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od椎弓根钉-弹性棒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动态钉棒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26例腰椎退行性变疾病患者行手术减压、后路动态钉棒稳定系统固定.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评价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效.测量术前术后动态固定节段及相邻节段节段间活动度(ROM),测量手术节段椎间cobb角.结果 26例患者均随访,Oswestry评分由术前平均65分,改善到平均28分,手术节段cobb角改善,并保留了一定活动度,治疗优良率为88.5%.结论 腰椎后路动态钉棒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良好,可预防和减少融合相邻节段的退变,近期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大部分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多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及神经系统受累为主,常有白细胞、血糖、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及心电图异常.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特别是<3岁的婴幼儿)在短期内持续高热、易惊、呕吐、肢体抖动、嗜睡,手、足、口、臂部皮疹,外周血白细胞显著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特殊近视眼群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美国VISX STAR S4IR型准分子激光对64眼特殊的近视群体(眼球较小、眼窝较深、角膜偏薄、曲率相对异常等)行LASEK手术,术中联合使用0.02%丝裂霉素C,术后随诊6个月,定期随诊术后症状、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情况.结果 32例64眼中,60眼(9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种植牙即刻修复上前牙缺失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OSSTEM种植体即刻植入上颌前牙埋伏阻生拔除后的缺牙部位,同时在颌骨拔牙窝内放入自体骨及人工骨粉.结果 通过3~6个月的疗效观察,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无透影区,颌骨拔牙窝内有新生的骨小梁形成.结论 这种治疗方法促进了新生骨的生成,较好改善了美观。
目的 探讨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异常Q波1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2例,死亡2例.结论 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易致各种心律失常,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降低猝死率的有效方法。
目的 观察功能锻炼联合益塞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益赛普25 mg,2次/周,皮下注射,连续使用4周后改为25 mg,1次/周,皮下注射,再使用4周后改为12.5 mg,1次/周,继续使用4周,注射后局部按压3 min,同时开始治疗时指导患者功能恢复锻炼,并在随访中加强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 联合治疗4、8、12周后能明显改善患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多体素1H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高级别胶质瘤与单发转移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的18例高级别脑胶质瘤及12例单发脑转移瘤患者.采用GE公司Signa EXCITE HD 3.0 T超导型MR扫描仪对所有患者行颅脑常规MRI扫描、DWI及二维多体素144 ms序列扫描.采用Functool软件包后处理,分别测定病变实质、病变周围及健侧相应区
目的 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女性,61岁.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及面部不自主活动,血糖高,酮体阴性,头CT示左侧壳核高密度,MRI示T1高信号,T2,DWI等信号,降糖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随访1个月舞蹈样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非酮症性高
目的 探讨张力蛋白同源物磷酸脂酶基因(PTEN)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食管鳞癌组织、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TEN蛋白及MMP-7蛋白的表达.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MMP-7蛋白的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