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该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和目前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模式,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增长极”、“十五个增长节点”、“三条发展主轴”、“三条扩展轴”和“两大特色旅游板块”的旅游资源空间布局优化模式。由此,形成了“点—线—面”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实现新疆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点—轴系统“理论;公路交通;旅游空间结构;新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1-0163-02
引言
1.研究背景。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交通运输业,制约区域旅游业的空间布局结构,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有数据表明,国内游客交通费用占旅游总费用的25%左右[1]。同时,新疆幅员辽阔,景点分散、景点间距长,旅游城际间距离远[2],且主要为公路交通,这些特点决定了公路交通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所以合理利用现有的公路交通网对于新疆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交通可分为三个层次:外部交通、由旅游中心地到风景区的交通和内部交通[3]。本文所指的交通主要是外部交通和旅游中心到风景区的公路交通系统,是影响地区旅游整体发展的广义大交通的概念,主要考虑的是主要交通干线的通达性和对该地区旅游发展的影响。
2.“点—轴系统”理论。“点—轴系统”理论是中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根据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赫格尔斯德兰(T.Haegerstrand)的空间扩散理论、佩鲁克斯(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4]。“点—轴系统”中的“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是各自吸引范围的中心,是人口和各种职能集中的地方,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将连接若干大小不等的中心城市的线状基础设施所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地带,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5],各种要素作用于附近区域,与区域生产力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最终使区域空间结构均衡化,实现区域的整体发展。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探讨公路交通对新疆旅游空间布局的影响,利用现有交通合理布局旅游业的空间组织结构,达到区域旅游业的均衡化发展,对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研究区公路交通的发展概况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疆内公路交通,其交通网大体为“三横五纵”。“三横”是指312、314、315国道,314国道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库尔勒,向西到达喀什。312国道和315国道是出疆通道,312国道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伊犁霍尔果斯,这条公路吐鲁番至乌鲁木齐段已改建为高等级公路,乌鲁木齐至奎屯为高速公路;315国道由喀什向东,沿昆仑山北麓经若羌,翻越阿尔金山到达青海格尔木。“五纵”是指216、217、218、219和塔里木沙漠公路。其中216、217、218国道穿越天山,贯通南北疆;219国道即新藏公路,从叶城出发,翻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到达西藏阿里地区;塔里木沙漠公路北起轮台县东,南至民丰县恰汗和315国道相连,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这些公路交通对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现状
目前,新疆旅游业发展形成了主要以“五区三线”为发展重点的格局,其地域分布一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又有一定规律可循,新疆的主要交通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在空间上呈现串珠状分布,旅游业的“点—轴”空间分布格局已非常明显。
“五区”是指: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天山天池、博斯腾湖为重点的风景旅游区,以吐鲁番为重点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以喀什为重点的民俗风情旅游区,以伊犁为重点的塞外江南旅游区;“三线”即南线、中线和北线,分别指:吐鲁番—库尔勒—塔中—和田—喀什线;乌鲁木齐—奎屯—乔尔玛—那拉提—巴音布鲁克—金沙滩—乌鲁木齐线;乌鲁木齐—天池—克拉玛依—乌伦古湖—喀纳斯湖线。“五区三线”的旅游空间结构布局突出了新疆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区)的特色,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忽略了次要旅游资源(或旅游区)的开发与发展,没有对其空间结构的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即旅游热点过于集中。
三、“点—轴系统”的旅游空间格局优化
依据新疆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自身特征,以“点—轴”理论为基础,在“五区三线”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可以构建“一个中心”、“四个增长极”、“15个增长节点”、“三条发展主轴”、“三条扩展轴”和“两大特色旅游板块”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由“点—线—面”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见表1)。
通过四大旅游区及三条主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经过信息流与物质流的流动和转换,与周边的旅游资源及相关基础设施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旅游增长区,从而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发展。
1.旅游发展区(点)。本文将新疆旅游区(点)发展归纳为乌鲁木齐中心区、4个旅游大区和15个旅游小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硬性指标,更多地体现在它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扩散效应,通过分流可以对其他各地区的旅游起到了一个辐射的作用。同时,考虑到交通的通达性、衔接度和对周边区域旅游发展的渐进扩散作用以及旅游资源价值,形成了“三条主轴”上的四个旅游大区(增长极):以314国道沿线的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地区和喀什为中心的喀什旅游大区;以312国道沿线的哈密、吐鲁番昌吉、石河子、霍城和伊犁为中心的吐鲁番和伊犁旅游大区和以217国道沿线的库车、奎屯、克拉玛依、布尔津和阿勒泰为中心的阿勒泰旅游大区。同时,结合“三条扩展轴”和各县市的旅游资源情况,形成了15个旅游小区(节点)。通过“点—轴”系统能量的扩散与集聚,最终会形成由“点”到“面”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型。
2.旅游发展轴(线)。目前,新疆各主要景点沿线都有国道经过,把各景点连成一个网状结构。其中,312、314、217国道,经过主要的旅游发展区,把“四个旅游增长极”以串珠状连接成网状形态,可以作为“一级旅游发展主轴”。同时,从发展主轴延伸的“三条扩展轴”也是连接各旅游节点的主要通道,对各节点的旅游发展起到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输送作用,串联和辐射整个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这些交通要道总揽了新疆的各类特色旅游资源,是各类资源和能源进行转换的重要通道,也是信息流和物质流对附近区域扩散的桥梁,是新疆旅游业空间布局的基本骨架。
3.特色旅游板块(面)。特色旅游板块,也即“点—轴”理论所谓的面的概念,是旅游的板块系统。新疆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从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来说,最终会形成“两大特色旅游板块”,分别是:南疆旅游板块和北疆旅游板块。南疆旅游板块主要包括:库尔勒、阿克苏为中心的风景旅游区;和田、喀什为中心的民俗风情旅游区;塔里木沙漠公路为主的沙漠探险体验旅游区。北疆旅游板块主要包括:哈密、吐鲁番为中心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伊犁为中心的塞外江南旅游区;克拉玛依、阿勒泰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
结语
“点—轴系统”理论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结构的客观规律,把该理论应用于新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以轴线串节点,通过优化其空间组织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新疆旅游业进行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点—轴系统”理论发展新疆的旅游业,有利于突出重点又可以兼顾全局,有利于处理好集中与分散,从不平衡的发展到较为平衡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消除因地域分割造成的利益冲突[6],有利于形成综合、协调、全方位的旅游发展格局。新疆的旅游业通过轴线上的物质流与信息流等能量的交流与转换,使各旅游区空间结构的均衡化、合理化,最终实现各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群英.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分析——基于31个省份的分析与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86.
[2] 黄琳,金海龙,包瑞.新疆旅游交通现状及发展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03-105.
[3] 盛学峰,章尚正.大交通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9,(3):64.
[4]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1).
[5]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2):127-135.
[6] 徐清.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9,(6).[责任编辑 吴明宇]
关键词:“点—轴系统“理论;公路交通;旅游空间结构;新疆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1-0163-02
引言
1.研究背景。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交通运输业,制约区域旅游业的空间布局结构,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有数据表明,国内游客交通费用占旅游总费用的25%左右[1]。同时,新疆幅员辽阔,景点分散、景点间距长,旅游城际间距离远[2],且主要为公路交通,这些特点决定了公路交通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所以合理利用现有的公路交通网对于新疆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旅游交通可分为三个层次:外部交通、由旅游中心地到风景区的交通和内部交通[3]。本文所指的交通主要是外部交通和旅游中心到风景区的公路交通系统,是影响地区旅游整体发展的广义大交通的概念,主要考虑的是主要交通干线的通达性和对该地区旅游发展的影响。
2.“点—轴系统”理论。“点—轴系统”理论是中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根据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赫格尔斯德兰(T.Haegerstrand)的空间扩散理论、佩鲁克斯(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研究,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4]。“点—轴系统”中的“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是各自吸引范围的中心,是人口和各种职能集中的地方,是区域内重点发展的对象,将连接若干大小不等的中心城市的线状基础设施所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地带,而轴线上集中的社会经济设施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5],各种要素作用于附近区域,与区域生产力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最终使区域空间结构均衡化,实现区域的整体发展。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探讨公路交通对新疆旅游空间布局的影响,利用现有交通合理布局旅游业的空间组织结构,达到区域旅游业的均衡化发展,对新疆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研究区公路交通的发展概况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疆内公路交通,其交通网大体为“三横五纵”。“三横”是指312、314、315国道,314国道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库尔勒,向西到达喀什。312国道和315国道是出疆通道,312国道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伊犁霍尔果斯,这条公路吐鲁番至乌鲁木齐段已改建为高等级公路,乌鲁木齐至奎屯为高速公路;315国道由喀什向东,沿昆仑山北麓经若羌,翻越阿尔金山到达青海格尔木。“五纵”是指216、217、218、219和塔里木沙漠公路。其中216、217、218国道穿越天山,贯通南北疆;219国道即新藏公路,从叶城出发,翻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到达西藏阿里地区;塔里木沙漠公路北起轮台县东,南至民丰县恰汗和315国道相连,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这些公路交通对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新疆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现状
目前,新疆旅游业发展形成了主要以“五区三线”为发展重点的格局,其地域分布一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又有一定规律可循,新疆的主要交通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在空间上呈现串珠状分布,旅游业的“点—轴”空间分布格局已非常明显。
“五区”是指: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天山天池、博斯腾湖为重点的风景旅游区,以吐鲁番为重点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以喀什为重点的民俗风情旅游区,以伊犁为重点的塞外江南旅游区;“三线”即南线、中线和北线,分别指:吐鲁番—库尔勒—塔中—和田—喀什线;乌鲁木齐—奎屯—乔尔玛—那拉提—巴音布鲁克—金沙滩—乌鲁木齐线;乌鲁木齐—天池—克拉玛依—乌伦古湖—喀纳斯湖线。“五区三线”的旅游空间结构布局突出了新疆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区)的特色,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忽略了次要旅游资源(或旅游区)的开发与发展,没有对其空间结构的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即旅游热点过于集中。
三、“点—轴系统”的旅游空间格局优化
依据新疆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自身特征,以“点—轴”理论为基础,在“五区三线”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可以构建“一个中心”、“四个增长极”、“15个增长节点”、“三条发展主轴”、“三条扩展轴”和“两大特色旅游板块”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由“点—线—面”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见表1)。
通过四大旅游区及三条主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经过信息流与物质流的流动和转换,与周边的旅游资源及相关基础设施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旅游增长区,从而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发展。
1.旅游发展区(点)。本文将新疆旅游区(点)发展归纳为乌鲁木齐中心区、4个旅游大区和15个旅游小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除了经济发展水平的硬性指标,更多地体现在它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扩散效应,通过分流可以对其他各地区的旅游起到了一个辐射的作用。同时,考虑到交通的通达性、衔接度和对周边区域旅游发展的渐进扩散作用以及旅游资源价值,形成了“三条主轴”上的四个旅游大区(增长极):以314国道沿线的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地区和喀什为中心的喀什旅游大区;以312国道沿线的哈密、吐鲁番昌吉、石河子、霍城和伊犁为中心的吐鲁番和伊犁旅游大区和以217国道沿线的库车、奎屯、克拉玛依、布尔津和阿勒泰为中心的阿勒泰旅游大区。同时,结合“三条扩展轴”和各县市的旅游资源情况,形成了15个旅游小区(节点)。通过“点—轴”系统能量的扩散与集聚,最终会形成由“点”到“面”的旅游空间结构模型。
2.旅游发展轴(线)。目前,新疆各主要景点沿线都有国道经过,把各景点连成一个网状结构。其中,312、314、217国道,经过主要的旅游发展区,把“四个旅游增长极”以串珠状连接成网状形态,可以作为“一级旅游发展主轴”。同时,从发展主轴延伸的“三条扩展轴”也是连接各旅游节点的主要通道,对各节点的旅游发展起到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输送作用,串联和辐射整个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这些交通要道总揽了新疆的各类特色旅游资源,是各类资源和能源进行转换的重要通道,也是信息流和物质流对附近区域扩散的桥梁,是新疆旅游业空间布局的基本骨架。
3.特色旅游板块(面)。特色旅游板块,也即“点—轴”理论所谓的面的概念,是旅游的板块系统。新疆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从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来说,最终会形成“两大特色旅游板块”,分别是:南疆旅游板块和北疆旅游板块。南疆旅游板块主要包括:库尔勒、阿克苏为中心的风景旅游区;和田、喀什为中心的民俗风情旅游区;塔里木沙漠公路为主的沙漠探险体验旅游区。北疆旅游板块主要包括:哈密、吐鲁番为中心的古文化遗址旅游区;伊犁为中心的塞外江南旅游区;克拉玛依、阿勒泰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区。
结语
“点—轴系统”理论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结构的客观规律,把该理论应用于新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以轴线串节点,通过优化其空间组织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其现有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新疆旅游业进行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点—轴系统”理论发展新疆的旅游业,有利于突出重点又可以兼顾全局,有利于处理好集中与分散,从不平衡的发展到较为平衡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消除因地域分割造成的利益冲突[6],有利于形成综合、协调、全方位的旅游发展格局。新疆的旅游业通过轴线上的物质流与信息流等能量的交流与转换,使各旅游区空间结构的均衡化、合理化,最终实现各旅游区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群英.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发展关系分析——基于31个省份的分析与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86.
[2] 黄琳,金海龙,包瑞.新疆旅游交通现状及发展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03-105.
[3] 盛学峰,章尚正.大交通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09,(3):64.
[4]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1).
[5]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2):127-135.
[6] 徐清.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9,(6).[责任编辑 吴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