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散打是一项具有极强对抗性的运动项目,速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就速度在散打运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散打 速度 运动力学
在散打比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注意,以最快的速度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散打运动员良好的速度素质是获胜的关键。只有具备了很强的速度素质,才能在对抗中,判断反应正确迅速,起动突然移动快,才能做到动作灵活多变,在快速复杂的比赛中把握时机,争取主动,取得比赛的胜利。
一、散打速度的表现形式
(一)反应速度是指人对对手动作变化及意图的正确判断,并相应的做出反应的能力,也是指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慢。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的时间与运动神经细胞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及神经肌肉的灵活性。只有兴奋性及灵活性提高,反射弧各环节节律同化作用明显,才能保证兴奋传导的时间加快,效应器才能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到另一种状态。在散打运动中,最主要的感觉是视觉。这些综合感觉的能力都依赖于专项训练、攻防意识的训练及培养程度。因此,提高巩固运动技能就可提高反映速度。
(二)动作速度在散打运动中是指有效的完成踢、打、摔等技术动作的快慢。人们在完成任何动作时都是通过效应器肌肉的收缩来实现的。肌肉收缩率与动作速度是成正比的,当肌肉的收缩率增快时,动作速度就会加快。肌肉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在肌肉中快肌纤维越多、越粗,肌肉收缩速度越快。肌力的大小也影响着动作速度,肌力越大越能克服外界的阻力及内部的阻力完成工作,所以凡影响肌力的因素也必将影响动作速度; 肌肉的组织的兴奋性高低也同样对动作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兴奋性高时神经传来的刺激强度低而且作用时间短,就可以引起组织的兴奋,加快动作速度。
(三)位移速度是指改变自己身体位置的速度快慢。在散打运动中,位移速度表现为起动快、移动迅速两个方面。提高肌肉相对力量是位移速度加快的重要手段,因为肌肉相对力量的增加是克服自身体重造成的阻力的重要手段。
二、提高散打速度训练的方法和途径
(一)主动性增加速度的进攻散打后手直拳动作,腿的蹬地发力加上胯的扭转带动躯干绕垂直轴的转动产生向前的运动。躯干的扭转会带动前、上臂的扭转——就是我们常说的送肩现象,使后手直拳预先有了一个初速度,从而加大后手直拳肢体环节的打击的初速度。其它的动作:鞭腿、摆拳等都有这一原理。向前滑步时正蹬腿的运用,通过滑步使腿预先有了一个初速度,滑步越快,加上腿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产生的正蹬打击效果也就越大。
(二)被动性增加速度的进攻利用对方的进攻与我方产生相对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动作。虽然我方的主动性速度不产生变化,但是由于对方的相对速度,自然提高我方的打击速度,起到有效的打击效果。我方正是利用了对方扑向我向前的速度,使我方腿的攻击速度相对增大,很好的破坏对方的进攻。
(三)做适当幅度的肢体摆动动作,增加肢体的速度因为缓冲阶段完成蹬伸、鞭打动作的肌群,做退让性收缩时能发挥出更大的肌力。蹬伸、鞭打的四肢能承担因摆动动作而引起的额外负荷使得蹬伸、鞭打的力增加。而在蹬伸、鞭打时,次要环节的摆动动作的加速度减小,也就是说蹬伸、鞭打的主要环节可以做更大的有用功。其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 当摆动环节做加速运动时,必然对施加力的部位躯干产生反作用力,并通过腿的肌肉用力作用于地面,从而增大蹬伸、鞭打的力量。所以躯干的扭转可增大摆动动作的幅度、速度、及蹬地力。拳法和鞭腿动作中的身体躯干主动积极的扭转以加大收缩发力肌肉的弹性能量,增加了肌肉工作的距离。
(四)鞭打动作力学原理加大打击的角速度人体四肢结构类似于鞭子,它们近端环节质量大,末端环节质量小。因此在做鞭打动作时,近端环节先加速挥动,获得角动量。然后制动,在制动过程中,角动量向末端环节传递,由于末端环节质量较小,因此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例如采用左式站位时的后手直拳,开始时散打运动员的下肢蹬地发力产生旋转,下肢的动量矩逐渐转移到上身,使上身迅速随下身绕纵轴转动。在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员的腿部突然发力制动,使下肢、身体躯干突然停止转动,这时下肢以及躯干的动量矩全部转移到手臂,使打击的肢体的动量矩增大,加大运动员肢体的打击力度。人体内部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人体内力只能改变各环节的相对位置,改变各环节的动量值通过大环节带动小环节,借助近侧环节的制动,加大远侧环节的速度,其力学机理就是在相邻肌群的收缩力作用下,使动量由近侧环节转移到远侧环节。
三、总结
本文通过运动生理学、人体力学原理,对散打速度进行了研究,使散打运动员明确各种速度的运动生理学、人体力学的技巧,以使散手教练员依据这些规律进行散手技术的教学,从而在实战中有效地利用速度达到取胜的目标。
关键词 散打 速度 运动力学
在散打比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注意,以最快的速度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散打运动员良好的速度素质是获胜的关键。只有具备了很强的速度素质,才能在对抗中,判断反应正确迅速,起动突然移动快,才能做到动作灵活多变,在快速复杂的比赛中把握时机,争取主动,取得比赛的胜利。
一、散打速度的表现形式
(一)反应速度是指人对对手动作变化及意图的正确判断,并相应的做出反应的能力,也是指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快慢。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兴奋通过反射弧所需的时间与运动神经细胞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及神经肌肉的灵活性。只有兴奋性及灵活性提高,反射弧各环节节律同化作用明显,才能保证兴奋传导的时间加快,效应器才能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到另一种状态。在散打运动中,最主要的感觉是视觉。这些综合感觉的能力都依赖于专项训练、攻防意识的训练及培养程度。因此,提高巩固运动技能就可提高反映速度。
(二)动作速度在散打运动中是指有效的完成踢、打、摔等技术动作的快慢。人们在完成任何动作时都是通过效应器肌肉的收缩来实现的。肌肉收缩率与动作速度是成正比的,当肌肉的收缩率增快时,动作速度就会加快。肌肉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在肌肉中快肌纤维越多、越粗,肌肉收缩速度越快。肌力的大小也影响着动作速度,肌力越大越能克服外界的阻力及内部的阻力完成工作,所以凡影响肌力的因素也必将影响动作速度; 肌肉的组织的兴奋性高低也同样对动作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兴奋性高时神经传来的刺激强度低而且作用时间短,就可以引起组织的兴奋,加快动作速度。
(三)位移速度是指改变自己身体位置的速度快慢。在散打运动中,位移速度表现为起动快、移动迅速两个方面。提高肌肉相对力量是位移速度加快的重要手段,因为肌肉相对力量的增加是克服自身体重造成的阻力的重要手段。
二、提高散打速度训练的方法和途径
(一)主动性增加速度的进攻散打后手直拳动作,腿的蹬地发力加上胯的扭转带动躯干绕垂直轴的转动产生向前的运动。躯干的扭转会带动前、上臂的扭转——就是我们常说的送肩现象,使后手直拳预先有了一个初速度,从而加大后手直拳肢体环节的打击的初速度。其它的动作:鞭腿、摆拳等都有这一原理。向前滑步时正蹬腿的运用,通过滑步使腿预先有了一个初速度,滑步越快,加上腿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产生的正蹬打击效果也就越大。
(二)被动性增加速度的进攻利用对方的进攻与我方产生相对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做出动作。虽然我方的主动性速度不产生变化,但是由于对方的相对速度,自然提高我方的打击速度,起到有效的打击效果。我方正是利用了对方扑向我向前的速度,使我方腿的攻击速度相对增大,很好的破坏对方的进攻。
(三)做适当幅度的肢体摆动动作,增加肢体的速度因为缓冲阶段完成蹬伸、鞭打动作的肌群,做退让性收缩时能发挥出更大的肌力。蹬伸、鞭打的四肢能承担因摆动动作而引起的额外负荷使得蹬伸、鞭打的力增加。而在蹬伸、鞭打时,次要环节的摆动动作的加速度减小,也就是说蹬伸、鞭打的主要环节可以做更大的有用功。其目的是增加肌肉力量: 当摆动环节做加速运动时,必然对施加力的部位躯干产生反作用力,并通过腿的肌肉用力作用于地面,从而增大蹬伸、鞭打的力量。所以躯干的扭转可增大摆动动作的幅度、速度、及蹬地力。拳法和鞭腿动作中的身体躯干主动积极的扭转以加大收缩发力肌肉的弹性能量,增加了肌肉工作的距离。
(四)鞭打动作力学原理加大打击的角速度人体四肢结构类似于鞭子,它们近端环节质量大,末端环节质量小。因此在做鞭打动作时,近端环节先加速挥动,获得角动量。然后制动,在制动过程中,角动量向末端环节传递,由于末端环节质量较小,因此获得较大的运动速度。例如采用左式站位时的后手直拳,开始时散打运动员的下肢蹬地发力产生旋转,下肢的动量矩逐渐转移到上身,使上身迅速随下身绕纵轴转动。在最后用力阶段,运动员的腿部突然发力制动,使下肢、身体躯干突然停止转动,这时下肢以及躯干的动量矩全部转移到手臂,使打击的肢体的动量矩增大,加大运动员肢体的打击力度。人体内部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人体内力只能改变各环节的相对位置,改变各环节的动量值通过大环节带动小环节,借助近侧环节的制动,加大远侧环节的速度,其力学机理就是在相邻肌群的收缩力作用下,使动量由近侧环节转移到远侧环节。
三、总结
本文通过运动生理学、人体力学原理,对散打速度进行了研究,使散打运动员明确各种速度的运动生理学、人体力学的技巧,以使散手教练员依据这些规律进行散手技术的教学,从而在实战中有效地利用速度达到取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