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的六册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文学类作品,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欣赏是新课程的要求之一。欣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欣赏需要驱遣想象,调动情感,运用形象思维,对文章不仅要分析研究,还要综合感受;不仅要理智了解,还要认真体会,真正领略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句话,要鼓励学生根据作品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创造性学习,发展创造性思维。如何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可从下列几方面去做。
一、创设和谐情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教学中必须创设和谐、宽松的情境,在这种充满活力的愉悦氛围中,才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兴趣是创设和谐情境的重要一步。初中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兴趣的,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鲁塔克语),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想尽各种办法,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让他们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比如导入设境,我会交错运用各种导入法,让学生在连环设疑中好奇,在故事导入中入迷,在课件导入中兴奋,在图片导入中深思。我还会运用思辨法请学生就某一问题探讨,利用信息技术的快捷便利要求他们去查阅资料,由学生当主持人召开对某位作家作品的赏析,这些有滋有味的教学方法都为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2.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不同,思维特点各异,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应允许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学习。一次讨论,有学生汇报说某某不参加讨论,在看书。被检举的同学立刻晃了晃手中的书反驳,我在听,也在查资料。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批评,因为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学习《背影》,有学生突然说:“老师,朱自清的老爸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铁道,爬月台,有危险。”全班学生先是愕然,随即就爆发出了笑声,有人说,你以为这是真的,散文,编的呗。有的说,书生气了吧,上当了不是?一时间赞成的、反对的、冷嘲热讽的都有。我要大家冷静,我说,教了这么多年的《背影》,还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也算独特思维了。问题的提出正确与否和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心静气地去探讨这个问题。一席话,令学生去初步思考文学与生活这一本不属于初中生去深究的严肃话题。
二、确立对话理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式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学生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提出了确立“对话”的理念。我在教学中注意了这么三点: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应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鼓励学生发言,腾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发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2.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有或对或错的想法,对这种感受,教师应该很好地呵护,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个曾经去过绍兴鲁迅故居的学生说,所谓的百草园其实就是一堵颓墙断垣下长着些杂草,没什么看头!那为什么鲁迅要以这堵危墙跟三味书屋对比呢?我利用这意外的生成让学生对话。通过对话,学生懂得了作家站在学龄前儿童的角度,将充满乐趣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僵化的教学内容、手段作比,恰恰显示出了作家构思上的匠心独运。
3.教师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但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用所谓提问或谈话的方式‘请君入瓮’”是与对话的本质背道而驰的,也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立体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文学形象的多义性及其社会意义理解上的不确定性告诉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立体思维。只有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思维的品质,才能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中,我提出了“三主张”:主张自己查阅资料;主张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主张积极参与有益的辩论。比如初读《孔乙己》,我要大家谈谈读后感,实际上是鼓励大家多角度思维。有个学生马上发言。他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觉得很能表现丁举人冷酷狡诈的个性:“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如果仅仅是“打折了腿”,只能说明丁举人残忍暴戾,现在是“先写服辩”再打,在当时社会,恐怕打死了,丁举人也不会担什么法律责任的。他的发言赢得了全班的掌声。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关键是丁举人是中过举的,而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以发迹了的读书人打残没有发迹的读书人,很有讽刺意义。学生的发言促使我思考这样的问题:对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少讲点,鼓励学生多说多对话,从中检验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如第一个学生),积极探索的求异性(如第二个学生)和结果表述的新颖性(两个学生都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一、创设和谐情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几乎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在教学中必须创设和谐、宽松的情境,在这种充满活力的愉悦氛围中,才能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兴趣是创设和谐情境的重要一步。初中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兴趣的,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鲁塔克语),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想尽各种办法,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让他们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享受到热烈沸腾、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比如导入设境,我会交错运用各种导入法,让学生在连环设疑中好奇,在故事导入中入迷,在课件导入中兴奋,在图片导入中深思。我还会运用思辨法请学生就某一问题探讨,利用信息技术的快捷便利要求他们去查阅资料,由学生当主持人召开对某位作家作品的赏析,这些有滋有味的教学方法都为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2.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不同,思维特点各异,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应允许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学习。一次讨论,有学生汇报说某某不参加讨论,在看书。被检举的同学立刻晃了晃手中的书反驳,我在听,也在查资料。对这样的学生,我没有批评,因为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学习《背影》,有学生突然说:“老师,朱自清的老爸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铁道,爬月台,有危险。”全班学生先是愕然,随即就爆发出了笑声,有人说,你以为这是真的,散文,编的呗。有的说,书生气了吧,上当了不是?一时间赞成的、反对的、冷嘲热讽的都有。我要大家冷静,我说,教了这么多年的《背影》,还没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也算独特思维了。问题的提出正确与否和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心静气地去探讨这个问题。一席话,令学生去初步思考文学与生活这一本不属于初中生去深究的严肃话题。
二、确立对话理念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式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读者和作者之间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学生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中提出了确立“对话”的理念。我在教学中注意了这么三点: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应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鼓励学生发言,腾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发言就显得极为重要。
2.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有或对或错的想法,对这种感受,教师应该很好地呵护,让每一个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个曾经去过绍兴鲁迅故居的学生说,所谓的百草园其实就是一堵颓墙断垣下长着些杂草,没什么看头!那为什么鲁迅要以这堵危墙跟三味书屋对比呢?我利用这意外的生成让学生对话。通过对话,学生懂得了作家站在学龄前儿童的角度,将充满乐趣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僵化的教学内容、手段作比,恰恰显示出了作家构思上的匠心独运。
3.教师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但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由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用所谓提问或谈话的方式‘请君入瓮’”是与对话的本质背道而驰的,也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立体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文学形象的多义性及其社会意义理解上的不确定性告诉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教学应该鼓励学生立体思维。只有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思维的品质,才能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中,我提出了“三主张”:主张自己查阅资料;主张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主张积极参与有益的辩论。比如初读《孔乙己》,我要大家谈谈读后感,实际上是鼓励大家多角度思维。有个学生马上发言。他说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觉得很能表现丁举人冷酷狡诈的个性:“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如果仅仅是“打折了腿”,只能说明丁举人残忍暴戾,现在是“先写服辩”再打,在当时社会,恐怕打死了,丁举人也不会担什么法律责任的。他的发言赢得了全班的掌声。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关键是丁举人是中过举的,而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着,以发迹了的读书人打残没有发迹的读书人,很有讽刺意义。学生的发言促使我思考这样的问题:对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少讲点,鼓励学生多说多对话,从中检验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如第一个学生),积极探索的求异性(如第二个学生)和结果表述的新颖性(两个学生都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