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59-01
虽然现代课堂教学应用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教学方法,但归根到底,老师的知识讲授和学生听老师讲授知识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如果一堂课不能使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即使老师课备得多好,讲的内容是多么全面详细,也无法使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要紧密相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
—、听课气氛的营造
课堂气氛是活跃还是沉闷,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此,师生双方多要努力创造出一个既有利于老师精彩讲课,又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的课堂气氛。老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制约着课堂的气氛。
首先,老师在课堂上应精神饱满。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精神萎靡不振,也往往感染到学生。精神饱满还不够,还要激情飞扬,一节课中,老师的声音,语气,语调应随着不同情况而变化。当讲到我们的民族遭受苦难时我用深沉的语调,当我将到人类战胜困难时,我就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这样往往会调动学生的情绪,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且能吸引他们听课的注意力。比如,当我讲到中国改革开放这一课时,我先用充满激情的的语气朗读:“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熟悉的歌词,激情的语气,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调动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又如我讲到八一南昌起义时,我先用低沉的语调讲述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使得宝山路上血流成河,接着汪精卫发动“7.15”反革命政变,叫嚷着“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没有”的反动口号,轰轰烈烈的国内革命失败了,接着我语气一变,用激昂的语气讲: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有没有被吓倒,没有,他们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毅然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先抑后扬,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听课效率明显提高。
其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老师要善于用积极的情感调整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促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情绪,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老师要不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提问和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讲出新的设想和构思,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老师尊重,不会因回答错误而被同学的取笑,能在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下学习。例如对唐太宗的评价,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一位学生说唐太宗是个暴君,理由是他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两个同胞兄弟。我首先激励性的语言肯定了这位同学,接着我列出衡量历史人物的好和坏的标准。这样一来,课堂气氛热烈情景就出现了,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
二、听课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用问题讨论法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讨论法虽然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所以最能推动师生双方互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我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
一是问题的设置要新颖。设计出来的问题新颖有趣,就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问题要有启发性。不是问题的问题不要随便问,以免浪费时间,而影响到课堂的效率。三是问题设计难易要适中。过于简单,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兴趣,老师应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去读,去想,其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的结果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他们的回答才能发乎其心,这是一种成动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会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四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一堂课的问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设置,请学生回答应因人而异,难,深,繁的由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而易,浅,简的由基礎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五是不要满堂课都是问题讨论。如果一堂课老师象连珠炮一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提问,做为一个初中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没过多久就会感到疲惫不堪,听课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课堂效率就会下降。
其次,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注意历史的纵和横的联系。比如讲述新航路开辟这目时,让学生联系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让学生对这两个史实进行对比分析。又比如,当讲到中国的改革开放那节时,我就让学生对唐朝的社会开放导致繁荣,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落伍这些史实进行对比。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不会象以前一样,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被激活,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指导学生学会记笔记。记笔记要有一定的技巧,听课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及提炼内容的概括能力。学生记笔记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来。记得多,记的乱,就会与听课及思考产生矛盾。有些学生记的笔记都赶不上老师讲的速度,为记而记,缺乏思考。因此要培养学生记笔记,重点问题,疑难问题,书上没有的而老师强调的要记,次要问题,书上有的,易懂的不要记。老师还要和学生达成默契,比如加重语气重复讲的知识点要记笔记。有时要记的内容太长,学生可以用符号来记,课后再去整理,比如有的学生用帝义表示帝国主义,或用字母dgzy来表示,但符号意义自己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如果听课、思考,记笔记发生冲突,要先跟随老师的思路去听课,避免对老师讲的内容无法理解,没记好的的笔记先写标题或做出标志,课后再补充完整。如果连写标题或做标志的时间也没有,先放着不记,课后找同学或老师,再把它整理出来。
总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是每个初中历史老师追求的终极目标。
虽然现代课堂教学应用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教学方法,但归根到底,老师的知识讲授和学生听老师讲授知识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如果一堂课不能使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即使老师课备得多好,讲的内容是多么全面详细,也无法使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的讲和学生的听要紧密相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
—、听课气氛的营造
课堂气氛是活跃还是沉闷,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此,师生双方多要努力创造出一个既有利于老师精彩讲课,又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的课堂气氛。老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制约着课堂的气氛。
首先,老师在课堂上应精神饱满。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精神萎靡不振,也往往感染到学生。精神饱满还不够,还要激情飞扬,一节课中,老师的声音,语气,语调应随着不同情况而变化。当讲到我们的民族遭受苦难时我用深沉的语调,当我将到人类战胜困难时,我就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这样往往会调动学生的情绪,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且能吸引他们听课的注意力。比如,当我讲到中国改革开放这一课时,我先用充满激情的的语气朗读:“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熟悉的歌词,激情的语气,引发了学生们的共鸣,调动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又如我讲到八一南昌起义时,我先用低沉的语调讲述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使得宝山路上血流成河,接着汪精卫发动“7.15”反革命政变,叫嚷着“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没有”的反动口号,轰轰烈烈的国内革命失败了,接着我语气一变,用激昂的语气讲: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有没有被吓倒,没有,他们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毅然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先抑后扬,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听课效率明显提高。
其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老师要善于用积极的情感调整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促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情绪,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因此,老师要不时地用激励性的语言来提问和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讲出新的设想和构思,允许学生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这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老师尊重,不会因回答错误而被同学的取笑,能在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下学习。例如对唐太宗的评价,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一位学生说唐太宗是个暴君,理由是他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两个同胞兄弟。我首先激励性的语言肯定了这位同学,接着我列出衡量历史人物的好和坏的标准。这样一来,课堂气氛热烈情景就出现了,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
二、听课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用问题讨论法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讨论法虽然是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所以最能推动师生双方互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我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
一是问题的设置要新颖。设计出来的问题新颖有趣,就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问题要有启发性。不是问题的问题不要随便问,以免浪费时间,而影响到课堂的效率。三是问题设计难易要适中。过于简单,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兴趣,老师应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去读,去想,其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的结果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他们的回答才能发乎其心,这是一种成动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会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四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一堂课的问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设置,请学生回答应因人而异,难,深,繁的由基础好的学生回答,而易,浅,简的由基礎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五是不要满堂课都是问题讨论。如果一堂课老师象连珠炮一样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提问,做为一个初中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还不成熟,没过多久就会感到疲惫不堪,听课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课堂效率就会下降。
其次,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注意历史的纵和横的联系。比如讲述新航路开辟这目时,让学生联系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让学生对这两个史实进行对比分析。又比如,当讲到中国的改革开放那节时,我就让学生对唐朝的社会开放导致繁荣,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落伍这些史实进行对比。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不会象以前一样,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课堂上的思维就会被激活,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指导学生学会记笔记。记笔记要有一定的技巧,听课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及提炼内容的概括能力。学生记笔记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来。记得多,记的乱,就会与听课及思考产生矛盾。有些学生记的笔记都赶不上老师讲的速度,为记而记,缺乏思考。因此要培养学生记笔记,重点问题,疑难问题,书上没有的而老师强调的要记,次要问题,书上有的,易懂的不要记。老师还要和学生达成默契,比如加重语气重复讲的知识点要记笔记。有时要记的内容太长,学生可以用符号来记,课后再去整理,比如有的学生用帝义表示帝国主义,或用字母dgzy来表示,但符号意义自己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如果听课、思考,记笔记发生冲突,要先跟随老师的思路去听课,避免对老师讲的内容无法理解,没记好的的笔记先写标题或做出标志,课后再补充完整。如果连写标题或做标志的时间也没有,先放着不记,课后找同学或老师,再把它整理出来。
总之,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是每个初中历史老师追求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