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巧用电教媒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及时捕捉文中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韵律美,受到美的陶养,激发他们对美的效仿和追求。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如何根据教学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电教媒体呢?在这里我想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提升教学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电化教学根据自身声象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能够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的情绪。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1.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2.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页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3.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4.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了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觉得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利用常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电教手段形、色、声、动感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的突破。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由于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没有见过小艇的样子,更不用说理解它的重要作用了。我们可以先播放威尼斯的一些风景图片,把学生先带到意大利威尼斯这个美丽的水上城市氛围中,后让学生直观看到威尼斯的小艇。学生通过观察小艇的特点,从中领会到了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威尼斯的小艇比喻为天边的新月、河沟里的水蛇。在具体教学威尼斯小艇的作用时,则采用固定播放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从图片中了解威尼斯小艇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投影,可直接从画面找出来,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声像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如在教学《桥》一文时,由于学生从未经历过山洪爆发的场景,无法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危机境地。可利用录音朗读加配乐,把暴风骤雨、山洪咆哮、人们慌乱的场景表现出来;利用山洪爆发的录像片使学生感知当时人们的危机情景,再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来读描写洪水的句子,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洪水的可怕,为后文突出老汉的高大形象奠定基础,使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提升说写训练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正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教学中巧用电教手段,导视启思,有目的地进行口语训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训练的具体环境。如三年级上学期有一篇习作,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在图中添上几种动物(画或贴都可以),天上、地上、水中都可以添,然后给整幅画涂上颜色。学生看到有自己参加绘制的图画心里自然很高兴,纷纷动手绘制图画。把学生绘制好的有代表性的图画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对自己的图画进行描述,师生共同评议;再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然后把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到大屏幕上进行评议修改,又一次将训练的反馈进行开放。这样的开放训练,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昂然,同时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尤其是作文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运用多媒体,训练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使用电教,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练。这里电教手段独特的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电教媒体,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运用多媒体,提升教学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电化教学根据自身声象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能够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的情绪。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1.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2.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页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3.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4.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了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重点、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觉得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利用常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利用电教手段形、色、声、动感的优势,对其进行有效的突破。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由于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没有见过小艇的样子,更不用说理解它的重要作用了。我们可以先播放威尼斯的一些风景图片,把学生先带到意大利威尼斯这个美丽的水上城市氛围中,后让学生直观看到威尼斯的小艇。学生通过观察小艇的特点,从中领会到了文章中为什么要把威尼斯的小艇比喻为天边的新月、河沟里的水蛇。在具体教学威尼斯小艇的作用时,则采用固定播放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从图片中了解威尼斯小艇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投影,可直接从画面找出来,再结合课文具体描写的句子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声像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如在教学《桥》一文时,由于学生从未经历过山洪爆发的场景,无法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危机境地。可利用录音朗读加配乐,把暴风骤雨、山洪咆哮、人们慌乱的场景表现出来;利用山洪爆发的录像片使学生感知当时人们的危机情景,再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来读描写洪水的句子,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洪水的可怕,为后文突出老汉的高大形象奠定基础,使教学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提升说写训练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正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教学中巧用电教手段,导视启思,有目的地进行口语训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训练的具体环境。如三年级上学期有一篇习作,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在图中添上几种动物(画或贴都可以),天上、地上、水中都可以添,然后给整幅画涂上颜色。学生看到有自己参加绘制的图画心里自然很高兴,纷纷动手绘制图画。把学生绘制好的有代表性的图画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对自己的图画进行描述,师生共同评议;再让学生把说的写下来,然后把有代表性的作文投到大屏幕上进行评议修改,又一次将训练的反馈进行开放。这样的开放训练,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昂然,同时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力尤其是作文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运用多媒体,训练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的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使用电教,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练。这里电教手段独特的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电教媒体,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