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鸿现代诗歌理论及其美学建构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天鸿的现代诗歌理论及其美学建构,除了体现在他的《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这本现代诗歌理论专著中,相当一部分还散轶在他的序跋之中。我认为,两者相加才能构成沈氏现代诗歌理论的完整体系。也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同时出发,才能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并“把盏”他现代诗歌理论的整个链条即完整谱系。
  陌生感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认为,“文学即技巧。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陌生化”的意义正在于敲碎或者剥离旧有的艺术形式和語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从而重新构造一种与旧有的语言完全不同的语言世界展现给我们。
  陌生感来源于语言的陌生,因为“现实世界乃是一个语言世界,离开了语言的描述、区别,没有任何可以被人类认识的现实世界。”(沈天鸿《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之《隐喻》篇)我认为,语言的陌生归根到底来源于意象的转换。隐喻就是意象的转换方式,深层隐喻甚至是多重多角度的转换。意象的转换必须同时要受到来自于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力的作用:捍卫与入侵。作为固有意象即被转换意象必须捍卫自身,使自己不至于面目全非,甚至也可面目全非,但不可被“屏蔽”,必须要让自己始终处于苏醒状态,不致“静默”。同时,作为转换意象必须入侵、占领旧有意象即被转换意象,千方百计地、残酷地敲碎它,让其面目全非、改换门庭、偷梁换柱,并努力做到不留痕迹。这种“不留痕迹”就是沈天鸿在《秋水蔚蓝》(晓雨诗集)序中指出的“是其所是,但又是其所不是,从而是其所是”。这个“是其所是,但又是其所不是,从而是其所是”是构成沈天鸿现代诗歌理论及其美学观点的重要构件之一。
  在《〈胡望江诗选〉序》中,沈天鸿写道:“……努力排除那些诗的妨碍物,力图使诗达到能让读者直接接触与直接理解的程度。能够直接接触与直接理解的诗,必然是目击道存性质的诗。”沈天鸿这里所说“诗的妨碍物”也是指“诗意的妨碍物”。那么什么是这个“诗意的妨碍物”?我的理解是现实生活及其“旧有意象”(或固有意象)。现实生活之重及其“旧有意象”之垢之已然钙化总是遮蔽着诗意,让诗意难以冲出重围,从而难以“蜕变”并“暴露”出自身。
  我要强调一点,沈天鸿这里提到“力图使诗达到能让读者直接接触与直接理解的程度”与沈天鸿历来倡导的“思辨”性及前面提到的语言的陌生化看起来似乎矛盾,因为“思辨”总是要经过某一过程。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们仍然是相通的、一致的。因为“思辨”性、陌生化仍然是通过“读者直接接触与直接理解”产生出来。现实生活及其“旧有意象”只有经过“读者直接接触与直接理解”才能实现“变形”。
  “变形”与“陌生化”是十分关联且在某个具体的意象(语词)中是一致的。意象(语词)总是要通过“变形”才能达到“陌生化”并产生效果,特别是沈天鸿指出的,现代诗“二度变形”即“事物总的形状中的全部空间关系都发生了变化的变形。”(沈天鸿语)这种变形实际就是“努力排除那些诗的妨碍物”的方法之一,达到“暴露出对方,从而达到目击道存的目的”。
  沈天鸿历来对“道”有着他个人不同寻常的深厚的诗意解读。他的被广泛称誉的《蝴蝶》(请参见沈天鸿诗集《另一种阳光》九州出版社)一诗实际就是对“道”的诗意诠释与解构,并已在读者心中“怒放成一朵花”。
  “道”怒放成一朵花是“以我观物”还是“以物观物”?但无论是哪一种,我想其最终效果都是“目击道存”。沈天鸿之所谓“道”在他的现代诗歌理论那里早就化为“诗”了,是诗之“道”,也是“道”之诗。“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沈天鸿从不主张甚至反对走恒常之“道”。这个哲学意义上的“道”在他那里是诗与思的结合。正如他在《时光站台》(夭夭诗集)序中所写:“‘好诗’是思与诗的合一,其最高标准是天衣无缝的合一。——这儿与思对举的诗是指诗的形式,和诗的本质:诗意。达到这‘合一’,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在《时光站台》序中,他继续阐述:“诗中思想的辽阔实质在于深度,那么‘思想的辽阔’这辽阔从何而来?从我已经说到的空间和时间的辽阔而来——诗中的空间和时间不是物理的,自然的,而是与意象结合在一起,并且必须与意象结合才能获得并呈现其自身的。所以,如果这与意象结合的空间和时间具有辽阔的美学性质,那么,空间和时间就又将自己的这种辽阔赋予意象,而意象正是思与象的统一体,于是,思就也从空间和时间那儿获得了辽阔。”获得了辽阔的空间与时间就是“道”,这个“道”自然通过了变形,甚至是深度变形。当然,这个变形不是扭曲,深度变形也不是扭曲。在具体的文本中应该是转换,意象的转换,多重转换,使之达到熟悉的陌生化效果。
  任何诗作都不可能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这个“真实写照”是成功的诗歌文本之大忌。但这不影响它必然地根植于现实世界。“诗总处在地平线之上。”(沈天鸿语)但也在地平线之下,除非它是非诗。现实世界进入诗歌必须通过掠夺与削除。所谓“掠夺”就是“占为己有”,所谓“削除”就是“排除异己”。“占有”是一种美,“排异”同样是一种美,它们共同作用,共同向诗进发,并共同抵达诗歌之美。当然,这种“掠夺与削除”不能是“随心所欲的‘乱弹琴’。”(沈天鸿《安嫫诗歌简论》)诗人面对这来自于两个方面的“红情绿意”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而必须认真审视,包括审视这个世界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自身。
  沈天鸿曾撰文:“判断一首诗或者一种诗歌是不是现代诗,不是看它的技巧方法,而是看它体现的哲学思想的性质。体现现代哲学思想的诗,情感在其中不是首要的,甚至情感常常被抑制,以不让它突出于首位,从而保证思想是第一位的。”沈天鸿在做客“新安百姓讲堂”,与市民畅聊诗歌时,他对思想之于现代诗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对于现代诗,抒情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是思考,也就是具有了哲学思考,而现代诗的突出特点是关注、体现并思考人以及万物的存在与生存。”
  思想是否第一位,决定着诗是否有“诗味”(意味)。有“诗味”(意味)的诗或者说文学作品,它一定具有某种思想。这个思想正如沈天鸿指出的,它并不是中学课本中老师们所指称或追索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而应该是“母题”也就是哲学的思考,是形而上的,体现其美学建构与追求,关注存在及存在者。   思想并非空穴来风,在具体的一首诗或一篇(部)文学作品中也不是先有思想,而后有作品,不是先做一个“思想”的框框,似西方极端的不以文本为观照与出发点的文学理论——强制性阐释一般,让思想成为出发点,然后对其进行“填空”,更不是先有作品,而后进行总结,硬生生地整理出个子午卯酉來。思想与文本如影随形,血肉相连,相伴而生、而成长,“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正如沈天鸿在它的《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的后记中所写:“我在写作中多次体验到,某种思想在我提笔写作之前我对它一无所知,甚至写作中就要触及它的那一刻,我仍然对它毫无意识,只是技巧自身的发展让我看到了它,它出现得那么突然,毫无先兆,让我觉得,它就在技巧之中,而不是在我之中。”
  如果把现代诗或文学作品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思想就相当于树之生命,生命在,树便碧绿着、生长着、茁壮着。一棵没有生命之树,那这棵树必定是不存在的,甚至说它已然死亡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已然死亡”这种状况证明它曾经有过生命,而作为文学作品的这个思想一旦存在,必不会死亡,也就不会成为“曾经”。那些古今中外的惊世之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子虚乌有的树,只要它具备这棵树之生长的一切要素,那它仍然是树,仍然在子虚乌有的天地里朝气蓬勃地生长着。
  说得客观准确或刻薄一点,诗或者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因为客观世界本无“诗”这个存在者,它并非实存物体,它是诗人通过一系列思想活动,甚至也可以说是在通过了物理的、化学的等方式后“揉和”而成。当然这个“子虚乌有”之“虚”,其一定“虚”在实在之处,它总是让我们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着的,这个“有”又是没有之“有”,它不存在地存在着。在我看来,即便是后现代主义诗歌也仍然是“子虚乌有”的产物。
  这“一系列的思想活动,甚至也可以说是在通过了物理的、化学的等方式”实际就是通过了沈天鸿现代诗歌理论体系中着重强调的“技巧”。沈天鸿在《技巧·形式·思想》一文中写道:“技巧即思想,思想即技巧”,在这篇文章中,他还写道:“形式,由形式规范(即作品的基本组织原则)和技巧构成。技巧和形式规范二者之中,技巧又是最根本的。因为特定的一系列技巧具体化并体现形式规范。这一系列的技巧之所以‘特定’,自然是受形式规范制约,但技巧可以突破、改造形式规范。”在他看来,形式、技巧、思想在现代诗中是三位一体的,缺一不可。它贯穿其现代诗歌理论体系、美学建构及其文学文本的全过程。
  构成沈天鸿现代诗歌理论体系的精髓就是妙不可言的“意味”。正因为如此,“意味”也就值得“纵身”一试。“意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本由其自身设定,但现在经过了沈天鸿的设定,“意味”因之有了沈天鸿的诗歌美学“意味”。正如苍耳在《在即将崩溃的悬崖上保持危险的平衡——沈天鸿与现代汉诗艺术》中阐述的:“沈天鸿诗学理念的结构内核,是深厚的本土文化的古典精髓与敏锐的反思、追问的现代精神的相互揉和、浸润并达到‘合金’状态。它构成沈天鸿个人性写作的深层背景和内在支点。”沈天鸿通过这个内在支点设定其诗歌美学“意味”。这个“设定”是其所述之“出现得那么突然,毫无先兆”的一种“设定”,这个“意味”是诗性的、思考的、思想的,也是审美的。
  他通过诗性的思维与哲学的思考,将中西形而上融于此一“味”之中。
其他文献
我们准备着  冯 至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領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1941年,身处边地,时年37岁
期刊
已近中年的诗人杨平,有一颗诗意勃发的青春之心。诗思活跃,诗写沉静,诗里诗外沉稳、恬静,不事张扬,与他交往心里欣悦、踏实,读其诗心里怡然、诗意悠远。  杨平是我多年的朋友。同处渝西,大足、江津两地常有走动、交流,情谊笃深。本质上,杨平是一位成熟的抒情诗人。他的诗不潮、不锐,但有味、耐读。然而,多年来,我只读他的诗,沉浸于那诗意辽阔、意味深长的意境中,却无只言片语诗的评说。当诗人的又一本新诗集送到我的
期刊
被苏东坡命名的“郊寒岛瘦”,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和贾岛,他俩还各有诗号,即“诗囚”孟郊和“诗奴”贾岛。这诗号显然和“诗圣”“诗仙”“诗神”“诗天子”等诗号比少了气势和飘逸感。  孟郊比贾岛大28岁,是忘年交。把他俩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诗歌,道同才志合,更在于他们对诗歌的追求和真爱。他们共同点是对诗歌的铸字炼句,刻意求工的真态度,此外,就是他俩对仕途的不屑和守住清贫的操守,令人动容。  先说诗囚
期刊
黄色走廊尽头安放着紫色的椭圆镜  看上去 这趟旅行有些淫邪 是否  依然正人君子 有点儿 不确定  黑暗故事的设计师有一张月光桌面  它写道 她住在一楼 左手第三间  她的声音像一把穿着睡衣的锥子  聂鲁达一来 苹果就纷纷起床  太多的镜子令我害怕 在卫生间里  在壁橱表面 在楼梯角 在第98页  一群目光灰暗的幽灵 也是提着箱子来  提着箱子走 没有钥匙了 老板  对一位脸色苍白的先生说 秋天的
期刊
汤松波是回归派诗人,是广西散文诗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散文诗创作根植于乡村,根植于故土。家园的守望和乡愁的追怀,一直是他创作的主题。汤松波的散文诗创作朝着农民的历史命运、伦理道德、精神世界的不倦探索为目标,创造着最具散文诗艺术本色的原风景。汤松波新近出版的散文诗集《大风吹过故乡》,他的系列乡村题材的散文诗,飘溢着乡土的气息、庄稼的芬芳和浓郁的乡情,展示着他一贯秉持的美学信仰和艺术境界的卓越追
期刊
吉狄马加,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歌已被翻译成近四十种文字,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出版了八十余种版本的翻译诗集。曾获中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肖洛霍夫文学纪念奖、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奖、欧洲诗歌与艺术荷马奖、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卓越诗歌奖、布加勒斯特城市诗歌奖、波兰雅尼茨基文学奖、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波兰塔德乌什·米钦斯基表现主义凤凰奖、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奖章。  奎多·奥尔达尼(G
期刊
2020年2月5日凌晨两点半,乘坐东方航空专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等待,再一番奔波,到驻地房间已是六点。累,饿,冷,睡不着,抱着身体望着窗外发呆。天亮了,布满阴霾。我把桌上的瓶花移到窗台,才发现花是真的,也是干枯的。米黄、紫色的小花,细碎的叶片,以标本的形式报送春天。一朵花掉了,我小心放回它的身体。一滴泪掉在它身上。武汉,我来了。此前,网上那么多求救的花朵,我还来得及把掉落的你,还给你吗?你听见了吗
期刊
“花瓶打破之后,把碎片拼凑起来时付出的一片爱要比它完好时把它的完整视为当然的爱更强烈。”1992年,沃尔科特凭借《西印度群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演说中他如是说道。二十年后,他的诗集《白鹭》获得了艾略特诗歌奖。在这部终结之作中,他努力弥合着破碎的伤痛。  破碎根源于曾被殖民的历史,《白鹭》出版时,他的祖国圣卢西亚独立了不到半个世纪,因而在这部诗集中,沃尔科特依然在书写这段伤痕。他亲眼见证了殖民
期刊
我对女性诗歌的概念长时间感到隔膜,对怎么理解女性诗歌存有疑惑,作为女诗人,我对自己也一直没有这样的归类意识。  这里所指的女性诗歌应该是一种以女性写作为主体,带有特定美学指向、并且具有了社会学意义的诗歌写作。  很多年,常有人提出这个概念,我最初的理解是:“女性诗歌”或许是容易对女诗人写作产生局限解读的一个概念。通常,女诗人们都会说:没有,我不是女性诗歌写作,诗就是诗,如果要区分,那就是好诗与差诗
期刊
在春节的前十天,我就患了重感冒,开始只是咳嗽,咽喉有些疼痛,但没有发烧,以为吃点药就会有好转。没想到过几天,咳嗽更加严重了,到了腊月二十七,武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已经扩散开来,每个人都很紧张。我看到自己的症状,加上身体实在是受不了,担心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于是,老婆陪我到医院做了CT检查,所幸确诊为普通肺炎。医生说本来要我住院治疗的,但医院没有床位安排了,只給我开了几天的药,吩咐我吃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