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录播教室逐渐成为学校的配套设施。而如何用如录播教室却是广大教师头痛的问题。本文在学校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利用录播教室开展教学研究的做法,供参考。
关键词:录播教室 利用 教学 信息技术素养
一、背景
我校于2014年10月建成了多媒体录播教室,该录播教室配备了四个全自动高清视频云台,能同时捕捉30名学生的课堂教学场景;教室配建有观察控制室,可提供后台观察和控制,录播系统可设置为自动录播(由软件系统设置自动切换录播场景)或人工录播(从后台控制录播场景);录制后的课例录像,既有一键成品录像,也有音视频分离可供后期编辑的音频和视频源文件。
录播教室建成后,如何在使用过程中提升老师利用录播教室开展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旨在提升老师们利用录播教室这一信息环境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在研究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老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校本实践探索
(一)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需求。
为准确把握老师们的使用需求,了解老师们对录播教室这一信息技术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有关录播教室使用的问卷”在线调查,通过问卷我们了解了全体教师对录播教室的认知情况,也知道了老师们对使用录播教室存在的技术障碍和需求,结合问卷所收集的信息,课题组成员初步制定了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
(二)发掘骨干力量,“以点带面”开展研究。
通过开展问卷,我们从全体教师中遴选出部分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或是对研究录播教室有兴趣的老师,为课题的研究发掘、吸收有潜力的骨干力量。为了使课题组成员尽快掌握录播教室的基本使用及控制方法,我们邀请了录播教室厂家的技术人员对全体课题组成员和教研组长开展了技术培训,培训涉及录播教室的一键录播使用、后台人工操作界面培训以及系统后台参数的初步了解。通过小范围的培训,引导课题组成员在掌握基本操作后,主动积极地展开应用,使用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及时记录、总结录播教室使用过程中的技巧及问题,经常在组内分享交流经验,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录播教室的厂家技术人员。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录播教室的日常使用方法,其中,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成员对后台人工操作及参数的设置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在课题组成员掌握了录播教室基本操作后,我们将这些成员分散到各教研组,在各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由这些先行的骨干力量给其他老师在录播教室公开教学,带动全校老师加入到学习、使用、研究录播教室的队伍中来。
(三)结合日常应用,搭建不同展示平台。
为进一步促进老师们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研究录播教室的使用,学校结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搭建学习、展示的交流平台。
1.组建学习共同体,思技术研究。
在学校教学部门的倡议下,成立“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定期由团队负责人召集学习新技术,交流新收获,解决新问题。学校也为团队成员开辟了“绿色通道”,如:团队成员可以优先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可以利用学校任何资源开展不受行政干扰的教学实践研究。作为回馈,团队成员定期将学习的新技术、新成果与全体教师分享。此举激活了团队老师的研究内驱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老师,提升了全体教师的研究信息技术的热情。团队成立先后,自行学习研究了录播教室的后台人工录播控制、视频编辑软件和技术、希沃白板5软件使用方法和技巧;同时,在学校的组织下,成员们将自己的新成果新技术毫无保留的与校内同事们进行分享,对全体教师进行技术培训。
2.融入常态课堂,促日常使用。
对于新技术新手段,老师们其实也挺愿意尝试,但老师们最怕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学校为解除教师使用录播教室的后顾之忧,安排课题组成员轮流值守,及时记录、解决教师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硬件或技术问题。通过日常使用,教师看到了录播教室的便捷,了解了它强大的功能,于是,使用、研究的劲头就更大了,学校也趁此机会,安排学校课题组骨干力量为全体教师答疑解惑、开展相对全面、深入的使用培训,将录播教室的使用和老师们的日常工作密切联系起来。
3.结合教学教研,展个性使用。
随着学习使用的日常化,校内部分教师也不满足于日常录课的单一使用了,他们开始在技术上寻求帮助,加强研讨,思考着创新使用录播教室的方法。时间一久,教师们研究出了使用录播教室录制微视频的方法;教研组的老师思考着利用錄播教室开展组内微格教学,大型教研活动的同步视频转播、异步教研系统搭建等问题;学校相关部门的负责老师思考着如何利用它来搭建校园电视台等。因为思考的深入,教师们对录播教室的使用认识,已经不再像当初停留在只能录课的认知层面上,这也对学校的课题研究提出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未来可供继续研究的课题方向。
(4)及时总结梳理,汇总研究中的问题。
在使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与教师们一起,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思考。通过召开月课题会议,教师学习、研究、梳理录播教室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记录利用录播教室促进个人专业成长的案例,制定课题研究的下一步计划,分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课题组成员及时总结梳理,形成各个阶段的研究计划和总结,保障并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
(5)鼓励表彰先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为激发教师持续使用、研究录播技术的热情,学校从多个层面考虑,研究并制定了相关保障机制和激励措施,比如,对于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团队成员、其他有学习兴趣的教师,可以优先参加与课题相关的学习培训;对于有相关研究成果或是教学成果的教师,学校主动为其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其在校内或是校外进行展示分享等。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措施,有效地激励了全校教师学习、使用、研究录播教室使用方法和技术的热情,在校内形成了互帮互学、相互研讨、共同进步的氛围。
三、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研究发现,录播教室录制视频课例、开展微格教学研究等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提升。但同时,在实践中也存有一些遗憾。
(一)在研究过程中,录播教室的使用功能单一。
受经费使用机制的影响,录播教室的硬件投入不够。而硬件条件的限制,使我校录播教室目前仍只是一个独立的录播系统,它和校园内网、外网没有物理连接,无法开展其他更多功能的使用研究,因为对教师教学、教研所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够的。
(二)与教学(或教材)配套的相关资源建立、积累较少。
因为受时间、投入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过多的关注了录播教室使用方法和技术上的研究,而在教学资源库尤其是视频教学资源的建立研究没有规划和研究,所以,相关的资源积累较少。也因为建立资源库的意识不强,对利用录播教室建立集录、播功能于一体的可以实时访问的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缺少必要的思考和研究。
也正是因为有上述遗憾,此课题仍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期待我校课题组成员能在学校有更多时间、财力的投入之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关键词:录播教室 利用 教学 信息技术素养
一、背景
我校于2014年10月建成了多媒体录播教室,该录播教室配备了四个全自动高清视频云台,能同时捕捉30名学生的课堂教学场景;教室配建有观察控制室,可提供后台观察和控制,录播系统可设置为自动录播(由软件系统设置自动切换录播场景)或人工录播(从后台控制录播场景);录制后的课例录像,既有一键成品录像,也有音视频分离可供后期编辑的音频和视频源文件。
录播教室建成后,如何在使用过程中提升老师利用录播教室开展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旨在提升老师们利用录播教室这一信息环境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在研究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提升老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校本实践探索
(一)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需求。
为准确把握老师们的使用需求,了解老师们对录播教室这一信息技术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有关录播教室使用的问卷”在线调查,通过问卷我们了解了全体教师对录播教室的认知情况,也知道了老师们对使用录播教室存在的技术障碍和需求,结合问卷所收集的信息,课题组成员初步制定了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
(二)发掘骨干力量,“以点带面”开展研究。
通过开展问卷,我们从全体教师中遴选出部分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或是对研究录播教室有兴趣的老师,为课题的研究发掘、吸收有潜力的骨干力量。为了使课题组成员尽快掌握录播教室的基本使用及控制方法,我们邀请了录播教室厂家的技术人员对全体课题组成员和教研组长开展了技术培训,培训涉及录播教室的一键录播使用、后台人工操作界面培训以及系统后台参数的初步了解。通过小范围的培训,引导课题组成员在掌握基本操作后,主动积极地展开应用,使用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及时记录、总结录播教室使用过程中的技巧及问题,经常在组内分享交流经验,遇到问题主动请教录播教室的厂家技术人员。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录播教室的日常使用方法,其中,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成员对后台人工操作及参数的设置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在课题组成员掌握了录播教室基本操作后,我们将这些成员分散到各教研组,在各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由这些先行的骨干力量给其他老师在录播教室公开教学,带动全校老师加入到学习、使用、研究录播教室的队伍中来。
(三)结合日常应用,搭建不同展示平台。
为进一步促进老师们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研究录播教室的使用,学校结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搭建学习、展示的交流平台。
1.组建学习共同体,思技术研究。
在学校教学部门的倡议下,成立“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定期由团队负责人召集学习新技术,交流新收获,解决新问题。学校也为团队成员开辟了“绿色通道”,如:团队成员可以优先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可以利用学校任何资源开展不受行政干扰的教学实践研究。作为回馈,团队成员定期将学习的新技术、新成果与全体教师分享。此举激活了团队老师的研究内驱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老师,提升了全体教师的研究信息技术的热情。团队成立先后,自行学习研究了录播教室的后台人工录播控制、视频编辑软件和技术、希沃白板5软件使用方法和技巧;同时,在学校的组织下,成员们将自己的新成果新技术毫无保留的与校内同事们进行分享,对全体教师进行技术培训。
2.融入常态课堂,促日常使用。
对于新技术新手段,老师们其实也挺愿意尝试,但老师们最怕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学校为解除教师使用录播教室的后顾之忧,安排课题组成员轮流值守,及时记录、解决教师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硬件或技术问题。通过日常使用,教师看到了录播教室的便捷,了解了它强大的功能,于是,使用、研究的劲头就更大了,学校也趁此机会,安排学校课题组骨干力量为全体教师答疑解惑、开展相对全面、深入的使用培训,将录播教室的使用和老师们的日常工作密切联系起来。
3.结合教学教研,展个性使用。
随着学习使用的日常化,校内部分教师也不满足于日常录课的单一使用了,他们开始在技术上寻求帮助,加强研讨,思考着创新使用录播教室的方法。时间一久,教师们研究出了使用录播教室录制微视频的方法;教研组的老师思考着利用錄播教室开展组内微格教学,大型教研活动的同步视频转播、异步教研系统搭建等问题;学校相关部门的负责老师思考着如何利用它来搭建校园电视台等。因为思考的深入,教师们对录播教室的使用认识,已经不再像当初停留在只能录课的认知层面上,这也对学校的课题研究提出了新的具有挑战性的,未来可供继续研究的课题方向。
(4)及时总结梳理,汇总研究中的问题。
在使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与教师们一起,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总结、思考。通过召开月课题会议,教师学习、研究、梳理录播教室使用的方法和技巧,记录利用录播教室促进个人专业成长的案例,制定课题研究的下一步计划,分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课题组成员及时总结梳理,形成各个阶段的研究计划和总结,保障并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
(5)鼓励表彰先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为激发教师持续使用、研究录播技术的热情,学校从多个层面考虑,研究并制定了相关保障机制和激励措施,比如,对于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团队成员、其他有学习兴趣的教师,可以优先参加与课题相关的学习培训;对于有相关研究成果或是教学成果的教师,学校主动为其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其在校内或是校外进行展示分享等。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激励措施,有效地激励了全校教师学习、使用、研究录播教室使用方法和技术的热情,在校内形成了互帮互学、相互研讨、共同进步的氛围。
三、实践后的思考
通过两年多来的实践研究发现,录播教室录制视频课例、开展微格教学研究等给教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提升。但同时,在实践中也存有一些遗憾。
(一)在研究过程中,录播教室的使用功能单一。
受经费使用机制的影响,录播教室的硬件投入不够。而硬件条件的限制,使我校录播教室目前仍只是一个独立的录播系统,它和校园内网、外网没有物理连接,无法开展其他更多功能的使用研究,因为对教师教学、教研所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够的。
(二)与教学(或教材)配套的相关资源建立、积累较少。
因为受时间、投入等各方面的影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过多的关注了录播教室使用方法和技术上的研究,而在教学资源库尤其是视频教学资源的建立研究没有规划和研究,所以,相关的资源积累较少。也因为建立资源库的意识不强,对利用录播教室建立集录、播功能于一体的可以实时访问的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缺少必要的思考和研究。
也正是因为有上述遗憾,此课题仍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期待我校课题组成员能在学校有更多时间、财力的投入之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