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 男7岁,主因自幼易患感冒,发现心脏杂音5年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活动后无发绀,无蹲踞症。于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Ⅲ/6级。心电图提示右室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肺血轻度增多。多普勒彩超示:室间隔回声中断约为2.0 cm。2000年4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经右腋下小切口[1]行心内直视术。心外探查:右室表现面可触及收缩期震颤。经右房切口心内探查,见膜部型缺损约2.0 cm。行垫片间断褥式缝合修补,复跳后于右室表面仍可触及震颤。故切开右室流出道,于室上嵴见异常肌束,为肌性狭窄。切除异常肌束后,示指探查流出道过狭,故取自体心包片扩大流出道。再次复跳后震颤消失。术后恢复顺利,7天出院。2 讨论 VSD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是较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型。其由漏斗部肌肉和(或)室上嵴、隔束、肌束形成。常被诊为单纯性VSD,术前漏诊较多[1]。我们认为,在较为常见的VSD修补术中,尤其经右房切口,应常规探查右室流出道以免遗漏,如本例VSD修补复跳后,对心室表面仍可触及震颤未引起重视,匆忙关胸,则术后必定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