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669842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与学生基于教育过程顺其自然构成的关联即是师生关系。它属于社会人际关系范畴,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层次性,是一个完整的关系体系。教师实现教育目标和学生实现学习目标都离不开师生关系的支持。因为隶属于社会关系范畴,其难免会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社会道德氛围,对其影响颇为显著。
  师生关系不属于单一关系,它是由各层次关系相互连接形成的关系体系。具体来看,其包含三种关系,一是师生间的工作关系,二是师生间的心理关系,三是师生间的个人关系。所谓工作关系,主要指师生按照国家既有规定落实教育任务而形成的客观关系,在三种关系中,此关系属于最基本形式。而心理关系则主要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往来情感关系。其既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又有助于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推动教育效果显著提升。根据学生对象差异,教师可选用不同的情感态度,形成的教育效果也不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和学生建立相异的情感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其想要的教育效果。个人关系则是在非约束状态下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关系。它最大的优势是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但是个人关系必须掌握分寸否则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对重庆市某工科高校的师生关系现状进行了调查,发出样本1000份,回收892份。数据反馈显示,现如今高校师生关系淡漠,学生对老师的熟知度仅限于本专业授课教师或者本专业学院领导。在调查的学生中发现学生干部与老师的关系要比普通学生更加密切,这反映了现如今高校师生关系存在交往对象不对称现象,普通学生不能够主动去与身边的老师进行交流,他们与老师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而学生干部则不同,他们因其职责所在,所以能够很好地处理与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并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学生干部与老师应主动去拉近与普通学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师生关系的距离感。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对影响师生关系最主要的因素这一项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81%学生认为,影响师生关系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的个性与教师的个人魅力,还有18%左右的学生认为,影响师生关系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由此可见,现如今高校大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肯定不仅仅局限于其教书育人,更在乎的是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也反映对于那些性格外向、乐观的学生,他们相处起来更加容易,然而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交流与沟通的几率则大大减少。
  此外调研发现95%的学生认为师生交流沟通平台缺乏。具体体现在90后学生喜欢使用网络社交软件,注重打造个性朋友圈,而大部分教师不使用或较少使用社交软件。另外高校即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却少之又少。不仅如此,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辅导员往往扮演的是指导者的角色,由学生干部负责实施具体活动,他们参与但却未深入学生为主体的第二课堂活动之中。师生关系发展不平衡受到交流契机、双方个性、社交能力等因素影响。
  本文采用开放式问题形式对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71%的同学反映师生不平等关系、存在鸿沟是此问题的关键所在。尊师重道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根深蒂固的尊师重道的思想导致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姿态过高。“智如泉涌,行又可为仪表者,人之师也”“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这样的教学格局下,教师必须是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则必须“唯师命是从”,被动地接收着老师讲授的知识。此外“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等传统理念导致师生双方不可能处于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摒弃了传统的封建等级关系,并严格限制政治连带关系,主张发展“尊师爱生”的新师生关系。此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沟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我国应打造与社会主义国情相一致的核心价值体系。而在这一价值体系中,平等、和谐与民主非常关键,它们对平等对话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响应时代号召,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和谐师生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师生相互尊重和爱护,双方民主平等,相互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
  调查研究表明,90%的学生认可关爱型的教师,因为这类教师更具有亲和力,更易接触,更愿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师生间要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老师对待每位同学一视同仁。师生间彼此分享成功、失望、快乐等,彼此间相互适应对方并从对方处获得启发等即是情感交流。 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是一种彼此人格上互相尊重、情感上有所沟通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应严格遵守人本原则和包容原则。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用两片叶子的不一致性比喻人之性格的不一致性。故而高校在打造和谐师生关系时,应注重尊重师生的个性差异、思想差异和情感差异。这也要求高校要注重宣扬包容原则,鼓励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包容对方的差异。相较于学生,高校教师更应具备主动接纳的宽容精神,这是教师和学生构筑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唯有教师尊重和包容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进而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关系。这也要求高校教师要注重信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其他能力,理解学生提出的见解,准许学生发生非原则性失误,并采用相应的措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提高其认知能力。
  此外,教师要避免给学生贴标签,鼓励并引导学生改正自身的错误,使学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自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遵守包容原则接纳学生、宽容学生时,不可纵容学生。即但凡发现学生的思想言行不当,教师都要予以禁止和批评,以便学生能深刻认知并改正自身的错误。 对于教師而言,热爱学生是其和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唯有其爱被学生感知,学生才能与之和谐相处,并积极学习。
  在高校关系体系中,师生关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师生关系并未达到优良状态,并且具有师生双方对师生关系满意度都较低的特点,师生之间缺少主动了解沟通的意识,缺乏沟通的能力和平台,因此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应高度重视师生沟通平台的搭建,打造和谐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范爱雪.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5):25.
  [2]李英鹏.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科技信息,2009(7):208.
  [3]姚 静,冯述芬.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初探[J].今日科苑,2009(6):258.
  [4]袁丹丹.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36-38.
  [5]牛瑾瑞.论和谐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1):149-151.
其他文献
摘 要:韩愈《师说》:“師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就是指学生适应当前社会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可见,一千多年前的古代教育学家,就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放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先“传道”再“受业解惑”。在历史长河的变革中,每一种社会制度的设置和开展,都是以培养服务于、适应于它的社会人才为最终目的。在当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
】通常情况下来说,黄芪多糖具有很好的药学作用,对于很多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大的帮助.为了进一步对黄芪多糖的药学影响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从具有十分良好的免疫调节
摘 要:时事政治是政治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时事政治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将当前时间段国内外发生的最新的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体育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有机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教师在政治教学的时候要紧抓时政热点话题,使学生深受影响,不断地提高政治觉悟以及认知度。  关键词:初中政治;时政资源;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
摘 要:酿酒微生物的种类、来源、酶系及其作用可以被看作白酒香味成分、香味形成机理与不同白酒之间的香味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文章作者主要对酿酒微生物对酒体质量及其风格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酿酒微生物;白酒;酒体香味  中图分类号:TS261.1 文獻标识码:A一、酿酒微生物对酒体质量的影响  我国传统化的白酒酿制工艺是开放式操作模式下的酿制工艺。一些附着于发酵糟醅的微生物会在酿造环境下参与到白
交庄是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案例中的女孩由于长期缺乏父母亲的陪,半以及同,半交庄的经验,形成了孤僻的性格。针对她的情况,文章作者采用缩短心理距离、行为指导法以及学校家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