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语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通过小学语文学习能够获取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能实现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场所,而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基于此,本文将从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和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三个层面出发,分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意味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需要完成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和行为,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和策略,改善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学习状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和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明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深入探索各种科学、高效且创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从而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将问题转化为驱动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但是却发挥着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科学、有效问题的提出能够转化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驱动力,进而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并优化课堂提问环节,首先根据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学生认知和思维来巧妙设置问题的内容,使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富含启发意义与探究意义;其次,教师应以巧妙的方式向学学生提问,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触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主动展开分析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竹节人》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结构新颖,内容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此,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朗读,梳理文章的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有效的阅读,理解了课文的大意,为了加深学生们的知识理解,笔者设置了课堂提问环节,如下:本篇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课文主要通过几个部分讲述竹节人?通过笔者提出的这些问题,再次使学生们主动梳理文章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将问题转化为驱动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开展分组讨论教学,以互动增进知识理解
分组讨论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适当转变过去统一授课的形式,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挥的空间。随后,教师便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着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和资源共享,最终在合作中达成共识,收获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围绕人类家园“地球”描写的,通过课文介绍,让学生们认识到人类生存环境的现状。上课后,笔者先对课文进行领读,让学生们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严谨。随后,笔者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6人, 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在围绕课文内容为学生们布置讨论任务,如下:作者在描写大气层时采用了那些描写手法?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什么危害?地球上哪些资源会被人类用尽?任务下发后,笔者将时间交给小组讨论,在通过小组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分组讨论教学,以互动增进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让课堂教学形式多样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将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呈现和展示出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创设出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讓知识变得更加鲜活,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例如,在教授《草原》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围绕草原景色展开描写,对于景色描写的课文,笔者通常会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课文中描写的景色直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们结合课文描写感受草原的魅力。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
总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下广大教师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也是促进学科教育功能和作用发挥的保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通过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和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等策略的运用,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柴爱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33+140.
[2]徐之云.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47-148.
关键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效率;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意味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全新的任务,需要完成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方法和行为,调整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和策略,改善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的学习状态,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和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明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深入探索各种科学、高效且创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从而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将问题转化为驱动力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但是却发挥着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科学、有效问题的提出能够转化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驱动力,进而推动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并优化课堂提问环节,首先根据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学生认知和思维来巧妙设置问题的内容,使问题难易程度适中且富含启发意义与探究意义;其次,教师应以巧妙的方式向学学生提问,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触发学生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主动展开分析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竹节人》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结构新颖,内容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因此,上课后,笔者先让学生们对课文进行朗读,梳理文章的结构,归纳文段的大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有效的阅读,理解了课文的大意,为了加深学生们的知识理解,笔者设置了课堂提问环节,如下:本篇课文围绕竹节人写了哪些内容?课文主要通过几个部分讲述竹节人?通过笔者提出的这些问题,再次使学生们主动梳理文章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将问题转化为驱动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开展分组讨论教学,以互动增进知识理解
分组讨论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适当转变过去统一授课的形式,按照科学的标准和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职责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挥的空间。随后,教师便需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着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互补和资源共享,最终在合作中达成共识,收获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主要围绕人类家园“地球”描写的,通过课文介绍,让学生们认识到人类生存环境的现状。上课后,笔者先对课文进行领读,让学生们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严谨。随后,笔者将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个小组6人, 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在围绕课文内容为学生们布置讨论任务,如下:作者在描写大气层时采用了那些描写手法?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什么危害?地球上哪些资源会被人类用尽?任务下发后,笔者将时间交给小组讨论,在通过小组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开展分组讨论教学,以互动增进学生的知识理解。
三、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让课堂教学形式多样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优化知识呈现方式等方面发挥出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将知识以图像、动画或者视频等形式呈现和展示出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创设出直观形象的课堂教学情境,讓知识变得更加鲜活,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与吸收。
例如,在教授《草原》这篇课文时,本篇课文围绕草原景色展开描写,对于景色描写的课文,笔者通常会在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课文中描写的景色直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们结合课文描写感受草原的魅力。这样一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发挥信息技术作用,让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
总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下广大教师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也是促进学科教育功能和作用发挥的保障。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通过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开展分组讨论教学和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等策略的运用,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柴爱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33+140.
[2]徐之云.小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