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之交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坊间有一种传说:“古龙”是冲着“金庸”去的,“古”对“金(今)”,“龙”对“庸”。
  古龙,本名熊耀华,祖籍江西南昌,1938年6月7日出生于香港。14岁时随家人漂洋过海,定居台湾。高中时,熊耀华的父亲熊鹏声因外遇抛弃妻儿,熊耀华便离家出走,成为一名叛逆少年。
  18岁那年的冬天,熊耀华踯躅在台北市和平东路的街上,被无边的寒冷与寂寞包围着。还好遇到一位古道热肠的朋友,向他伸出了一双温暖的手。在朋友的帮助下,熊耀华在浦城街上获得了一处可以遮风避雨的住处,还在台湾师范大学找到一份临时的工作。四年里,他白天替人誊刻蜡纸、编辑刊物,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夜晚到淡江大学的夜间英语科学习。大学毕业后不久,熊耀华在台北美军顾问团里谋得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生活仍然十分清苦。
  那一段日子,他常听别人开玩笑说:“别怕挨饿,大不了去写武侠小说。”当时台湾的租书业鼎盛,武侠小说的市场需求量极大。熊耀华想,我何不试试写武侠小说,说不定可以赚些外快。熊耀华的父亲年轻时曾写过武侠小说,他的书房里有不少武侠作品,熊耀华便是在那时受到启蒙。1959年,熊耀华开始以“古龙”为笔名写武侠小说,没多久,他的试验性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出版了。
  接着,古龙又发表了《孤星传》《护花铃》等十余部小说。当时,台湾武侠小说界以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为尊,“三剑客”在出版界呼风唤雨,结盟开办武侠作家沙龙,古龙便混了进去。在了解了古龙的造诣及文笔后,“三剑客”由于常年稿约不断,难以一一应付,便邀请古龙为他们捉刀代笔。古龙便顶替上阵,并趁机向“三剑客”请教学习。“三剑客”中的诸葛青云,可以说是古龙的入门老师。
  从1963年起,古龙接连发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名剑风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六部长篇,超过百万字,质量也明显提升,遂跃登为武侠小说“四大天王”之一。被坊间传为美谈的是,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报》向古龙邀稿《绝代双骄》,自此,古龙与金庸结识。
  1967年年初,古龙的《楚留香传奇》破茧而出,此书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于一体,自立门派,树立起“新派掌门人”的标杆。那年5月,金庸因故离开香港,前往欧洲长期居住。金庸临行前要选择一位优秀的武侠小说作家代替他填补在《明报》副刊中那个本来刊登《倚天屠龙记》的版位。他看了《楚留香传奇》之后选中了古龙,吩咐副总编辑潘粤生去台湾商洽此事。潘粤生不认识古龙,便邀《快报》总编辑邝荫泉一同到了台北,约古龙到饭店吃饭。潘粤生诚恳地向古龙道明了来意,古龙当然同意,立即答允下来。邝荫泉听说选择古龙是金庸的主意,认为金庸一定法眼无差,便趁此机会邀请古龙也替《快报》写一篇武侠小说,古龙也答应了。自此以后,古龙的武侠小说同时在香港两家畅销的报纸上刊登,读者反响非常好,印成单行本后大为风行。古龙为《明报》写的武侠小说便是《流星·蝴蝶·剑》。邵逸夫看中了这本小说,向古龙买下改编电影的版权,由倪匡任编剧,楚原任导演,拍成电影于1976年在香港上映。该片十分轰动,创造了武侠电影的又一个高峰,也缔造了古龙的电影时代。
  自此,古龙的写作事业如日中天,开启了此后十余年的古龙武侠小说黄金时代。他的《多情剑客无情剑》成为武侠史上的不朽名著。《萧十一郎》《三少爷的剑》等作品均广受欢迎,几乎每一部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这个时期,金庸每到台湾,就会邀古龙一起吃饭、喝酒,聊武侠,说电影。两人还经常互通电话,隔着海峡诉说寂寞,有时从午后一直聊到天黑。
  1972年,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在《明报》的连载行将结束,他写信向古龙约稿,请他长期为《明报》撰写武俠小说。知名武侠小说研究者陈墨说,古龙的朋友于东楼曾告诉他,古龙接到金庸来信时,于东楼正好在场。那时古龙风头正盛,来函很多,根本来不及细看。当时他正准备洗澡,就漫不经心地把一封香港来信递给于东楼,让于将信拆开。于东楼拆开一看,竟然是金庸的约稿信,急忙把信给古龙看。古龙读完金庸的信,简直难以置信,澡也不洗了,半天不说一句话。此后,古龙即开始为《明报》撰写“陆小凤系列”,在《明报》连载时,获得空前成功。
  1985年9月21日,48岁的古龙留下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名言后去世。金庸心中哀痛,留下祭奠古龙的手迹:“古龙兄为人慷慨豪迈,跌宕自如,变化多端,文如其人,且复多奇气,惜英年早逝。余与古兄当年交好,且喜读其书,今既不见其人,又无新作可读,深自悼惜。”
  (佳妮摘自“今日头条”)
其他文献
阳光·简介  “《视野》·阳光行动”系兰州大学《视野》杂志社开展的大型公益活动之一,旨在为在校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视野》杂志社凭借自身的影响力,牵线搭桥,联结来自全国各地的“《视野》阳光大使”与“《视野》阳光学子”(我们称通过“《视野》·阳光行动”热心资助贫困学生的朋友为“《视野》阳光大使”,称获得资助的贫困学生为“《视野》阳光学子”),使其形成一对一的资助关系,在与双方达成一致后,我们将善款
是不是碰瓷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把六岁孩子撞骨折了,还驾车逃逸。镇江陈先生在等红灯时突然右转变道,撞到了一辆在非机动车道上正常行驶的电动车。王女士的小儿子哭得厉害,大喊腿疼。陈先生下车看了一眼,然后以倒车让道为由,开着小轿车扬长而去。当晚,当警察找到陈先生时,他先是拒不承認自己撞人。直到看见视频,他才交代事件的经过。至于自己逃逸的理由,陈先生的说法很是清奇:小孩又没流血,他以为这对母子是碰瓷的
她走来  断断续续地走来  洁净的脚印  沾满清凉的露水  她有些忧郁  望望用泥草筑起的房屋  望望父亲  她用双手分开黑发  一枝野樱花斜插着默默无语  另一枝送给了谁  却从没人问起  春天是风  秋天是月亮  在我感觉到时  她已去了另一個地方  那里雨后的篱笆像一条蓝色的  小溪  (王海文摘自作家出版社《海子诗全集》)
王尔德说他喜欢自言自语,这样就不会和人辩论。这是一个好的习惯。有很多人喜欢辩论,很努力地去说服别人。我觉得这是最无聊的事。成年人很容易被睡服,但是很难被说服,真的,和我小时候的认识正好相反。  现在一些群,基本没法呆,因为一发生大事就总要站队,然后总有人想说服别人,摆事实讲道理,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这基本上是痴心妄想。因为人一旦长到成年,思想就定型了,智商就固化了,他信的事情会恒信,不信的会恒不信了
案发  所谓“衙内”,就是宋元时人们对“官二代”的称呼。在我们的印象中,衙内似乎都是无法无天、欺男霸女的一类人,比如《水浒传》中的高衙內。我们今天要讲的赵衙内,也是这么一号人物。    趙衙内,大名赵仁恕,他的父亲赵彦若,是宋哲宗朝的翰林学士兼侍读,属于天子近臣兼教师。  元五年(1090),赵仁恕在京西北路颍昌府阳翟县(今河南禹州)担任知县。我们不知道这赵仁恕是沾了父荫才踏上仕途,还是通过科举考
平时极其谦逊的人,讲起子女来,忽然会变得风骚入骨:“功课?普普通通啦,不算太好,哈,算术才九十多分。”  又有位父亲大惑不解,“什么,有婴孩比我女儿更可爱?没可能,不相信。”他是认真的,并非讲讲而已。  真要命。  还有,问起“你儿子有趣吗”,没有一个母亲会答,“马马虎虎過得去”,总是一个劲儿地说:“好玩好玩,有时看着他的小脸会感动得落泪。”  不由得想起《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
李邕(公元六七八—七四七年),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官至北海太守,故世称李北海。李邕资质极为优秀,才力超出常人,并且刚毅忠烈,嫉恶如仇,擅长文章的名声最为盛大,当时被称有“文章、书翰、正直、辞辩、义、烈”六绝。  李邕书法得力于二王,又能变其法而参以碑意,自成一体,当时有“书中仙手”,“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美誉。《宣和书谱》记载:“当时奉金帛而求邕书,前后所受巨万余,自古未有如此之盛
与同龄人相比,我的发育要晚了许多,不仅是生理上,心智上也十分晚熟。在我的记忆中,大姊几乎都是坐在书桌前的,二姊则是小学高年级后就鲜少在外厮混,只有我耽溺在厮杀追打的童玩中不可自拔,若不是国中时举家迁出眷村,我的童年还不知道要泛滥到什么时候。  我读的和平国中是大型的都会学校,新生训练时,便明显感觉四周的女孩和童年眷村的玩伴是多么不同,斯文秀氣得常让我自惭。开学大概两三个月后,班长悄悄地告诉我,回家
一星期我都没有和人说一句话,  我一直坐在海边的石头上,  我爱看,绿色波浪喷溅起的水花,  仿佛我的泪水,苦咸。  有过多少春天和冬天,而我  为何记住的只有一个春天?  当夜晚变得温暖,冰雪消融,  我走出家门去看月亮,  一个陌生人轻声地问我,  我们相遇在小松林间:  “莫非你就是,那个我从少年时代  就到處找寻的人,那个和我  一起玩耍,让我思念的可爱姐妹?”  我回答陌生人:“不是!”
1941年2月7日  午前有警报,院中妇孺皆出外疏散,顿觉安静,乃至廊下坐约一时,看书晒太阳。  1941年3月22日  上午在联大办公处,至十一点出,赴梨烟村。郁文于五六日前感冒卧床,尚未痊愈,但热度已不过三十七度以内。天夕外出散步,斜阳映在远山上,红紫模糊,愈显可爱。回看村中,已在阴影,暮色苍茫,炊烟四起,坐河堤一大松树下,瞻顾留连,至天已全黑始返。  1941年6月21日  午、晚飯皆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