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生物学教学中,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学习生物的手段就是实验。而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实验并不能满足教学所有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生物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实践、探究、创新、体验和感悟”的特殊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就教学手段,笔者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2 常用教学手段
2.1 挂图挂图是生物教学中比较原始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把原本很小的结构以放大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把所学的知识简单化,便于掌握。例如学习细菌的结构,细菌那么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使用显微镜也不能更好地分清各部分结构。这时,如果使用挂图,学生就会清楚地认识细菌,对于学生填图大有帮助,头脑中也会有很深的印象。
2.2 标本标本包括生物干制标本和生物浸制标本,它们是把活生生的生物通过一些手段保存起来,供学生观察。它的优点在于本来学习某部分知识的季节很难找到需要观察的生物,那利用原有的标本就能解决问题,让知识更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冬季学习动物的呼吸时,要用到蝗虫,而此时要想找到活的蝗虫很难,教师就可以在夏季布置学生做好蝗虫标本,这时拿出来观看它的呼吸部位,收到很好的效果。
2.3 模型模型是利用某些材料模拟一些物品的结构、形状。把那些难以找到的实物或难以看到的内部结构用模型代替,就能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个感性的认识,帮助理解。如讲人的骨骼时,可以把人的骨骼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对自身的骨骼形态、大小、组成有很深的认识,还能结合模型认识自己身体的构造。
2.4 实验生物实验与教学密不可分,尤其在新课标下的今天,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下更为重要。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深入了解。如学生作出种子萌发不需要水的假设,就可以利用实验帮自己得出结论。除此以外,实验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5 课件课件是新实行起来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把那些用实验难以解决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抽象,不容易观察。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植物从根部吸水到向上运输到叶,再经过蒸腾到大气,从而引起降水,落到土壤中再被植物吸收的循环过程,这样的动态过程极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
2.6 自制教具教师可以做些教具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明一个原理,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科研,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激发思维,锻炼能力。例如学习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想让学生理解这一动态的过程,光看平面图很难做到。如果用瓶子和气球做成教具,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7 图书生物学是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只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可以阅读与之有关的课外读物,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更好地认识整个生物圈。
2.8 电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迷惑的知识,大家讨论也没个结果,这时学生就可利用上网查阅各种资料,不仅时间短,而且效率高。学生还可提出问题与他人交流,更好地解除心中的疑惑,愉快地学习。
2.9 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学生对周围的动植物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例如学习根据动物的食性进行分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观察一些常见动物,如猫、狗、鸡、羊、马、牛等,看它们以哪些主要食物为食,并给它们分类,同学再一起讨论。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热情,也拓宽学生的视野,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还有学习牛的反刍,由于大家平时接触得较多,并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所以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感到欣慰,同时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为今后学习生物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 小结
当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茫然的时候,不知道教材的重点、难点应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设计本节课等。例如“高效率的工厂化养殖”,课本上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向专家请教,并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要实现此目标有较大的难度,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容易实现。只能查阅有关资料,但印象不深,也把握不好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有待于去发现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结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总之,教学的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归纳,寻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彭店子初级中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生物学教学中,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一直以来都认为学习生物的手段就是实验。而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实验并不能满足教学所有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生物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实践、探究、创新、体验和感悟”的特殊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就教学手段,笔者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2 常用教学手段
2.1 挂图挂图是生物教学中比较原始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把原本很小的结构以放大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把所学的知识简单化,便于掌握。例如学习细菌的结构,细菌那么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使用显微镜也不能更好地分清各部分结构。这时,如果使用挂图,学生就会清楚地认识细菌,对于学生填图大有帮助,头脑中也会有很深的印象。
2.2 标本标本包括生物干制标本和生物浸制标本,它们是把活生生的生物通过一些手段保存起来,供学生观察。它的优点在于本来学习某部分知识的季节很难找到需要观察的生物,那利用原有的标本就能解决问题,让知识更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冬季学习动物的呼吸时,要用到蝗虫,而此时要想找到活的蝗虫很难,教师就可以在夏季布置学生做好蝗虫标本,这时拿出来观看它的呼吸部位,收到很好的效果。
2.3 模型模型是利用某些材料模拟一些物品的结构、形状。把那些难以找到的实物或难以看到的内部结构用模型代替,就能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个感性的认识,帮助理解。如讲人的骨骼时,可以把人的骨骼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对自身的骨骼形态、大小、组成有很深的认识,还能结合模型认识自己身体的构造。
2.4 实验生物实验与教学密不可分,尤其在新课标下的今天,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下更为重要。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深入了解。如学生作出种子萌发不需要水的假设,就可以利用实验帮自己得出结论。除此以外,实验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5 课件课件是新实行起来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把那些用实验难以解决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抽象,不容易观察。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植物从根部吸水到向上运输到叶,再经过蒸腾到大气,从而引起降水,落到土壤中再被植物吸收的循环过程,这样的动态过程极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
2.6 自制教具教师可以做些教具用最简单的方法说明一个原理,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科研,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激发思维,锻炼能力。例如学习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想让学生理解这一动态的过程,光看平面图很难做到。如果用瓶子和气球做成教具,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7 图书生物学是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只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可以阅读与之有关的课外读物,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更好地认识整个生物圈。
2.8 电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迷惑的知识,大家讨论也没个结果,这时学生就可利用上网查阅各种资料,不仅时间短,而且效率高。学生还可提出问题与他人交流,更好地解除心中的疑惑,愉快地学习。
2.9 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学生对周围的动植物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例如学习根据动物的食性进行分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观察一些常见动物,如猫、狗、鸡、羊、马、牛等,看它们以哪些主要食物为食,并给它们分类,同学再一起讨论。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热情,也拓宽学生的视野,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还有学习牛的反刍,由于大家平时接触得较多,并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所以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感到欣慰,同时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加,为今后学习生物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 小结
当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茫然的时候,不知道教材的重点、难点应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如何设计本节课等。例如“高效率的工厂化养殖”,课本上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向专家请教,并写一篇科学小论文。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要实现此目标有较大的难度,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容易实现。只能查阅有关资料,但印象不深,也把握不好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有待于去发现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结构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总之,教学的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归纳,寻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彭店子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