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的微型雕刻,指的是:在竹管、竹片、核桃等物上雕刻山水人物、虫鱼花鸟、宫室田园、诗词文字,作成笔管、花版、核舟、扇坠、念珠等工艺品。
最早的记载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在荆棘的刺头上雕刻母猴当然是不可能的事。但卫人行骗的前提是:“燕王好微巧”。微巧,就是精微奇巧的工艺品。如果说“微巧”中就包含有微型雕刻,当是情理中事。起码,这则寓言可以证明:至迟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提出了微型雕刻的课题。唐人卢言的《卢氏杂说•杂编》记载了一件成功的微雕艺术品的具体情况:
故德州王使君椅家,有笔一管,约一寸,粗于常用笔管。两头各出半寸以来。中间刻《从军行》一幅,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每一事,刻《从军行》两句。若“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是也。似非人功。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刻。故崔郎中诞文,有《王氏笔管记》是也。类韩文公《画记》。椅,玄质子,绍孙。
王椅,一作王倚,唐德州太守。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河北道•德州》录入“附考”,生平不详。崔诞文,一作崔铣(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故事拾遗》)。据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三:“安定公主初降王同皎,后降韦擢,又降崔铣。” 崔铣当为玄宗时人,但未知是否即《王氏笔管记》的作者。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唐代,已经确凿无疑地出现了精美的微雕艺术品。
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载:宋高宗朝,巧匠詹成雕刻精妙,所造鸟笼四面花版,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其细若缕,而且玲珑活动。
明人李日华、 魏学洢分别描绘了“奇巧人王叔远”赠给他们的“核舟”。李文说:
长仅八分。中作蓬栊,两面共窗四窗,各有枢可开阖。开则内有栏。船首一老, 皤腹匡坐,左右各一方几。左几一书卷,右几一炉。手中仍夹一册。船尾一人侧坐,一橹置于蓬上。其一旁有茶炉,下仍一孔。炉安茶壶一,仍有有柄。所作人眉目衣褶皆具。四窗上每扇二字,曰:“天高月小,水落石出。”船底有款“王叔远”三字。仍具一印章,如半粟文,云王毅印。(见《六研斋笔记》)
魏氏所见略有不同:一是有了“大苏泛赤壁”的主题;二是类容较详:“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魏学洢《核舟记》)比较而言,前者似为王叔远早期的作品,后者则应为后期作品。
清人宋起凤记其弟所获“桃坠”的主题是“夜半钟声到客船”: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官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侯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核工记》)
康熙时,高士奇所撰《记核桃念珠》一文云: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核桃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根据以上所述,我国古代微型雕刻的发展轨迹约略可见:盖滥觞于战国,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其精美程度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微雕艺术虽然已有了一两千年的历史,但与其他艺术形式比较起来,它始终只是一株“弱苗”。究其原因,除了它的自身弱点(比如制作困难、鉴赏不便等)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传统观念的限制。
在《韩非子》中,右御冶工称“棘刺母猴”为“无用之器”。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说:“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古风》第35首)。清代的宋起凤在《核工记》一文中,一方面盛赞桃坠的精巧,一方面又说“尺绡绣经而唐微,水戏荐酒而隋替。器之淫也,吾滋惧矣!先王著《考工》,盖辨之焉”。进一步发挥了古来反对“奇技淫巧”的思想:微雕之类的奇技,不但无用,而且有害,甚至诱使人主重蹈“隋替”、“唐微”的覆辙。应当说,韩非、李白从某一侧面对“棘刺母猴”的批评并非无理,然而如果对其作出片面理解,形成如同宋起凤那样的偏见,对于微雕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就大为不利了。
微雕艺术耗费时日,微雕作品卖不出价钱,微雕艺人入不敷出,也是影响微雕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清人周汝瑚曾经指出:“吴中人业此者,研思殚精,积八九年,及其成,仅能易半岁之粟,八口之家,不可以饱。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转引自高士奇《记核桃念珠》)高士奇更对一般劳动者与能工巧匠的生活状况作了比较,不无愤慨地说:“拙者反胜与巧也!”(同上)张潮对此的评论事:“足醒巧人之梦。”进而忧心忡忡地说:“特恐此论一出,巧物不复可得见矣,奈何!”(《虞初新志》)确实,清人的这些议论是很有些见地的。
最早的记载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在荆棘的刺头上雕刻母猴当然是不可能的事。但卫人行骗的前提是:“燕王好微巧”。微巧,就是精微奇巧的工艺品。如果说“微巧”中就包含有微型雕刻,当是情理中事。起码,这则寓言可以证明:至迟在战国时期,就有人提出了微型雕刻的课题。唐人卢言的《卢氏杂说•杂编》记载了一件成功的微雕艺术品的具体情况:
故德州王使君椅家,有笔一管,约一寸,粗于常用笔管。两头各出半寸以来。中间刻《从军行》一幅,人马毛发,屋木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每一事,刻《从军行》两句。若“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是也。似非人功。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刻。故崔郎中诞文,有《王氏笔管记》是也。类韩文公《画记》。椅,玄质子,绍孙。
王椅,一作王倚,唐德州太守。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河北道•德州》录入“附考”,生平不详。崔诞文,一作崔铣(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故事拾遗》)。据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三:“安定公主初降王同皎,后降韦擢,又降崔铣。” 崔铣当为玄宗时人,但未知是否即《王氏笔管记》的作者。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唐代,已经确凿无疑地出现了精美的微雕艺术品。
元人陶宗仪《辍耕录》载:宋高宗朝,巧匠詹成雕刻精妙,所造鸟笼四面花版,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其细若缕,而且玲珑活动。
明人李日华、 魏学洢分别描绘了“奇巧人王叔远”赠给他们的“核舟”。李文说:
长仅八分。中作蓬栊,两面共窗四窗,各有枢可开阖。开则内有栏。船首一老, 皤腹匡坐,左右各一方几。左几一书卷,右几一炉。手中仍夹一册。船尾一人侧坐,一橹置于蓬上。其一旁有茶炉,下仍一孔。炉安茶壶一,仍有有柄。所作人眉目衣褶皆具。四窗上每扇二字,曰:“天高月小,水落石出。”船底有款“王叔远”三字。仍具一印章,如半粟文,云王毅印。(见《六研斋笔记》)
魏氏所见略有不同:一是有了“大苏泛赤壁”的主题;二是类容较详:“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魏学洢《核舟记》)比较而言,前者似为王叔远早期的作品,后者则应为后期作品。
清人宋起凤记其弟所获“桃坠”的主题是“夜半钟声到客船”:
计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官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景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侯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殊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核工记》)
康熙时,高士奇所撰《记核桃念珠》一文云: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核桃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根据以上所述,我国古代微型雕刻的发展轨迹约略可见:盖滥觞于战国,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其精美程度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微雕艺术虽然已有了一两千年的历史,但与其他艺术形式比较起来,它始终只是一株“弱苗”。究其原因,除了它的自身弱点(比如制作困难、鉴赏不便等)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传统观念的限制。
在《韩非子》中,右御冶工称“棘刺母猴”为“无用之器”。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说:“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古风》第35首)。清代的宋起凤在《核工记》一文中,一方面盛赞桃坠的精巧,一方面又说“尺绡绣经而唐微,水戏荐酒而隋替。器之淫也,吾滋惧矣!先王著《考工》,盖辨之焉”。进一步发挥了古来反对“奇技淫巧”的思想:微雕之类的奇技,不但无用,而且有害,甚至诱使人主重蹈“隋替”、“唐微”的覆辙。应当说,韩非、李白从某一侧面对“棘刺母猴”的批评并非无理,然而如果对其作出片面理解,形成如同宋起凤那样的偏见,对于微雕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就大为不利了。
微雕艺术耗费时日,微雕作品卖不出价钱,微雕艺人入不敷出,也是影响微雕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清人周汝瑚曾经指出:“吴中人业此者,研思殚精,积八九年,及其成,仅能易半岁之粟,八口之家,不可以饱。故习兹艺者亦渐少矣。”(转引自高士奇《记核桃念珠》)高士奇更对一般劳动者与能工巧匠的生活状况作了比较,不无愤慨地说:“拙者反胜与巧也!”(同上)张潮对此的评论事:“足醒巧人之梦。”进而忧心忡忡地说:“特恐此论一出,巧物不复可得见矣,奈何!”(《虞初新志》)确实,清人的这些议论是很有些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