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焦治泄泻验案撷菁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中治疗泄泻多以健脾益气化湿为主,郑亮教授则注重从三焦治疗,认为上焦以肺为主,调整肺气宣发肃降功能;中焦以脾胃、肝为主,疏肝健脾、化湿止泻,兼顾气机的调控;下焦以肾为主,温补脾肾之阳.同时其注重三焦整体,认为治疗时三焦并不能独立分开.本文对此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全真一气汤具有滋阴救阳之功效,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阳俱虚的病症.本文列举了孟河医派张琪教授应用此方治疗心力衰竭、心悸、胸痹等心系病的经验,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审证
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国医大师柴嵩岩教授主张治病必求其因,询诊时发现许多妇科疾病的形成与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柴老临证60余年,对PCOS、卵巢早衰、妊娠病等常见妇科疾病的饮食禁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患者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李七一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研究室指导老师,悉心研习中医四十余载,医术精湛、学验俱丰.本文介绍李七一教授从痰瘀辨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方法与用药经验,并附典型医案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嘌呤霉素氨基核苷浓度下不同剂量雷帕霉素对足细胞Nephrin及p-P70S6K表达的影响,探讨雷帕霉素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损伤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1)将同步化的足细胞分成对照组及20、50、100 mg/L嘌呤霉素氨基核苷组,对照组加入无血清RPMI 1640培养基培养,其余三组分别加入含有嘌呤霉素氨基核苷(终浓度为20、50、100 mg/L)的无血清RPMI
期刊
消渴病的病机多被认为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临床中脾肾阳虚、虚火上炎之阴火证者也不在少数,特别是在岭南地区,阳虚阴火证型消渴病患者较多.本文论述消渴病之阳虚阴火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