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陈晓斌
过去,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要学如何和外国老板打交道;现在,世界走向中国,我们要了解他们是如何看我们的。要认识自己,先去问问别人的意见吧!
当我们觉得一个人和自己实在鸡同鸭讲的时候,我们会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唉!你真是跟我不同国!”
对了!就是这种无奈的感觉——不同国真是一个蛮大的问题,而今天在我们的职场中,这种“不同国”的无奈时时刻刻在发生——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和世界双向交流的增多,我们身边的外国同事和老板都越来越多了!
他们一生下来就和我们吃着不同的饭,感受不同的气候。说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思维,他们过着完全不同的80年代,看着完全不同的流行符号,和父母家庭有完全不同的共生方式、宗教信仰。他们会齐声哼唱一首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歌,就像我们今天再怎么直白,他们都始终觉得你就是含蓄和神秘一样,文化这个东西,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
虽然说不清,但是我们也要说,而且通过你的外国老板来说!透过你的外国老板看文化差异,看沟通途径,看差异化欣赏的可能……
当“早预约”遇到“真随性”
在西方,如果你能通过幽默使别人发笑,那就证明你和他是朋友,因为你们分享同样的文化和理念。能否拥有一样的幽默,就成了金宝的文化试金石。不幸的是,这条路道阻且长——一次。金宝问一个同事一本书在哪儿买的。同事回答:“卓越,就是国外的亚马逊。”金宝开了个玩笑:“为什么不是扬子呢?”结果,周围的美国同事会心地笑了,中国同事却还是茫然不知所云。金宝连忙解释:“扬子江不就是你们中国的亚马逊吗?”后来,他们才明白,这个他们新闻中频频出现的Yangzi River,在中国还是称做“长江”更让人耳熟些。
这就是文化差异的真实存在。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假设,而这些假设,经常被我们之前生活的环境、思维的模型所潜移默化地影响。就像金宝的一个同事所遇到的那个插曲一样。一次办公室聚餐,因为考虑到金宝是老板,比较忙,所以在筹备期间就没有通知他,只是在活动之前随便提了一句有这么个事。没想到。等到活动那天,金宝跟另外一个同事出去见客户就没回办公室。打电话问金宝为什么,他很坦诚地说:“因为我没有被邀请参加这个聚餐活动啊!”等到再去正式邀请,金宝已经有其他的安排了。这就是因为在英国和中国。对邀请的定义不一样。按照英国人的习惯。所有的活动都是要提前预约的,即便是通电话也要事先约好,这样双方都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时间。
而为了避免这种由于假设不同造成的误解或者信息不对称,达到“团队99%的一致”,金宝的办法是让公司的战略非常明确,并且用每天、每周、每月和每季度的例会确保大家保持一致,建立公司内部统一的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Connect,通过blog、wayki等工具保证大家的沟通。
你熟练运用的第一句中国话是什么?
“我去王府井!”我的中文有很多是跟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学的,我最喜欢和中国同事打车的时候,当对方对出租车司机解释路线的时候。用中文说:“对”不起,师傅,他的中文不太好。”
你是否去过其他地方工作,能谈谈各地员工下属的不同吗?
我在英国、美国和新加坡都工作和生活过,你们的求知欲望让人印象深刻,我的下属们平时最爱和我聊的就是我之前20年的创业故事,还有对商业的理解!而在中国,我最愿意听他们聊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看法,那是我认识中国的窗口。
当“教”的思维遇到“学”的思维
加州人 Selinde从小吃墨西哥菜长大,喜欢品尝不同的辣味。她性格极为开朗,照同事的描述,具有绝对的幽默细胞,“能把普通的事讲得让人捧腹大笑。”
Selinde觉得,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一个明显差别是:提问题的方式差别太大。“在美国,从小老师就鼓励提问题,而且,美国人的问问题概念是:只要不知道答案,就要问,即使很stupid也问出来,没人笑话你。但在中国我发现。对方即使不知道答案,也不习惯提问,似乎从来就不问问题,喜欢‘装懂’。”Selinde说,通常问是否懂了,得到的回答就是“嗯、啊”之类的。最初,她以为是懂了,再后来,才明白那只是个敷衍的语气词,必须采取反复确认的办法,来确信自己的判断。
还有一点不同是。中国人是“学”的思维方式,美国人是“教”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我的同事问我。‘selinde,你说这件事情怎么做?’我通常会反问,‘你怎么认为?’开始,他们也不太习惯我的思维方式,觉得我在刁难,其实。这是一个coach的过程。”
不过,selinde倒是不赞成把一切归结给文化,“沟通问题不仅发生在文化差异大的国家之间,即使文化背景相似。也会有问题。比如我的团队里有一个澳洲女孩,我们语言相通,沟通应该没有障碍吧?但容易沟通并不代表沟通有效。有时候。沟通速度过快容易忽略对方的真实意图或者重要细节。因此,反复确认不仅仅应该存在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
你知道的第一句中国话是什么?
“发票。”每次和朋友临下出租车,都会向司机说要“发票”,我当时不知道那是什么,觉得很有趣,在美国,没有发票一说的,只有“收据”。
你和团队合作时,因为文化碰撞发生过什么故事吗?
2003年,我的工作地点从欧洲转到上海的时候,我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因为与团队沟通不畅,出过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做大型会展,我问我的同事是否可以得到一份这个活动的CD备份,他满口答应,后来才知道。这么做是不合适的。但没人和我说,我以为对方说no problem肯定就没问题了。渐渐地,当你多了解了地方文化和当地人的性格,也就能够明白他们说话的真实含义了。
不过,我不同意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他的文化背景有太多关系,不是说美国人工作起来懒惰是因为美国宽松和自由的文化状态,中国人工作起来拼命是因为千年传承下来的勤劳风俗,这是由每个人的性格决定的。在美国,一样有十分勤劳,每天早上很早就会到办公室的员工——当然,美国人不喜欢加班,加班一定要讲条件,这和中国员工的确不同。
当细致遇见豪放
水无濑忠笃学会的第一句中国话是“可以”。之所以是这一句,是因为在中国同事、下属中间耳濡目染。“我给下属交代工作。不管工作任务是否艰巨,大家的答复总是可以、可以,似乎已经成了口头禅。”这一点让他有点费解。有时还有点怀疑。“这跟在日本很不一样,”水无濑忠笃说,“在日本,大家开始一个计划或者接受一项任务,最先考虑的是这项计划或者任务的困难、风险, 能不能操作,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才敢拍胸脯、下军令状。”所以,在水无濑忠笃的心中,有“日本人细致认真,中国人粗犷豪放”的印象。
对老板的严谨、细致,员工也深有体会,“日本企业很重视数据,任何问题都希望用数据说话。而且简简单单告诉他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数据还不够,老板还要求你说明每一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公司一般会提前一年做出全年的工作计划,而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也要提前一个月做出个人工作计划。”
总结两种文化,水无濑忠笃认为“和”是日本企业文化的行动指南。“和”的观念虽然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但中国强调的是“仁、礼、义”,而在日本则强调“和、信、诚”,让人们注重共同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时刻约束自己。“在日本,一个团体或企业如果失败,多半由于缺乏‘和’的精神。在公司年会上,我们都会带领所有中国同事玩一个游戏,在日本这是一种仪式,叫做拍手礼。由一名员工拍出一个节奏,然后所有的员工要跟着他拍出一样的节奏,要拍得节奏明快、整齐划一。跟从代表团结,整齐代表合作。”
来中国前后,你觉得这里和你想的最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来之前,我对中国的印象是“大”。这里地大物博,尤其中国人喜欢“大事物”,比如万里长城、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吃饭也是吃“大”锅饭。到中国之后,我发现每天都在出现更多的“大事物”,高速公路、机场、地铁、无轨电车、高楼,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区隔却越来越小。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富裕层在兴起和壮大。他们勤奋上进、维权、关心环保公益,也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于奢侈品牌不再盲目跟风,而是理解其内涵,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而且这里放眼看去都是年轻人。
当客观思维遇到主观思维
阿里克觉得,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区别不是价值观,而是思维方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笔直的,他们更愿意先去了解和确认对方的想法;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式的,喜欢先入为主的判断。”因为他发现,和别人见面,对方就会因为他是外国人而放慢语速,“更要命的是。不会真正用心去听我说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猜测和判断行事。但是在电话中,对方不知道我是外国人,沟通就会很顺利。”
阿里克说,中国有一种“熟人文化”,比如唱卡拉OK,都是和朋友在包间里。但在俄罗斯,卡拉OK是一个大厅里有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的人轮流唱,这就意味着,你要在许多陌生人面前一展唱功。“可能因为这种‘熟人文化’,中国人更乐意私下讨论问题,而不是公开讨论。所以,无论开会还是日常工作中。我都会不断地去问我的员工,不停地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这样有利于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
“熟人文化”还影响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在西方,无论上司还是员工,都要对公司或机构忠诚。但中国讲究对人的忠诚。每次领导的换届,都会因前任的离开而丢失一些核心员工。“在西方,领导对下属的赞扬,下属会自然的理解为领导代表公司来表扬自己的优秀业绩,但中国员工会理解为是老板个人对自己工作成绩的赞赏。这点儿差异蛮大的。因此,每当我表扬自己的员工时,会申明我是代表公司做出肯定。开始大家有点不习惯,现在都已经互相接受了对方的思维方式。”
为了克服这些差异,阿里克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更多地沟通,“比如我们一个西班牙的同事说想一月底来中国出差,一月底正好是春节,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回答‘时间安排不过来’,就会因为信息不全面造成误会,一定要全面地传达你的意思。同时要确认对方听到的是你想表达的。”从刚来中国参加口语考试、一紧张只记得“老师好”三个字的留学生,到努力学习“伟大方块象形字的内涵”的老板,阿里克甚至还为手写手机带来的短信错别字变多而遗憾呢,“不能不动脑子打字,对于汉字,还是常练习最重要。”
当快半拍遇到慢半拍
刚到中国,习惯了墨西哥较慢的生活节奏以及拉丁自由的办事风格,贝尔纳多对中国风风火火的快节奏工作有那么点儿不适应。他学会的第一句中文就是“慢慢来”:“这句话应用广泛,而且非常实用,几乎是百搭句式。”就连采访之余。我抱怨西班牙语的小舌音不好发音,贝尔纳多还在笑嘻嘻地跟我说:“慢慢来!”不过,贝尔纳多发现。在思考问题上。东方人又总是比西方人慢半拍,他们喜欢多花时间来分析利弊。同样的“时间问题”,困惑贝尔纳多的还存在于语言上。“中国人说‘前面’指的是过去,而我们西班牙语里说“前面”是指的未来。贝尔纳多在听到中文里“前面”这类表示时间的词时总是要纠结半天,仔细想想对方到底是指的过去还是未来,才敢接话。好在知道问题出现在哪儿,也就知道如何避免,习惯之后,大家的合作效率就越来越高。而且,因为贝尔纳多的直接下属Bob曾经在墨西哥生活了三年,他们可谓一见如故,“可见一旦有了共同点,所有的差异都有得商量。”贝尔纳多在中国的工作,也将有很大一部分围绕寻找共同点展开吧!
当简单好主意遇到糅合太极
雅尼斯说自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来中国一开始学的就是介绍自己。“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一个商业环境下沟通、生存。”他没有觉得西方就是开放创新的、中国是守旧的,相反,中国人的‘变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有发明创造的能动性、解决方法的能力,还有变通的个性,太幸运了,我在美国就觉得:未来全世界的公司都会找中国的设计师,来为全球产品做设计,我想这也是微软把这里做人才库的原因。”
而且,让雅尼斯惊喜的是,“天南海北的人都聚集在北京啦!”之前他以为北京就只有北京人呢,“我喜欢这种多元化,对设计思维很重要。”雅尼斯所在的微软亚洲工程院设计中心也是这样。“这家美国公司有从总部继承来的文化,但同时这里绝大部分员工又是中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代表欧洲,你代表美国。我代表中国……而我觉得中国的最大特点就是‘混合’,”雅尼斯说,“因为中国人善于听取意见。”
“我发现他们做任何事都会先组成一个团体,一起想办法,似乎这样除了想法会多一些,动力还会大一点,中国人非常社会化,而且最后每个人都感觉这个想法是自己的,也同时认可这个想法是大家的。但是西方提倡个性化,每个人都想保护自己的想法,在工作中,如果有人说你的想法不好,或者想改变它。就像要改变这个人一样。”但雅尼斯说,一家公司同质的想法太多是没用的,所以他希望中国年轻人能更自信一些,好好利用公司开放的环境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要会上不争论,会下才含蓄地说出来。“在西方,我们会为一个想法争论。不是想法好就能做成产品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激发和融合。”
过去,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要学如何和外国老板打交道;现在,世界走向中国,我们要了解他们是如何看我们的。要认识自己,先去问问别人的意见吧!
当我们觉得一个人和自己实在鸡同鸭讲的时候,我们会用这样的词来形容:“唉!你真是跟我不同国!”
对了!就是这种无奈的感觉——不同国真是一个蛮大的问题,而今天在我们的职场中,这种“不同国”的无奈时时刻刻在发生——随着中国的发展,我们和世界双向交流的增多,我们身边的外国同事和老板都越来越多了!
他们一生下来就和我们吃着不同的饭,感受不同的气候。说不同的话,有不同的思维,他们过着完全不同的80年代,看着完全不同的流行符号,和父母家庭有完全不同的共生方式、宗教信仰。他们会齐声哼唱一首我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歌,就像我们今天再怎么直白,他们都始终觉得你就是含蓄和神秘一样,文化这个东西,实在是说不清、道不明。
虽然说不清,但是我们也要说,而且通过你的外国老板来说!透过你的外国老板看文化差异,看沟通途径,看差异化欣赏的可能……
当“早预约”遇到“真随性”
在西方,如果你能通过幽默使别人发笑,那就证明你和他是朋友,因为你们分享同样的文化和理念。能否拥有一样的幽默,就成了金宝的文化试金石。不幸的是,这条路道阻且长——一次。金宝问一个同事一本书在哪儿买的。同事回答:“卓越,就是国外的亚马逊。”金宝开了个玩笑:“为什么不是扬子呢?”结果,周围的美国同事会心地笑了,中国同事却还是茫然不知所云。金宝连忙解释:“扬子江不就是你们中国的亚马逊吗?”后来,他们才明白,这个他们新闻中频频出现的Yangzi River,在中国还是称做“长江”更让人耳熟些。
这就是文化差异的真实存在。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些假设,而这些假设,经常被我们之前生活的环境、思维的模型所潜移默化地影响。就像金宝的一个同事所遇到的那个插曲一样。一次办公室聚餐,因为考虑到金宝是老板,比较忙,所以在筹备期间就没有通知他,只是在活动之前随便提了一句有这么个事。没想到。等到活动那天,金宝跟另外一个同事出去见客户就没回办公室。打电话问金宝为什么,他很坦诚地说:“因为我没有被邀请参加这个聚餐活动啊!”等到再去正式邀请,金宝已经有其他的安排了。这就是因为在英国和中国。对邀请的定义不一样。按照英国人的习惯。所有的活动都是要提前预约的,即便是通电话也要事先约好,这样双方都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时间。
而为了避免这种由于假设不同造成的误解或者信息不对称,达到“团队99%的一致”,金宝的办法是让公司的战略非常明确,并且用每天、每周、每月和每季度的例会确保大家保持一致,建立公司内部统一的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Connect,通过blog、wayki等工具保证大家的沟通。
你熟练运用的第一句中国话是什么?
“我去王府井!”我的中文有很多是跟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学的,我最喜欢和中国同事打车的时候,当对方对出租车司机解释路线的时候。用中文说:“对”不起,师傅,他的中文不太好。”
你是否去过其他地方工作,能谈谈各地员工下属的不同吗?
我在英国、美国和新加坡都工作和生活过,你们的求知欲望让人印象深刻,我的下属们平时最爱和我聊的就是我之前20年的创业故事,还有对商业的理解!而在中国,我最愿意听他们聊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看法,那是我认识中国的窗口。
当“教”的思维遇到“学”的思维
加州人 Selinde从小吃墨西哥菜长大,喜欢品尝不同的辣味。她性格极为开朗,照同事的描述,具有绝对的幽默细胞,“能把普通的事讲得让人捧腹大笑。”
Selinde觉得,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一个明显差别是:提问题的方式差别太大。“在美国,从小老师就鼓励提问题,而且,美国人的问问题概念是:只要不知道答案,就要问,即使很stupid也问出来,没人笑话你。但在中国我发现。对方即使不知道答案,也不习惯提问,似乎从来就不问问题,喜欢‘装懂’。”Selinde说,通常问是否懂了,得到的回答就是“嗯、啊”之类的。最初,她以为是懂了,再后来,才明白那只是个敷衍的语气词,必须采取反复确认的办法,来确信自己的判断。
还有一点不同是。中国人是“学”的思维方式,美国人是“教”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我的同事问我。‘selinde,你说这件事情怎么做?’我通常会反问,‘你怎么认为?’开始,他们也不太习惯我的思维方式,觉得我在刁难,其实。这是一个coach的过程。”
不过,selinde倒是不赞成把一切归结给文化,“沟通问题不仅发生在文化差异大的国家之间,即使文化背景相似。也会有问题。比如我的团队里有一个澳洲女孩,我们语言相通,沟通应该没有障碍吧?但容易沟通并不代表沟通有效。有时候。沟通速度过快容易忽略对方的真实意图或者重要细节。因此,反复确认不仅仅应该存在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
你知道的第一句中国话是什么?
“发票。”每次和朋友临下出租车,都会向司机说要“发票”,我当时不知道那是什么,觉得很有趣,在美国,没有发票一说的,只有“收据”。
你和团队合作时,因为文化碰撞发生过什么故事吗?
2003年,我的工作地点从欧洲转到上海的时候,我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因为与团队沟通不畅,出过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做大型会展,我问我的同事是否可以得到一份这个活动的CD备份,他满口答应,后来才知道。这么做是不合适的。但没人和我说,我以为对方说no problem肯定就没问题了。渐渐地,当你多了解了地方文化和当地人的性格,也就能够明白他们说话的真实含义了。
不过,我不同意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他的文化背景有太多关系,不是说美国人工作起来懒惰是因为美国宽松和自由的文化状态,中国人工作起来拼命是因为千年传承下来的勤劳风俗,这是由每个人的性格决定的。在美国,一样有十分勤劳,每天早上很早就会到办公室的员工——当然,美国人不喜欢加班,加班一定要讲条件,这和中国员工的确不同。
当细致遇见豪放
水无濑忠笃学会的第一句中国话是“可以”。之所以是这一句,是因为在中国同事、下属中间耳濡目染。“我给下属交代工作。不管工作任务是否艰巨,大家的答复总是可以、可以,似乎已经成了口头禅。”这一点让他有点费解。有时还有点怀疑。“这跟在日本很不一样,”水无濑忠笃说,“在日本,大家开始一个计划或者接受一项任务,最先考虑的是这项计划或者任务的困难、风险, 能不能操作,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才敢拍胸脯、下军令状。”所以,在水无濑忠笃的心中,有“日本人细致认真,中国人粗犷豪放”的印象。
对老板的严谨、细致,员工也深有体会,“日本企业很重视数据,任何问题都希望用数据说话。而且简简单单告诉他一个季度或者一年的数据还不够,老板还要求你说明每一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公司一般会提前一年做出全年的工作计划,而每个部门的每个成员也要提前一个月做出个人工作计划。”
总结两种文化,水无濑忠笃认为“和”是日本企业文化的行动指南。“和”的观念虽然源自中国的儒家思想。但中国强调的是“仁、礼、义”,而在日本则强调“和、信、诚”,让人们注重共同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时刻约束自己。“在日本,一个团体或企业如果失败,多半由于缺乏‘和’的精神。在公司年会上,我们都会带领所有中国同事玩一个游戏,在日本这是一种仪式,叫做拍手礼。由一名员工拍出一个节奏,然后所有的员工要跟着他拍出一样的节奏,要拍得节奏明快、整齐划一。跟从代表团结,整齐代表合作。”
来中国前后,你觉得这里和你想的最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来之前,我对中国的印象是“大”。这里地大物博,尤其中国人喜欢“大事物”,比如万里长城、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吃饭也是吃“大”锅饭。到中国之后,我发现每天都在出现更多的“大事物”,高速公路、机场、地铁、无轨电车、高楼,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在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区隔却越来越小。中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的富裕层在兴起和壮大。他们勤奋上进、维权、关心环保公益,也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于奢侈品牌不再盲目跟风,而是理解其内涵,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而且这里放眼看去都是年轻人。
当客观思维遇到主观思维
阿里克觉得,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区别不是价值观,而是思维方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笔直的,他们更愿意先去了解和确认对方的想法;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式的,喜欢先入为主的判断。”因为他发现,和别人见面,对方就会因为他是外国人而放慢语速,“更要命的是。不会真正用心去听我说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猜测和判断行事。但是在电话中,对方不知道我是外国人,沟通就会很顺利。”
阿里克说,中国有一种“熟人文化”,比如唱卡拉OK,都是和朋友在包间里。但在俄罗斯,卡拉OK是一个大厅里有十几张桌子,每张桌子的人轮流唱,这就意味着,你要在许多陌生人面前一展唱功。“可能因为这种‘熟人文化’,中国人更乐意私下讨论问题,而不是公开讨论。所以,无论开会还是日常工作中。我都会不断地去问我的员工,不停地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这样有利于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
“熟人文化”还影响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在西方,无论上司还是员工,都要对公司或机构忠诚。但中国讲究对人的忠诚。每次领导的换届,都会因前任的离开而丢失一些核心员工。“在西方,领导对下属的赞扬,下属会自然的理解为领导代表公司来表扬自己的优秀业绩,但中国员工会理解为是老板个人对自己工作成绩的赞赏。这点儿差异蛮大的。因此,每当我表扬自己的员工时,会申明我是代表公司做出肯定。开始大家有点不习惯,现在都已经互相接受了对方的思维方式。”
为了克服这些差异,阿里克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更多地沟通,“比如我们一个西班牙的同事说想一月底来中国出差,一月底正好是春节,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回答‘时间安排不过来’,就会因为信息不全面造成误会,一定要全面地传达你的意思。同时要确认对方听到的是你想表达的。”从刚来中国参加口语考试、一紧张只记得“老师好”三个字的留学生,到努力学习“伟大方块象形字的内涵”的老板,阿里克甚至还为手写手机带来的短信错别字变多而遗憾呢,“不能不动脑子打字,对于汉字,还是常练习最重要。”
当快半拍遇到慢半拍
刚到中国,习惯了墨西哥较慢的生活节奏以及拉丁自由的办事风格,贝尔纳多对中国风风火火的快节奏工作有那么点儿不适应。他学会的第一句中文就是“慢慢来”:“这句话应用广泛,而且非常实用,几乎是百搭句式。”就连采访之余。我抱怨西班牙语的小舌音不好发音,贝尔纳多还在笑嘻嘻地跟我说:“慢慢来!”不过,贝尔纳多发现。在思考问题上。东方人又总是比西方人慢半拍,他们喜欢多花时间来分析利弊。同样的“时间问题”,困惑贝尔纳多的还存在于语言上。“中国人说‘前面’指的是过去,而我们西班牙语里说“前面”是指的未来。贝尔纳多在听到中文里“前面”这类表示时间的词时总是要纠结半天,仔细想想对方到底是指的过去还是未来,才敢接话。好在知道问题出现在哪儿,也就知道如何避免,习惯之后,大家的合作效率就越来越高。而且,因为贝尔纳多的直接下属Bob曾经在墨西哥生活了三年,他们可谓一见如故,“可见一旦有了共同点,所有的差异都有得商量。”贝尔纳多在中国的工作,也将有很大一部分围绕寻找共同点展开吧!
当简单好主意遇到糅合太极
雅尼斯说自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他来中国一开始学的就是介绍自己。“我们的目的就是在一个商业环境下沟通、生存。”他没有觉得西方就是开放创新的、中国是守旧的,相反,中国人的‘变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有发明创造的能动性、解决方法的能力,还有变通的个性,太幸运了,我在美国就觉得:未来全世界的公司都会找中国的设计师,来为全球产品做设计,我想这也是微软把这里做人才库的原因。”
而且,让雅尼斯惊喜的是,“天南海北的人都聚集在北京啦!”之前他以为北京就只有北京人呢,“我喜欢这种多元化,对设计思维很重要。”雅尼斯所在的微软亚洲工程院设计中心也是这样。“这家美国公司有从总部继承来的文化,但同时这里绝大部分员工又是中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代表欧洲,你代表美国。我代表中国……而我觉得中国的最大特点就是‘混合’,”雅尼斯说,“因为中国人善于听取意见。”
“我发现他们做任何事都会先组成一个团体,一起想办法,似乎这样除了想法会多一些,动力还会大一点,中国人非常社会化,而且最后每个人都感觉这个想法是自己的,也同时认可这个想法是大家的。但是西方提倡个性化,每个人都想保护自己的想法,在工作中,如果有人说你的想法不好,或者想改变它。就像要改变这个人一样。”但雅尼斯说,一家公司同质的想法太多是没用的,所以他希望中国年轻人能更自信一些,好好利用公司开放的环境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要会上不争论,会下才含蓄地说出来。“在西方,我们会为一个想法争论。不是想法好就能做成产品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激发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