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含水量及误差变化对光释光测年精度的影响研究

来源 :第四纪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zhengh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释光测年技术是晚第四纪碎屑沉积物沉积年代测定方法之一.本研究关注沉积物样品含水量及其误差的选取对光释光测年精度的影响.从已发表相关文献选取4个光释光样品,其类型包含黄土、河流砂、砂质土壤等.一方面对这些样品含水量及其误差重新赋予不同值,另一方面对环境剂量率其他参数进行固定,之后重新计算这些样品光释光年代及观察对应误差棒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低含水量(≤6%)样品,含水量相对误差的选取几乎不改变光释光年龄误差棒大小;而对于中等含水量(约11%)样品,随着含水量相对误差从5%增加到50%,石英光释光年龄的相对误差增加约1%;对于较高含水量(16%~26%)样品,随着含水量相对误差从5%增加到50%,光释光年龄结果的相对误差增加0.9%~3.9%.之后利用兰州天斧沙宫附近的一个典型黄土样品,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不同降雨组合,测量并计算该样品的年平均含水量及相对误差,实验模拟结果表明黄土样品无论在简单降雨模式还是复杂降雨模式下,黄土样品年平均含水量不超过15%,而含水量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1%.该模拟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释光测年研究中,含水量及误差经验赋值的可行性,为黄土高原地区黄土样品晚第四纪地质历史时期的水含量及误差估计提供了讲一步实验室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2014~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联合考古队,对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小白桦圪梁地点、牛路地点、水井背地点、流水腰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下
本研究对福建省武夷山市发育于花岗岩风化壳上的亚热带红壤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热磁和常温磁学测量,剖析该剖面磁学性质与成土因素(气候和母质)的关系,探讨2种类型磁赤铁矿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