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突发性聋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双侧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探讨其发病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713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突发性聋54例,将双耳听力下降间隔≤30天者合并为双侧同时组(31例),评估双耳疗效;双耳听力下降间隔>30天者合并为双侧间隔组(23例),评估后发病耳疗效;以同期住院治疗的659例(病程≤30天)单侧突发性聋作为对照组,比较单、双侧突聋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 本组双侧突发性聋的发病率占同期突发性聋总数的7.57%(54/713),双侧同时组中双耳发病间隔≤3天者占双侧突发性聋的55.56%(30/54),双侧间隔组中双耳发病间隔2~5年者占52.17%(12/23).发病前有压力或疲劳等诱因者双侧同时组明显高于单侧突聋组(P=0.014);双侧间隔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梗塞的患病率均高于双侧同时组及单侧突聋组,但仅冠心病、脑梗塞的患病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29,P=0.002).双侧同时组平均听力下降程度较双侧间隔组现病耳和单侧突聋组轻(分别为P=0.008,P<0.001),但治疗效果最差,其次是双侧间隔组现病耳、单侧突聋组疗效最好.结论 双侧突发性聋发生率低,恢复率较单侧突发性聋低;双耳同时发病者多见且发病前有较高比例的压力或疲劳等诱发因素;伴随血管性疾病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对侧耳发生突聋的风险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成人体检人群中听力初筛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9年医院入职体检的987例成人行筛查型DPOAE检查,未通过者1个月内复查DPOAE,复查仍未通过者行听力诊断,包括常规频率及扩展高频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和诊断型DPOAE测试,分析听力筛查及诊断结果.结果 987例中初筛通过960例(97.26%),未通过27例(2.74%);复筛通过2例(7.41%,2/27),未通过25例(92.59%,25/27,单耳17例,双耳8例);17例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常规频率和扩
目的 探讨精细化声治疗对耳鸣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病程大于3个月的耳鸣患者156例(216耳)进行常规纯音测听和耳鸣精细化测试,按照纯音测听结果将受试者分为听力正常耳鸣组59例(89耳)、听力下降耳鸣组97例(127耳),对所有患者进行精细化的耳鸣位点匹配,根据耳鸣匹配结果给予个性化声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1个月及3个月后应用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 HI)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①156例耳鸣患者中1周声治疗总有效率为12.82%(20/156),
目的 对比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与正常成年人的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的差异,探讨宽频声导抗测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6例(252耳)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正常组),64例(8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实验组(分泌性中耳炎组),对两组分别在外耳道压力为0 daPa和峰压时进行宽频声导抗测试,比较两组声能吸收率特征.结果 无论是外耳道压力为峰压还是0 daPa时,分泌性中耳炎组500 Hz以上声能吸收率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600~2000 Hz最为明显.外耳道压力为峰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