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江市高级技术学校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绿化质量与水平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高等的校园绿地景观与植物配置已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一所高校环境特点的一个缩影。校园的绿化不仅能够为师生们创造一个绿树成荫、防暑纳凉、防风降噪的学习生活环境外,还兼有美化环境、愉悦身心、保健休闲的功能,本文阐述了大学校园绿地规划建设及管理。
关键词:高校;校园绿化;植物配置
引言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要培养出一流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同时一流大学应该具备一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大学校园园林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注重大师、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创建一流的校园环境对培养人才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对高校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方的大学校园环境可以与公园相媲美,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学园林景观建设中也出现一些不甚合理的地方,如缺乏特色、相互攀比模仿、重建筑忽视园林树木配置等。
1.大学校园绿地文化景观内容
1.1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壤。校园绿地文化景观首先应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只有深深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才能发挥出深刻的潜在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以及民谚警句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及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加以提炼、概括,有意识地运用形式美将其与园林要素组合成为景观作品,可以使学子们在追寻过去那些高尚品德的同时,传承一种民族艺术美,探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1.2地域文化
世界上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形人们不同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人文景观的深层次影响确立了文化的地域特性,造成它的地域性差别。校园景观设计应该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所处地域的历史文脉,加深人们对校园所在地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地域文化中吸取营养,赋予校园以文化生命,这也是避免高校景观趋同的方法之一。
1.3大学校园历史文脉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是在漫长的校园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校园和师生共同造就了反映校园特征的历史文化,校园的每个发展阶段都留下了特有的痕迹。校园绿地的历史文化景观便成为直观而立体地凸显校园历史的对象,它作为校园形象和气质的显性标志及感性形象,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1.4校园学科特色文化
大学的学科文化是对学科的不同认识和界定。学科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是知识体系演化发展进程中,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人为分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建制。在学科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关于本学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符号等一系列观念形态的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不同的大学学科分类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学校也具有不同的学科特色。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应按学科群进行分区布局,以强化建筑群落的空间特征。因此,校园景观应该反映该校园的专业学科特色,形成不同的校园专业文化景观。
2.校园绿化是学校整体布局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绿化是一所学校格局、品味、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教书育人,陶冶情操、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的重要氛围,对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校园绿化工作战线上的老兵,有责任、有义务尽心竭力做好校园绿化工作,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推动认识实践创新发展,根据本人多年校园绿化工作实践,搞好校园绿化要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整理绿地,改良土壤
园林绿化的整理作用的重要性,在于苗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施工中,要及时清理垃圾、石块和杂物。施工前,通过化验土壤,明确土壤为贫瘠,板结的酸碱性的程度,进行分析,探讨实现“改土适树”。通常把土壤质地作为适地适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土壤本身情况和当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不良质地的土壤改良。此外,为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一般地被根域层生存回填客土的厚度20厘米,小灌木为35厘米,大灌木为50厘米,浅根性乔木为70厘米,深根性乔木为100厘米,确保适应的土壤硬度,土壤硬度适当可以保证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结合植物的需求,对酸碱度的喜好而做调整。
2.2合理配置园林绿化植物
植物配置要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一是要根据景点所处环境和自然景观特色进行科学建设或改造。二是要生态优先原则,植物材料选择,搭配以及地面铺装应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多选择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三是要利用常青、落叶植物色彩与季相能直接影响整个校区的景观效果。利用不同植物展叶、开花、结果等四季变化构成的季相特色装点校区,也可形成不错的景观效果。四是要根据植物高度,形状进行搭配。五是要借助园林建筑和山、水来共同衬托植物层次与观赏效果,利用园路,既覆盖了硬质的围墙,又与墙外景观有机连接,围墙角底短的小灌木形成新的空间层次,进行合理配置,美化周围环境,从而创造出优美的绿化景观。
3.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确保,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重点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
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4.遵循规律掌握技术做好后期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结束后,为更好的维护体现绿化景观效果,根据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习性和生长特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或小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加强专业技术的指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因时,因对象制定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在养护管理中要及时浇水,注意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注意整形修剪,加强病虫害防治。
5.结语
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以配置为原则,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校园景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校园不仅对青年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时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身心方面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校园环境建设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陶冶情操、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环境育人”。在诸多环境因素中,校园的植物配置在校园景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构成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功能不容忽视,所以在校园进行基本建设的同时,应从师生对校园室外活动空间的需求出发,把创造高品位的景观空间作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肖鸿,钮齐.对高等院校校园生态环境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0,32(2)
[2]张群.景观文化及其可持续设计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2004:12-14
[3]陈青.大学园林树木多样性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2):54257.
[4]吴卓雅.试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J].企业文化(下旬刊),20 13(7).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绿化质量与水平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高等的校园绿地景观与植物配置已成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一所高校环境特点的一个缩影。校园的绿化不仅能够为师生们创造一个绿树成荫、防暑纳凉、防风降噪的学习生活环境外,还兼有美化环境、愉悦身心、保健休闲的功能,本文阐述了大学校园绿地规划建设及管理。
关键词:高校;校园绿化;植物配置
引言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要培养出一流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同时一流大学应该具备一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大学校园园林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注重大师、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创建一流的校园环境对培养人才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对高校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大学校园园林景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方的大学校园环境可以与公园相媲美,已经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学园林景观建设中也出现一些不甚合理的地方,如缺乏特色、相互攀比模仿、重建筑忽视园林树木配置等。
1.大学校园绿地文化景观内容
1.1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的土壤。校园绿地文化景观首先应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只有深深扎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才能发挥出深刻的潜在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仁者爱人”的高尚道德,以及民谚警句等。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号以及传统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加以提炼、概括,有意识地运用形式美将其与园林要素组合成为景观作品,可以使学子们在追寻过去那些高尚品德的同时,传承一种民族艺术美,探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1.2地域文化
世界上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形人们不同的社会观念和思维方式等。人文景观的深层次影响确立了文化的地域特性,造成它的地域性差别。校园景观设计应该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所处地域的历史文脉,加深人们对校园所在地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从地域文化中吸取营养,赋予校园以文化生命,这也是避免高校景观趋同的方法之一。
1.3大学校园历史文脉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是在漫长的校园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校园和师生共同造就了反映校园特征的历史文化,校园的每个发展阶段都留下了特有的痕迹。校园绿地的历史文化景观便成为直观而立体地凸显校园历史的对象,它作为校园形象和气质的显性标志及感性形象,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跨度。
1.4校园学科特色文化
大学的学科文化是对学科的不同认识和界定。学科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是知识体系演化发展进程中,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人为分化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建制。在学科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关于本学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言符号等一系列观念形态的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不同的大学学科分类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专业在不同的学校也具有不同的学科特色。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应按学科群进行分区布局,以强化建筑群落的空间特征。因此,校园景观应该反映该校园的专业学科特色,形成不同的校园专业文化景观。
2.校园绿化是学校整体布局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绿化是一所学校格局、品味、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教书育人,陶冶情操、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的重要氛围,对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校园绿化工作战线上的老兵,有责任、有义务尽心竭力做好校园绿化工作,要努力学习,提高认识,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推动认识实践创新发展,根据本人多年校园绿化工作实践,搞好校园绿化要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整理绿地,改良土壤
园林绿化的整理作用的重要性,在于苗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保证根部能够充分伸长,吸收养料和水分,因此在施工中,要及时清理垃圾、石块和杂物。施工前,通过化验土壤,明确土壤为贫瘠,板结的酸碱性的程度,进行分析,探讨实现“改土适树”。通常把土壤质地作为适地适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土壤本身情况和当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不良质地的土壤改良。此外,为了更有利于植物生长,一般地被根域层生存回填客土的厚度20厘米,小灌木为35厘米,大灌木为50厘米,浅根性乔木为70厘米,深根性乔木为100厘米,确保适应的土壤硬度,土壤硬度适当可以保证根系充分伸长和维持良好的通气性和透气性,避免土壤板结,结合植物的需求,对酸碱度的喜好而做调整。
2.2合理配置园林绿化植物
植物配置要充分发挥植物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一是要根据景点所处环境和自然景观特色进行科学建设或改造。二是要生态优先原则,植物材料选择,搭配以及地面铺装应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多选择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的植物群落。三是要利用常青、落叶植物色彩与季相能直接影响整个校区的景观效果。利用不同植物展叶、开花、结果等四季变化构成的季相特色装点校区,也可形成不错的景观效果。四是要根据植物高度,形状进行搭配。五是要借助园林建筑和山、水来共同衬托植物层次与观赏效果,利用园路,既覆盖了硬质的围墙,又与墙外景观有机连接,围墙角底短的小灌木形成新的空间层次,进行合理配置,美化周围环境,从而创造出优美的绿化景观。
3.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确保,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及监控措施,在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重点要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现场管理。
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
4.遵循规律掌握技术做好后期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结束后,为更好的维护体现绿化景观效果,根据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习性和生长特点,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季节或小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加强专业技术的指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因时,因对象制定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在养护管理中要及时浇水,注意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注意整形修剪,加强病虫害防治。
5.结语
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以配置为原则,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校园景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校园不仅对青年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时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情操、身心方面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校园环境建设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陶冶情操、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环境育人”。在诸多环境因素中,校园的植物配置在校园景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构成校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功能不容忽视,所以在校园进行基本建设的同时,应从师生对校园室外活动空间的需求出发,把创造高品位的景观空间作为校园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肖鸿,钮齐.对高等院校校园生态环境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0,32(2)
[2]张群.景观文化及其可持续设计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2004:12-14
[3]陈青.大学园林树木多样性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2):54257.
[4]吴卓雅.试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J].企业文化(下旬刊),20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