两部分组成:先讲事物的特点,然后再点出人们由此受到了什么启发,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二、潜心体会突出特点
文章的主体是借“物”明理,那么首先要在描写“物”的时候突出它与“理”相关的特点。但是,借物喻理法中对事物的描写与状物的文章还是有差别的。一般的状物类文章要求突出它的各方面的特点,尽量通过自己的介绍,让读者全面了解它;而借物喻理的文章的目的是说明自己想表达的道理,只需将“物”其中的一个特点突出写明即可。
三、结构出新妙布局
要想把這类文章写出新意,同学们可以在结构上下工夫。或在行文中运用小标题,将文章的内容分为几大板块,条理清晰,外在结构匀称醒目,使中心更加突出;或运用镜头剪辑法,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或运用题记、后记的格式,写出这个“物”带给你的影响,可增添文章亮点。
【牛刀小试】
心灵的颤动
□杨春丽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爽了许多。我打开窗户,贪婪地呼吸着雨后的新鲜空气,十分惬意。
不一会儿,便有朋友邀我去雨后的山上散步。我迅速地换过鞋子后便出门了。雨后的小路湿滑而泥泞,没走几步,已满脚是泥,鞋子也掉了好几次,我们索性脱掉鞋子,拎在手中,在泥泞的路上光脚前进。走着走着,朋友突然“哎”地一声,便弯下腰目不转睛地盯着脚下,我急忙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被雨淋湿的蝴蝶,它的翅膀被朋友不小心踩在泥里了。
那是一只纯黑色的蝴蝶,黑黑的触角,黑黑的头部以及黑得发亮的翅膀。大雨的冲刷对蝴蝶来说是一场灾难,而那一脚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它的一只翅膀还在不停地努力扇动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它大概是累了,又或许是受伤了。
然而,当我想帮助它时,它又开始慢慢地扇动着翅膀。不一会儿,扇动的频率明显加快;又过了一会儿,奇迹居然出现了,它的翅膀慢慢地从泥土中抽了出来,忽地飞向了高空,飞向了属于它的自由自在的空间。
我的内心在一刹那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弱小的生命,在生命处于危险之时,能够做出如此惊人的举动,它的信念是什么呢?它的追求又是什么呢?我想了许久,竟找不到答案。忽然,我的眼前又浮现了蝴蝶那一扇一落的翅膀,难道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
生活很美好。活着,便是一种幸福。为了一塘秋荷,我会打着伞冒雨前去观赏;远望西坠的残阳,我会在暮色里站成一尊雕像;凭栏仰望,我会手捧月光,微笑无言……
即使命运并不垂青于我,但当我面对一抹绯红、一轮弦月、几棵小草时,它们也许会赋予我独有的美与灵性。
后记:平淡的会变得炽烈,普通的会变得深刻。只要我慧心独具,便能感悟到那一份爱意,一份情趣,一份韵味。
【指导教师:陈清顺】
点评:本文着重描写了逆境中的蝴蝶重新展翅高飞的过程,对蝴蝶的动作描写尤为出彩。其中,“扇动”“加快频率地扇动”“抽出翅膀”等描述,表现了蝴蝶的坚强与执着,也表达了作者对蝴蝶的赞美之情。结尾处运用后记的格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启示我们:不管环境多么艰辛,困难多么可怕,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
【误区提醒】
同学们在选择描写对象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熟悉的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点与想要表达的道理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处,才能由物及理,由此及彼。但切忌生搬硬造。
【延伸训练】
请以“生命如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后再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同学们可以在横线上填写“水”“花”“歌”等或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但一定要找到你所写的“物”与你所要表达的“理”之间的关系,不可牵强附会。
了解什么是借物喻理法,并能在记叙文中予以运用。
【技法指津】
相信大家都知道,写文章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把文章的主题很好地表现出来。高尔基曾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为了表达出这种思想,人们总结了不少的方式方法,“借物喻理法”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借物喻理”,就是指通过对某一件(类)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出一种道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也是古典诗词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世界上的事物数不胜数,但大多数道理都可以在事物中被找到。换句话说,所有的说理文都可以用某些事物来阐释。说理本身是枯燥的,尤其对中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活跃,先描写事物,再叙述围绕事物的事件,然后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对道理的阐述和证明,这样的说理文,论据充足,形象生动,有人物,有事件,令人读起来情思涌动,回味无穷。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物”“理”一致选材料
怎样的事物才是最能表达出你所想要写的道理的呢?首先,同学们寻找事物的范围要广一些,然后把事物的特点逐个进行比较,看看哪种事物的特点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最相近,最贴切。当你准备由一个事物的特点联想到一个道理时,首先要想到“这个事物有什么特点”。因此,这类文章的结构主要就由两部分组成:先讲事物的特点,然后再点出人们由此受到了什么启发,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二、潜心体会突出特点
文章的主体是借“物”明理,那么首先要在描写“物”的时候突出它与“理”相关的特点。但是,借物喻理法中对事物的描写与状物的文章还是有差别的。一般的状物类文章要求突出它的各方面的特点,尽量通过自己的介绍,让读者全面了解它;而借物喻理的文章的目的是说明自己想表达的道理,只需将“物”其中的一个特点突出写明即可。
三、结构出新妙布局
要想把這类文章写出新意,同学们可以在结构上下工夫。或在行文中运用小标题,将文章的内容分为几大板块,条理清晰,外在结构匀称醒目,使中心更加突出;或运用镜头剪辑法,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或运用题记、后记的格式,写出这个“物”带给你的影响,可增添文章亮点。
【牛刀小试】
心灵的颤动
□杨春丽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爽了许多。我打开窗户,贪婪地呼吸着雨后的新鲜空气,十分惬意。
不一会儿,便有朋友邀我去雨后的山上散步。我迅速地换过鞋子后便出门了。雨后的小路湿滑而泥泞,没走几步,已满脚是泥,鞋子也掉了好几次,我们索性脱掉鞋子,拎在手中,在泥泞的路上光脚前进。走着走着,朋友突然“哎”地一声,便弯下腰目不转睛地盯着脚下,我急忙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只被雨淋湿的蝴蝶,它的翅膀被朋友不小心踩在泥里了。
那是一只纯黑色的蝴蝶,黑黑的触角,黑黑的头部以及黑得发亮的翅膀。大雨的冲刷对蝴蝶来说是一场灾难,而那一脚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它的一只翅膀还在不停地努力扇动着,却怎么也飞不起来,它大概是累了,又或许是受伤了。
然而,当我想帮助它时,它又开始慢慢地扇动着翅膀。不一会儿,扇动的频率明显加快;又过了一会儿,奇迹居然出现了,它的翅膀慢慢地从泥土中抽了出来,忽地飞向了高空,飞向了属于它的自由自在的空间。
我的内心在一刹那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弱小的生命,在生命处于危险之时,能够做出如此惊人的举动,它的信念是什么呢?它的追求又是什么呢?我想了许久,竟找不到答案。忽然,我的眼前又浮现了蝴蝶那一扇一落的翅膀,难道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
生活很美好。活着,便是一种幸福。为了一塘秋荷,我会打着伞冒雨前去观赏;远望西坠的残阳,我会在暮色里站成一尊雕像;凭栏仰望,我会手捧月光,微笑无言……
即使命运并不垂青于我,但当我面对一抹绯红、一轮弦月、几棵小草时,它们也许会赋予我独有的美与灵性。
后记:平淡的会变得炽烈,普通的会变得深刻。只要我慧心独具,便能感悟到那一份爱意,一份情趣,一份韵味。
【指导教师:陈清顺】
点评:本文着重描写了逆境中的蝴蝶重新展翅高飞的过程,对蝴蝶的动作描写尤为出彩。其中,“扇动”“加快频率地扇动”“抽出翅膀”等描述,表现了蝴蝶的坚强与执着,也表达了作者对蝴蝶的赞美之情。结尾处运用后记的格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启示我们:不管环境多么艰辛,困难多么可怕,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
【误区提醒】
同学们在选择描写对象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熟悉的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点与想要表达的道理之间的共同点或相似处,才能由物及理,由此及彼。但切忌生搬硬造。
【延伸训练】
请以“生命如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后再作文;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同学们可以在横线上填写“水”“花”“歌”等或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但一定要找到你所写的“物”与你所要表达的“理”之间的关系,不可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