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对1990-2013年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有显著的长期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首要原因。因此,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以提高农民收入、提高消费集聚性以降低农村消费成本、推进新型城市化以加快非农化进程等途径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消费差别,从而提高居民整体消费倾向。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VAR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也对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需求或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由于消费和储蓄存在此消彼长的相互关系,因此收入分配对储蓄的影响也可直接用于解释对消费需求的影响。Musgrove(1980)使用跨国数据发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对储蓄都没有显著的影响。Bunting(1991)使用美国消费支出统计数据检验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倾向随着不平等程度的加剧而减少。Brawn(2004)模拟发现当家庭消费支出受收入制约时,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对消费支出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并且发现美国私人部门工资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减少了1978-2000年间的消费需求。
国内方面,张平(2000)认为我国收入差异的拉大导致了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袁志刚和朱国林(2002)梳理了消费理论中收入分配对总消费需求的影响,并指出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储蓄高居不下和消费不振的重要原因。朱国林等构造了一个研究我国收入分配和总消费需求的理论框架,指出由于预防性储蓄和遗赠储蓄倾向的共同存在导致我国的总平均储蓄倾向随收入水平呈现出马鞍形状,这是因为低收入者存在较高的预防性储蓄,高收入者有较高的遗赠储蓄,只有中等收入者储蓄倾向较低。臧旭恒和张继海(2005)利用城镇各等级收入阶层的数据构造基尼系数,并发现城镇收入差距的扩大将降低总消费需求。杨天宇和朱诗娥(2008)利用微观层面调查数据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呈现出倒U型的分布规律,即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均较低,而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倾向较高,因此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有利于我国总消费需求的增加。杨天宇和柳晓霞(2008)则研究了使消费达到最大的最优收入差距路径,并发现在我国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均高于最优路径,并继续呈现出偏离的趋势,因此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将会减少我国的总消费需求。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说明
这里仍然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VAR模型实质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采用多方程字回归模型的联立形式。由于VAR模型的参数估计量只具有一致性,单个参数聚集值的经济意义并不明确,这个时候需要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图直观地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二)变量与数据
在考察城乡收入差别时,我们采用城镇居民平均年可支配收入减去农村居民平均年纯收入,用din表示;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由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除以平均可支配收入得到,用apc表示。本文所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SMAR数据库。
(三)变量处理
为了减少异方差的影响,我们首先对城乡收入差别和平均消费倾向进行自然对数化处理,分别用lndin和lnapc表示。然后对这些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所用检验方法为ADF检验,滞后期的选择以SIC法则为标准,检验结果为:城乡收入差别(lndin)和平均消费倾向(lnapc)非平稳,存在单位根;因而我们对他们进行一阶差分。。
dlndin和dlnapc表示对原序列lndin和lnapc进行一阶差分。由于d(lndcs)、d(lnapc)都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时间序列,满足建立VAR模型的前提。为探讨收入差别对消费的影响,我们采用这两个变量建立VAR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作基础。
(四)自变量回归分析
利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 7.2 估计dlndin和dlnapc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输出结果见表2,得到城乡收入差别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方程,如式(1)、(2)所示。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下面作出了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曲线表明,来自平均消费倾向(dlnapc)的一个标准差大小的随机扰动对其自身的影响在第一期处在在0.03倍标准差水平,在第4期过后便逐渐衰减至零;来自城乡收入差别(dlndin)的一个标准差大小随机扰动对其自身影响在第一期为0.04倍标准差,随后逐渐衰减,第9期后逐渐趋于零。
对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自平均消费倾向(dlnapc)的随机扰动对城乡收入差别(dlndin)没有太大影响;另一方面,来自城乡收入差别(dlndin)的一个标准大小的随机扰动对居民消费水平(dlnacs)的影响在初期达到-0.02倍标准差,到第9期后逐渐衰减为零。
下面利用预测方差分解技术来分析城镇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贡献率。由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受自身影响,在初期贡献度达到100%,随后有随时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并不大,最后降至91%左右。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水平预测误差的贡献率一开始就达到近30%,且这种贡献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终稳定在37%左右的水平。这说明,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与前面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一致。
最后,我们用AR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模型整体的平稳性和因果关系的显著性。AR根检验图示中,所有点均位于单位圆内,说明模型整体是平稳的。我们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dlnacs不能引起dlndin,即接受原假设;但变量dlndin能引起dlnacs,即拒绝原假设,城乡收入差距会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表4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DLNDIN
Excluded Chi-sq df Prob.
DLNAPC 0.709549 2 0.7013
All 0.709549 2 0.7013
Dependent variable: DLNAPC
Excluded Chi-sq df Prob.
DLNDIN 6.150587 2 0.0462
All 6.150587 2 0.0462
四、结论与建议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之间可能存在着负向相关的关系;这种负向相关的关系是通过一定路径实现的。收入差距的扩大意味着财富的进一步两级分化,财富聚集在城镇居民手中,城镇居民在较低的消费倾向上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后,较难把这笔收入转化为消费,而农村居民由于收入较低难以拉动消费水平,这样一来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降低了。这种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将导致需求不足问题的恶化。因而,合理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调控、增加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伴随着贫困差距的扩大,这种差距超出一定范围将会对我国整体消费水平产生抑制作用。因而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引导更多资源向农村流入,以缩小贫富差距。具体而言,政府在立法上应规范低保制度的实施,监督贫困人群划分标准的实施和农村社保基金的收取发放,确保低收入人群的权益及时得到保障;其次,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方面的投入也有待增加,医疗保险与教育问题亟待解决,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劳动力队伍打好基础;另外,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导向性政策也会促进人口的流动,因而需要进一步缩小户籍差别,不断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增进城市户籍人口与农村户籍人口在利益关系上的趋同。
【参考文献】
[1] Dynan K,Skinner J,Zeldes S.Do the Rich Save Mo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4
[2] Brown C.Does Income Distribution Matter for Effective Demand?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4
[3] Choi,I.Combination Unit Root Tests for Cross-Sectionally Corre-lated Panels Mimeo. . 2002
[4] 余官胜.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影响——基于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的实证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11)
[5] 臧旭恒,张继海. 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6)
[6]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 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兹涅茨假说[J]. 经济研究. 2005(04)
[7] 朱国林,范建勇,严燕. 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J]. 经济研究. 2002(05)
作者简介:谢谧(1992-),女,汉,籍贯:湖北武汉,14级硕士,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公司金融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VAR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也对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需求或储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由于消费和储蓄存在此消彼长的相互关系,因此收入分配对储蓄的影响也可直接用于解释对消费需求的影响。Musgrove(1980)使用跨国数据发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对储蓄都没有显著的影响。Bunting(1991)使用美国消费支出统计数据检验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对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消费倾向随着不平等程度的加剧而减少。Brawn(2004)模拟发现当家庭消费支出受收入制约时,美国的收入不平等对消费支出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并且发现美国私人部门工资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减少了1978-2000年间的消费需求。
国内方面,张平(2000)认为我国收入差异的拉大导致了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袁志刚和朱国林(2002)梳理了消费理论中收入分配对总消费需求的影响,并指出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储蓄高居不下和消费不振的重要原因。朱国林等构造了一个研究我国收入分配和总消费需求的理论框架,指出由于预防性储蓄和遗赠储蓄倾向的共同存在导致我国的总平均储蓄倾向随收入水平呈现出马鞍形状,这是因为低收入者存在较高的预防性储蓄,高收入者有较高的遗赠储蓄,只有中等收入者储蓄倾向较低。臧旭恒和张继海(2005)利用城镇各等级收入阶层的数据构造基尼系数,并发现城镇收入差距的扩大将降低总消费需求。杨天宇和朱诗娥(2008)利用微观层面调查数据发现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呈现出倒U型的分布规律,即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均较低,而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倾向较高,因此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有利于我国总消费需求的增加。杨天宇和柳晓霞(2008)则研究了使消费达到最大的最优收入差距路径,并发现在我国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城镇内部的收入差距均高于最优路径,并继续呈现出偏离的趋势,因此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将会减少我国的总消费需求。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说明
这里仍然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VAR模型实质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采用多方程字回归模型的联立形式。由于VAR模型的参数估计量只具有一致性,单个参数聚集值的经济意义并不明确,这个时候需要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图直观地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过程。
(二)变量与数据
在考察城乡收入差别时,我们采用城镇居民平均年可支配收入减去农村居民平均年纯收入,用din表示;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由居民平均消费水平除以平均可支配收入得到,用apc表示。本文所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SMAR数据库。
(三)变量处理
为了减少异方差的影响,我们首先对城乡收入差别和平均消费倾向进行自然对数化处理,分别用lndin和lnapc表示。然后对这些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所用检验方法为ADF检验,滞后期的选择以SIC法则为标准,检验结果为:城乡收入差别(lndin)和平均消费倾向(lnapc)非平稳,存在单位根;因而我们对他们进行一阶差分。。
dlndin和dlnapc表示对原序列lndin和lnapc进行一阶差分。由于d(lndcs)、d(lnapc)都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时间序列,满足建立VAR模型的前提。为探讨收入差别对消费的影响,我们采用这两个变量建立VAR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作基础。
(四)自变量回归分析
利用计量分析软件Eviews 7.2 估计dlndin和dlnapc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输出结果见表2,得到城乡收入差别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方程,如式(1)、(2)所示。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下面作出了变量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曲线表明,来自平均消费倾向(dlnapc)的一个标准差大小的随机扰动对其自身的影响在第一期处在在0.03倍标准差水平,在第4期过后便逐渐衰减至零;来自城乡收入差别(dlndin)的一个标准差大小随机扰动对其自身影响在第一期为0.04倍标准差,随后逐渐衰减,第9期后逐渐趋于零。
对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自平均消费倾向(dlnapc)的随机扰动对城乡收入差别(dlndin)没有太大影响;另一方面,来自城乡收入差别(dlndin)的一个标准大小的随机扰动对居民消费水平(dlnacs)的影响在初期达到-0.02倍标准差,到第9期后逐渐衰减为零。
下面利用预测方差分解技术来分析城镇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贡献率。由方差分解的结果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受自身影响,在初期贡献度达到100%,随后有随时间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并不大,最后降至91%左右。而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水平预测误差的贡献率一开始就达到近30%,且这种贡献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终稳定在37%左右的水平。这说明,城乡收入差别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与前面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一致。
最后,我们用AR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模型整体的平稳性和因果关系的显著性。AR根检验图示中,所有点均位于单位圆内,说明模型整体是平稳的。我们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dlnacs不能引起dlndin,即接受原假设;但变量dlndin能引起dlnacs,即拒绝原假设,城乡收入差距会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 表4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DLNDIN
Excluded Chi-sq df Prob.
DLNAPC 0.709549 2 0.7013
All 0.709549 2 0.7013
Dependent variable: DLNAPC
Excluded Chi-sq df Prob.
DLNDIN 6.150587 2 0.0462
All 6.150587 2 0.0462
四、结论与建议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之间可能存在着负向相关的关系;这种负向相关的关系是通过一定路径实现的。收入差距的扩大意味着财富的进一步两级分化,财富聚集在城镇居民手中,城镇居民在较低的消费倾向上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后,较难把这笔收入转化为消费,而农村居民由于收入较低难以拉动消费水平,这样一来全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就降低了。这种平均消费倾向的降低将导致需求不足问题的恶化。因而,合理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调控、增加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伴随着贫困差距的扩大,这种差距超出一定范围将会对我国整体消费水平产生抑制作用。因而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引导更多资源向农村流入,以缩小贫富差距。具体而言,政府在立法上应规范低保制度的实施,监督贫困人群划分标准的实施和农村社保基金的收取发放,确保低收入人群的权益及时得到保障;其次,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方面的投入也有待增加,医疗保险与教育问题亟待解决,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劳动力队伍打好基础;另外,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导向性政策也会促进人口的流动,因而需要进一步缩小户籍差别,不断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增进城市户籍人口与农村户籍人口在利益关系上的趋同。
【参考文献】
[1] Dynan K,Skinner J,Zeldes S.Do the Rich Save Mo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4
[2] Brown C.Does Income Distribution Matter for Effective Demand?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4
[3] Choi,I.Combination Unit Root Tests for Cross-Sectionally Corre-lated Panels Mimeo. . 2002
[4] 余官胜.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影响——基于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的实证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11)
[5] 臧旭恒,张继海. 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06)
[6] 尹恒,龚六堂,邹恒甫. 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兹涅茨假说[J]. 经济研究. 2005(04)
[7] 朱国林,范建勇,严燕. 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和数据[J]. 经济研究. 2002(05)
作者简介:谢谧(1992-),女,汉,籍贯:湖北武汉,14级硕士,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方向: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