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交际、学习、融合、传播和继承文化的工具。汉语是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对外交往也主要使用汉语和相关的外语,因此,汉语水平越高越能迅速的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强调在少数民族积聚地区发展双语和强调外语教学一样,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校在双语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推进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方面体会如下:
1、做到“五个到位”引领双语教学 ① 思想认识到位。向家长和学生把汉、维语的信息传播优势、适用范围和社会交际功能对比;把掌握双语与只懂维语的就业渠道、就业区域及其就业待遇对比;把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下区域之间、人际之间的往来由松散到紧密、由原来的一般性往来到必须往来,对讲汉语,增大交流能力,赢得更加广泛的机遇需求对比,认识语言通、交流通、情感通、一通百通的道理。② 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双语教学工作领导小组。③ 管理制度到位。制订了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划了推进双语教学的步骤和措施,把推进双语教学纳入干部考核和教师考核。④ 结构布局到位。坚持双语教学从学前抓起。积极兴办双语学前班。
2、① 建设双语教学配套工程。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一年级起选用汉语言教材,用汉语授课,三年级后加授母语。中学双语班则是语文、数学、物理选用汉语言教材,用汉语授课,逐步过渡到自然学科用汉语授课。②建设双语教学科研工程。注重突破培养语言结构交际功能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结构功能与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注重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围绕课文重点词语进行,在浓厚的语境中进行反复的训练;注重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操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培养创造性的习惯和实际语言能力;注重集体备课着手,缩小课堂教学和新课改要求的差距,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注重抓优质课例,以点带面发挥其导向作用,改变有些教师使用维语教汉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学节奏慢,教学容量小的现象。③建设双语教学的社会环境工程。大力倡导、推广在一切场合学习使用双语。组织师生参加汉语会话比赛,营造听说读写双语交流的区域大环境;建立民汉联谊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建立汉语学习兴趣小组,增强沟通交流机会,创设交流平台。
几年来,我校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成绩显著。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受到双语教育者的语言測试、概念形成、认知能力、行为习惯均比受到单语教育者表现得好。
3、双语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优越性①、双语教学实验班的学生,有较长的时间在以母语为主体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不会发生过早“断奶”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②、实施双语教学有利的推动了民族团结,使学生从小就在心灵中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从而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③、双语教学为实验班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的自觉性,学生立志好好学习,做到了使用民汉两种文字学习文化知识。④、实验班学生在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牢固的掌握了汉语,成了民汉兼通的双语人,而且熟悉两个民族的文化。知识面不断得到拓宽、眼界也更加开阔。⑤、双语授课的主要目的是以教学语言模式改革的途径来提高民族教育的教学质量,实验班的教学成绩不断提高,总体成绩始终高于平行的普通班。
4、在双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①、实验班的学生数量较多,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②、学生除了课堂中能接触汉语外,根本没有汉语学习和交流的环境,致使口头表达能力受到限制,给作文教学和应用题教学也带来很大困难。③、至今双语班没用全国统编教材,一年级的学生既要学好教材内容还要学会汉话,其结果必然是煮夹生饭。而且教材中部分内容脱离了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实际。维吾尔族地区儿童的感性认识与内地儿童的感性认识有较大差距。如果不考虑学生实际,强求教材统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语言转化的困难。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一定的关于自然和数方面的感知,有以母语为载体的概念和直接经验。可他们入学后接触的教材大都是以汉语为载体的汉族地区生活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难度远大于汉族儿童。如:对“一棵树”的理解,维族儿童将通过比汉族儿童曲折得多的思维转换程序,首先要想象“树”,然后理解“一”与“树”的关系。从而导致汉语基础不扎实,给今后以汉语言为载体的各科教学增加了难度。④、教学用语的衔接不科学、不规范。几年来,为了突破维族儿童学习汉语文的难关,在40分钟课时内,部分教师仍采用的是“用维语口语释义,帮助学生理解汉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结果是:长期采用这种方法,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仍不能接受以汉语言为载体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关键的问题是两种语言思维能力的不平衡所致。如:一个三年级学生遇到了一道数学文字题,“甲数是87,比乙数少78,乙数是多少?”,他不懂得省略了主语“甲数”,所以见了少就减,列出了错误的算式,这说明维族儿童在汉语言理解上耗时费力了。⑤、幼儿学前教育基本是空白。学前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双语学习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是否上过幼儿园或学前班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双语学习能力。因为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通过学前初步学会的一些汉语口语,听懂一些基本的句子,这样可以避免他们上小学后由于对汉语一点儿不了解而产生压力和恐惧心理。由于我校大部分学生家庭较为贫困,受经济条件和居住地域的制约外,还有部分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致使幼儿学前教育基本上是空白。⑥、缺乏双语教学师资。目前,我校教师队伍结构已有所改善,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这种情况仍很难适应学校双语教学的需求。存在双语教师数量不足,双语教师总体水平有待提高。⑦、学生汉语基础差。汉语文课是一门语言工具课,掌握语言和掌握其他工具一样需要技能,而技能是在反复实践和训练过程中形成的。维族学生离开汉语课堂教学,就很少有使用汉语的机会。思维也是随着语言进行的,不会说汉语就不会用汉语思维。使双语教学无法于实际相结合,学生的语言能力无法提高。虽然学校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开展了不少的活动“民汉学生联系”“汉语学习小组”开设“双语学前班” 等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总结原因是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操作系数难度大。
这些问题和困惑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我坚信只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们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