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女人们若多一些狐女鸦头的精神,见到可以托付一生的如意郎君,便即刻拿出一股私奔的劲儿来,而且有经济头脑,懂得如何经营家业、教育子女,怕是会少一些自怨自艾的剩女,并多一些让男人们迷恋又钦佩的妖媚狐性女子。
尽管同为勾栏中妓女,但相比于贪恋钱财、爱慕虚荣的姐姐妮子,鸦头显然大胆而且更懂得如何把握时机,扭转命运。初次见到王文,妮子对这个贫贱书生理都不理,只是“频来出入”,讨好供奉她衣食的大商人赵东楼。而年仅十四岁的鸦头,则在看见王文后,如仙女般“仪度娴婉”,又“秋波频顾,眉目含情”,明显是主动引诱王文。这样的举止,果然奏了效。在妮子面前局促不安想要“离席告别”的王文,见了鸦头,便“惘然若失”,并主动从赵东楼处打探到了她的处境,知道她因不想接客,而屡次被母亲鞭打。这样的纯情与坚贞,让身无分文的王文先是默认痴坐,不敢存有奢望,也无金钱打理,却又迟迟不言归去。这样的心思被赵东楼看穿,助他十两银子,换得与鸦头一夜欢爱。
不过鸦头的母亲显然不会如此低价地出让女儿,百般刁难。而鸦头则在此时再一次主动出击,诱劝母亲不要因为区区钱财,而放走了将来的财神。母亲果然上当,想这丫头平日如此倔强拒绝接客,今日竟然开口答应为她挣钱,尽管钱少,但无论如何都是好事一桩。成功与王文“欢爱甚至”的鸦头,再一次显示了自己在幸福来临时的从容与不迫。相反男人王文被鸦头问及“倾囊博此一宵欢,明日如何?”时,只知道“泫然悲哽”,拿不出丝毫的主意,似乎这天地将要塌陷,他也无路可走。而鸦头则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安慰王文不必悲伤,今日遇到如他这样“敦笃可托”者,她愿意随其私奔走天涯。
但事实上,这王文“敦笃”有余,是否“可托”却值得商榷。等到两人携仆人夜驰千里,终于逃出了鸦头母亲的掌控范围,抵达汉江口,并租了一间房子住下之后,理当有男人气概懂得如何养家糊口的王文,不知道最重要的是尽快挣钱,让妻子有衣可穿、有饭可吃,却先担心家徒四壁自己都难以养活,怕鸦头也终会嫌弃他。是有经济头脑的鸦头,一句“何为此虑”,“可鬻驴子作资本”,给他指点了迷津,开始“卖酒贩浆”做起小买卖来。而鸦头自己也没有闲着,做披肩、刺荷包,终于让这个她自己争取来的家,一年后便有了起色和盈余,甚至能够有钱雇佣婢女来做活,让男人王文不必辛苦奔波操劳。
而等到鸦头的母亲派妮子来捉她回去时,王文同样手足无措,任鸦头一个人对抗妮子的铁索,并反抗说:“从一者得何罪?”是后来家中“婢媪皆集”,这才吓走了妮子。及至鸦头母亲亲自前来,怒气冲冲地将鸦头“揪发提去”,王文更是乱了方寸,“徘徊怆恻,眠食都废”。而且也只是到鸦头起初居住的地方寻了一趟,见“门庭如故,人物已非”便“悼丧而返”,且遣散了家中婢女,也没有原地等待鸦头,便“囊资东归”。
这一别便是七八年。假若鸦头没有聪明地将所生下的儿子放入收养弃婴的“育婴堂”,那么王文或许这一生就再也不会想起鸦头,包括她为他生下的儿子,和在暗无天日的囚禁中她所受的“饥火煎心”的苦楚。鸦头在他的心中,只是一段浪漫的情缘,一旦过去,便只剩下一点甜蜜但却模糊的回忆。否则,他不会粗心到连鸦头怀孕都不知道,而且在儿子王孜告诉他自己被收养时,胸前有字“书山东王文之子”,他还“念必同己姓名者”,从不会考虑到这是鸦头留给自己的亲生骨肉。
所以鸦头再一次用儿子王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只是,时间太过漫长,她困在幽室之中,等了整整十八年。
相比于鸦头的忠贞守候,她的姐姐妮子则在赵东楼花光了所有的钱穷困潦倒后,很快地移情别恋,开始攀附上权贵之人。赵东楼无比激愤,却又不舍离去,是鸦头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构栏中原无情好,所绸缪者,钱耳。”因此“青楼之好”,不是赵东楼体悟中的“不可过认真也”,而是他遇到的是索取无度导致“万金荡然”的妮子,不是从一开始就在母亲鞭打下拒绝沦为妓女,被捉拿回去后依然“矢死不二”的鸦头。所以,赵东楼落了个人财两空的下场,而鸦头则让十八年未娶的王文,既得了儿子,又得了妻子。尽管,这中间历经了无尽的等待与孤单。
鸦头的儿子,明显是为替母复仇而生,“孔武有力,喜田猎,不务生产,乐斗好杀”。所以尽管鸦头在信中叮嘱,虽然她的母亲和妮子生性残忍,作为亲人,还是手下留情。但他还是在听说母亲的惨况后,“怒眦欲裂”,立刻如匪寇一样,找到她们的居所,冲进去便将两人先后击毙。而在母亲愤怒要求他将尸体埋葬郊野后,他假装答应,实则无情地剥掉皮放入了行囊中,差一点就让鸦头因过于悲恸,而“转侧欲死”。而他在鸦头训斥后的一句忿恨之语,“今得安乐所,顿忘挞楚耶?”则让鸦头的宽容与怜悯,反而显得有些缺乏价值。
而王文自从鸦头回归,便兴了家业,而常常“恶声暴吼”的儿子,也被鸦头于半夜捆缚住,用巨针刺断了“拗筋”,并自此“温和如处女”,且被“乡里贤之”。
这样的幸福人生,鸦头从看到王文的第一眼起,便没有停息过追求和努力。她从一个青楼妓女,到成为良家女子,有了圆满的结局,这样的命运,并非因为她爱的男人王文多么“敦笃可托”,而是完全由她自己设计且追寻到的。即便没有遇到王文,想要嫁给一个安稳男人且“从一而终”的迫切,亦会一路引领着她,走至这样开阔稳妥的终途。
尽管同为勾栏中妓女,但相比于贪恋钱财、爱慕虚荣的姐姐妮子,鸦头显然大胆而且更懂得如何把握时机,扭转命运。初次见到王文,妮子对这个贫贱书生理都不理,只是“频来出入”,讨好供奉她衣食的大商人赵东楼。而年仅十四岁的鸦头,则在看见王文后,如仙女般“仪度娴婉”,又“秋波频顾,眉目含情”,明显是主动引诱王文。这样的举止,果然奏了效。在妮子面前局促不安想要“离席告别”的王文,见了鸦头,便“惘然若失”,并主动从赵东楼处打探到了她的处境,知道她因不想接客,而屡次被母亲鞭打。这样的纯情与坚贞,让身无分文的王文先是默认痴坐,不敢存有奢望,也无金钱打理,却又迟迟不言归去。这样的心思被赵东楼看穿,助他十两银子,换得与鸦头一夜欢爱。
不过鸦头的母亲显然不会如此低价地出让女儿,百般刁难。而鸦头则在此时再一次主动出击,诱劝母亲不要因为区区钱财,而放走了将来的财神。母亲果然上当,想这丫头平日如此倔强拒绝接客,今日竟然开口答应为她挣钱,尽管钱少,但无论如何都是好事一桩。成功与王文“欢爱甚至”的鸦头,再一次显示了自己在幸福来临时的从容与不迫。相反男人王文被鸦头问及“倾囊博此一宵欢,明日如何?”时,只知道“泫然悲哽”,拿不出丝毫的主意,似乎这天地将要塌陷,他也无路可走。而鸦头则像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安慰王文不必悲伤,今日遇到如他这样“敦笃可托”者,她愿意随其私奔走天涯。
但事实上,这王文“敦笃”有余,是否“可托”却值得商榷。等到两人携仆人夜驰千里,终于逃出了鸦头母亲的掌控范围,抵达汉江口,并租了一间房子住下之后,理当有男人气概懂得如何养家糊口的王文,不知道最重要的是尽快挣钱,让妻子有衣可穿、有饭可吃,却先担心家徒四壁自己都难以养活,怕鸦头也终会嫌弃他。是有经济头脑的鸦头,一句“何为此虑”,“可鬻驴子作资本”,给他指点了迷津,开始“卖酒贩浆”做起小买卖来。而鸦头自己也没有闲着,做披肩、刺荷包,终于让这个她自己争取来的家,一年后便有了起色和盈余,甚至能够有钱雇佣婢女来做活,让男人王文不必辛苦奔波操劳。
而等到鸦头的母亲派妮子来捉她回去时,王文同样手足无措,任鸦头一个人对抗妮子的铁索,并反抗说:“从一者得何罪?”是后来家中“婢媪皆集”,这才吓走了妮子。及至鸦头母亲亲自前来,怒气冲冲地将鸦头“揪发提去”,王文更是乱了方寸,“徘徊怆恻,眠食都废”。而且也只是到鸦头起初居住的地方寻了一趟,见“门庭如故,人物已非”便“悼丧而返”,且遣散了家中婢女,也没有原地等待鸦头,便“囊资东归”。
这一别便是七八年。假若鸦头没有聪明地将所生下的儿子放入收养弃婴的“育婴堂”,那么王文或许这一生就再也不会想起鸦头,包括她为他生下的儿子,和在暗无天日的囚禁中她所受的“饥火煎心”的苦楚。鸦头在他的心中,只是一段浪漫的情缘,一旦过去,便只剩下一点甜蜜但却模糊的回忆。否则,他不会粗心到连鸦头怀孕都不知道,而且在儿子王孜告诉他自己被收养时,胸前有字“书山东王文之子”,他还“念必同己姓名者”,从不会考虑到这是鸦头留给自己的亲生骨肉。
所以鸦头再一次用儿子王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只是,时间太过漫长,她困在幽室之中,等了整整十八年。
相比于鸦头的忠贞守候,她的姐姐妮子则在赵东楼花光了所有的钱穷困潦倒后,很快地移情别恋,开始攀附上权贵之人。赵东楼无比激愤,却又不舍离去,是鸦头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构栏中原无情好,所绸缪者,钱耳。”因此“青楼之好”,不是赵东楼体悟中的“不可过认真也”,而是他遇到的是索取无度导致“万金荡然”的妮子,不是从一开始就在母亲鞭打下拒绝沦为妓女,被捉拿回去后依然“矢死不二”的鸦头。所以,赵东楼落了个人财两空的下场,而鸦头则让十八年未娶的王文,既得了儿子,又得了妻子。尽管,这中间历经了无尽的等待与孤单。
鸦头的儿子,明显是为替母复仇而生,“孔武有力,喜田猎,不务生产,乐斗好杀”。所以尽管鸦头在信中叮嘱,虽然她的母亲和妮子生性残忍,作为亲人,还是手下留情。但他还是在听说母亲的惨况后,“怒眦欲裂”,立刻如匪寇一样,找到她们的居所,冲进去便将两人先后击毙。而在母亲愤怒要求他将尸体埋葬郊野后,他假装答应,实则无情地剥掉皮放入了行囊中,差一点就让鸦头因过于悲恸,而“转侧欲死”。而他在鸦头训斥后的一句忿恨之语,“今得安乐所,顿忘挞楚耶?”则让鸦头的宽容与怜悯,反而显得有些缺乏价值。
而王文自从鸦头回归,便兴了家业,而常常“恶声暴吼”的儿子,也被鸦头于半夜捆缚住,用巨针刺断了“拗筋”,并自此“温和如处女”,且被“乡里贤之”。
这样的幸福人生,鸦头从看到王文的第一眼起,便没有停息过追求和努力。她从一个青楼妓女,到成为良家女子,有了圆满的结局,这样的命运,并非因为她爱的男人王文多么“敦笃可托”,而是完全由她自己设计且追寻到的。即便没有遇到王文,想要嫁给一个安稳男人且“从一而终”的迫切,亦会一路引领着她,走至这样开阔稳妥的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