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性别作为诗歌史的分类方式,主要是基于女性使人在1980年代以来创作中渐成声势、取得突出成绩的事实。本文将女性诗歌创作中出现的意象,结合女性诗歌创作的艺术内涵、文化成因、深层心理、审美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相近的诗歌意象在男女诗人笔下不同的表现进行比较,探讨蕴含其中的艺术特征和男女诗歌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的内在规律。
关键词:80年后;女性诗歌;意象;男女诗人
一、关于躯体的意象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广泛发展,在文学内部掀起巨大的波浪,女性作家按照女性自身特有的生理属性与价值观念来看待“女性”自我,女性诗人也从中得到启发,进行了一系列女性主义的创作,女性在男性话语权的统治下,发现自己只剩下躯体是属于自己的。就像埃莱娜·西苏所说的“妇女必须通过自己的身体写作,只有这样,女性才能创造自己的领域,几乎一切关于女性的东西还有待于女性来写。”因此,在这一时期与女性躯体有关的意象主要表现为黑夜、死亡、镜像等。
黑夜。与象征着男性阳刚性征的白昼相比,黑夜是女性对充满了强制与藩篱的男性话语世界的警觉与逃离,成为女性不得已的选择。“两个白昼夹着一个夜晚∕在它们之间,你黑色眼圈∕保持着欣喜”(翟永明《女人·渴望》)。因此,黑夜承载着女性诗人内心的脆弱、孤独与无奈,是女性身躯的承载者。
死亡。死亡,是人们所恐惧的、想要逃避的,而女性诗人为什么要去书写死亡,也是值得探讨的。对死亡的书写是对生命本真的触摸,也是让人们更好地体悟“生”的意义的方式,女性的细腻敏感,注定要为自己的“生”找一个意义和理由,因此对死亡的书写是女性经验的流露,也是女性躯体与灵魂相碰撞所产生的生命张力。
镜像。拉康著名的镜像理论告诉女性,通过镜子,她们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大胆地描述女性的躯体,确认自己的自我形象和外部的环境,从而达到对世界的认识。虹影在《镜子的圈套》中写道:“那是个少女,坐在椅子上注视/白蛾,总共五只,在窗外/飞。而我是个妇人,享有一面大镜子/镶在墙上,我的身体涂鸦五处/污渍。”伊蕾又说:“你猜我认识的是谁/她是一个,又是许多个/在各个方向突然出现/又瞬间消隐”镜子成为女性自我沉醉、自我宣泄的有一片天地。
二、日常生活意象
女性的存在,首先是生活,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麻烦事”,因而对日常生活的书写成为女性写作的“本能”,这一类意象主要表现为植物意象、咖啡馆意象、居家生活意象等。
植物意象。女性诗人对植物的书写其实是一种宁静的表达,同时也是想要脱离日常生活的捆绑,想要拥抱自然的表达,借助植物意象,女性诗人抒发对自然草木的热爱与对人性纯真的召唤,致力于对充满污染的城市以精神洗涤。李轻松的《野葵花》中这样写:“野葵花到了秋天就要被/砍下头颅/打她身边走过的人会突然/回来,天色已近黄昏/她的脸,随夕阳化为/金黄色的烟尘/连同整个无边无际的夏天”野葵花的生命轨迹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与轮回。
咖啡馆意象。咖啡馆意象仿佛是现代都市的代名词,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女性诗人更是将这个意象融入到她们的字里行间。著名女诗人舒婷在她的《阿敏在咖啡馆》中有这样的句子:“红灯。绿灯。喇叭和车铃/通过落地窗/在凝然不动的脸上/造成熊熊大火/喧闹之声/暗淡地照耀”,在这里可以看到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忙碌,审视自己内心世界的细语与呢喃。
三、与男性意象之比较
男女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诗歌共同解释着这个世界,两者笔下的作品以互补的方式构成世界整体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映影。从这一点上来说,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兩者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的相辅相成的构成。
女性自叙性特质。有调查表明,当代女性作家对自身生活的书写之多,甚至和纪实文学写作的人数相当,我认为这是正常的,或者说是理所当然的张烨的诗主要抒发她作为独身女人的生活感触与体验,其长诗《鬼男》是对死去男友的回忆和怀恋,诗中的“抒月”就是女诗人自己的化身。
诗人共有的内倾性。所谓内倾性,就是诗人所具有的抒情性,即见景抒情。现代派诗人卞之琳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尺八》,诗作通过夜半听楼下醉汉尺八演奏的感受,以潇洒不羁的艺术想象,凝聚了十分厚实凝重的个体心绪与历史内容。诗中既有作客他乡的愁思,又有对异域文化的体察,字里行间还涌动着对故国命运的忧虑。
意象艺术成为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当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同时意象艺术的成功运用也成为女性诗歌日益成熟的标志之一。丰富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形态,扩展了女性诗歌的表现领域,对于诗歌本体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立群.阐释的笔记——3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1978-2010[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217.
[2]张京媛.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1.
关键词:80年后;女性诗歌;意象;男女诗人
一、关于躯体的意象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广泛发展,在文学内部掀起巨大的波浪,女性作家按照女性自身特有的生理属性与价值观念来看待“女性”自我,女性诗人也从中得到启发,进行了一系列女性主义的创作,女性在男性话语权的统治下,发现自己只剩下躯体是属于自己的。就像埃莱娜·西苏所说的“妇女必须通过自己的身体写作,只有这样,女性才能创造自己的领域,几乎一切关于女性的东西还有待于女性来写。”因此,在这一时期与女性躯体有关的意象主要表现为黑夜、死亡、镜像等。
黑夜。与象征着男性阳刚性征的白昼相比,黑夜是女性对充满了强制与藩篱的男性话语世界的警觉与逃离,成为女性不得已的选择。“两个白昼夹着一个夜晚∕在它们之间,你黑色眼圈∕保持着欣喜”(翟永明《女人·渴望》)。因此,黑夜承载着女性诗人内心的脆弱、孤独与无奈,是女性身躯的承载者。
死亡。死亡,是人们所恐惧的、想要逃避的,而女性诗人为什么要去书写死亡,也是值得探讨的。对死亡的书写是对生命本真的触摸,也是让人们更好地体悟“生”的意义的方式,女性的细腻敏感,注定要为自己的“生”找一个意义和理由,因此对死亡的书写是女性经验的流露,也是女性躯体与灵魂相碰撞所产生的生命张力。
镜像。拉康著名的镜像理论告诉女性,通过镜子,她们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大胆地描述女性的躯体,确认自己的自我形象和外部的环境,从而达到对世界的认识。虹影在《镜子的圈套》中写道:“那是个少女,坐在椅子上注视/白蛾,总共五只,在窗外/飞。而我是个妇人,享有一面大镜子/镶在墙上,我的身体涂鸦五处/污渍。”伊蕾又说:“你猜我认识的是谁/她是一个,又是许多个/在各个方向突然出现/又瞬间消隐”镜子成为女性自我沉醉、自我宣泄的有一片天地。
二、日常生活意象
女性的存在,首先是生活,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麻烦事”,因而对日常生活的书写成为女性写作的“本能”,这一类意象主要表现为植物意象、咖啡馆意象、居家生活意象等。
植物意象。女性诗人对植物的书写其实是一种宁静的表达,同时也是想要脱离日常生活的捆绑,想要拥抱自然的表达,借助植物意象,女性诗人抒发对自然草木的热爱与对人性纯真的召唤,致力于对充满污染的城市以精神洗涤。李轻松的《野葵花》中这样写:“野葵花到了秋天就要被/砍下头颅/打她身边走过的人会突然/回来,天色已近黄昏/她的脸,随夕阳化为/金黄色的烟尘/连同整个无边无际的夏天”野葵花的生命轨迹向我们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与轮回。
咖啡馆意象。咖啡馆意象仿佛是现代都市的代名词,生活在现代都市的女性诗人更是将这个意象融入到她们的字里行间。著名女诗人舒婷在她的《阿敏在咖啡馆》中有这样的句子:“红灯。绿灯。喇叭和车铃/通过落地窗/在凝然不动的脸上/造成熊熊大火/喧闹之声/暗淡地照耀”,在这里可以看到外部世界的喧嚣与忙碌,审视自己内心世界的细语与呢喃。
三、与男性意象之比较
男女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诗歌共同解释着这个世界,两者笔下的作品以互补的方式构成世界整体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映影。从这一点上来说,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兩者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补充的相辅相成的构成。
女性自叙性特质。有调查表明,当代女性作家对自身生活的书写之多,甚至和纪实文学写作的人数相当,我认为这是正常的,或者说是理所当然的张烨的诗主要抒发她作为独身女人的生活感触与体验,其长诗《鬼男》是对死去男友的回忆和怀恋,诗中的“抒月”就是女诗人自己的化身。
诗人共有的内倾性。所谓内倾性,就是诗人所具有的抒情性,即见景抒情。现代派诗人卞之琳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尺八》,诗作通过夜半听楼下醉汉尺八演奏的感受,以潇洒不羁的艺术想象,凝聚了十分厚实凝重的个体心绪与历史内容。诗中既有作客他乡的愁思,又有对异域文化的体察,字里行间还涌动着对故国命运的忧虑。
意象艺术成为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当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同时意象艺术的成功运用也成为女性诗歌日益成熟的标志之一。丰富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形态,扩展了女性诗歌的表现领域,对于诗歌本体的构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张立群.阐释的笔记——30年来中国新诗的发展1978-2010[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217.
[2]张京媛.当代女权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