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智力活动的动力之一。在审美活动中,美的事物的生动与奇妙,富有情趣和灵性,以及它带给人的惊奇与激动,都可以激发人的智力情绪和求知欲,唤起人们追求和探索的热情,成为智慧活动的趋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自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悟情
(一)教师导读,学生感悟。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古人也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言,是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最直接有效的载体。艺术的教学语言应是教师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应是能有效感染学生情绪的“催化剂”。要使教学语言充满情感色彩,首先,教师自己的情感体验必须与教材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果教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位置,情感就会在感知和联想的作用下,移位到对象的表象中去,使审美对象也似乎变成有情之物。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在钻研教材时,我就已被彭德怀那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精神所感染。在教学中,我讲到“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时,我的声音有些哽咽了,我完全沉浸到故事情节之中。这一幕幕情节刻在我心里,我的“情”与文章中的“情”已交融相通。我的朗读扣击着学生的心弦,深深感染了学生,使学生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达到以情动人、师生共鸣的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思想内容,充分发挥内心深处的爱憎情感,才能使语言饱含满腔的热情,以此感染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品读,自我感染。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培养情感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读出气势、韵味和技巧,直到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配乐朗读、慢速默读、自由吟读等手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感人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学会用有声语言来再现美、表达美。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文中所展示的图画中,再加上朗读指导时教师的激情描述,学生自会产生一种“我要读”的冲动,激情难抑地步入朗读殿堂,读中深深地被感染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境界。
二、运用形象感受,境中育情
(一)适时应用多媒体,感知中育情。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激起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事物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如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直观形象的演示中,如临其境地感受、理解文章的内容、情味,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形成技能。
光学和音响设备的运用,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反映出丰富的内容,既集中又强烈,还可以控制和调节。如,教学《狼和鹿》一课时,教师讲“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把这些文字制作成课件,还原成画面投放到屏幕上,配上动听的音乐,教师适时地描述。投影画面补充了学生的视觉表象,教师的配乐描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优美的意境再现于他们脑中,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在领略凯巴伯森林景色奇丽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探求精神,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视听觉媒体的运用,能具体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过程,使学生获得连续的、动态的表象认识。在教学《狼和鹿》第二、三自然段时,让学生进行对比观看: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一是生机勃勃,一是萧条无比;鹿群要死的前后对比,一是活泼美丽健康,一是频临灭绝,疾病缠身。学生看后纷纷发言,深深地体会到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变化之大,不仅仅是因为狼的消灭。人与狼和鹿之间的关系,狼吃鹿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人们去杀狼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看是正确的,但从现状来看,他们原本正确的行为却恰恰是错误的,真正这种“不平衡”的制造者是谁呢?就是我们人类。
(二)巧用角色表演,演练中育情。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演,这是他们的共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课本剧等,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翁,创设故事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相关的情境之后,让学生去表现、理解、体验相应的角色,把角色的喜怒哀乐变成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的表露,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处境去思维、行动。这时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情感储备得到有效发挥,自己也成为学习的主人。《秋姑娘的信》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秋姑娘、贪玩的松鼠、南去的大雁、冬眠的青蛙和山村孩子,这样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对话,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情感和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议中升情进制
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阅读教学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产生共鸣,情感得到升华。教学《军神》时,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都没有描述,而这又恰恰最能反映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于是教师在组织学习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有过住院做手术的经历吗?学生纷纷谈自己的亲身体验,达成一致观点“这种经历十分痛苦”。而手术中的刘伯承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整整忍受了72刀,而且一声不吭。读到这里学生肃然起敬,为英雄钢铁般的意志所深深折服,情感在读、思、议中得到了升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重视运用形象的语言或图画、多媒体技术、实物等创设情境,提供形象,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感受,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悟情
(一)教师导读,学生感悟。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古人也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言,是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最直接有效的载体。艺术的教学语言应是教师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应是能有效感染学生情绪的“催化剂”。要使教学语言充满情感色彩,首先,教师自己的情感体验必须与教材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果教师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的位置,情感就会在感知和联想的作用下,移位到对象的表象中去,使审美对象也似乎变成有情之物。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在钻研教材时,我就已被彭德怀那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精神所感染。在教学中,我讲到“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时,我的声音有些哽咽了,我完全沉浸到故事情节之中。这一幕幕情节刻在我心里,我的“情”与文章中的“情”已交融相通。我的朗读扣击着学生的心弦,深深感染了学生,使学生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达到以情动人、师生共鸣的最佳状态。因此,教师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思想内容,充分发挥内心深处的爱憎情感,才能使语言饱含满腔的热情,以此感染学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品读,自我感染。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培养情感的重要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读出气势、韵味和技巧,直到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配乐朗读、慢速默读、自由吟读等手段,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感人的画面、真挚的情感读出来,学会用有声语言来再现美、表达美。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文中所展示的图画中,再加上朗读指导时教师的激情描述,学生自会产生一种“我要读”的冲动,激情难抑地步入朗读殿堂,读中深深地被感染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的境界。
二、运用形象感受,境中育情
(一)适时应用多媒体,感知中育情。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激起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事物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如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直观形象的演示中,如临其境地感受、理解文章的内容、情味,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形成技能。
光学和音响设备的运用,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反映出丰富的内容,既集中又强烈,还可以控制和调节。如,教学《狼和鹿》一课时,教师讲“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把这些文字制作成课件,还原成画面投放到屏幕上,配上动听的音乐,教师适时地描述。投影画面补充了学生的视觉表象,教师的配乐描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优美的意境再现于他们脑中,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在领略凯巴伯森林景色奇丽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探求精神,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唤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
视听觉媒体的运用,能具体反映出事物的发展过程,使学生获得连续的、动态的表象认识。在教学《狼和鹿》第二、三自然段时,让学生进行对比观看:森林状态的前后对比,一是生机勃勃,一是萧条无比;鹿群要死的前后对比,一是活泼美丽健康,一是频临灭绝,疾病缠身。学生看后纷纷发言,深深地体会到凯巴伯森林的前后变化之大,不仅仅是因为狼的消灭。人与狼和鹿之间的关系,狼吃鹿是一种必然的自然规律,人们去杀狼从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来看是正确的,但从现状来看,他们原本正确的行为却恰恰是错误的,真正这种“不平衡”的制造者是谁呢?就是我们人类。
(二)巧用角色表演,演练中育情。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演,这是他们的共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课本剧等,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翁,创设故事情境,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相关的情境之后,让学生去表现、理解、体验相应的角色,把角色的喜怒哀乐变成学生自己的真实情感的表露,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身份、处境去思维、行动。这时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情感储备得到有效发挥,自己也成为学习的主人。《秋姑娘的信》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戴头饰表演秋姑娘、贪玩的松鼠、南去的大雁、冬眠的青蛙和山村孩子,这样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对话,步步引人入胜,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如临其境,观察思维,情感和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联系生活实际,议中升情进制
研究证明,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相连。阅读教学时,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产生共鸣,情感得到升华。教学《军神》时,刘伯承在手术中的表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都没有描述,而这又恰恰最能反映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于是教师在组织学习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有过住院做手术的经历吗?学生纷纷谈自己的亲身体验,达成一致观点“这种经历十分痛苦”。而手术中的刘伯承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整整忍受了72刀,而且一声不吭。读到这里学生肃然起敬,为英雄钢铁般的意志所深深折服,情感在读、思、议中得到了升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重视运用形象的语言或图画、多媒体技术、实物等创设情境,提供形象,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感受,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