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虚构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读起来却让人感到非常真实,就像生活中发生过一样。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把人物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情节和环境都要为表现人物服务。读小说,要思考人物的形象特点,更要研究情节和环境是怎样表现人物、反映主题的。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创编小说的一些规律,比如下面的创编小说“四部曲”:
一 点明心愿
作者应记得点明主人公的心愿,这个心愿可以是主人公为自己,也可以是为别人。有了心愿,人物才有努力的方向,情节才有发展的动力,读者才有关注的焦点。
例如,谈歌的《桥》一文,老支书想让乡亲们有序而快速地过桥,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他的心愿。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中,桑娜想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奥莱尔的《在柏林》中,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打算把妻子送去疯人院。
一般情况下,人物的心愿要在全文靠前的位置点明,然后花大量笔墨写实现心愿的曲折过程。当然,也有小说把人物的心愿放在结尾揭示,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柏林》一文,直到最后才说明后备役老兵此行的目的是送妻子进疯人院。
二 制造冲突
如果人物的心愿顺顺利利就能实现,故事便没有吸引力。作者应重视设计突发事件,并想方设法使冲突升级,打破平静的局面。小说中的冲突,最常见的是内心冲突和人际冲突。内心冲突,指发生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人际冲突,指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穷人》一文中,西蒙死了,她的两个孩子成了孤儿,这就是突发事件。接下来,作者一方面写桑娜家的贫穷和艰难,另一方面写两个孩子的可怜与无助。从而使桑娜陷入了内心冲突:如果收养西蒙的孩子,生活一定会雪上加霜,而且丈夫很可能极力反对;如果不收养,两个孩子又必死无疑。
在《桥》这篇文章中,突发事件是大雨如注,山洪暴发,一座窄桥成了人们逃生的唯一通道。作者既写情况的危急,又写人们的慌乱。大家都想早点过桥,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在同一篇小说中,冲突的数量可以不止一处,冲突的类型可以不止一种。冲突的类型,除了内心冲突和人际冲突,还包括人与道德规范、世俗眼光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冲突。
三 施加压力
小说一般不直接揭示人物的特点。人物是大公无私还是自私自利?是心地善良还是冷酷无情?是英勇无畏还是胆小怕事?得知真相的唯一方法,是看他在压力之下如何选择。作者的任务,是不断给人物施压,逼迫人物进行选择,从而暴露本性。压力越大,选择越难,越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本性。
《桥》一文中,主人公老支书先后两次面临艰难的选择:是帮助家人先过桥还是让乡亲们先过桥?只剩自己和儿子没有过桥时,是自己先过桥还是让儿子先过桥?伴随这两次选择,作者多次描写洪水和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没腿深的水里”“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第一道选择题,老支书选择让乡亲们先过桥,我们看到了一位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第二道选择题,他选择让儿子先过桥,我们看到了一位深爱儿子的父亲!作者通过描写洪水和木桥,表现出危险在一步步逼近,不断给老支书施压。老支书的选择令人肃然起敬,这位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矗立在乡亲们心中,矗立在读者心中!
四 设计意外
小说的末尾,通常安排出人意料的结局,可以大力颂扬好人好事,也可以批评讽刺坏人坏事。出人意料的结局,细细读,慢慢品,又会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完全在情理之中。小说中的意外之处,有的是故事中的角色感到意外,比如《穷人》一文,读者早就知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了家,但桑娜的丈夫直到故事最后才知道,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意外。还有的意外,是读者感到意外。
《桥》中,一个小伙子排队过桥,被老支书阻止。全文末尾写道:“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那个小伙子竟然是老支书的儿子!这个信息,文中人物都知道,我们读到最后才知道,深感意外。
设计意外,需要暂时扣押部分信息,不让读者或文中人物提前知道,只适当给一些提示,埋下伏笔。以《桥》为例,上文没有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但已经提前埋下伏笔:“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是深受人们拥戴的党支部书记,可想而知,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联系上文“伏笔”,再读小伙子是老支书儿子这一内容,便会觉得這“意料之外”其实也是“情理之中”。这“意料之外”,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以上“四部曲”,分别对应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请牢记:生活是小说的源头活水,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发现创编小说的好素材。
下面为大家提供两组环境和人物,请从中选择一组,联系生活创编小说。
1.环境:傍晚时分热热闹闹的饭店。
人物:懂事的小男孩儿笑笑,笑笑勤劳的奶奶。
2.环境:早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
人物:孕妇王阿姨,扭伤了脚的女学生小莉。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一 点明心愿
作者应记得点明主人公的心愿,这个心愿可以是主人公为自己,也可以是为别人。有了心愿,人物才有努力的方向,情节才有发展的动力,读者才有关注的焦点。
例如,谈歌的《桥》一文,老支书想让乡亲们有序而快速地过桥,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他的心愿。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中,桑娜想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奥莱尔的《在柏林》中,一位战时后备役老兵打算把妻子送去疯人院。
一般情况下,人物的心愿要在全文靠前的位置点明,然后花大量笔墨写实现心愿的曲折过程。当然,也有小说把人物的心愿放在结尾揭示,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柏林》一文,直到最后才说明后备役老兵此行的目的是送妻子进疯人院。
二 制造冲突
如果人物的心愿顺顺利利就能实现,故事便没有吸引力。作者应重视设计突发事件,并想方设法使冲突升级,打破平静的局面。小说中的冲突,最常见的是内心冲突和人际冲突。内心冲突,指发生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人际冲突,指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穷人》一文中,西蒙死了,她的两个孩子成了孤儿,这就是突发事件。接下来,作者一方面写桑娜家的贫穷和艰难,另一方面写两个孩子的可怜与无助。从而使桑娜陷入了内心冲突:如果收养西蒙的孩子,生活一定会雪上加霜,而且丈夫很可能极力反对;如果不收养,两个孩子又必死无疑。
在《桥》这篇文章中,突发事件是大雨如注,山洪暴发,一座窄桥成了人们逃生的唯一通道。作者既写情况的危急,又写人们的慌乱。大家都想早点过桥,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在同一篇小说中,冲突的数量可以不止一处,冲突的类型可以不止一种。冲突的类型,除了内心冲突和人际冲突,还包括人与道德规范、世俗眼光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冲突。
三 施加压力
小说一般不直接揭示人物的特点。人物是大公无私还是自私自利?是心地善良还是冷酷无情?是英勇无畏还是胆小怕事?得知真相的唯一方法,是看他在压力之下如何选择。作者的任务,是不断给人物施压,逼迫人物进行选择,从而暴露本性。压力越大,选择越难,越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本性。
《桥》一文中,主人公老支书先后两次面临艰难的选择:是帮助家人先过桥还是让乡亲们先过桥?只剩自己和儿子没有过桥时,是自己先过桥还是让儿子先过桥?伴随这两次选择,作者多次描写洪水和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没腿深的水里”“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第一道选择题,老支书选择让乡亲们先过桥,我们看到了一位大公无私的共产党员;第二道选择题,他选择让儿子先过桥,我们看到了一位深爱儿子的父亲!作者通过描写洪水和木桥,表现出危险在一步步逼近,不断给老支书施压。老支书的选择令人肃然起敬,这位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矗立在乡亲们心中,矗立在读者心中!
四 设计意外
小说的末尾,通常安排出人意料的结局,可以大力颂扬好人好事,也可以批评讽刺坏人坏事。出人意料的结局,细细读,慢慢品,又会让人觉得真实可信,完全在情理之中。小说中的意外之处,有的是故事中的角色感到意外,比如《穷人》一文,读者早就知道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了家,但桑娜的丈夫直到故事最后才知道,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意外。还有的意外,是读者感到意外。
《桥》中,一个小伙子排队过桥,被老支书阻止。全文末尾写道:“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那个小伙子竟然是老支书的儿子!这个信息,文中人物都知道,我们读到最后才知道,深感意外。
设计意外,需要暂时扣押部分信息,不让读者或文中人物提前知道,只适当给一些提示,埋下伏笔。以《桥》为例,上文没有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但已经提前埋下伏笔:“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是深受人们拥戴的党支部书记,可想而知,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联系上文“伏笔”,再读小伙子是老支书儿子这一内容,便会觉得這“意料之外”其实也是“情理之中”。这“意料之外”,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升华了作品的主题。
以上“四部曲”,分别对应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请牢记:生活是小说的源头活水,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发现创编小说的好素材。
下面为大家提供两组环境和人物,请从中选择一组,联系生活创编小说。
1.环境:傍晚时分热热闹闹的饭店。
人物:懂事的小男孩儿笑笑,笑笑勤劳的奶奶。
2.环境:早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
人物:孕妇王阿姨,扭伤了脚的女学生小莉。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