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宫内厅藏北宋本《通典》鉴赏

来源 :收藏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er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所藏北宋本《通典》,行款版式为15行28字左右,小字双行36字左右,白口、左右双边,版心或不刻鱼尾,中镌册序、卷次及叶次,下镌刻工姓名。或刻单鱼尾.鱼尾下镌册序、卷次及叶次卷端题“通典卷第一”,次行低14格题“京兆杜佑字君卿纂”。卷首有贞元十年杜佑《进通典表》,次李翰《通典序》。全书200卷,而此北宋本仅存179卷,其余21卷乃据朝鲜活字本《通典》抄补。另补抄有书首总目1册。按原本每5卷装订为1册,总为40册,现存经抄补后的该北宋本《通典》总为44册。《四库全书总目》称该书“博取五经群史……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或称“开创了中国古代史学著作的新体例”,“是唐朝史学的一座丰碑”。北宋本为现存的最早版本,无疑既具备珍贵的版本及文物价值,也有正南宋以来诸传本《通典》之讹误的又献价值。
  按照复旦大学韩昇教授的研究,杜佑在积累资料的基础上萌生编纂成书的想法,事在大历六年(771)前不久的任职抚州刺史时期,也是《通典》编撰的最重要阶段,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即称“家集二百篇,上下驰皇王。多是抚州写,今来五纪强”。此后是增补修订阶段,大概至贞元十四年(798)左右定稿,而最终在贞元十七年写定进呈,“自淮南使人诣闲献之”。北宋本《通典》署“贞元十年”,非,应依《旧唐书》本传作“贞元十七年”,应该是漏刻一“七”字。当然今本《通典》中也存在贞元之后的记载,可能是又经杜佑晚年增补,也有可能是后人所为。《通典》的分门和卷第,北宋本所载《表》称:“凡二百卷,不敢不具上献。”本传所载表文作“书凡九门,计二百卷,不敢不具上献”。北宋本所载表文的文字面貌略有改写。推测原因可能是李翰序既称“凡有八门”,杜佑自撰序引也仅列举“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刑”“州郡”和“边防”计八门,为免歧解而致删削。两相比较,似乎推断李翰所据《通典》本与杜佑最终进呈本在篇目的安排上有所改动,进呈本将“刑”门釐分为“兵”和“刑法”两门,即小注所称的“大刑用甲兵十五卷,其次五刑八卷”。照此判断,北宋本所依据的底本似乎并非祖出进呈本。其实,李翰序在后世传本中也经过了改写(明本已如此),北宋本翰序“至于我唐”,通行本作“有唐”,此可证北宋本翰序更近原稿之貌。北宋本“凡有八门,勒成二百卷”,通行本无“勒成二百卷”五字。此或以为李翰应未及见《通典》成书,何言二百卷,故删去。其实不然,翰序明言“竟为善述者所先”,应见到了二百卷的成书初稿。差异尤著者,乃通行本增益“杜公亦自为序引,各冠篇首,或前史有阙,申高见发明,以示劝戒,用存景行”一段话,不见于北宋本中,未知孰是。从卷一正文序引明确提到八门而与翰序相合,推测此溢出的一段话当属于翰序旧有,北宋本删去的目的是防止新增刻一叶而与正文之始不相连贯。种种迹象表明,《通典》的成书是叠次递进的过程,刊刻者着眼于调和不同过程的成书文本也相应有所改写,从而导致针对同一种书的表文及序言存在着差异。
  关于此北宋刊《通典》的版本,日人小岛学古认为属高丽覆宋本,《经籍访古志》称:“小岛学古云:此书及《御注孝经》《文中子》《通典》《姓解》并有‘经筵’‘高丽国十四叶’二印。细玩其纸质墨色,别自为一种北宋版,殆出当时朝鲜国所开雕欤?学古精鉴绝人,此言当不误矣。”其后岛田翰依从小岛之说,而详加考定云:“予之所以称兹书为高丽刻本者有数条:纸墨一也,镌法折刷二也,装潢三也,有此三条足以的知其为高丽本”(参见《古文旧书考》),将此本定为高丽覆刻北宋本。1905年,中国学者沈曾植获睹此本,作跋称:“光绪乙巴冬,见朝鲜国库所藏有大辽统和二十口年使臣购入题字者于东瀛。”沈氏所记印文有误。第二位亲睹此本的中国学人是董康,称:“中缝标第几册,下偶有颜、卢、郑、许等刻工姓氏。”版本定为“北宋椠”本(参见《书舶庸谭》)。傅增湘是第三位经眼者,时在1929年,《藏园群书经眼录》著录该本小注即称:“日本帝室图书寮藏书,己巴十一月十一日观”,且严辞批评了岛田翰高丽覆宋本说,云:“乃阅島田翰《古文旧书考》中竟指此本为朝鲜翻刊,且以字体之方严,雕工之朴厚而以为似麻沙本,且推而至于《孝经》《姓解》《说文解字》《中说》《苟子》《列子》《伤寒论》凡八通皆定为朝鲜所覆。更反覆考辨,以实其说,自诩精确不移。夫不谙风气,不识刀法,横逞脑臆,强词武断,其能免于不知妄作之讥乎!呜呼,回惑至此,余欲无言矣。”
  (参见《藏园群书经眼录》,下同)傅增湘据所藏宋刊本《通典》(现藏日本天理图书馆),称:“是书敝藏亦有此宋刊本,凡缺佚二十有七卷,为明代晋府藏书。寮本卷一百以下咸属钞补(此说有误),敝藏可补入者近八十卷,且纸系白麻,韧洁殊常,篇幅宽展,印本清朗,均似胜过一筹。余曾取嘉靖大字本校勘一过,改订者殆逾万字……真世间之环宝。余本固推甲观,寮本亦当雁行”,将此北宋本定为“宋绍兴刊本”。长泽规矩也回应了傅氏的判断,称:“傅增湘往年曾经见到本书,宣称与其所藏版本相同,其实他的本子乃南宋覆刻本”,“北京市面上有旧内阁大库旧藏宋元刊本的零本,其中也有《通典》的零本……但也是南宋刊本”。(《北宋刊本<通典>影印献词》,韩异译)尾崎康进一步考证了它的版本问题,称字体“原刻与北宋本《御注孝经》和《新雕中字双金》颇为相似”,避讳则“原刻本缺笔止于仁宗朝”,结论是“《通典》完全属于北宋版,为十一世纪中叶的刊本,或者十一世纪末的本子”(参见《关于北宋版(通典)及各种版本》,下同)。对于傅增湘旧藏的绍兴本,尾崎康称:“表、序和本文,其顺序、排列、行格等,基本上与北宋本毫无二致,明显是其翻刻本”,“而此本加上英宗以后的‘署、树、勗、桓、丸、援、构’字,原刻叶直至南宋高宗时代,补刻叶还降及孝宗时代”。尾崎康既否定了小岛学古以来的覆刻北宋本说,也并不认可傅增湘的绍兴刊本说,北宋本的界定成为较为普遍接受的意见。
  从文献史料的角度,宿白《北宋汴梁雕版印刷考略》引用一条史料,即《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3“宝元二年(1039)春正月丙午……召司天监定合禁书名揭示之,复诏学士院详定,请除《孙子》《吴子》、历代史天文、律历、五行志并《通典》所引诸家兵法外,余悉为禁书,奏可。”又虞万里提及《宋会要辑稿·职官》中的一条记载,称:“天禧元年(1017)二月,赵安仁言:宗正寺所掌宗庙祠祭及编修玉牒属籍,并未有经书文籍检阅故寔。除《通典》《会要》及前代亲属图牒文字欲将本寺公用钱写置外,其国子监印本书籍,乞各赐一本,从之。”(参见《北宋本(通典)刊刻年代和学术价值》)天禧乃宋真宗年号,断定其时尚不存在印本形态的《通典》,而至仁宗的宝元间应该已存在印本,此与北宋本避仁宗讳相合。仁宗时刻书有一个特殊现象,即避刘通的名讳而将“通”字阙笔(北宋本《文选》及《齐民要术》均“通”字阙笔),存在的时间是天圣元年(1023)至明道二年(1033)。检书中未见“通”字阙笔例,与宝元间存在印本《通典》的判断也是相合的。虞万里据此条记载推定“北宋本《通典》应是国子监刊本”,兹备一说。   北宋本《通典》的字体特征偏长,除与尾崎康提及的北宋本相似外,还与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杭州猫儿桥河东岸钟家刻本《文选》及上海图书馆藏南宋初杭州净戒院刻本《长短经》相近,提示它刊刻的下限在南宋初。《文选》价长短经》皆有刻书题记称“杭州”,时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之前。而该北宋本据所铃印文称“大宋建中靖国元年”,下限在宋徽宗即位之年。又阙笔字至仁宗赵祯止(如书中“贞”字即阙笔),印证它的刻书上限是北宋仁宗时。此外书中偶见“愍”字阙笔(见于卷81第2叶a面),又原本装订为凡五卷一册,每册内页码相连不另起叶,即尾崎康所称的“版心标示的页码,为一册五卷连缀”。推测北宋本刊刻依据的底本是源出唐本的卷子装写本,该写本5卷1轴,共计40轴。每5卷的1轴对应刊本的1册,故页码相连。傅增湘旧藏绍兴本《通典》与此特征相同,讳字却及仁宗之后至高宗朝,尾崎康所称的属翻刻北宋本的判断是可以成立的。但北宋本还有版叶特征值得注意,即存在无鱼尾与有鱼尾相间的现象。初步统计有鱼尾的版叶是卷2第13~14叶、卷3第24叶、卷6第7~8叶,卷7第10~11叶、第14~15叶,卷8第19~20叶,卷9第35~39叶,卷28第23叶,卷46第2叶,卷54第21、23、35~36叶,卷55第40~41、48~49叶,卷56第1、28叶,卷110第31、37叶等,未见避仁宗之后讳者,应该与无鱼尾的版叶大致属同一时段内所刻,不会到南宋时。版心不刻鱼尾是北宋本的重要特征之一(参见拙作《略论北宋刻本的书口特征及其鉴定》),并推测北宋中期之后版心逐渐出现刻鱼尾(依据是国家图书馆所藏北宋本《范文正公文集》)。倘若推测成立,那么北宋本《通典》中无鱼尾的版叶属原刻,而有鱼尾的版叶则属原刻版片缺佚之后的补版,补版在北宋中期之后。当然即便就无鱼尾的原刻版叶而言,也存在着修版现象。作为卷帙达200卷的“大部头”典籍能够流传下来,很难悉数属原刻的面貌。
  南宋初以来的翻刻本《通典》,如傅增湘旧藏本以及国家图书馆所藏的3部《通典》,版心均属无鱼尾与有鱼尾相间,也保留了每5卷叶次连缀的特征。3部均定为宋刻宋元递修本,其中甲部系严元照旧藏,23卷(编目书号9354);乙部存7卷,卷106至110系曹元忠旧藏,卷79~80系涵芬楼旧藏(编目书号7456);丙部似属清内阁大库旧藏,存5卷(编目书号17810)。馆藏还有一种是宋刻元元统三年(1335)江浙等处儒学重修本,存5卷(编目书号11310)。傅增湘旧藏本也配补了该元统三年的修版本,保留了元代修版的题记,称“元统三年十月日刊补完成,儒司该吏高德懋、樊道佑所委监工镇江路丹徒县儒学教谕杨文龙、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司吏目阿里仁美、登仕郎江浙等处儒学副提举陈旅、承事郎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余谦,,。以甲部卷11~12为例,卷11中第1~2,4~5和7~11叶均刻有鱼尾,而3, 6叶则未刻鱼尾。卷12中第12~18,第20~21葉刻有鱼尾,仅第19叶不刻鱼尾。而北宋本此两卷均不刻鱼尾。文字亦有差异,如卷11第1叶b面“先除千夫,如五大夫”句,甲部“千夫”讹作“于夫”;“乃征(徽)诸犯令”,甲部“徵”字阙笔。第2叶a面3处“桓灵”,甲部“桓”字均阙笔;“遂斑入粟之制”,甲部“斑”作“班”。有研究又称:“此本虽模仿北宋刊本遗风,但桓字避讳严谨,卷二十四讳构字,当是南宋初年刊印之明证。”(参见王菡撰《通典》条提要,载《中华再造善本总目提要》,下同)另王菡指出该部《通典》中卷181、195“各有两叶版框稍短,字体稍拙,版心双鱼尾,不类全书版式,或为更晚之补版”,应属元代补版之叶。乙、丙两部大致与甲部近同。宋代所刻《通典》的版叶情况比较复杂,因屡经递修而出现不同阶段的印本。要之,南宋初以来的翻刻本《通典》避讳及文字面貌均已不同于北宋本,版心虽保留北宋本不刻鱼尾的遗风,但明显是有鱼尾的版叶占有主体性的地位,推断流传至今的南宋翻本基本都是屡经递修的本子。
  北宋本《通典》每册首叶铃“经筵”篆文印,末叶铃“高丽国十四叶辛巳岁藏书大宋建中靖国元年大辽乾统元年”朱文方印(另铃入藏宫内厅的“秘阁图书之章’“‘宫内省图书印”两印),原系高丽李朝内府旧藏。且之所以将此本定为北宋本,很大程度上正依据此枚“高丽国”印。按《宋史·高丽传》云:“自王徽以降,虽通使不绝,然受契丹册封,奉其正朔,上朝廷及他文书,盖有称甲子者。”实际是高丽基本上同时奉辽和北宋的正朔(据河北大学宋史研究学者刘云军相告,同时期的高丽墓志中兼用辽、北宋年号)。据尾崎康的研究,高丽国印为肃宗六年(1101),《李朝世祖实录》云:“前朝肃宗始藏经籍,其图书之文,一日‘高丽国十四叶辛巳岁御藏书大宋建中靖国元年大辽乾统元年’,一曰‘高丽国御藏书’。”而“经筵”印应属李朝世宗的印章,《李朝太祖实录》云:“经筵所藏书册,不可无标记。请以‘经筵’二字作图书,每卷著标。”由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文禄庆长之役,而经宇喜多秀家带回日本,迟至文化十四年(1817)又入藏江户城中红叶山文库,现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责任编择:田红玉)
其他文献
民国二十年,河北新河县人张富豪在西琉璃厂开设“墨因移”。1942年因故改字号为“观复斋”,经营历代碑帖、纸、墨等。匾額由清光绪举人,以研究碑帖、金石著称的张伯英书写。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1960年归属北京市文物公司(前身北京市文物商店)。  观复斋经营历代陶瓷、古今书画、文房四宝、铜器、玉器、竹木雕及其它艺术品。最具特色的是由名人书画家在铜器拓片上绘画的钟鼎插花作品,吸引大量游客和书画家。经常
期刊
从19世纪上海开埠,到20世纪中期上海成为远东第一大“摩登都市”,期间百余年,形成了纷繁多姿的海上画坛。女性画家出现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民国美术史中画出绚丽的一笔,成为海派书画中一朵盛大的奇葩。女性画家中以吴青霞最具传奇特色,她的一生实际上是海上画坛的缩影。  一、出身世家,师法古人  吴青霞,初名吴德舒,号篆香阁主、龙城女史等,江苏常州人。父亲吴仲熙,工画,擅花卉,亦精于鉴藏。
期刊
蒙元时期,中外贸易交流非常频繁,通过多条丝绸之路实现了与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交流,其中草原丝绸之路又显得尤为重要,这段区域不仅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地带,也是元朝中央和四大汗国交流的重要线路。作为当时游牧文化交流的动脉,草原丝绸之路从中原地区向北越过大青山、燕山一带的长城沿线,西北穿越蒙古高原、南俄草原、中西亚北部,直达地中海北陆的欧洲地区。①草原丝路在中国西北地区和汉代丝绸之路有重合,成为了沟通欧亚大
期刊
作为海派代表人物,谢稚柳绘画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壮暮堂等,江苏常州人。谢稚柳早年从钱名山学画,后倾心于陈洪绶画风,但南北两大画派在他笔下没有截然分开,对北方画派去其尖利,取其温婉可亲,对南方画派去其流简,取其平淡天真,在他的画笔下,两大派天衣无缝演变成了自己的风格,没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分期。当代著名评论
期刊
吴湖帆,海上画派的一代宗师。吴湖帆出生于苏州书香世家,1924年,炮火燃烧到苏州,吴湖帆带着家人迁居上海,从此,在上海度过了他的整个艺术生涯。他和冯超然、吴待秋、吴子深并称为海上“三吴一冯”。吴湖帆一生擅长山水画,山水宗“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以雅腴灵秀享誉画坛。  庐山作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别称匡庐,历代的文人墨客对于庐山的追求,无外乎寻道求仙。“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好为庐
期刊
2019年11月,《海上流韵:大运河(浙江)海派书画家作品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以运河为主线,以海派书画为主题,嵬集大运河沿岸城市数十位海派大师(浙江籍)的精品之作,全景式展現了海派书画从肇始、发展并走向巅峰之路,至今余韵犹存。展出的作品,相当多出自萧山任氏家族,以任熊、任颐、任薰、任预(海上四任)为代表的早期海派画家,以其破格创新、兼容中西、寓雅于俗的人物画,而开海派人物画之滥觞。  一、画家生
期刊
编者按:虚谷,清末著名写意花鸟画大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写意风格,对于后世花鸟画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花鸟画的构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虚谷花鸟画的构图艺术表现形式,从各个角度探究其花鸟画蕴含的美感,以便加强对虚谷本人和艺术表现方式的了解,从各个方面形成对花鸟画的综合认识。对此,文章结合虚谷花鸟画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其构图形式进行分析,梳理了其构图带给我们的诸多启示,希望能够给其他人一些参考启
期刊
按照制作方式的不同,古籍大致可粗略分为印刷本与抄本两大类。最初,抄录是图书制作与传播的唯一手段。印刷术发明后,它以批量制作的快捷优势逐步取代耗时费力的抄录方式,成为绝对主流。但抄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即使在印刷术高度发达的明清两代,其依然是政府及民间藏书家增益藏书的重要手段,在特定时期甚至还是最主要方式。《明史·艺文志》载宣宗时“秘阁贮书约两万余部,近百万卷,刻本十三,抄本十七”。而民间藏书家抄书
期刊
观音菩萨是我国汉传佛教中最为广大民众所信奉和崇拜的神祇。人们以其所具备的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编撰了许多救苦救难的显化故事。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就描述了观音菩萨的多种变化形象,这些形象其实都是明代常见的神祇形象。本文簡要介绍如下。  一、观音形象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最被人尊崇的一位神祇。传说其能根据不同场合幻化出不同形象来解灾救难。世称其有三十二种应身和三十三种形象,即“三十二应”和“三十三观音”。
期刊
戴在手指上的环形饰物,在中国出现颇早,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已有,山东滕县北辛遗址北辛文化层出土石指环,山东诸城呈子遗址大汶口文化层出土陶指环,江苏花厅遗址出土玉指环,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发现有铜环二件,均在人骨架的手指旁。依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它们在商周时期已分为两支,一支是用以开弓拉箭等军事用途的实用物件,及由它发展而来的玩物,称为韘、决、扳指等;一支是装饰、标识性的服饰物件,有指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