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美洲的原著民,北美印地安人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然而,自欧洲人进入美洲以来,大约有一半的印第安语已经灭亡,幸存的一半也在逐步消亡。这和美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以“同化”为目的的印第安语言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美国语言政策的源头就是以“语言一致性”为核心的欧洲语言文化观。
[关键词] 美国 印第安语言政策 语言文化观 20世纪
作为美洲的原著民,北美印地安人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他们大约有2000-2500种语言,然而,自欧洲人进入美洲到20世纪下半叶,大约有一半的印第安语已经灭亡,幸存的一半也在逐步消亡。这和美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以“同化”为目的的印第安语言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的理念是从欧洲文化中盛行的“语言中心主义”语言文化观发展而来的。正如斯切夫曼所说:美国的语言文化是一种“具有强大吞噬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美国社会的语言格局,左右美国的语言政策。因此,要理解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就必须先对美国的语言文化观有所了解。
一、美国的语言文化观
1、单语观
《圣经·创世纪》里有一则关于“巴别塔”的传说:那时,地球上的人类只有一种语言,说一种话,然而,“贪婪”的人类利用语言相通这一便利,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准备建造“通天塔”。为了惩罚这些“无知”的人类,上帝把人类分散在地球上的各个地方,把单一的语言变成我们现在各种各样互不相通的语言。这则故事表面上解释了人类语言纷繁复杂的缘由,然而他的深层意义在于:人之初,只有一种语言,一种语言是好的,而我们现在有许多语言,语言种类多是不好的,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欧洲文明史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罢黜百言而独尊一语”的现象。
2、自褒性和排他性
《圣经·创世纪》里有一则关于语言起源的传说:上帝没有直接为人类创造语言,语言是在亚当与夏娃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的,然而,亚当与夏娃的交际是直接接受上帝的旨意而进行的,因此,亚当与夏娃创造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上帝的语言。《约翰福音》书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万物伊始,有了言语,言语与上帝同在,言语就是上帝。”因此,欧洲人便认为自己的语言就是上帝的化身,是无比高尚和神圣的。这也就是欧洲语言观中自褒性和排他性的源头。1599年,英国诗人、文学家萨缪尔·丹尼尔的名著《摩索菲勒斯》的结尾诗文正是这种态度的真实写照:“将来有谁知道∕我们会把祖国的母语∕这份最为荣耀的瑰宝∕带到哪一个天涯海角∕去丰富那些无知民族的头脑∕使荒蛮的美洲因此而文明富饶。丹尼尔在诗中把英语说成是“瑰宝”,把印第安居民比喻成“无知民族”,根本就是无视印第安语的存在。充分体现了欧洲语言文化观的“自褒性”和“排他性”,即褒扬母语,排贬他语。
3、一致性
欧洲语言文化观中的自褒性和排它性构成了美国语言文化观的核心——“语言一致性”。美国著名的词典编纂家诺亚·韦伯斯特在美国建国初期预见:“北美洲将居住一亿人,所有的人都讲同样的语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民,将会像一个家庭的孩子那样,在一起交流、促膝谈心。”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也不止一次地强调美国语言的一致性,他说:我们(美国)只有容纳一种语言的空间,那就是英语,因为我们希望看到美国大坩埚熔炼出来的都是美国人。”保证英语的统治地位,也就是保证国际统一、社会平等,否则,就会导致国家分裂、社会不平等。语言的一致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由于语言的一致能够保证文化的一致,从而保证国家的统一,从而达到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文明的统一。因此,“语言一致性”这一思想的本质是“同化”理念。由此,美国的语言文化是与同化主题紧密相连的,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就是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之上生成、繁衍和演变的。
二、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
1、美国建国后到20世纪30年代(惟英语教育政策)
“惟英语运动”, 也称“英语官方化运动”。此运动始于1981年, 加州的日裔参议员S.I.早川首先提出了《英语修正案》, 要求将英语定为美国官方语言, 但提案未获通过。与此同时, 早川又发起了一个名为《美国英语》的组织,继续从事惟英语运动。1986年又出现了两个把英语官方化的游说组织:《英语第一》和《美国种族联合会》,该游说组织的目的是防止语言或种族不同而分裂美国。同时关于英语官方化的提案也相继被提出。虽然国会最终未能通过将英语定为美国全国官方语言, 但很多州却通过州立法将英语定为州官方语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自然也是坚定的“惟英语教育”。美国内战结束之后,为了扩大疆土,美国国会颁布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把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河以东赶到西部,并驱逐到狭小的保留地。此时的印第安人已完全失去了与白人抗争的力量,外加地域的相对集中,大规模的同化成为可能。同化他人,英语是关键。所以,在印第安学校里必须用英语,而且只用英语教学成为当时的普遍政策。从美国内政部长卡尔·舒尔茨任期起,印第安事务局先后颁布“1880年法令”、“1884年法令”、“1886年法令”、“1887年法令”及“1890年印第安学校规则”,这些法规条例规定,无论是教会学校还是政府学校,一律用英语教学,学校里不得用印第安语,如有违反,停止政府的拨款。
惟英语教育对印第安语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层面是,美国印第安教育把英语强加在印第安人的头上,挤进了印第安文化中,起到了分化瓦解印第安语的作用。印第安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只会说英语的印第安人,而这些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印第安语的掘墓人。这批印第安学生毕业后,回到印第安人中间,起到了“文化中介”和“语言中介”的作用,加快了“文化移入”的过程,构成了语言传承的断层,加速了印第安语灭亡的进程。第二层面是深层次的伤害。通过以白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语言文化为中心的“权力话语”的建构,印第安教育从根本上动摇了印第安语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
2、20世纪30年代到八十年代(双语教育政策) 美国惟英语教育政策对印第安语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到了1924年,印第安事务的腐败和弊端以及寄宿学校的残忍为美国社会所不满,全面改革印第安事务包括改革寄宿学校印第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引起了美国国会的关注,自此开启了从惟英语教育向双语教育变化的转机。美国国会于1934年6月18日通过了《维勒—霍华德法》,即《印第安重组法》,其主要精神是“重组印第安部落”,还他们一定的自主和自决权,包括教育和文化的权力。因此,这一时期的印第安教育增加了印第安部落的发言权和自决权,促使惟英语教育政策开始向双语教育政策转变,出现了英语和印第安双语教育并存的现象。
双语教育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叶。50-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引发了边缘人群对主流社会的挑战,美国政府逐渐趋于开明,文化容忍度加大。这一趋势也在语言政策上有所反映。其中主要代表是1968年国会通过的《双语教育法》,旨在通过母语和英语的双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解决少数民族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教育部还会向双语教育项目提供资助。1978年,联邦政府又通过了有利于印第安双语教育的《双语教育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印第安学生同样有权享受双语教育法案所设立的教育项目基金的资助。到1979年,获得资助的学习供55所,受益的印第安语有30种。双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过渡性教育政策, 其本意并非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而是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成功地过渡到主流语言——英语, 以便他们尽快地融入到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 而并非为了培养掌握两种语言和双元文化的人才。但无论如何,双语教育对印第安语言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以“同化”为核心的美国语言文化是贯穿于美国的语言政策始终的。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美国社会对双语教育、尤其是对保持性双语教育(一种强势双语教育)的批评越来越激烈。对双语教育最主要的批评是双语教育效率低下、接受双语教育的儿童英语和母语都没有掌握好, 学科成绩也偏低。因而提倡淹没式双语教育或过渡性双语教育(两种弱势双语教育)。里根政府认为, 保留少数民族的母语意味着忽视英语语言能力的习得, 因此建议废除强势双语教育, 取而代之以淹没式和过渡性双语教育计划。政府还允许各州可自行决策双语教育的具体实施。于是一些州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尝试英语授课计划, 还有一些在法庭上向双语教育提出质疑。1998年6月,硅谷的商人昂兹提出的关于取消学校双语教育的227提案最终以61%赞成、39%反对在加州获得通过。不仅在加州, 美国举国上下都卷入这场运动,要求重新实施“淹没式双语教育”和“熔炉”政策。双语教育在阵阵指责声中举步维艰。
三、结语
研究美国语言政策的专家海因兹·克劳斯说过:我们的研究表明……美国社会对非英语少数民族的盎格鲁化……是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那股强大的吞噬力所造成的结果。“那股强大的吞噬力”,实际上就是欧洲语言文化,也就是以同化为目的的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的根源和核心。因此,无论美国采取何种形式的语言政策,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同化这一目的,也避免不了它对其他语言的破坏和消解作用。因此,与其说是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把印第安语推上了灭亡之路,还不如说是美国的语言文化对印第安语的衰亡敲响了丧钟。
参考文献:
[1]蔡永良.二十世纪末的美国惟英语运动[J].读书,2002,(1).
[2]蔡永良.语言教育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52.
[3]周玉忠,李文军.“大熔炉,尚可;巴别塔,不可。”——美国建国初期的语言政策 [J].宁夏社会科学,2006(6).
作者简介:
杨姗姗(1985-),女,河南舞钢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关键词] 美国 印第安语言政策 语言文化观 20世纪
作为美洲的原著民,北美印地安人有着丰富的语言文化,他们大约有2000-2500种语言,然而,自欧洲人进入美洲到20世纪下半叶,大约有一半的印第安语已经灭亡,幸存的一半也在逐步消亡。这和美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以“同化”为目的的印第安语言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的理念是从欧洲文化中盛行的“语言中心主义”语言文化观发展而来的。正如斯切夫曼所说:美国的语言文化是一种“具有强大吞噬力”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美国社会的语言格局,左右美国的语言政策。因此,要理解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就必须先对美国的语言文化观有所了解。
一、美国的语言文化观
1、单语观
《圣经·创世纪》里有一则关于“巴别塔”的传说:那时,地球上的人类只有一种语言,说一种话,然而,“贪婪”的人类利用语言相通这一便利,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准备建造“通天塔”。为了惩罚这些“无知”的人类,上帝把人类分散在地球上的各个地方,把单一的语言变成我们现在各种各样互不相通的语言。这则故事表面上解释了人类语言纷繁复杂的缘由,然而他的深层意义在于:人之初,只有一种语言,一种语言是好的,而我们现在有许多语言,语言种类多是不好的,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欧洲文明史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罢黜百言而独尊一语”的现象。
2、自褒性和排他性
《圣经·创世纪》里有一则关于语言起源的传说:上帝没有直接为人类创造语言,语言是在亚当与夏娃的交际过程中产生的,然而,亚当与夏娃的交际是直接接受上帝的旨意而进行的,因此,亚当与夏娃创造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上帝的语言。《约翰福音》书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万物伊始,有了言语,言语与上帝同在,言语就是上帝。”因此,欧洲人便认为自己的语言就是上帝的化身,是无比高尚和神圣的。这也就是欧洲语言观中自褒性和排他性的源头。1599年,英国诗人、文学家萨缪尔·丹尼尔的名著《摩索菲勒斯》的结尾诗文正是这种态度的真实写照:“将来有谁知道∕我们会把祖国的母语∕这份最为荣耀的瑰宝∕带到哪一个天涯海角∕去丰富那些无知民族的头脑∕使荒蛮的美洲因此而文明富饶。丹尼尔在诗中把英语说成是“瑰宝”,把印第安居民比喻成“无知民族”,根本就是无视印第安语的存在。充分体现了欧洲语言文化观的“自褒性”和“排他性”,即褒扬母语,排贬他语。
3、一致性
欧洲语言文化观中的自褒性和排它性构成了美国语言文化观的核心——“语言一致性”。美国著名的词典编纂家诺亚·韦伯斯特在美国建国初期预见:“北美洲将居住一亿人,所有的人都讲同样的语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民,将会像一个家庭的孩子那样,在一起交流、促膝谈心。”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也不止一次地强调美国语言的一致性,他说:我们(美国)只有容纳一种语言的空间,那就是英语,因为我们希望看到美国大坩埚熔炼出来的都是美国人。”保证英语的统治地位,也就是保证国际统一、社会平等,否则,就会导致国家分裂、社会不平等。语言的一致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由于语言的一致能够保证文化的一致,从而保证国家的统一,从而达到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核心的美国文明的统一。因此,“语言一致性”这一思想的本质是“同化”理念。由此,美国的语言文化是与同化主题紧密相连的,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就是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之上生成、繁衍和演变的。
二、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
1、美国建国后到20世纪30年代(惟英语教育政策)
“惟英语运动”, 也称“英语官方化运动”。此运动始于1981年, 加州的日裔参议员S.I.早川首先提出了《英语修正案》, 要求将英语定为美国官方语言, 但提案未获通过。与此同时, 早川又发起了一个名为《美国英语》的组织,继续从事惟英语运动。1986年又出现了两个把英语官方化的游说组织:《英语第一》和《美国种族联合会》,该游说组织的目的是防止语言或种族不同而分裂美国。同时关于英语官方化的提案也相继被提出。虽然国会最终未能通过将英语定为美国全国官方语言, 但很多州却通过州立法将英语定为州官方语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自然也是坚定的“惟英语教育”。美国内战结束之后,为了扩大疆土,美国国会颁布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把印第安人从密西西比河以东赶到西部,并驱逐到狭小的保留地。此时的印第安人已完全失去了与白人抗争的力量,外加地域的相对集中,大规模的同化成为可能。同化他人,英语是关键。所以,在印第安学校里必须用英语,而且只用英语教学成为当时的普遍政策。从美国内政部长卡尔·舒尔茨任期起,印第安事务局先后颁布“1880年法令”、“1884年法令”、“1886年法令”、“1887年法令”及“1890年印第安学校规则”,这些法规条例规定,无论是教会学校还是政府学校,一律用英语教学,学校里不得用印第安语,如有违反,停止政府的拨款。
惟英语教育对印第安语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第一层面是,美国印第安教育把英语强加在印第安人的头上,挤进了印第安文化中,起到了分化瓦解印第安语的作用。印第安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只会说英语的印第安人,而这些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印第安语的掘墓人。这批印第安学生毕业后,回到印第安人中间,起到了“文化中介”和“语言中介”的作用,加快了“文化移入”的过程,构成了语言传承的断层,加速了印第安语灭亡的进程。第二层面是深层次的伤害。通过以白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语言文化为中心的“权力话语”的建构,印第安教育从根本上动摇了印第安语的心理基础和文化基础。
2、20世纪30年代到八十年代(双语教育政策) 美国惟英语教育政策对印第安语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到了1924年,印第安事务的腐败和弊端以及寄宿学校的残忍为美国社会所不满,全面改革印第安事务包括改革寄宿学校印第安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引起了美国国会的关注,自此开启了从惟英语教育向双语教育变化的转机。美国国会于1934年6月18日通过了《维勒—霍华德法》,即《印第安重组法》,其主要精神是“重组印第安部落”,还他们一定的自主和自决权,包括教育和文化的权力。因此,这一时期的印第安教育增加了印第安部落的发言权和自决权,促使惟英语教育政策开始向双语教育政策转变,出现了英语和印第安双语教育并存的现象。
双语教育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叶。50-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引发了边缘人群对主流社会的挑战,美国政府逐渐趋于开明,文化容忍度加大。这一趋势也在语言政策上有所反映。其中主要代表是1968年国会通过的《双语教育法》,旨在通过母语和英语的双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解决少数民族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教育部还会向双语教育项目提供资助。1978年,联邦政府又通过了有利于印第安双语教育的《双语教育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印第安学生同样有权享受双语教育法案所设立的教育项目基金的资助。到1979年,获得资助的学习供55所,受益的印第安语有30种。双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过渡性教育政策, 其本意并非保护少数民族语言,而是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成功地过渡到主流语言——英语, 以便他们尽快地融入到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 而并非为了培养掌握两种语言和双元文化的人才。但无论如何,双语教育对印第安语言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正如我们前面所说,以“同化”为核心的美国语言文化是贯穿于美国的语言政策始终的。20世纪80年代下半叶,美国社会对双语教育、尤其是对保持性双语教育(一种强势双语教育)的批评越来越激烈。对双语教育最主要的批评是双语教育效率低下、接受双语教育的儿童英语和母语都没有掌握好, 学科成绩也偏低。因而提倡淹没式双语教育或过渡性双语教育(两种弱势双语教育)。里根政府认为, 保留少数民族的母语意味着忽视英语语言能力的习得, 因此建议废除强势双语教育, 取而代之以淹没式和过渡性双语教育计划。政府还允许各州可自行决策双语教育的具体实施。于是一些州在国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尝试英语授课计划, 还有一些在法庭上向双语教育提出质疑。1998年6月,硅谷的商人昂兹提出的关于取消学校双语教育的227提案最终以61%赞成、39%反对在加州获得通过。不仅在加州, 美国举国上下都卷入这场运动,要求重新实施“淹没式双语教育”和“熔炉”政策。双语教育在阵阵指责声中举步维艰。
三、结语
研究美国语言政策的专家海因兹·克劳斯说过:我们的研究表明……美国社会对非英语少数民族的盎格鲁化……是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那股强大的吞噬力所造成的结果。“那股强大的吞噬力”,实际上就是欧洲语言文化,也就是以同化为目的的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的根源和核心。因此,无论美国采取何种形式的语言政策,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同化这一目的,也避免不了它对其他语言的破坏和消解作用。因此,与其说是美国的印第安语言政策把印第安语推上了灭亡之路,还不如说是美国的语言文化对印第安语的衰亡敲响了丧钟。
参考文献:
[1]蔡永良.二十世纪末的美国惟英语运动[J].读书,2002,(1).
[2]蔡永良.语言教育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52.
[3]周玉忠,李文军.“大熔炉,尚可;巴别塔,不可。”——美国建国初期的语言政策 [J].宁夏社会科学,2006(6).
作者简介:
杨姗姗(1985-),女,河南舞钢人,硕士,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化,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