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内科一种常见疾病,是由于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发生异常病变导致,引发该病的因素较多且复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爆发性心肌炎等疾病是诱发高危心律失常的因素;心律失常包括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各种情况等,一旦处于急性发病阶段会出现心脏跳动感不强的现象,并伴有乏力、头晕以及胸闷等病症表现;心脏跳动幅度较大的患者则会出现心悸、心慌的表现,更甚者会发生晕厥、持续性心绞痛以及黑朦等症状,病情程度严重者会直接引发急性心源性休克、猝死等风险.临床治疗心律失常包括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稳定期和慢性病变期主要是以药物控制为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病情进展,防止病情加重,促进患者病情尽早恢复.而急性期需要电击除颤、射频消融等介入或手术治疗.到这里相比很多人会产生疑问,“药物到底能治愈心律失常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