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机遇和挑战。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则能为思政道德教育的创新改革提供新的契机与思路,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发挥了积极的德育功能。有鉴于此,将援引儒家礼乐文化为例,从礼乐文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及其助力作用为切入点,浅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礼乐文化”的德育功能,并简要提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礼乐文化的措施与路径。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礼乐文化 德育 措施
“礼乐文化”自古是我国儒家学派所大力推举的一项社会文化制度体系。其最早的渊源在于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制礼作乐”。此处的“礼”是指“周礼”。作为古代早期国家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规范,“周礼”的提出旨在维护“亲亲尊尊”的等级制度,而且其中亦不乏繁文缛节,但在客观上也造就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乐”,最初则主要是指西周宫廷用以“教国子”的《云门》《大卷》《大夏》《大武》等“六代乐舞”。通过学习此类乐舞,则不仅有望帮助“国子”掌握“兴、道、讽、诵、言、语”等基本的语言技巧,而且更重要地是培养其“中、和、祗、庸、孝、友”等“乐德”。由此可见,周礼旨在规范行为,而周代之“乐”则旨在陶冶、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情操。“礼”节制于“外”,“乐”感化于“内”,这也就初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礼乐教化”体系。以此可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蕴含了深刻的德育功能,成为人才塑造的重要内容。因而,现今延续和拓展“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成为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重点探索的内容之一。
一、儒家“礼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德育功能
西周灭亡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则经历了一个“礼崩乐坏”的阶段。由于新兴的封建主逐步取代了守旧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往昔“亲亲尊尊”的等级制度也随之逐渐瓦解。折射到文化方面,则表现为封建主阶层不仅带头违反周代礼制,而且还引入“繁手淫声”的世俗新乐取代了端正淳雅的“先王旧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孔子从其“仁政”理想出发,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即要求包括封建主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重新将周代礼制作为规约、指导自身行为的规范守则,并提倡采用“中和之乐”来重新感化在儒者看来日益浇薄的人心,重新构建礼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道德教化体系。而被奉为儒家经典的《礼记·乐记》,就对此给予了集中的论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爱以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其大意是说,依靠礼来规范社会成员的外在行为,抵制其私欲;在此基础上借助“中和之乐”的感化作用进一步引导社会成员从内心深处荡涤私欲,回归于“仁者爱人”的本性。如此,则有望塑造“人人皆乐于利他而耻于利己”的社会氛围,那么孔子理想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大同社会则也就有可能变成现实了。
所以,综上来看,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者所提倡的礼乐文明,实际上是希望依靠礼和乐两者一内一外、相辅相成的行为节制和情感感化功能,促使人的思想境界返归于“仁爱”本性,进而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归于全面和谐,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论语·学而第一》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主张。以上,我们对“礼乐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度解析之后,对其内蕴的德育功能也产生了清晰的认识。因而,将“礼乐文化”渗透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的环节之中,不仅延续和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同时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使“礼乐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和谐的融合。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礼乐文化”的措施与路径
儒家的“礼乐文化”虽然主要表现为历史时期的农耕文明积淀,但在当前后工业时代的信息社会中,依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德育价值,也仍然不乏推广、宣介的措施和途径。故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们也积极的结合自身推广儒家礼乐价值观的一些心得和经验,来探寻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环节中,融合“礼乐文化”的措施与路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和拓展:
首先,录制相关“礼乐文化”的教学视频,并依托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工具予以分享和传播,使高校学生能够便捷的对自己喜欢的礼乐内容进行检索和观赏。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礼乐文化”的主导途径,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由于各类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当代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社交活动的主导方式,所以借助此类平台来着力宣介、推广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个视觉为王的时代里,采取MV、Flash等多种形式来录制包含礼乐故事,反映礼乐精神、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又带有一定趣味性的“礼乐文化”宣传视频,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吸引高校大学生的关注度,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有效地保障“礼乐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的深入度,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深化的文化底蕴提供有力的支持作用。
其次,引入具有深厚审美底蕴的音乐文化内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情感、思想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也是贯彻、宣扬礼乐内在精神和外在教化的有效措施。在这一方面,笔者在自身的教学中,曾引入了多种礼乐音乐元素转制成了教学音频资料,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工具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悟我国“礼乐文化”精神所提倡的丰富的思想性。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在具有鲜明的“仁”“和”审美特性的“和平之乐”引导下,其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默契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也足以表明,引入高尚的审美理想的礼乐音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操陶冶和思想洗礼,也是在当前背景下宣贯儒家礼乐文化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也非常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政教学中加以深化和拓展,发挥“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礼乐文化”虽然诞生于农耕时代,但其所折射出的“仁”与“和”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礼乐文化”在今天非但不会过时,而且还能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公民个人层面这三个维度上,有效地辅助提升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使其内在理念更加趋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因此,植根于传统优秀礼乐的文化土壤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网络信息科技所提供的新媒体平台来宣传儒家礼乐文化,也可谓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探索方向。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要因材施教,整合和优化“礼乐文化”教学资源,在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中发挥“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进一步促进现代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韩云忠,王丕琢.礼乐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月刊,2013,(08).
[2]王文建.儒家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社会科学家,2013,(05).
[3]黄克顺.儒家礼乐文化与高校德育实践[J].文教资料,2019,(22):65.
[4]杨日晨.儒家礼乐文化的形成与构建及其育人价值[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7):1.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礼乐文化 德育 措施
“礼乐文化”自古是我国儒家学派所大力推举的一项社会文化制度体系。其最早的渊源在于西周初年周公旦的“制礼作乐”。此处的“礼”是指“周礼”。作为古代早期国家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规范,“周礼”的提出旨在维护“亲亲尊尊”的等级制度,而且其中亦不乏繁文缛节,但在客观上也造就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乐”,最初则主要是指西周宫廷用以“教国子”的《云门》《大卷》《大夏》《大武》等“六代乐舞”。通过学习此类乐舞,则不仅有望帮助“国子”掌握“兴、道、讽、诵、言、语”等基本的语言技巧,而且更重要地是培养其“中、和、祗、庸、孝、友”等“乐德”。由此可见,周礼旨在规范行为,而周代之“乐”则旨在陶冶、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情操。“礼”节制于“外”,“乐”感化于“内”,这也就初步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礼乐教化”体系。以此可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礼乐文化”蕴含了深刻的德育功能,成为人才塑造的重要内容。因而,现今延续和拓展“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成为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重点探索的内容之一。
一、儒家“礼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德育功能
西周灭亡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则经历了一个“礼崩乐坏”的阶段。由于新兴的封建主逐步取代了守旧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往昔“亲亲尊尊”的等级制度也随之逐渐瓦解。折射到文化方面,则表现为封建主阶层不仅带头违反周代礼制,而且还引入“繁手淫声”的世俗新乐取代了端正淳雅的“先王旧乐”。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孔子从其“仁政”理想出发,提出了“克己复礼”的主张。即要求包括封建主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重新将周代礼制作为规约、指导自身行为的规范守则,并提倡采用“中和之乐”来重新感化在儒者看来日益浇薄的人心,重新构建礼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道德教化体系。而被奉为儒家经典的《礼记·乐记》,就对此给予了集中的论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仁爱以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乐由中出,礼自外作。”其大意是说,依靠礼来规范社会成员的外在行为,抵制其私欲;在此基础上借助“中和之乐”的感化作用进一步引导社会成员从内心深处荡涤私欲,回归于“仁者爱人”的本性。如此,则有望塑造“人人皆乐于利他而耻于利己”的社会氛围,那么孔子理想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大同社会则也就有可能变成现实了。
所以,综上来看,春秋战国之际儒家学者所提倡的礼乐文明,实际上是希望依靠礼和乐两者一内一外、相辅相成的行为节制和情感感化功能,促使人的思想境界返归于“仁爱”本性,进而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归于全面和谐,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论语·学而第一》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主张。以上,我们对“礼乐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深度解析之后,对其内蕴的德育功能也产生了清晰的认识。因而,将“礼乐文化”渗透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的环节之中,不仅延续和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同时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更多的创新,使“礼乐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和谐的融合。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礼乐文化”的措施与路径
儒家的“礼乐文化”虽然主要表现为历史时期的农耕文明积淀,但在当前后工业时代的信息社会中,依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德育价值,也仍然不乏推广、宣介的措施和途径。故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中,高校思政教学工作者们也积极的结合自身推广儒家礼乐价值观的一些心得和经验,来探寻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环节中,融合“礼乐文化”的措施与路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和拓展:
首先,录制相关“礼乐文化”的教学视频,并依托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工具予以分享和传播,使高校学生能够便捷的对自己喜欢的礼乐内容进行检索和观赏。这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礼乐文化”的主导途径,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由于各类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当代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开展社交活动的主导方式,所以借助此类平台来着力宣介、推广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个视觉为王的时代里,采取MV、Flash等多种形式来录制包含礼乐故事,反映礼乐精神、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又带有一定趣味性的“礼乐文化”宣传视频,则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吸引高校大学生的关注度,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有效地保障“礼乐文化”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的深入度,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深化的文化底蕴提供有力的支持作用。
其次,引入具有深厚审美底蕴的音乐文化内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情感、思想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也是贯彻、宣扬礼乐内在精神和外在教化的有效措施。在这一方面,笔者在自身的教学中,曾引入了多种礼乐音乐元素转制成了教学音频资料,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工具发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悟我国“礼乐文化”精神所提倡的丰富的思想性。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在具有鲜明的“仁”“和”审美特性的“和平之乐”引导下,其人际关系的和谐、友爱、默契程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也足以表明,引入高尚的审美理想的礼乐音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操陶冶和思想洗礼,也是在当前背景下宣贯儒家礼乐文化精神的一条有效途径,这也非常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政教学中加以深化和拓展,发挥“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礼乐文化”虽然诞生于农耕时代,但其所折射出的“仁”与“和”等价值观念,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礼乐文化”在今天非但不会过时,而且还能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公民个人层面这三个维度上,有效地辅助提升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促使其内在理念更加趋近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因此,植根于传统优秀礼乐的文化土壤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网络信息科技所提供的新媒体平台来宣传儒家礼乐文化,也可谓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探索方向。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要因材施教,整合和优化“礼乐文化”教学资源,在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中发挥“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进一步促进现代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韩云忠,王丕琢.礼乐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月刊,2013,(08).
[2]王文建.儒家礼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社会科学家,2013,(05).
[3]黄克顺.儒家礼乐文化与高校德育实践[J].文教资料,2019,(22):65.
[4]杨日晨.儒家礼乐文化的形成与构建及其育人价值[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