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攒”,是积累、是储存。大庆人的“四攒”,积累给谁、储存给谁?看得出来,除了今人享用一部分外,重要的是留给未来、留给子孙。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大庆市委提出了“四攒”的政绩观。他们说:“王铁人他们那代人拼命创业,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稳产高产的大油田。我们这代人能给后人留下什么?我们要给子孙后代攒一批工厂,攒一批大学和科研院所,攒一批城市功能,攒一个好生态。”
大庆人的这“四攒”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个已经付诸实施的行动!
比如在“攒城市功能”方面,大庆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观,改变了过去城市中只有矿区、没有社区,只重生产、不重生活的局面,建立了118个城市社区。
比如在“攒城市好生态”方面,大庆人着力实施植树、复草、治水、净气四大工程,推出“百园建设”、“百湖治理”、“百区改造”等环境建设项目,把城市建设成为绿带相连、森林环抱、湖在城中、城在湖边的“北国江南”。
大庆人的这“四攒”实在值得称道!
它体现了文明发展。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谋求的是我们国家走文明发展道路。而大庆人的这“四攒”,恰恰符合这样的理念。作为一个占有独特优势的矿区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拼资源、吃资源,结果是竭泽而渔。这样的教训还少吗?有的资源型城市,“源”断“资”无之后,持续发展能力十分脆弱,陷入十分被动尴尬的局面。这也不能全怪这样的城市,因为“有水快流”、“有钱快挣”之类的思路与做法,在国人中存留多少年啊!时至今日,在相当一些地方也不能说就没有市场。常州盲目上马建大钢厂“吃”地,河北青龙盲目批矿130余个“吃”山,这不都是教训吗?而大庆则努力避免这样的“发展”,很值得各地为官者深思并借鉴。
它体现了发展文明。我们的发展,其目的只能是文明。整个国家也好,一个地方也好,无不应该如此。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有生态文明。应该说,大庆正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行。特别是他们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上所做出的努力,就更为明显。如果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能把发展的目标定在文明上,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曾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族,就一定能在当今和未来,书写人类文明新的华章。
它体现了对未来负责、对后代负责。“攒”,是积累、是储存。大庆人的“四攒”,积累给谁、储存给谁?看得出来,除了今人享用一部分外,重要的是留给未来、留给子孙。这就十分明显地体现了对未来、对后代的负责态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人类是一代一代繁衍不息的,是一代一代接续不断的;历史,饱含着历代人的智慧和创造,饱含着前代人对当代人的深情与厚望,也饱含着上代人对下代人的奉献和功德,因此,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本代致富、后代遭殃”,“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那就是对人民和历史的极不负责。综观现实,这样的事并非鲜见,因此,很值得推广大庆人的“四攒”。
“攒”,表明着责任、体现着风格。居家过日子,老一辈要为下一辈“攒”;经营城市、发展地方,也少不得“攒”:领导班子这一届要为下一届“攒”,当代人要为后代人“攒”。上代人“攒”给当代人,本代人“攒”给后代人。今人享受着前人“攒”下的“家产”,后代人享受今人“攒”下的财富。哪一届、哪一辈都是“家产”的享有者,同时也都应该是财富的创造者、积攒者。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惟其如此,历史才能延续、文明才能传承。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大庆市委提出了“四攒”的政绩观。他们说:“王铁人他们那代人拼命创业,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稳产高产的大油田。我们这代人能给后人留下什么?我们要给子孙后代攒一批工厂,攒一批大学和科研院所,攒一批城市功能,攒一个好生态。”
大庆人的这“四攒”不只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个已经付诸实施的行动!
比如在“攒城市功能”方面,大庆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观,改变了过去城市中只有矿区、没有社区,只重生产、不重生活的局面,建立了118个城市社区。
比如在“攒城市好生态”方面,大庆人着力实施植树、复草、治水、净气四大工程,推出“百园建设”、“百湖治理”、“百区改造”等环境建设项目,把城市建设成为绿带相连、森林环抱、湖在城中、城在湖边的“北国江南”。
大庆人的这“四攒”实在值得称道!
它体现了文明发展。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谋求的是我们国家走文明发展道路。而大庆人的这“四攒”,恰恰符合这样的理念。作为一个占有独特优势的矿区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拼资源、吃资源,结果是竭泽而渔。这样的教训还少吗?有的资源型城市,“源”断“资”无之后,持续发展能力十分脆弱,陷入十分被动尴尬的局面。这也不能全怪这样的城市,因为“有水快流”、“有钱快挣”之类的思路与做法,在国人中存留多少年啊!时至今日,在相当一些地方也不能说就没有市场。常州盲目上马建大钢厂“吃”地,河北青龙盲目批矿130余个“吃”山,这不都是教训吗?而大庆则努力避免这样的“发展”,很值得各地为官者深思并借鉴。
它体现了发展文明。我们的发展,其目的只能是文明。整个国家也好,一个地方也好,无不应该如此。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还有生态文明。应该说,大庆正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行。特别是他们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上所做出的努力,就更为明显。如果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能把发展的目标定在文明上,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曾经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族,就一定能在当今和未来,书写人类文明新的华章。
它体现了对未来负责、对后代负责。“攒”,是积累、是储存。大庆人的“四攒”,积累给谁、储存给谁?看得出来,除了今人享用一部分外,重要的是留给未来、留给子孙。这就十分明显地体现了对未来、对后代的负责态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而人类是一代一代繁衍不息的,是一代一代接续不断的;历史,饱含着历代人的智慧和创造,饱含着前代人对当代人的深情与厚望,也饱含着上代人对下代人的奉献和功德,因此,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本代致富、后代遭殃”,“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路”,那就是对人民和历史的极不负责。综观现实,这样的事并非鲜见,因此,很值得推广大庆人的“四攒”。
“攒”,表明着责任、体现着风格。居家过日子,老一辈要为下一辈“攒”;经营城市、发展地方,也少不得“攒”:领导班子这一届要为下一届“攒”,当代人要为后代人“攒”。上代人“攒”给当代人,本代人“攒”给后代人。今人享受着前人“攒”下的“家产”,后代人享受今人“攒”下的财富。哪一届、哪一辈都是“家产”的享有者,同时也都应该是财富的创造者、积攒者。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惟其如此,历史才能延续、文明才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