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换技术的时代结束了。只有创新,才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研究”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
“如果没有科学的想法,给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别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力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和共鸣。基础研究,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可是单纯地加大投入并不能“顺理成章”带来突破。基础研究需要一个真正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科学事业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基础研究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科研经费也有大幅提高。但是单纯的经费增加无助于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科研经费远没有现在充裕,可那时做出了像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BBO、LBO非线性光学晶体等重要成果,当时在国际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我们的经费量大幅提升,奖励额度也大幅上涨,但是我们学科里原创性的突破并不明显。”王玉鹏以他所在的物理研究领域为例分析说,基础研究要从源头上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和考核指标,创造一个让科研人员安心工作、专心科研的宽松环境。
“没有基础研究的原理性突破就无法实现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基础研究的典型特點是基础性、长期性、难以预测性。”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蔡荣根表示,科学的目的是发现自然规律,完全是从无到有,这叫突破。但是突破需要长久的积累,需要做大量数据收集,并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规律。
他建议,一是要创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社会环境,加强科普教育,营造爱科学、学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对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的力度,营造稳定、宽松的学术生态,在基础研究体制机制的改革上发力,加强基础研究中心建设;三是强化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对学术、学历造假等行为严惩不贷。
“当前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对于基础研究不太有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坦言,目前的科技考核评估频繁地要求年轻科研人员填表汇报近期发了几篇论文、出了什么成果、有什么突破,这让他们无法长久专注地去深入研究重大和困难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总工程师何建华也有类似看法。
在何建华看来,我国的基础研究要想走到世界前沿,必须彻底改变目前存在的科研体系急功近利的氛围,营造和建立能使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氛围。“而科研评价体系作为指挥棒和风向标,对科研氛围的培育与建立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科研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何建华建议,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采用中长期考核评价为主,鼓励科研机构以实现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自主部署研究方向、组织研究团队。同时,对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的评价考核,主要关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对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给予重奖。一般性论文成果仅作参考,对于各类人才和承担课题的数量也仅作一般参考,“这些只是取得原始创新成果的有利条件,而非成果本身”。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能力,但人才政策仍习惯性地认为国外回来的才是最好,大量优秀毕业生把最好的青春送到了国外。”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固体物理所研究员龚新高表示,要善聚善用各类人才,让更多年轻人不再为了出国而出国,让最优秀的青年人才留在国内参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周向宇也认为要加大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支持力度。
“很多青年人才每月工资到手8000元左右,而在北京租房需要近6000元,这样怎么能吸引年轻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呢?”周向宇有点无奈地说,目前国内对刚拿到博士的青年人才支持力度不够,很多自主培养的博士留不下来。
“要改善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的待遇,不仅仅是要改善青年人才物质上的待遇,更要让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感到光荣。”周向宇建议,在国家支持体系方面,关口前移,加大对从事基础研究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
“市场换技术的时代结束了。只有创新,才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说。谈到青年学者的处境,他说,“为生存所迫到处申请经费,一年磨十剑,远看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近看是一节更比一节糟”。为此,他建议,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提高稳定支持力度,让科学家潜心科研,一辈子钻研一件事,培育“科技大师”。
◎ 撰文|罗晓燕
◎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基础研究”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高频词。
“如果没有科学的想法,给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别小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力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和共鸣。基础研究,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可是单纯地加大投入并不能“顺理成章”带来突破。基础研究需要一个真正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科学事业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基础研究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科研经费也有大幅提高。但是单纯的经费增加无助于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王玉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科研经费远没有现在充裕,可那时做出了像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BBO、LBO非线性光学晶体等重要成果,当时在国际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我们的经费量大幅提升,奖励额度也大幅上涨,但是我们学科里原创性的突破并不明显。”王玉鹏以他所在的物理研究领域为例分析说,基础研究要从源头上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和考核指标,创造一个让科研人员安心工作、专心科研的宽松环境。
“没有基础研究的原理性突破就无法实现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基础研究的典型特點是基础性、长期性、难以预测性。”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蔡荣根表示,科学的目的是发现自然规律,完全是从无到有,这叫突破。但是突破需要长久的积累,需要做大量数据收集,并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规律。
他建议,一是要创造良好的基础研究社会环境,加强科普教育,营造爱科学、学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加强对基础研究稳定支持的力度,营造稳定、宽松的学术生态,在基础研究体制机制的改革上发力,加强基础研究中心建设;三是强化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对学术、学历造假等行为严惩不贷。
“当前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对于基础研究不太有利。”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坦言,目前的科技考核评估频繁地要求年轻科研人员填表汇报近期发了几篇论文、出了什么成果、有什么突破,这让他们无法长久专注地去深入研究重大和困难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二期工程总工程师何建华也有类似看法。
在何建华看来,我国的基础研究要想走到世界前沿,必须彻底改变目前存在的科研体系急功近利的氛围,营造和建立能使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十年磨一剑”的科研氛围。“而科研评价体系作为指挥棒和风向标,对科研氛围的培育与建立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科研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何建华建议,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采用中长期考核评价为主,鼓励科研机构以实现重大原始创新为目标,自主部署研究方向、组织研究团队。同时,对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的评价考核,主要关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对取得重大成果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团队给予重奖。一般性论文成果仅作参考,对于各类人才和承担课题的数量也仅作一般参考,“这些只是取得原始创新成果的有利条件,而非成果本身”。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能力,但人才政策仍习惯性地认为国外回来的才是最好,大量优秀毕业生把最好的青春送到了国外。”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固体物理所研究员龚新高表示,要善聚善用各类人才,让更多年轻人不再为了出国而出国,让最优秀的青年人才留在国内参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周向宇也认为要加大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支持力度。
“很多青年人才每月工资到手8000元左右,而在北京租房需要近6000元,这样怎么能吸引年轻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呢?”周向宇有点无奈地说,目前国内对刚拿到博士的青年人才支持力度不够,很多自主培养的博士留不下来。
“要改善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才的待遇,不仅仅是要改善青年人才物质上的待遇,更要让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人感到光荣。”周向宇建议,在国家支持体系方面,关口前移,加大对从事基础研究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
“市场换技术的时代结束了。只有创新,才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说。谈到青年学者的处境,他说,“为生存所迫到处申请经费,一年磨十剑,远看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近看是一节更比一节糟”。为此,他建议,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提高稳定支持力度,让科学家潜心科研,一辈子钻研一件事,培育“科技大师”。
◎ 撰文|罗晓燕
◎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