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所用时间之多,所占空间之大,所花精力之甚,是识字、写字、口语交际等等无法比拟的。但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检测结果,向人们展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语文综合阅读这一类题型的得分率最低。阅读教学的付出与获得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这不得不令语文教师反思,而不得不追溯到我们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笔者经过深思,顿悟:阅读检测是真正的面对每一个学生的,而阅读教学实质并未真正“面向全体”。现如今,为数不少的阅读教学课堂,人们所看到的“面向全体”,仅仅是“虚假的繁荣”而已。我认为,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刻不容缓,其关键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整个过程中都真正地“动”起来,重点必须在三个方面改变现状。
一、让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
纵观当今阅读教学常态课,很多时候的读、思活动,学生大多“人在曹营心在汉”。为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根本没有身临其境。如何改变现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的投入——“披文以入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组织和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学习质量。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没有情感的阅读教学必是死水一潭。故而,阅读教学课堂应像一个磁场,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每一节课堂,以自己的情感召唤每一颗心灵,以自己的激情点燃每一位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让学生“安其学而尊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正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你自己首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阅读教学的课堂有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预设氛围,有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的动之以情,有了“银瓶乍破水浆迸”的激情飞扬,效率定会大大提高。所以说,阅读教学,没有情感的投入,何谈积极的心智活动;没有心智活动的加入,哪来阅读高效的收获?
二、让“批注式”教学在课堂上熠熠生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课程。按照标准所召唤的理念,阅读教学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单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意义的积极生产者。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的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如何让所有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个人认为,提倡批注式教学。所谓批注式教学,简言之就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我感悟,自己注解,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它简便易行,伸缩自如,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对于美的对象,学生可把玩揣摩;对于平淡的内容,学生可一掠而过;对于有疑义的地方,学生可以深究。我个人实践证明:批注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它是学生一种兴趣的、情感的、智慧的、学以致用的学习生活。因为作为母语学习课程,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这一主要任务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学生大量的语言体验和实践。而批注式教学关注的就是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实践,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学习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实实在在地经历了读、思、说、写、问等学习过程,情感为此激荡,思想因此深邃,思维因之发展,语言因此丰富,能力因之提高,真真实实地克服了串讲、串问等其它阅读教学形式中常见的诸多弊端:想时貌似大家都在思考,实则大多游离于问题之外;读时看似大家都在动嘴,实则大多“小和尚念经”;说时,听起来头头是道,实则个别发言代替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
课堂教学的主统价值观是全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此视觉审视阅读教学,其“本”是学生积极参与读书并获得发展成长,其“实”便是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而所有这一切,又必然要落实于学生自己“读会”的过程之中。这是评价阅读课堂的基本标尺。因此,在中高年级阅读课堂中,应大力提倡批注式教学。
三、让鲜活的课外文章进入课堂
古人云“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蕴含的道理不言而喻。反思现如今的课堂阅读教学,不难看出,我们学生的阅读的面是那么的窄,阅读的数量是那么的少,怎么能不阻碍阅读效率的提高呢?虽然“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但是在现实教学生活中,绝大部分老师仍然是按部就班,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读本,极少数老师能突破教材,大胆地把美文佳作引入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的阅读天地更加广阔,从而提高阅读效率。究其原因,老师们振振有辞:按照现有课时,完成课本的教学已很吃力,再引入课外文章,哪有时间啊!可著名特级教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坦率地说,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其效率是不高的。老师们在课堂上设计的无用或低效的环节实在有些多,动辄大量的课件、琐碎的问答、花样繁多的游戏表演、反反复复的分析、无多少实际效果的分组讨论、重复机械的练习等等,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做了很多无用功。这些做法有的可以简化,有的可以清除……如此简化和清除以后,我们的课堂会变得简约洗练,就有时间引入更多课外文章,使“例子”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学生阅读需要,让学生不仅增加了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阅读方法,训练了阅读技能,于是,量变到质变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真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霍桥学校)
一、让课堂充满情感的魅力
纵观当今阅读教学常态课,很多时候的读、思活动,学生大多“人在曹营心在汉”。为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去,根本没有身临其境。如何改变现状?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的投入——“披文以入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对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组织和瓦解的效能,它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并会微妙地影响和改变学习质量。情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没有情感的阅读教学必是死水一潭。故而,阅读教学课堂应像一个磁场,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每一节课堂,以自己的情感召唤每一颗心灵,以自己的激情点燃每一位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让学生“安其学而尊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正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你自己首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得先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阅读教学的课堂有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预设氛围,有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的动之以情,有了“银瓶乍破水浆迸”的激情飞扬,效率定会大大提高。所以说,阅读教学,没有情感的投入,何谈积极的心智活动;没有心智活动的加入,哪来阅读高效的收获?
二、让“批注式”教学在课堂上熠熠生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课程。按照标准所召唤的理念,阅读教学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单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意义的积极生产者。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过程是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的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如何让所有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个人认为,提倡批注式教学。所谓批注式教学,简言之就是让学生自行阅读,自我感悟,自己注解,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画上思索的轨迹,打上认知的烙印。它简便易行,伸缩自如,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对于美的对象,学生可把玩揣摩;对于平淡的内容,学生可一掠而过;对于有疑义的地方,学生可以深究。我个人实践证明:批注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它是学生一种兴趣的、情感的、智慧的、学以致用的学习生活。因为作为母语学习课程,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这一主要任务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学生大量的语言体验和实践。而批注式教学关注的就是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次实践,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学习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实实在在地经历了读、思、说、写、问等学习过程,情感为此激荡,思想因此深邃,思维因之发展,语言因此丰富,能力因之提高,真真实实地克服了串讲、串问等其它阅读教学形式中常见的诸多弊端:想时貌似大家都在思考,实则大多游离于问题之外;读时看似大家都在动嘴,实则大多“小和尚念经”;说时,听起来头头是道,实则个别发言代替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
课堂教学的主统价值观是全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此视觉审视阅读教学,其“本”是学生积极参与读书并获得发展成长,其“实”便是教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而所有这一切,又必然要落实于学生自己“读会”的过程之中。这是评价阅读课堂的基本标尺。因此,在中高年级阅读课堂中,应大力提倡批注式教学。
三、让鲜活的课外文章进入课堂
古人云“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蕴含的道理不言而喻。反思现如今的课堂阅读教学,不难看出,我们学生的阅读的面是那么的窄,阅读的数量是那么的少,怎么能不阻碍阅读效率的提高呢?虽然“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教师要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但是在现实教学生活中,绝大部分老师仍然是按部就班,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唯一读本,极少数老师能突破教材,大胆地把美文佳作引入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的阅读天地更加广阔,从而提高阅读效率。究其原因,老师们振振有辞:按照现有课时,完成课本的教学已很吃力,再引入课外文章,哪有时间啊!可著名特级教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坦率地说,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其效率是不高的。老师们在课堂上设计的无用或低效的环节实在有些多,动辄大量的课件、琐碎的问答、花样繁多的游戏表演、反反复复的分析、无多少实际效果的分组讨论、重复机械的练习等等,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做了很多无用功。这些做法有的可以简化,有的可以清除……如此简化和清除以后,我们的课堂会变得简约洗练,就有时间引入更多课外文章,使“例子”更加丰富多彩。满足学生阅读需要,让学生不仅增加了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阅读方法,训练了阅读技能,于是,量变到质变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真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霍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