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日两国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产生文化冲突,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受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思维定势、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把本族文化带入跨文化交际情景,产生文化冲突。文章从语言表达、文化理解、交际策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语言表达 文化理解 交际策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民族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一种文化中成长的人们对另一文化的接受,从而形成文化交流的障碍,给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带来种种困难。本文从语言知识及语用能力、文化理解、交际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对中日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发生障碍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语言表达
日语词汇大体上分为和语词汇、汉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汉语词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中日两种语言中的汉语词汇随着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其意义或扩大或缩小,同时有些词汇在使用过程中词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很多中日同形词除了词语义项差异问题外,还有词义虚实、词义轻重、语体风格、感情意义、文化伴随意义及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异。在中日两种语言中实际上只有部分词汇完全对应,而另一部分词汇虽有局部对应的解释,但在词义或文化内涵上则不完全相同。
在语言表达上,日本人偏爱用暧昧、模糊的语言方式来避免不当使用,表达自身的关怀之意。另外,日语中被动思维表现形式和文化省略现象很多,存在较多的非意志表现及自动表现形式。例如,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的时候,日本人即使有了确定的主见,一般也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截了当的表示,而往往会用推测、估摸的语气说:“是不是……更好呢”、“难道不是这样吗”、“这样考虑不知道行不行”。这样表达,一方面给自己的发言留有余地,一方面给对方留下考虑和判断的空间。又如外面打来电话,姓田中的日本人拿起电话来说:こちらは田中ですけれども…(我是田中…)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了(けれども)不仅使句子委婉,而且有了一定的言外之意“你有什么事呀”等,被省去的部分靠对方去体会。而中国人表达自己的意见则喜欢简洁明了,往往说:“我觉得应该……”或“我认为……做要好些。”
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方面,可以说中国人是直白的,日本人是含蓄的。如果不了解日本人这种顾及对方、点到即止的表达习惯,就很难和日本人顺利沟通。
2 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际应当是承认差异并允许差异共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交际双方文化在运用语言上的差异。但中日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许多差异不只是语言信息传达方式上的不同,而且是深层文化差异的本质体现。
2.1 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是形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日两国思维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与两国的地理环境、哲学体系、民族形态等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将日本文化定义为“耻感文化”。他强调日本人的思维模方式重视“知耻是德行之本”的观念。日本人的行为准则当中,常常认为以他人的判断为基准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是理所当然的。相反,如果无视他人的判断,以自己为中心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是有悖常理的。因此,日本人具有的“悉心观察别人行动中的一切暗示,并且强烈地感到别人是在评论自己”的那种敏感,是极其罕见的。而与日本的“耻感文化”相对比,中国文化可以定义为“忍文化”。忍的意义和价值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养。“要做人,先学忍”,自我克制,能忍人所不能忍,是修身养性的一种精神境界。二是策略与生存之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是为了达到目的积蓄力量的一种手段。
2.2 不同的价值取向
每一种文化都会有其特有的价值系统。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本国文化的价值系统,成为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价值。价值观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等无不受价值观影响。在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走过不同的道路,随之产生了两个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中日两国是生活在迥然不同世界里的两个民族,虽然比邻,但在民族意识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吸收西方文化后产生了一种融合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西方的文明进步史观被导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对新鲜事物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个性开放程度也比计划经济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的性格中掺杂着传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中国人信奉儒学,崇尚礼义,敬仰和顺,坚韧,勤劳,朴实,奉献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忠孝知理是中国人的立足之本,美满、安逸、平安是生命价值追求的最大化。大多数中国人注重名利,坚信功名利禄是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中国人接受“中庸”,爱好和平,乐观向上,遵守自然规律,认为生命最美的境界是鲜花盛开的季节。
日本在二战后百废待举,受到西方文化的清洗,这种文化清洗使之脱胎换骨。日本的文化,由于战后的历史,使其在资本主义背景下得到了新鲜的血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兼并下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日本人信奉武士道精神,遵从国家意识,崇拜生命的升华价值,否定对生命的过分执着,认为只有升华的“死”才是真实的,功名利禄不是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日本人崇尚自然,具有樱花情节,他们并不认为盛开季节的樱花是最美的,而是在樱花凋谢的时刻。日本人崇尚的人生境界,就是在片刻辉煌之中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豪无留恋地离去。
2.3 定势思维与偏见
所谓定势思维,就是“在特定的社会及其成员中被普遍接受的,对某一集团及制度简单划一的观念、印象”。通俗地说,定势思维是指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所持有的过于一般化、简单化的信念或态度。例如:日本人努力,美国人随便,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肃,这就是定势思维。一旦在定势思维中加入较强的感情成分,定势思维就容易发展成偏见,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
例如:有的在日中国留学生把自己租的房子让一些给朋友,让朋友与自己同住,有的中国人合用洗手间,有的中国人乱丢垃圾。于是,一部分日本人就认为中国留学生都不遵守规矩,甚至不租给中国留学生房子。反观我们自己,许多人在一些场合以不理智的极端态度对待日本人。比如在足球亚洲杯期间,济南的许多观众对日本人表现得很不友好。这就是定势思维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俗摩擦,如果灵活应对,妥善处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倘若固执己见、唯我独尊,也许会激化矛盾。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势,以理智冷静的思维进行跨文化交流,努力做到“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理、有利、有节”,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3 交际策略
人际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语言行为,一种是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包括姿势、动作、表情、眼神、身体接触、空间距离与位置等。对于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非语言行为可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以上。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般说来,人们都了解母语文化中的社会规约,对不同文化的社会规约则不甚了解。因此由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相互交往时,交际障碍的产生是很自然的。只有充分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规约,才能正确地预测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日本人在与人谈话中有随声附和并频繁点头的习惯。在说“是”和“啊,是吗”等话的同时,还有同时将头和上身向前倾的姿势。中国人听人讲话,“点头”往往表示“赞同”或“是”,日本人却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表示“我听着,您请继续”。这种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的语言心理和行为是日本人追求和睦的人际关系的表现。在与日本人接触的时候,如果把他们的上述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当成“他同意了”的话,将出乎那位日本人意料之外。
关系比较好的熟人、朋友之间,中国人有时用手指指着人说话,这并不算失礼,而在日本人看来,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产生这类障碍的原因在于,一方是下意识地做出在其文化中被认为不算失礼的动作,而另一方却是以自己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标准来理解这一动作。在跨文化交际中,由非语言行为引起的交际障碍屡见不鲜。
理想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建立在信息充分、主体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对话与协商过程。因此在与日本人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本着平和的心态,对对方的习惯给予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尊重,以达到促进沟通、控制冲突、实现和平为目标。另外,我们自己也要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诚然,中日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曲解、对峙乃至冲突,笔者认为,这都应该以现实的态度,就事论事地协商解决,而不应该掺杂太多的个人情绪。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商务印书馆,2002
[3]孙成岗.日本教学中的文化干扰[J].日语教学与研究,1998
[4]侯越.日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
[5]许力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关键词:语言表达 文化理解 交际策略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正是因为这种文化的民族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一种文化中成长的人们对另一文化的接受,从而形成文化交流的障碍,给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带来种种困难。本文从语言知识及语用能力、文化理解、交际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对中日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发生障碍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语言表达
日语词汇大体上分为和语词汇、汉语词汇和外来语词汇。汉语词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中日两种语言中的汉语词汇随着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其意义或扩大或缩小,同时有些词汇在使用过程中词的文化内涵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很多中日同形词除了词语义项差异问题外,还有词义虚实、词义轻重、语体风格、感情意义、文化伴随意义及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异。在中日两种语言中实际上只有部分词汇完全对应,而另一部分词汇虽有局部对应的解释,但在词义或文化内涵上则不完全相同。
在语言表达上,日本人偏爱用暧昧、模糊的语言方式来避免不当使用,表达自身的关怀之意。另外,日语中被动思维表现形式和文化省略现象很多,存在较多的非意志表现及自动表现形式。例如,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的时候,日本人即使有了确定的主见,一般也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截了当的表示,而往往会用推测、估摸的语气说:“是不是……更好呢”、“难道不是这样吗”、“这样考虑不知道行不行”。这样表达,一方面给自己的发言留有余地,一方面给对方留下考虑和判断的空间。又如外面打来电话,姓田中的日本人拿起电话来说:こちらは田中ですけれども…(我是田中…)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了(けれども)不仅使句子委婉,而且有了一定的言外之意“你有什么事呀”等,被省去的部分靠对方去体会。而中国人表达自己的意见则喜欢简洁明了,往往说:“我觉得应该……”或“我认为……做要好些。”
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方面,可以说中国人是直白的,日本人是含蓄的。如果不了解日本人这种顾及对方、点到即止的表达习惯,就很难和日本人顺利沟通。
2 文化理解
跨文化交际应当是承认差异并允许差异共存,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交际双方文化在运用语言上的差异。但中日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许多差异不只是语言信息传达方式上的不同,而且是深层文化差异的本质体现。
2.1 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是形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日两国思维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与两国的地理环境、哲学体系、民族形态等均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将日本文化定义为“耻感文化”。他强调日本人的思维模方式重视“知耻是德行之本”的观念。日本人的行为准则当中,常常认为以他人的判断为基准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是理所当然的。相反,如果无视他人的判断,以自己为中心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是有悖常理的。因此,日本人具有的“悉心观察别人行动中的一切暗示,并且强烈地感到别人是在评论自己”的那种敏感,是极其罕见的。而与日本的“耻感文化”相对比,中国文化可以定义为“忍文化”。忍的意义和价值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养。“要做人,先学忍”,自我克制,能忍人所不能忍,是修身养性的一种精神境界。二是策略与生存之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是为了达到目的积蓄力量的一种手段。
2.2 不同的价值取向
每一种文化都会有其特有的价值系统。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习得了本国文化的价值系统,成为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价值。价值观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等无不受价值观影响。在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中日两国走过不同的道路,随之产生了两个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中日两国是生活在迥然不同世界里的两个民族,虽然比邻,但在民族意识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吸收西方文化后产生了一种融合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西方的文明进步史观被导入中国以后,中国人对新鲜事物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个性开放程度也比计划经济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人的性格中掺杂着传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中国人信奉儒学,崇尚礼义,敬仰和顺,坚韧,勤劳,朴实,奉献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忠孝知理是中国人的立足之本,美满、安逸、平安是生命价值追求的最大化。大多数中国人注重名利,坚信功名利禄是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中国人接受“中庸”,爱好和平,乐观向上,遵守自然规律,认为生命最美的境界是鲜花盛开的季节。
日本在二战后百废待举,受到西方文化的清洗,这种文化清洗使之脱胎换骨。日本的文化,由于战后的历史,使其在资本主义背景下得到了新鲜的血液,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兼并下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日本人信奉武士道精神,遵从国家意识,崇拜生命的升华价值,否定对生命的过分执着,认为只有升华的“死”才是真实的,功名利禄不是生命价值的最高境界。日本人崇尚自然,具有樱花情节,他们并不认为盛开季节的樱花是最美的,而是在樱花凋谢的时刻。日本人崇尚的人生境界,就是在片刻辉煌之中最大限度地表现了自己的价值,然后豪无留恋地离去。
2.3 定势思维与偏见
所谓定势思维,就是“在特定的社会及其成员中被普遍接受的,对某一集团及制度简单划一的观念、印象”。通俗地说,定势思维是指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所持有的过于一般化、简单化的信念或态度。例如:日本人努力,美国人随便,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肃,这就是定势思维。一旦在定势思维中加入较强的感情成分,定势思维就容易发展成偏见,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
例如:有的在日中国留学生把自己租的房子让一些给朋友,让朋友与自己同住,有的中国人合用洗手间,有的中国人乱丢垃圾。于是,一部分日本人就认为中国留学生都不遵守规矩,甚至不租给中国留学生房子。反观我们自己,许多人在一些场合以不理智的极端态度对待日本人。比如在足球亚洲杯期间,济南的许多观众对日本人表现得很不友好。这就是定势思维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俗摩擦,如果灵活应对,妥善处理,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倘若固执己见、唯我独尊,也许会激化矛盾。我们应突破思维定势,以理智冷静的思维进行跨文化交流,努力做到“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在跨文化交流中“有理、有利、有节”,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3 交际策略
人际间的交流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语言行为,一种是非语言行为。非语言行为包括姿势、动作、表情、眼神、身体接触、空间距离与位置等。对于非语言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非语言行为可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以上。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一般说来,人们都了解母语文化中的社会规约,对不同文化的社会规约则不甚了解。因此由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相互交往时,交际障碍的产生是很自然的。只有充分了解不同文化的社会规约,才能正确地预测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日本人在与人谈话中有随声附和并频繁点头的习惯。在说“是”和“啊,是吗”等话的同时,还有同时将头和上身向前倾的姿势。中国人听人讲话,“点头”往往表示“赞同”或“是”,日本人却不仅仅如此,很多时候表示“我听着,您请继续”。这种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的语言心理和行为是日本人追求和睦的人际关系的表现。在与日本人接触的时候,如果把他们的上述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当成“他同意了”的话,将出乎那位日本人意料之外。
关系比较好的熟人、朋友之间,中国人有时用手指指着人说话,这并不算失礼,而在日本人看来,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产生这类障碍的原因在于,一方是下意识地做出在其文化中被认为不算失礼的动作,而另一方却是以自己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标准来理解这一动作。在跨文化交际中,由非语言行为引起的交际障碍屡见不鲜。
理想的跨文化交际应该是建立在信息充分、主体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对话与协商过程。因此在与日本人交往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本着平和的心态,对对方的习惯给予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尊重,以达到促进沟通、控制冲突、实现和平为目标。另外,我们自己也要不断地提高个人修养。诚然,中日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曲解、对峙乃至冲突,笔者认为,这都应该以现实的态度,就事论事地协商解决,而不应该掺杂太多的个人情绪。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商务印书馆,2002
[3]孙成岗.日本教学中的文化干扰[J].日语教学与研究,1998
[4]侯越.日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
[5]许力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谈规约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