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文化大讲堂”是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小学以“广泛涉猎课外知识、立体展示多元文化、自主萌发学习兴趣”为理念独创的校本课程项目,是学校教师在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在统一课程体系之外开发的课堂形式。“学科文化大讲堂”试图改变传统课堂的局限,构建学生“可持续生成”的知识体系,开辟教师“彰显个性、自主自为”的专业发展途径,打造“底蕴与内涵”和谐共生的新型校园文化。它突破常规的课堂局限,引入学生成长需要的课外知识和学科文化,以教师、学生、家长一人或多人讲授为主,辅以互动实践,课时长度以20—30分钟为宜,课时安排由主讲人不定期地利用学科课、课后社团活动以及课外时间开展。
构建学习共同体,自主开发新讲堂
每一个学科组都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每一个大讲堂的开发都是学习共同体成员专业研究和集体创作的成果。砂子塘小学校长祝健群表示:大讲堂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把孩子们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每一个新讲堂选材,我们都特别看重给学生带来的开窗效果。共同体成员以学科组为单位,在每一个新讲堂开发的初期都特别关注选材的价值,力求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从学生的角度去确定知识点和探究点,超越教材,超越课堂。我们秉承“评课不客套,不盲从”的优良教研风气,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出发,关注“文化性、延伸性、趣味性、审美性”多个维度,细致并有侧重点地对每一个讲堂提出改进意见。
课堂内容可以根据教材进行拓展,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如语文大讲堂“走近孔子”取材于语文课文《孔子拜师》。教师独具匠心地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增加了《孔子求学》等故事,并巧妙穿插《论语》语录进行解读,学生受益匪浅。
课程内容可紧跟学生认知需求,从生活中去寻找。如在数学大讲堂“方阵”中,教师自主选题,从阅兵式说起,介绍了方阵的历史、特点、种类、应用等知识,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思想。
课程内容还可从地方课程资源中寻找主题。如英语大讲堂“趣游迪士尼”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将英语学习和游迪士尼有机融合。又如语文大讲堂“岳麓书院与朱张”“漫谈长沙”立足家乡特色,在湖湘文化上找到了结合点。
优质的讲堂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专注倾听,积极参与互动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审美得以发展并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有趣的象形文字”“蜂巢的秘密”“弦图”“色彩紫禁城”“滚铁环”“好好养仓鼠”等一大批精品讲堂,都是教师给予好奇的孩子一滴水,让他们浅尝甘甜后,自己奔跑着去寻找“水源”。新讲堂的开发激励着学习共同体成员沿着这条“彰显个性、自主自为”的专业发展途径越走越稳。
完善课程体系,坚持大讲堂巡讲
2016年开始,砂子塘小学确定每周二下午第一节课为“学科文化大讲堂”巡讲时间,让历年开发的精品讲堂发挥更大的价值,也让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更具生命力。
巡讲教师逐班巡讲,就像一位带着惊喜的天使给学生们派发礼物。学生就如看走马灯,每周换一个讲师,学习内容也会转换,精心的设计,精美的课件,加上精彩的讲述和生动的互动交流,让课堂精彩纷呈。不同学科折射出不同的文学美、思维美、艺术美、心灵美,引领学生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广阔,思想更灵动,生活更幸福。比如语文组教师朱淑丽、廖加英携手合作,给学生巡讲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寻找诸神的踪迹”。朱老师讲中国神话,廖老师讲西方神话,精美的PPT,清晰的思维导图,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在这种对比阅读中一步步寻找着“诸神的踪迹”,兴致盎然。
“A4纸有什么故事?度量衡是如何确定的?钟表里怎么打斯诺克?”一切答案都藏在数学大讲堂的巡讲中。
学生们在参观古代建筑与牌坊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屋脊上有许多仙人神兽却未解其中的含义,美术大讲堂“屋脊上的神兽”巡讲后,学生对中国仙人神兽的传说有了更多的了解,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学科文化大讲堂”唤起了学生对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热爱。
大讲堂巡讲后,学生们纷纷写下感言:
“品味唐宋词的音乐美”的大讲堂让我懂得了:不管是巧妙化用古典诗词的流行音乐还是给宋词再谱新曲的古典歌曲,都值得人细细听赏,反复回味。古诗词的意境融合现代朗朗上口的曲调,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宋词在古时候是有自己传唱的方法的,可现在基本已经失传了,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了解古文化,不让中华文明里的一块文化瑰宝黯然失色。
——1305班 梁艺馨
“好好养仓鼠”的科学大讲堂让我知道了仓鼠是怎样长大的,我还知道仓鼠洗澡是不能用水的,要用盐,两只仓鼠不能喂养在一个笼子里。后来我也学会了养仓鼠。
——1313班 周恒宇
“植物里的中国文化”大讲堂让我收获很大,我们能从不会说话的植物中学到许多知识。比如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我们就说他们是“青梅竹马”。如果看到一片菊花开放时,我们就能想到这样一句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以后我要了解更多,并尝试自己写一写。
——1503班 廖颖晖
每一个“学科文化大讲堂”给予学生的文化滋养都是深远的。它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认同感、归属感;吸收中国传统思想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西艺术从而获得美的熏陶,让学生们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巡讲课表的安排要求兼顾学科均衡、师资均衡、班级均衡的原则,每学期每个年级均安排约16个讲堂巡讲,力求涵盖“语、数、英、体育、美术、科学”各个学科。课表张贴在校园楼栋公示,以提醒师生准时参与。
教学部门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重视每一次巡讲的效果,每期期末,精心设计调研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年级、分班级对巡讲课程实施情况作调研反馈。
不断研究创新,师生成绩斐然
“学科文化大讲堂”2008年创生,至今已有11年研究历程,作为省级立项课题顺利结题,形成多个系列、多个学科、适应各个年级学生的课例视频、读本、论文、教育随笔等,积累了大量的校本課程资源。编撰了《学科文化大讲堂》校本教材1—6册。
砂子塘小学是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构建了“三种课堂”模式,即“本真的常规课堂”“广博的大讲堂”和“实践的大课堂”。通过不同内容和形式,从不同学习维度,构建了立体的学习与发展平台,成为享誉区、市、省的特色文化名片。其中“大讲堂”拥有作为校本课程的独立价值,通过传承文化实现了对“常规课堂”的有益补充,通过引领实践与探究实现了对“大讲堂”的有效深入。
在讲堂文化影响下,学生见多识广,自信大方,综合素质强。近年来,砂子塘小学多次承办省级、国家级专题研讨活动,学生素质得到了各级教育专家的认可。
大讲堂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及社会影响力。近年来,以“学科大讲堂”为主题,学校先后承办了“湖南小学校长学术年会”“湖南省数学专业委员会年会”“长江中下游四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研讨”等10多次大型开放与研讨活动。大讲堂大型开放活动得到了各界专家的指导领航,正如黄耀红博士所说:一个个讲堂就如一个个脚印一样,每个脚印里都是行动的情怀与智慧,都是岁月的见证与师生的执着。因为“大讲堂”,孩子的视界走向了“融合”;因为“大讲堂”,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看见了“自己”;因为“大讲堂”,课程看见了“生长”,课堂看见了“创意”,学校文化看见了发芽与生根的“生命种子”。
“学科文化大讲堂”作为砂子塘小学的特色课程,有学校的长远规划作指南,有共同体的集体智慧作保障,有个人的潜心钻研作根基,讲堂将更加品质化,课程将走向精品化,真正牵手孩子,看见成长,看见远方。
构建学习共同体,自主开发新讲堂
每一个学科组都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每一个大讲堂的开发都是学习共同体成员专业研究和集体创作的成果。砂子塘小学校长祝健群表示:大讲堂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把孩子们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每一个新讲堂选材,我们都特别看重给学生带来的开窗效果。共同体成员以学科组为单位,在每一个新讲堂开发的初期都特别关注选材的价值,力求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从学生的角度去确定知识点和探究点,超越教材,超越课堂。我们秉承“评课不客套,不盲从”的优良教研风气,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出发,关注“文化性、延伸性、趣味性、审美性”多个维度,细致并有侧重点地对每一个讲堂提出改进意见。
课堂内容可以根据教材进行拓展,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如语文大讲堂“走近孔子”取材于语文课文《孔子拜师》。教师独具匠心地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增加了《孔子求学》等故事,并巧妙穿插《论语》语录进行解读,学生受益匪浅。
课程内容可紧跟学生认知需求,从生活中去寻找。如在数学大讲堂“方阵”中,教师自主选题,从阅兵式说起,介绍了方阵的历史、特点、种类、应用等知识,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思想。
课程内容还可从地方课程资源中寻找主题。如英语大讲堂“趣游迪士尼”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将英语学习和游迪士尼有机融合。又如语文大讲堂“岳麓书院与朱张”“漫谈长沙”立足家乡特色,在湖湘文化上找到了结合点。
优质的讲堂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专注倾听,积极参与互动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审美得以发展并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有趣的象形文字”“蜂巢的秘密”“弦图”“色彩紫禁城”“滚铁环”“好好养仓鼠”等一大批精品讲堂,都是教师给予好奇的孩子一滴水,让他们浅尝甘甜后,自己奔跑着去寻找“水源”。新讲堂的开发激励着学习共同体成员沿着这条“彰显个性、自主自为”的专业发展途径越走越稳。
完善课程体系,坚持大讲堂巡讲
2016年开始,砂子塘小学确定每周二下午第一节课为“学科文化大讲堂”巡讲时间,让历年开发的精品讲堂发挥更大的价值,也让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更具生命力。
巡讲教师逐班巡讲,就像一位带着惊喜的天使给学生们派发礼物。学生就如看走马灯,每周换一个讲师,学习内容也会转换,精心的设计,精美的课件,加上精彩的讲述和生动的互动交流,让课堂精彩纷呈。不同学科折射出不同的文学美、思维美、艺术美、心灵美,引领学生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广阔,思想更灵动,生活更幸福。比如语文组教师朱淑丽、廖加英携手合作,给学生巡讲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寻找诸神的踪迹”。朱老师讲中国神话,廖老师讲西方神话,精美的PPT,清晰的思维导图,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在这种对比阅读中一步步寻找着“诸神的踪迹”,兴致盎然。
“A4纸有什么故事?度量衡是如何确定的?钟表里怎么打斯诺克?”一切答案都藏在数学大讲堂的巡讲中。
学生们在参观古代建筑与牌坊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屋脊上有许多仙人神兽却未解其中的含义,美术大讲堂“屋脊上的神兽”巡讲后,学生对中国仙人神兽的传说有了更多的了解,审美能力得以提升。“学科文化大讲堂”唤起了学生对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热爱。
大讲堂巡讲后,学生们纷纷写下感言:
“品味唐宋词的音乐美”的大讲堂让我懂得了:不管是巧妙化用古典诗词的流行音乐还是给宋词再谱新曲的古典歌曲,都值得人细细听赏,反复回味。古诗词的意境融合现代朗朗上口的曲调,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让人回味无穷。宋词在古时候是有自己传唱的方法的,可现在基本已经失传了,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了解古文化,不让中华文明里的一块文化瑰宝黯然失色。
——1305班 梁艺馨
“好好养仓鼠”的科学大讲堂让我知道了仓鼠是怎样长大的,我还知道仓鼠洗澡是不能用水的,要用盐,两只仓鼠不能喂养在一个笼子里。后来我也学会了养仓鼠。
——1313班 周恒宇
“植物里的中国文化”大讲堂让我收获很大,我们能从不会说话的植物中学到许多知识。比如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我们就说他们是“青梅竹马”。如果看到一片菊花开放时,我们就能想到这样一句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以后我要了解更多,并尝试自己写一写。
——1503班 廖颖晖
每一个“学科文化大讲堂”给予学生的文化滋养都是深远的。它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认同感、归属感;吸收中国传统思想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西艺术从而获得美的熏陶,让学生们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巡讲课表的安排要求兼顾学科均衡、师资均衡、班级均衡的原则,每学期每个年级均安排约16个讲堂巡讲,力求涵盖“语、数、英、体育、美术、科学”各个学科。课表张贴在校园楼栋公示,以提醒师生准时参与。
教学部门关注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重视每一次巡讲的效果,每期期末,精心设计调研表,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年级、分班级对巡讲课程实施情况作调研反馈。
不断研究创新,师生成绩斐然
“学科文化大讲堂”2008年创生,至今已有11年研究历程,作为省级立项课题顺利结题,形成多个系列、多个学科、适应各个年级学生的课例视频、读本、论文、教育随笔等,积累了大量的校本課程资源。编撰了《学科文化大讲堂》校本教材1—6册。
砂子塘小学是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构建了“三种课堂”模式,即“本真的常规课堂”“广博的大讲堂”和“实践的大课堂”。通过不同内容和形式,从不同学习维度,构建了立体的学习与发展平台,成为享誉区、市、省的特色文化名片。其中“大讲堂”拥有作为校本课程的独立价值,通过传承文化实现了对“常规课堂”的有益补充,通过引领实践与探究实现了对“大讲堂”的有效深入。
在讲堂文化影响下,学生见多识广,自信大方,综合素质强。近年来,砂子塘小学多次承办省级、国家级专题研讨活动,学生素质得到了各级教育专家的认可。
大讲堂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及社会影响力。近年来,以“学科大讲堂”为主题,学校先后承办了“湖南小学校长学术年会”“湖南省数学专业委员会年会”“长江中下游四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研讨”等10多次大型开放与研讨活动。大讲堂大型开放活动得到了各界专家的指导领航,正如黄耀红博士所说:一个个讲堂就如一个个脚印一样,每个脚印里都是行动的情怀与智慧,都是岁月的见证与师生的执着。因为“大讲堂”,孩子的视界走向了“融合”;因为“大讲堂”,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看见了“自己”;因为“大讲堂”,课程看见了“生长”,课堂看见了“创意”,学校文化看见了发芽与生根的“生命种子”。
“学科文化大讲堂”作为砂子塘小学的特色课程,有学校的长远规划作指南,有共同体的集体智慧作保障,有个人的潜心钻研作根基,讲堂将更加品质化,课程将走向精品化,真正牵手孩子,看见成长,看见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