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是如何建成的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至18世纪,明清时代的中国,曾有一项在全世界“圈粉”的独家技术——造桥。从隋唐年间起,中国的造桥技术就全面领先西方各国,一直到工业革命前,中国都是世界上最会造桥的国家。许多历经时间考验的古桥今天依然惊艳世人。且不说赵州桥、宝带桥等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设计;隋朝年间重新建成的灞桥,于1955年被挖开桥基勘察时,其6根石柱下的78根桩木依然完好,每根石柱下的碾盘也同样牢固,完全可以继续使用,堪称超越千年的“硬核技术”。
  明清年间,同样质量过硬的明清桥梁也叫那时造访中国的外国人连呼大开眼界。明朝万历年间造访泉州的西班牙人瓦洛卡,就对泉州的大桥惊叹不已。几年后走过江西赣州浮桥的葡萄牙人佩雷拉,感慨“全世界的建筑工人,中国应排第一”。西班牙人门多萨在《大中华帝国史》里,对明朝大石桥的技术表示不解:这么雄伟的大桥,那些巨大的长石板,究竟是怎么架上去的,难道是自己走上去的?康熙年间访华的沙俄使团甚至曾向康熙帝提出请求,希望中国能派桥梁技师去俄国传授造桥技术。
  除了惊叹外,当然还积极地学习。日本“三大名桥”之一的锦带桥和长崎眼镜桥,都是由明清年间的旅日华人设计建造的。从明朝崇祯年间至清朝康熙年间,先后来华的意大利人马蒂尼、法国人多明戈,都曾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大书特书。中国的洛阳桥、宝带桥、霁虹桥等桥梁杰作,在18世纪时就已被欧洲的建筑师们细细研究,助推了欧洲近代桥梁技术的发展。
  不过,比起上述中国古桥,一座建成于18世纪初的西南古桥,其难度更让人拍案叫绝,那就是泸定桥。
  难度空前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史上,坐落在今天四川省泸桥镇境内大渡河畔的瀘定桥,是一座多次见证重大历史的桥。它既记录了石达开悲怆的一战,又见证了红军勇士们的壮烈奇迹。而放在世界桥梁科技史上,泸定桥更是一座开创奇迹的桥。
  可以先看看泸定桥所处的地理环境:一条大渡河两岸,东面是平均海拔3400多米的二郎山,西面是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海子山。这样一条连接川藏地区的要道,却偏偏被一条大渡河阻断。湍急的大渡河水每秒流速达四五米,使得乘船渡河十分困难。当地人通常用牛皮船或竹索渡河,每次过河都相当于冒险。那就修桥?在险峻的高山之间,把一座桥架在急速的水流之上,以往的浮桥、石桥、拱桥等的建筑经验通通用不上,能修的只有索桥。于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出于稳定西南边陲的考虑,清王朝终于下定决心,从是年九月动工,次年四月完工,修成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大工程:铁索桥泸定桥。
  之所以说它前所未有,一是因为泸定桥的规模:整座桥长104米、宽3米,桥头东端高14.5米、西端高5.2米。八道纵向的走道板搭起桥身,六道可通车马,两道作为护栏。日常可供商旅往来通行,遇到战事天灾等突发情况,更可供千军万马通行。这等于是在险峻的山岭间,架起一条藏区与汉地间的通途。
  最为高难度的,还要说泸定桥的建筑材料:铁索。其实,在古代历史上,索桥在中国西南大地并不罕见,但要在大渡河上架索桥,却是极其困难的:大渡河的宽度达百米。普通的竹索、藤索根本无力承重。泸定桥由13根粗大的铁链组成,每根铁链长达127米,带着约890个铁环,13根铁链共带着1.1万多个铁环,总重达21吨,加上其它铁件,整座泸定桥的“体重”达40余吨。
  然而,这就带来了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在没有现代技术的清朝康熙年间,这样一个巨大的“铁家伙”,是怎么被架上去的?
  在泸定桥建设伊始,这个难题曾造成血的教训。当时的工匠们按照以往修竹索桥的经验,用小船载着铁链驶向对岸。但每条重达1.6吨的铁链装在船上,再遇上急速的水流,船翻人亡的悲剧便可想而知。痛定思痛后,工匠们发明了“溜索”法,即用细麻绳绑上小铁锤,用力甩到对岸,然后把粗麻绳系在细麻绳上,再用力拉到对岸,接着用粗麻绳系上青竹索,再用同样的办法,让青竹索横跨两岸,固定在两岸桥头的木梁上。
  接下来,在整个铁链上系上上百个竹筒,然后把竹筒一个个套进青竹索,在第一个竹筒上系上长绳,长绳的一端交给对岸工匠,就这样,两边的工匠们一起用力拉。一条条1.5吨重的铁链就这样顺利“翻”过大渡河,搭起了泸定桥的桥体。
  比“翻河”更难的,是固定桥体。高难度的地貌倒逼出了泸定桥独特的“固索”技术:泸定桥的两岸修有高20米的桥台,桥台里修有深6米的“落井”,每个落井里有8根地龙桩,每根重1800斤。13根铁链以铆接的方式,牢牢固定在地龙桩上,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灰浆加固,整个桥体就这样被稳妥固定。泸定桥的东西两岸还铸有“铁犀牛”与“铁蜈蚣”,用以镇住大渡河的“水妖”,确保泸定桥长久平安。
  为了保质保量,泸定桥小至桥上的铁环,大至两岸的铁桩,每个铁件上都刻有制造的年月以及工匠的姓名,要是哪个环节的铁件出了问题,负责的工匠就要被治罪。更艰难的是,当时四川本地并不产铁,修桥所需的每一块铁件都是千里迢迢从陕西等地运过去的。这个工程奇迹真可谓是倾当时之国力完成,而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座桥本身。
  结 语
  其实,明清年间西南大地的铁索桥绝不止泸定桥一座。在云南保山县与永平县之间,有建于明朝成化年间的霁虹桥。这座桥曾被写入徐霞客、马蒂尼等中外学者的笔记里,还被公认为现代斜拉索桥的鼻祖,以“兰津桥”的名字享誉国际。位于贵州关岭与晴隆两县交界的盘江铁索桥,始建于明朝崇祯四年(1631),横跨在盘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之间,每当春暖花开时,风光十分秀美,有“华江铁索桥”的美誉。
  明清年间,这些征服了西南山岭的铁索桥成了重要的交通动脉。特别是在清王朝对西南的多次平叛战争里,包括泸定桥在内的各座桥梁就是转运物资的重要通道。在和平年代,这些经受了时间考验的铁索桥拉近了西南各地的距离,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为中国西南版图的稳定默默作出贡献。
  最为重要的是,在那个缺乏现代技术的时代里,勤劳勇敢的先辈们以独特的工艺造出了这样奇特的桥,不禁让人啧啧称奇。如果要问,何为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不妨在铁索桥上走一走。
  (作者系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科排石法对于结石病患者的临床作用效果,以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内科科室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内收治的结石病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
温胆汤出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对这种胆寒症,宜用温胆汤治疗.原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生姜、甘草组成,无茯苓,而生姜用
带状疱疹是现代医学病名,在中医医籍中病名较多,一般称为"蛇串疮"、"缠腰丹",山东省等地称"蛇神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笔者采用口服鲜苦参根水煎液,外涂鲜苦参根水煎液合雄
期刊
以某预应力桥梁工程为例,从三维建模、碰撞检查、信息模型构建以及自动成图等不同维度研究了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实践表明,预应力桥梁工程设计中采用BIM技术,不但保证了设计
5 急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变、大量增殖的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造血并浸润全身器官和组织的恶性血液病.其病情发展迅速,自然病程仅数月.根据主要受累的细胞系列可
修复学的任务是研究口腔及颌面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或异常的口腔颌面系统疾病,从而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能,以促进患者的健康。在修复工作的过程中发生急症的……
在化工技术体系中,低温甲醇洗工艺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涉及的基本技术之一。其中在低温甲醇洗净化工艺中,需要采用到脱氧剂,但很多类型的脱氧剂都不具备耐
维生素B1缺乏病又称脚气病,属营养缺乏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进展迅速;如及时补充维生素B1则恢复迅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营养缺乏性疾病已显著减少.因此,许多临床
“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
目的探讨短时授精后判定为完全受精失败患者于不同时间行补救ICSI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行短时授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