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热心为百姓“带货”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inginthe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种电商平台的兴起,各地官员纷纷走进直播间,为农特产品代言,帮农民“带货”已成为一种新时尚。
  在古代,同样也有许多名人和官员替农民“带货”,他们的做法非常巧妙独到。
  王羲之、苏轼:为困难百姓“带货”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以自己的书法为贫困群众“带货”。有史料记载:一次,王羲之见到一位贫穷的老婆婆在集上叫卖竹扇。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卖不出去,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很同情她,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您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就把竹扇交给他写。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子的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几个字,随后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就行了。”老婆婆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篮子竹扇很快就卖完了。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也多次做过同样的事。据庄绰《鸡肋编》记载,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恰遇一个卖馓子的老妇人因为生意不好而发愁。苏轼同情老妇人的境况,欣然挥笔为老妇人作了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暖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这首诗以准确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把馓子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刻画出来,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老妇人得到这四句诗,把它贴到门上,还真成了广告。老妇人的馓子店马上顾客盈门,收入倍增,一家人的温饱解决了。
  夏侯孜、申时行:“带货”效果好
  《玉泉子》中记载,唐文宗时的左拾遗夏侯孜“常着桂管布衫朝谒”,就是说他常穿着用桂管布做的粗布衣服上朝。文宗问他怎么穿着这么粗糙的衣衫,夏侯孜说:“桂管产此布,厚可以御寒。”文宗皇帝也很可爱,于是“亦效着桂管布,满朝皆仿之,此布为之骤贵也”。皇帝都穿桂管布,大臣们还能不跟风?于是,桂管布就在京城热销了。夏侯孜无疑在京城给桂管布做了一个很好的代言广告,使当地百姓再也不愁销路,收入大大增加。
  到了明朝,有一位退休的宰相叫申时行,他回到家乡,却遇到一件烦心事。据《明代人物轶事》记载,万历十九年(1591),申时行退休回乡下老家定居,因需要扩修府第,便想把周围邻居的房子买过来。邻居大都搬迁了,可其中一个做梳篦买卖的小工匠不买账,坚决不愿出售他的两间房子,申府的扩建计划因此受阻。无奈之下,申府管家想拿出宰相的威势,让官府出面,以官价强行征收。
  申时行做了一辈子官,虽然有人跟他作对让他不舒服,可是他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如果大动干戈,会惹得乡邻笑话。申时行心生一计,就对家人说:“不能这样仗势欺人啊!我已经有了‘锦囊妙计’,姑且等他三年,到时不用去找他,他自己也会上门求咱们收购的。你们等着瞧吧!”
  大家将信将疑,这事就这么撂下了。从此以后,这位退休宰相过起了休闲日子。奇怪的是,申时行竟然叫家人去工匠家买来几把梳子,放在自己身边。这还不说,每当客人来拜访的时候,他便拿出梳子一边梳理头发,一边对客人称道这梳子的好处,这不是给工匠做广告吗?果然,官绅士人纷纷效法,一个接着一个去买工匠的梳子,工匠的生意日漸红火。
  两年后,做梳篦的工匠生意越做越大。这时,他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房子偏僻、破旧又狭窄,和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不相称了。不久,工匠亲自登门,请求把房子卖给申府,自己好再另建新居。到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宰相帮“钉子户”做广告壮大生意,是为了达到拆迁的目的。
  包拯、林召棠:代言有妙招
  据史料记载:乾兴元年的一天,包拯正在公堂理政,一个农村老妇前来告状。她住在城南五里河河畔,无儿无女,全靠种植两亩茄子为生。近来,茄子接连被盗,她想请官府捉拿盗贼为民除害。包拯听了老妇人的诉说,很是同情,心想:草不除,苗不长;贼不捉,民不安。他思索后接过了老妇人的状子,并嘱咐了她几句。
  第二天一早,集市上来了几个衙役。他们把所有卖茄子的人叫到一起,逐个担子精选细看,最后选中三担,命卖茄子的人挑进衙门。听说包大人审问盗茄案,好多百姓都赶到县衙看热闹。三人挑着担子来到大堂上,见包拯威风凛凛,心中不免暗自吃惊。包拯问道:“你们三个家住何处?所卖茄子是贩来的还是自己种的?”
  三个卖茄子的连忙跪下同声禀报:“小人们都住在城南五里河河畔,茄子是自家种的。”包拯又问:“你们种的茄子,可曾留下什么记号?”三个卖茄子的人你看我,我看你,其中一个胆子大的解释道:“茄子都是紫色的,摘下便卖,没留什么记号。”
  包拯惊堂木一拍,厉声喝道:“大胆盗贼,还不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见三人仍不承认,包拯命衙役把老妇人带上堂,问道:“你家茄子可有记号?”老妇人说:“我家的茄子柄上扎有三个小洞。”包拯又叫卖茄子的人仔细去看,果然都有小洞。在人证、物证面前,三人只好低头认罪。原来,包拯头天晚上就命衙役悄悄溜进老妇人的茄园,在每个茄子上扎了洞,并告诉了老妇人。
  通过这个案子,包拯不仅为老妇人抓到案犯,同时在大庭广众之下,为其茄子做了一个很好的代言广告,从此老妇人再也不愁销路。
  清代有一个新科状元为发小代言的故事,更是体现了状元的智慧。《广东历代状元》中记载,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状元林召棠,衣锦还乡广东吴川。他的发小开了个粥店,生意冷冷清清,陷入困境。林召棠专门带了礼物,前往看望,想帮助发小一把。发小的妻子请他给题个店名,林召堂灵机一动,提笔写下“弜店”两个大字,落款写上“道光癸未钦赐状元及第林召棠题”。夫妇俩非常高兴,马上请人制成大匾,在店门上方悬挂起来。过往行人见是状元题字,纷纷赶来欣赏。状元书法娟秀遒劲,每个字都十分有力,就是“粥”字中间少了“米”字,剩下两个弓字,岂不成了别字?一时间状元写别字的消息迅速传开,人们成群结队地前来观看,品头论足。此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欣赏了字,顺便进店买上一碗凉粥喝。发小的粥店一下子就火了,仅一个月下来就赚了过去一年才能赚到的钱。后来状元才告诉他们:“我那次写‘粥’字,中间的‘米’字是故意漏掉的。正是因为没有‘米’,你们店里的‘米’才多起来嘛。”
  (摘自《风流一代·青春》2020年第7期,有删节,洛奇狮荐)
其他文献
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许多外观与植物类似的动物。这些动物界的“植物”都有哪些呢?  生长在海底岩石和珊瑚上的海葵,长着圆柱状的身体。它的嘴巴周围是五颜六色的“花瓣”,犹如生机勃勃的向日葵,故名海葵。海葵虽然长得像花,却属于食肉动物。那些所谓的“花瓣”其实是海葵的触手,它的每一根触手上都暗藏着带有毒刺的“武器”。每当没有经验的小鱼、小虾被海葵的“花瓣”所吸引,前来触摸“花瓣”时,“花瓣”便会自动合上
期刊
这个春天,为沪上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务的“99文化”微信公众号吸引了大批文艺老朋友,著名指挥家曹鹏发来自己指挥大型交响合唱《红旗颂》的实况视频,钢琴家雷敬蓉主讲的“上海99公益钢琴演奏艺术网课”也颇受欢迎。  未来,由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及上海九九关爱文化中心打造的“99文化”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99文化”)还将通过艺术聚集、整合各方力量,为更多银发族打造贯通线上线下的精神文化乐园。  从线下到线上,送
期刊
87岁的他,跑了半生的龙套,直到第80个角色才演上主角。他塑造的济公形象,几十年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成为观众心中永恒的经典。  有的演员一生饰演过很多角色,可没有一个能够被人记住;有的演员仅凭一个角色,就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87岁的游本昌属于后者。  对于游本昌,今天的“00后”可能相对陌生,但他饰演的济公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电视剧《济公》已经播出35年了,但直到今天,只要“鞋儿破,帽儿
期刊
龙舟队伍摩拳擦掌忙坏手艺人  龙舟竞渡在阳江有至少上千年历史。据《阳江县志》记载,龙头是最能体现阳江龙舟精神的物质载体,也是阳江木雕艺术的代表,由左士良等木雕艺人制作。左士良技艺的传承人就是他的儿子左文康。“当年父亲跟着他的舅舅学习龙头雕刻,后来教给了我。”左文康说,“这门手艺再传到我的两个儿子那里,已经是第四代了。”  1962年,左文康跟着父亲学手艺。与木头的缘分结于16岁,一晃近60年。阳江
期刊
前段时间,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助学基金”收到一笔20万元的捐款。这笔捐款来自该校83岁的退休教授肖鑫和,熟悉他的人常常笑称他为“抠门教授”。  肖鑫和教授是一名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兼任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教授,具有高校教师、中医师、中药师资格。  2020年7月10日,記者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见到了这位精神矍铄、衣
期刊
市面上,很多湿纸巾都打着“消毒”“除菌”的字样,标明能够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外出游玩或饭店就餐时,常用湿纸巾来“洗手”。其实,湿纸巾并不能代替肥皂、洗手液等来清洁皮肤。  为达到清洁效果,湿纸巾中常会添加酒精、丙二醇、苯扎氯铵,有的还会加入香精等让产品释放出各种香味。  酒精在湿纸巾中的作用主要是杀菌,但其挥发性容易使皮肤表面水分流失,而变得紧绷干燥,不适合皮肤娇
期刊
我的老家在鹤山市沙坪镇,滔滔西江从镇郊流过。20世纪40年代,小城凭借西江屏障,获得比较好的营商环境。周边的南海、番禺、顺德、中山等地的人拥来谋生,小城人口从几千增至几万,酒楼、旅馆如雨后春笋冒出,入夜,这里的临街食摊连绵几个街区。云吞面、及第粥、炒螺、汤丸、酸菜、牛杂、糖醋姜等地道美食,吸引着一拨又一拨的食客。  在没有电灯的年代,各式摊档点燃蜡烛、煤油灯、桅灯、松香枝或自制电池灯,甚至借助月色
期刊
我们讲胡同的四合院,一般都会讲到这是什么胡同的几号院。门牌号就相当于一处院落的“身份证”,方便联系、通信和管理。  但胡同门牌号的编制有一套特别的方法,不熟悉的朋友可能并不知道这背后的“密码”。比如你去一条胡同找一处院子,若按数字序号“1号、2号、3号……”这样去找,肯定就错了。其实,胡同的门牌号是按单双号分别来标识两側建筑的。规律是这样的:东西走向的胡同,路北是单号,路南是双号,号码从东向西由小
期刊
人总是要老的,无论你身处什么样的位置,无论你是否愿意。  我们无法阻挡匆匆而逝的岁月,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将有限的生命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其乐无穷,这才是我们真正能做、需要做的事。  人活得就是一种心态。  心态好,看什么都是风景,做什么事都有激情,这样便不会因为年龄的变大而让自己真的变“老”。  人生怕的不是年龄变大,而是心态变老,更怕的是“未老先衰”。心态老了,做什么事都缺少动力,得
期刊
一杯茶,演绎的是一个人入世的过程。  最初,是不动声色的清透。茶叶入壶,在沸水的包围中,紧紧地捂住自己。渐渐地,在热水的烫熨中舒展开来,慢慢将自己打开。  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亦是如此。心灵与身心一片清透,纯净如白纸。静静躺在亲人的怀抱中,被一片温暖围绕着,直至渐渐打开自己,接触外面的世界。  一杯茶,缓缓释放出自己的色彩,就像一个人,渐渐展露了自己的声色。  茶有普洱,刚猛而霸气,色泽黑亮,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