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是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2030年,5个新加坡人中将有1个是65岁以上的长者。
“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67岁的邓凯再过几年才步入从心之年,但他现在已能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感到非常满足。
身边的老年人常把“人老了不中用”、“能死不能病”、“儿女不理解”等悲观负面的话挂在嘴边,好像这样悲惨的生活是老年人的必经阶段。“我们在某些方面确实输给年轻人,因为他们精力旺盛。但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必需从自己的长处来看,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如果没信心,我们怎么说服雇主聘请我们?”邓凯说。
缺乏经济能力的老年人更需要积极做运动。有了健康的体魄,可以避免疾病,减少医疗开支,大大减轻生活负担。除了工作场所,邓凯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麦里芝蓄水池和东海岸公园。每星期至少三天运动,是他保持身心健康、积极抗老的方法之一。他也常带儿孙们到那里共享天伦。“能有这样的晚年夫复何求?人生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而是看你懂不懂得知足。”
十多年前,邓凯在一家贸易公司从事期货、黄金买卖。退休后,他十分抗拒无所事事的日子,于是开始进修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目前,他是一名兼职乐龄(老年、老人——编者注)导师,经常受邀到医院、乐龄中心、企业、安老院等处开办培训课程,宣导退休生活应有的正确观念、保健知识等,并辅导有需要的年长者。
邓凯认为,要成功步上“长寿之路”,两个重要条件是健康和经济能力。他在课堂上为老年人讲解,随着老化,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应多摄取哪些营养,如何调整心态等等。来上课的不只是老年人,其中不乏50岁左右的中年人士,他们希望在步入老年之前提早做好准备。不少人退休前准备不足,结果到老年时,不管是在身心上,还是财务上,都束手无策。
在经济上,如果没有准备好,就必须管理好。邓凯身边有不少朋友退休后开始投资股票,有些做小生意,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结果赔上老本。“他们已经没工作,钱亏掉了就很难再赚回来。所以要量力而为,能输得起才做。”
常言道:“养儿防老”。在邓凯看来,当今社会,这句话已不合时宜——生活费涨了再涨,儿女自己家庭负担重,父母的医疗开支令他们雪上加霜。“开支多少取决于病情的严重性,但这是长期性的,长久下去,再大的爱心也会被冲淡。”老年人自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儿女给的钱只能算是额外的,不能说他们不给钱就等于不孝顺。
邓凯是家中惟一的儿子,母亲中风13年后去世,医疗开支负担都落到他的肩上。这些年来,母亲的病花了他30多万元,平均每月1500元,日子虽苦,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撑下去。
过去一年来,邓凯探访不少乐龄中心,接触许多不同阶层的老年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同身受。谈到今年的计划,他说,保持健康是主要计划,享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很重要。“我不求太多,生活可以很平淡,但一定要充实。”
邓凯的身上有无穷的正能量,他从不觉得人老了就不中用;他活得充实,能发挥长处,助人为乐,所以过得自在。帮助人成了他晚年最愉快的工作,也是他人生中最灿烂的岁月。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
“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67岁的邓凯再过几年才步入从心之年,但他现在已能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感到非常满足。
身边的老年人常把“人老了不中用”、“能死不能病”、“儿女不理解”等悲观负面的话挂在嘴边,好像这样悲惨的生活是老年人的必经阶段。“我们在某些方面确实输给年轻人,因为他们精力旺盛。但我们还是有优势的,必需从自己的长处来看,这样才能增强自信。如果没信心,我们怎么说服雇主聘请我们?”邓凯说。
缺乏经济能力的老年人更需要积极做运动。有了健康的体魄,可以避免疾病,减少医疗开支,大大减轻生活负担。除了工作场所,邓凯最常去的地方就是麦里芝蓄水池和东海岸公园。每星期至少三天运动,是他保持身心健康、积极抗老的方法之一。他也常带儿孙们到那里共享天伦。“能有这样的晚年夫复何求?人生不在乎你拥有多少,而是看你懂不懂得知足。”
十多年前,邓凯在一家贸易公司从事期货、黄金买卖。退休后,他十分抗拒无所事事的日子,于是开始进修和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目前,他是一名兼职乐龄(老年、老人——编者注)导师,经常受邀到医院、乐龄中心、企业、安老院等处开办培训课程,宣导退休生活应有的正确观念、保健知识等,并辅导有需要的年长者。
邓凯认为,要成功步上“长寿之路”,两个重要条件是健康和经济能力。他在课堂上为老年人讲解,随着老化,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应多摄取哪些营养,如何调整心态等等。来上课的不只是老年人,其中不乏50岁左右的中年人士,他们希望在步入老年之前提早做好准备。不少人退休前准备不足,结果到老年时,不管是在身心上,还是财务上,都束手无策。
在经济上,如果没有准备好,就必须管理好。邓凯身边有不少朋友退休后开始投资股票,有些做小生意,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结果赔上老本。“他们已经没工作,钱亏掉了就很难再赚回来。所以要量力而为,能输得起才做。”
常言道:“养儿防老”。在邓凯看来,当今社会,这句话已不合时宜——生活费涨了再涨,儿女自己家庭负担重,父母的医疗开支令他们雪上加霜。“开支多少取决于病情的严重性,但这是长期性的,长久下去,再大的爱心也会被冲淡。”老年人自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儿女给的钱只能算是额外的,不能说他们不给钱就等于不孝顺。
邓凯是家中惟一的儿子,母亲中风13年后去世,医疗开支负担都落到他的肩上。这些年来,母亲的病花了他30多万元,平均每月1500元,日子虽苦,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撑下去。
过去一年来,邓凯探访不少乐龄中心,接触许多不同阶层的老年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同身受。谈到今年的计划,他说,保持健康是主要计划,享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很重要。“我不求太多,生活可以很平淡,但一定要充实。”
邓凯的身上有无穷的正能量,他从不觉得人老了就不中用;他活得充实,能发挥长处,助人为乐,所以过得自在。帮助人成了他晚年最愉快的工作,也是他人生中最灿烂的岁月。
摘编自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