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住宅楼工程地下室的进水、渗漏成因,从设计、施工、取材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所研究的防水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效果显著。
【关键词】住宅楼;地下室;渗漏;防水技术
近年来,住宅楼工程广泛应用半地下室结构形式,不仅改善底层居住环境,有效避免地面返潮通病对居住环境困扰。而且增添了公益效能,为广大住户提供方便适用的自行车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均十分显著。然而,由于设计、施工、取材等方面疏忽,地下室进水、渗漏隐患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有些地下室,由于管理不善,排水设施失效,积水长期排不出而变质变味,严重污染社区卫生环境,住户反映强烈,由此引起的质量投诉屡见不鲜。为消除地下室进水、渗漏负面影响,为民排忧解难,从而减少质量投诉,本文对地下室进水、渗漏成因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可行性防水技术。
一、地下室进水、渗漏成因分析
图1 住宅楼工程半地下室构造示意图
(1)建筑标高设计疏忽。地下室楼道口地面标高及墙体通风窗口底标高,对应于室外地面标高的高差值偏小(见示意图)。忽视了特大暴雨形成的室外地面滞水,容易从楼道口或通风窗口乘虚流入地下室内,形成地面积水,扰乱住户正常生活秩序,严重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2)防水等级设计疏忽。住宅楼半地下室的主要功能是居民自行车库,设计时仅考虑地下水返潮效应,一般采用较低的三级防水设计标准:底板厚度250~400mm左右,迎水面设有柔性防水层。由于底板厚度较簿与刚性防水层易裂易渗弱点,地下承压水容易透过砼毛细孔隙或刚性防水层裂缝而形成渗漏隐患。楼道口墙板设计疏忽,局部采用砖砌墙体,设有柔性防水层,因此墙后填土层内滞水容易透过砖砌墙体而形成渗漏隐患。(3)施工缝设置疏忽。半地下室通风窗口以下墙板高度,一般在1200mm左右(见示意图),在墙板周圈设置施工缝,底板与墙板砼分二次浇筑。由于施工缝贯穿墙板周圈而延线较长,施工作业与施工缝处理难度较大。尽管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或金属止水片等技术措施,但是新老砼接缝难以达到天衣无缝境界,局部渗漏在所难免。有的地下室工程,在底板周圈设置施工缝,导致底板迎水面的防水处理困难,在底板上面设置防水层,因是背水面,防水功效难以发挥,局部渗漏不可难免。(4)地基处理疏忽。采用换土垫层或砂石垫层技术处理地基时,由于施工前勘探不细,施工作业马虎,潜伏于地下隐患清除不彻底;垫层填料含有杂质、含水量较大、填料层较厚、夯压不实等成因,导致基础底板沉降不均匀而产生裂缝,从而出现渗漏隐患。(5)钢筋砼结构施工疏忽。采用自拌砼浇灌,砼配合比与水灰比失控、未按规定比例掺防裂抗渗外加剂及填充剂、振捣不密实或局部漏振,钢筋保护层失控、墙板阳角构造柱箍筋未按规定全高加密、两侧横向钢筋未能相互锚固或锚固长度不足等成因,导致砼振捣不密实或砼墙板阳角裂缝而形成渗漏隐患。(6)卷材防水层施工疏忽。防水卷材质量不合格,其断裂延伸率及抗拉强度值偏小、搭接长度不足、阴阳角细部处理不到位;基层清理不彻底、界面处理剂涂刷不均匀等成因,导致卷材层脱落或阳角卷材层断裂等质量缺陷,从而形成渗漏隐患。(7)施工缝、后浇带处理疏忽。二期砼浇筑前接缝面积水未排除,砼表层乳皮、浮浆未凿除,接缝面未涂刷水泥素浆,接缝砼强度较低或振捣不密实,预埋钢筋上的浮浆、锈迹未清除等成因而造成接缝处理质量不合格,从而出现渗漏隐患。(8)墙后填土疏忽:采用渣土回填,填土层过厚、含水量较大、夯填不密实等成因,导致墙后填土层严重滞水,滞水透过墙板而形成渗漏隐患。(9)穿墙管道与砼墙体衔接处理疏忽。未按规范要求采用止水翼环、柔性密封材料等技术措施,造成管道在砼墙体衔接处出现渗漏隐患。(10)忽视室内排水设施作用。未按规定设置排水糸统,一旦遇到特大暴雨或连续阴雨气候,导致地下室进水渗漏危害,往往措手不及,难于及时解除积水危害对正常生活的困扰。
二、地下室防水技术研究探讨
(1)建筑标高设计。楼道口地面标高与墙板通风窗口底标高,对应于室外地面标高的高差值确定。应通过调查研究,走访群众或查阅气象水文资料,获得本区域内历史最大瀑雨时室外地面的雨水淹没深度,以此数值为依据确定设计标高,是避免地下室进水渗漏危害的关键,不容忽视。(2)防水等级设计。住宅工程地下室的防水等级不得低于二级设计标准,基础底板厚度不得小于规范要求。墙板必须采用钢筋砼结构,不宜砖砌结构。基础底板与墙板迎水面均应设置二道防水层,即在刚性防水层上粘贴卷材防水层,形成“刚柔相济,优势互补,多道防线,防控结合”的可靠防水体糸,有效避免刚性防水层裂缝渗水通病发生,从而增强地下室的防水功能。(3)施工缝设置。遵循“防水砼施工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的规范规定,地下室墙板高度低于2000mm时不设施工缝,基础底板与墙板砼一次浇筑完成。不宜在基础底板上留置施工缝,后浇带除外。从而简化施工程序与减少施工缝处理难度,避免渗漏隐患发生。(4)地基处理。采用换土垫层或砂石垫层地基处理时,施工前,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认真细致的钎测勘探,探明潜伏于地下墓穴、暗沟、暗管、淤泥层等隐患,而后认真彻底的清除隐患。严格控制填料质量。遵循“薄填多夯”原则,分层回填,填土厚度不大于25cm,分层夯实,分层检测。换土垫层,采用环刀取样方法,检测干密度和含水量合格。砂石垫层,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检测干密度和含水量合格。实践证明地基处理质量合格,是避免因基础底板沉降不均匀而出现裂缝渗漏隐患的关键,不容忽视。(5)防水层施工。基础底板与墙板迎水面防水层,选用高分子或高聚物卷材,其技术性能满足附表1要求。采用冷粘法或热熔法工艺施工,必须遵循:底板砼垫层—砼刚性防水层—界面处理剂—防水卷材层—砼垫层—弹线、绑扎底板与墙板钢筋—支模—浇灌底板与墙板砼—拆模—清理墙面、封堵对销螺栓孔—涂刷墙面处理剂—底板卷材延伸段翻贴于墙面—粘贴墙面卷材层—粘贴聚乙烯挤塑板保护层(40mm厚)—分层回填粘性土夯实等作业程序。阴阳角增贴卷材附加层、卷材搭接长度及穿墙管道根部等细部处理必须满足规范要求。(6)钢筋砼结构施工。提倡用商品砼浇灌,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与振捣密实质量,按规范比例掺防裂抗渗外加剂和粉煤灰填充剂,其性能指标参照表2、表3。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阴阳角构造柱箍筋全高加密(ф6@100),两侧横向钢筋相互锚固,锚固长度不小于规范规定。以上施工技术措施是避免钢筋砼结构裂缝渗漏的关键,不容疏忽。(7)施工缝、后浇带处理。施工缝处理,前期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70%;后浇带处理,前期砼龄期不少于60d。处理前先凿除砼表层乳皮及松动石子,清除预埋钢筋上锈迹、水泥浮渣,刷水泥素浆后再浇筑二期砼并振捣密实,(采用商品砼,强度提高一级)。砼浇筑后12h内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施工缝与后浇带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地下室防水效果,不容疏忽。(8)墙后填土。先排除墙后基层面积水,再清除墙后挠动土、建筑垃圾等杂物。而后选用塑性指数IP=10~17的粘性土回填,土料不含草根、碎石等。遵循薄填多夯原则,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分层环刀取样检测,控制含水量18~20%,干密度1.50~1.60t/m3为宜。实践表明,选用合格粘性土回填与遵循薄填多夯原则是确保回填土质量合格,避免墙体渗漏的关键,不容忽视。
表1 防水卷材技术性能表
表2 JM—Ⅲ改进型(抗裂防渗)砼高效增加剂技术性能表
表3 粉煤灰技术性能表
(9)管道穿墙衔接处理。水电管道穿墙衔接处,采用钢管套管及止水翼环技术,穿墙止水环与主管或止水翼环与套管衔接应连续满焊,焊后淋水试验合格,外露管道进行防锈防腐处理。套管内穿管安装完毕,清理后在两管间隙嵌填柔性密封材料,端部用抗裂防渗砂浆密封。砼墙板迎水面粘贴防水卷材,管道根部增加1~2层卷材附加层。UPVC塑料管道穿墙时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其管道与钢管套管间隙嵌填柔性密封填料,管道内侧用法兰压紧,避免密封填料溢出;管道外侧粘贴卷材防水层密封,不留接茬,增铺附加层时,应按设计与规范要求施工。(10)设置排水设施。按规定要求,地下室内每个单元分别设置排水设施,万一地下室进水可以及时排除,解除积水变质变味对社区环境污染。
本文所研究的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于江苏省清棉集团住宅小区三区1#、2#、3#、4#、5#、6#、7#楼半地下室等工程,通过实践检验,防水效果显著,现予以介绍,仅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建筑技术防水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建筑防水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住宅楼;地下室;渗漏;防水技术
近年来,住宅楼工程广泛应用半地下室结构形式,不仅改善底层居住环境,有效避免地面返潮通病对居住环境困扰。而且增添了公益效能,为广大住户提供方便适用的自行车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均十分显著。然而,由于设计、施工、取材等方面疏忽,地下室进水、渗漏隐患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使用功能。有些地下室,由于管理不善,排水设施失效,积水长期排不出而变质变味,严重污染社区卫生环境,住户反映强烈,由此引起的质量投诉屡见不鲜。为消除地下室进水、渗漏负面影响,为民排忧解难,从而减少质量投诉,本文对地下室进水、渗漏成因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可行性防水技术。
一、地下室进水、渗漏成因分析
图1 住宅楼工程半地下室构造示意图
(1)建筑标高设计疏忽。地下室楼道口地面标高及墙体通风窗口底标高,对应于室外地面标高的高差值偏小(见示意图)。忽视了特大暴雨形成的室外地面滞水,容易从楼道口或通风窗口乘虚流入地下室内,形成地面积水,扰乱住户正常生活秩序,严重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2)防水等级设计疏忽。住宅楼半地下室的主要功能是居民自行车库,设计时仅考虑地下水返潮效应,一般采用较低的三级防水设计标准:底板厚度250~400mm左右,迎水面设有柔性防水层。由于底板厚度较簿与刚性防水层易裂易渗弱点,地下承压水容易透过砼毛细孔隙或刚性防水层裂缝而形成渗漏隐患。楼道口墙板设计疏忽,局部采用砖砌墙体,设有柔性防水层,因此墙后填土层内滞水容易透过砖砌墙体而形成渗漏隐患。(3)施工缝设置疏忽。半地下室通风窗口以下墙板高度,一般在1200mm左右(见示意图),在墙板周圈设置施工缝,底板与墙板砼分二次浇筑。由于施工缝贯穿墙板周圈而延线较长,施工作业与施工缝处理难度较大。尽管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或金属止水片等技术措施,但是新老砼接缝难以达到天衣无缝境界,局部渗漏在所难免。有的地下室工程,在底板周圈设置施工缝,导致底板迎水面的防水处理困难,在底板上面设置防水层,因是背水面,防水功效难以发挥,局部渗漏不可难免。(4)地基处理疏忽。采用换土垫层或砂石垫层技术处理地基时,由于施工前勘探不细,施工作业马虎,潜伏于地下隐患清除不彻底;垫层填料含有杂质、含水量较大、填料层较厚、夯压不实等成因,导致基础底板沉降不均匀而产生裂缝,从而出现渗漏隐患。(5)钢筋砼结构施工疏忽。采用自拌砼浇灌,砼配合比与水灰比失控、未按规定比例掺防裂抗渗外加剂及填充剂、振捣不密实或局部漏振,钢筋保护层失控、墙板阳角构造柱箍筋未按规定全高加密、两侧横向钢筋未能相互锚固或锚固长度不足等成因,导致砼振捣不密实或砼墙板阳角裂缝而形成渗漏隐患。(6)卷材防水层施工疏忽。防水卷材质量不合格,其断裂延伸率及抗拉强度值偏小、搭接长度不足、阴阳角细部处理不到位;基层清理不彻底、界面处理剂涂刷不均匀等成因,导致卷材层脱落或阳角卷材层断裂等质量缺陷,从而形成渗漏隐患。(7)施工缝、后浇带处理疏忽。二期砼浇筑前接缝面积水未排除,砼表层乳皮、浮浆未凿除,接缝面未涂刷水泥素浆,接缝砼强度较低或振捣不密实,预埋钢筋上的浮浆、锈迹未清除等成因而造成接缝处理质量不合格,从而出现渗漏隐患。(8)墙后填土疏忽:采用渣土回填,填土层过厚、含水量较大、夯填不密实等成因,导致墙后填土层严重滞水,滞水透过墙板而形成渗漏隐患。(9)穿墙管道与砼墙体衔接处理疏忽。未按规范要求采用止水翼环、柔性密封材料等技术措施,造成管道在砼墙体衔接处出现渗漏隐患。(10)忽视室内排水设施作用。未按规定设置排水糸统,一旦遇到特大暴雨或连续阴雨气候,导致地下室进水渗漏危害,往往措手不及,难于及时解除积水危害对正常生活的困扰。
二、地下室防水技术研究探讨
(1)建筑标高设计。楼道口地面标高与墙板通风窗口底标高,对应于室外地面标高的高差值确定。应通过调查研究,走访群众或查阅气象水文资料,获得本区域内历史最大瀑雨时室外地面的雨水淹没深度,以此数值为依据确定设计标高,是避免地下室进水渗漏危害的关键,不容忽视。(2)防水等级设计。住宅工程地下室的防水等级不得低于二级设计标准,基础底板厚度不得小于规范要求。墙板必须采用钢筋砼结构,不宜砖砌结构。基础底板与墙板迎水面均应设置二道防水层,即在刚性防水层上粘贴卷材防水层,形成“刚柔相济,优势互补,多道防线,防控结合”的可靠防水体糸,有效避免刚性防水层裂缝渗水通病发生,从而增强地下室的防水功能。(3)施工缝设置。遵循“防水砼施工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的规范规定,地下室墙板高度低于2000mm时不设施工缝,基础底板与墙板砼一次浇筑完成。不宜在基础底板上留置施工缝,后浇带除外。从而简化施工程序与减少施工缝处理难度,避免渗漏隐患发生。(4)地基处理。采用换土垫层或砂石垫层地基处理时,施工前,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认真细致的钎测勘探,探明潜伏于地下墓穴、暗沟、暗管、淤泥层等隐患,而后认真彻底的清除隐患。严格控制填料质量。遵循“薄填多夯”原则,分层回填,填土厚度不大于25cm,分层夯实,分层检测。换土垫层,采用环刀取样方法,检测干密度和含水量合格。砂石垫层,采用灌砂法或灌水法,检测干密度和含水量合格。实践证明地基处理质量合格,是避免因基础底板沉降不均匀而出现裂缝渗漏隐患的关键,不容忽视。(5)防水层施工。基础底板与墙板迎水面防水层,选用高分子或高聚物卷材,其技术性能满足附表1要求。采用冷粘法或热熔法工艺施工,必须遵循:底板砼垫层—砼刚性防水层—界面处理剂—防水卷材层—砼垫层—弹线、绑扎底板与墙板钢筋—支模—浇灌底板与墙板砼—拆模—清理墙面、封堵对销螺栓孔—涂刷墙面处理剂—底板卷材延伸段翻贴于墙面—粘贴墙面卷材层—粘贴聚乙烯挤塑板保护层(40mm厚)—分层回填粘性土夯实等作业程序。阴阳角增贴卷材附加层、卷材搭接长度及穿墙管道根部等细部处理必须满足规范要求。(6)钢筋砼结构施工。提倡用商品砼浇灌,严格控制配合比、水灰比与振捣密实质量,按规范比例掺防裂抗渗外加剂和粉煤灰填充剂,其性能指标参照表2、表3。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阴阳角构造柱箍筋全高加密(ф6@100),两侧横向钢筋相互锚固,锚固长度不小于规范规定。以上施工技术措施是避免钢筋砼结构裂缝渗漏的关键,不容疏忽。(7)施工缝、后浇带处理。施工缝处理,前期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70%;后浇带处理,前期砼龄期不少于60d。处理前先凿除砼表层乳皮及松动石子,清除预埋钢筋上锈迹、水泥浮渣,刷水泥素浆后再浇筑二期砼并振捣密实,(采用商品砼,强度提高一级)。砼浇筑后12h内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施工缝与后浇带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地下室防水效果,不容疏忽。(8)墙后填土。先排除墙后基层面积水,再清除墙后挠动土、建筑垃圾等杂物。而后选用塑性指数IP=10~17的粘性土回填,土料不含草根、碎石等。遵循薄填多夯原则,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分层环刀取样检测,控制含水量18~20%,干密度1.50~1.60t/m3为宜。实践表明,选用合格粘性土回填与遵循薄填多夯原则是确保回填土质量合格,避免墙体渗漏的关键,不容忽视。
表1 防水卷材技术性能表
表2 JM—Ⅲ改进型(抗裂防渗)砼高效增加剂技术性能表
表3 粉煤灰技术性能表
(9)管道穿墙衔接处理。水电管道穿墙衔接处,采用钢管套管及止水翼环技术,穿墙止水环与主管或止水翼环与套管衔接应连续满焊,焊后淋水试验合格,外露管道进行防锈防腐处理。套管内穿管安装完毕,清理后在两管间隙嵌填柔性密封材料,端部用抗裂防渗砂浆密封。砼墙板迎水面粘贴防水卷材,管道根部增加1~2层卷材附加层。UPVC塑料管道穿墙时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其管道与钢管套管间隙嵌填柔性密封填料,管道内侧用法兰压紧,避免密封填料溢出;管道外侧粘贴卷材防水层密封,不留接茬,增铺附加层时,应按设计与规范要求施工。(10)设置排水设施。按规定要求,地下室内每个单元分别设置排水设施,万一地下室进水可以及时排除,解除积水变质变味对社区环境污染。
本文所研究的地下室防水技术,应用于江苏省清棉集团住宅小区三区1#、2#、3#、4#、5#、6#、7#楼半地下室等工程,通过实践检验,防水效果显著,现予以介绍,仅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建筑技术防水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建筑防水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