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G40(2016)7-03-02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体验式教学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教学
  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主,倡导独立思考,倡导学生实践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感,增强教学民主意识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关爱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欣赏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包容学生的缺点,分享学生的喜悦。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并能主动克服困难,奋发进取。
  3.促使学生在“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中达到知行统一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模拟真实等活动方式,获取感性材料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去认识抽象的概念。学生可以在活动之前先接受在生活中早已有的概念并在活动中运用,用“试一试”“比一比”“做一做”等体验方法,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再现”,使之成为丰富思维的活动。“学生正是在这种‘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体验’与‘认识’的交互作用,促成自己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4.体验式教学将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高效率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校情、生情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将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效果。
  (作者单位: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第六小学 257300)
其他文献
编号:G40(2016)5-04-01  佛语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班主任工作是繁杂的,面对学生的问题又是琐碎的,但同时这工作又是幸福、快乐的,因此我觉得班主任是一个尝尽酸甜苦辣的工作,而我将它视为“心灵的滋润”!  冰心说:“世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彤彤在六(3)班是个“另类”:年龄偏大,成绩偏低。她的妈妈也不止一次的告诉我,只要她混完小学就行了
期刊
编号:G40(2016)5-04-02  阅读了《班主任最关键的管理细节》一书,我又一次深深领悟到“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艺术性的育人工作,可谓大事,要做好这件大事,必须在细节上下苦工,其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育细节的把握。  虽说已经做了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但在班级管理中,总觉得有很多欠缺、很多遗憾。现在看来,就是对教育细节的处理不当。《班主任最关键的管理细节》一书从班
期刊
编号:O1(2016)7-01-01  生活是数学的来源,数学的学习也与生活的有着方方面面的联系,在教学中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能够使得学生对数学有新的认识,了解数学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引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生活情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使用简单的教学语言、利用生活情境的方法来实现,通过这些方法的实行,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营造学习氛围 
期刊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落实。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来体现。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生自主、主动、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当“听众”和“观众”,而是要他们知道怎么“
期刊
编号:G40(2016)5-02-02  与时俱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有用之才,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当然也需要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紧跟时代步伐。需要反思。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育就是培养教育习惯。教育习惯是教育观念乃至教师综合素质最持久最顽固的表现,反思教育习惯就要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恨铁不成钢”  常听老师和父母抱怨:一代不如一代
期刊
编号:H1(2016)7-02-03  在新课程改革之际,研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势在必行。语文教学就是通过启发、熏陶,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沉浸在饱含情感的文章之中,接受道德情操的陶冶,美好心灵的净化,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课前,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反复阅读教材,认真品味文章的情感,自己先去触摸文章的灵魂,感受文章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情景,提取文章的情感因素,以备
期刊
编号:O1(2016)7-01-02  作者: 龚素梅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小学数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语言素质呢?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素质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具备较高的文化知识素质,它包括对数学知识掌握的深度,要想给学生一碗水,
期刊
编号:G40(2016)7-02-01  近期,我们教研组探讨了有关历史复习课中的困惑。提到了提升历史复习课有效性的一些原则,觉得很受启发。结合这级学生的情况,我谈谈一些想法。  一、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历史知识太多、太细,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整合具体史实形成一个系统。但是就目前学生学情而言,其历史知识储备太少了,只能是专题内容的整合。  2.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和认知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复
期刊
编号:O1(2016)7-02-02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我认为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才是高效的。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才是“师德”;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利用好学生的前提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和学法;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  应试教育,从某个角度看,也许是“高效”的,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机械重复的模拟训练,可能在较短
期刊
编号:H1(2016)7-04-01  引言:中国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和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文化精神气质和民族文化心理的很必要的课程。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传承我国优良民族文化与接收文化熏陶的重要阶段。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一些与民俗有关系的题材、文章、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主要体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在语文教育的  过程中,无论是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还是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