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里外的老舍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z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老舍已经结婚五年,有了两个小孩,一家人移居青岛两年。同年,他发表了名作《骆驼祥子》,并因学校管理问题决心辞去国立山东大学的教授职位,专心做个“职业写家”。自这时起,老舍的书房便不再为“粉笔”(教职)服务,成了“钢笔”(写作)的专属阵地:尽管他感叹“钢笔”“不单喝墨水,也喝脑汁与血。供给它血的得先造血,而血是钱变的”,“行市是三块钱一千字,得写得好,快,应时当令,而且不激烈,恰好立于革命与不革命之间,政治与三角恋爱之外,还得不马上等着钱用。它得知道怎样小心,得会没墨水也能写出字,而且写得高明伟大;它应会办的事太多了,它的报酬可只是三块钱一千字与比三块钱还多一些的臭骂。”(老舍《钢笔与粉笔》,载1935年12月15日《益世报》)
  这一年年底,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作 《我的理想家庭》。老舍这样描绘他心目中理想的居所:
  我的理想家庭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是客厅,古玩字画全非必要,只要几张很舒服宽松的椅子,一二小桌。一间书房,书籍不少,不管什么头版与古本,而都是我所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儿。文具不讲究,可是都很好用。桌上老有一两枝鲜花,插在小瓶里。两间卧室,我独据一间,没有臭虫,而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在这个床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怎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象陷在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硬碰骨头。还有一间,是预备给客人住的。此外是一间厨房,一个厕所,没有下房,因为根本不预备用仆人。……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的,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没有一种珍贵费事的,只求昌茂多花。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蝈蝈随意地鸣着。
  ( 老舍《我的理想家庭》,载1936年11月16日《论语》第100期)
  当时老舍一家刚搬了家,住进位于青岛市南区黄县路的一座横排楼房。这座二层小楼离山大很近,环境清幽。临街有两扇大铁门,门两侧有装饰花墙。房东住楼上,老舍一家人住楼下。小楼是正南正北的格局,一楼当中有个通道,东边向阳的一大间是客厅,背阴的一间则是老舍写王作安忆的 书肖房全。摄另外两间,夫妇俩一人带一个小孩居住。客厅里窗明几净,南窗下摆些“好种易活”的花草,西墙上挂着字画,家具则只有一两张茶几和几把藤椅。书房是老舍的小天地,除了放在东窗下的书桌椅(他每天早起总要在书桌前埋头苦干,写上两三千字的文章,这个习惯跟随终身),还放着摆放刀枪剑棒等的兵器架。老舍身体并不算好,因为长期伏案,更是加剧背痛。所以他在前几年已经专门跟着老拳师学过拳棒,每日练上一段时间,专为强身健体。搬到这座楼房之后,小楼西边刚好有个空场子,老舍就拿它当作健身处,每天或是打拳,或是从书房取些兵器练习。
  这座小楼显然还没有完全满足老舍理想中的居住条件,直到十三年后,他重新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才真正置办起他理想中的居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由美归国。为安置家人,他用自己的稿费在北京市东城区迺兹府丰盛胡同买下了一套小四合院。因为小院里有两棵1953年老舍夫妇亲手种植的柿子树,每到秋天,红柿挂满枝头,十分好看,所以小院得名为“丹柿小院”。院中有客厅,卧室,门房,厕所,杂物间,餐厅及厨房。客厅里摆放着不少家具:接待客人用的一组沙发椅和小茶几,摆放老舍收藏的书籍古玩的多宝格、长案和橱柜,圆桌圆凳,鲜花鲜果。朋友们到老舍家来做客,一进客厅就能闻到甜丝丝的花果香。
  西耳房是老舍的书房兼卧室,他选择这个房间作书房,是因为这里是整个小院里最安静的角落,适合于思考和创作。老舍家的家具多选择硬木镶大理石的款式,比如他的书桌。这张书桌是分体式的,左右上下足有近十个小抽屉,书桌背后还有老舍专门设计的大壁橱,都用来承装他的藏书及各类小玩意。这间书房虽然幽静,采光却不太好,所以老舍将书桌对着书房门向东摆放,每天早晨借射进来的自然光,勤勤恳恳地写作。而当他写累了,一抬眼便能看见满院的花草树木,足以修身娱情。书桌上面放的满满当当,除了笔墨纸砚之外,还有各种参考资料、书籍,眼镜盒,笔海,几方私印,收音机,烟灰缸,日历等等。1951年北京市政府颁发给老舍的“人民艺术家”奖状,也挂在书桌旁边的墙上。
  书房占了西耳房的南侧,卧室则在北侧,有门通向客厅。老舍的床是一张红木的老床,又大又沉,床帮上也嵌着大理石。这张床是特意从旧木器行买来的,因为老舍常患腰痛,已经睡不了软床。1958年老舍患腰脊神经根炎住院,出院后无法伏案,就只能以半躺半坐的姿势倚在这张床上阅读写字。
  爱画、欣赏画、收藏画是老舍的一大爱好,他一生中最喜爱的是国画,曾说自己“只喜欢中国画”,“我热爱国画。看见一张好的国画,不仅为个人的眼福而狂喜,而且感到一种民族的骄傲”。客厅的西墙、卧室的西墙都被老舍拿来当展示墙用,大约能同时悬挂三到四幅画作,就连书桌旁边都要见缝插针的挂上一幅。
  在这间书房里,老舍以远超同侪的热情与勤奋进行创作,将他的天分的热情和灵光,一股脑儿地倾泻在北京城的般般种种,写下了《龙须沟》《茶馆》《正红旗下》等等優秀作品,《猫》《养花》等被选入语文课本的散文,更是脍炙人口。他说:“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的,像一张色彩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这正是他能够准确生动、细致入微地描绘北京风土人情的原因之一。功夫在书房里,也在书房外。
  (作者系老舍纪念馆馆员。)
其他文献
春节前,伴着故乡浓重的年味,我收到作家林晓云的新书《桥语》。这是一部以闽浙地区历史留存的廊橋为叙述主体展开的文化长卷,是凝聚着劳动人民伟大智慧与伟大的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智慧体现,不论是走过唐宋历史的尘埃,还是走过明清文化的洗礼,在这里,我们可以透过贯穿古今的桥梁建筑,来触摸这一段历史的脉动。  历朝历代的泰顺人的生产生活与休养生息就在这片土地上与桥为伍,与桥相伴,见证着时代的变迁,见证着文明与富裕牵
我要写本书,一本跟自己戏曲历史研究专业相关的书,一本业内业外人士都想看的书,一本戏曲从业者、爱好者、关心者喜欢看的书,一本只需小学文化程度都能看得懂的书……  这种“奇葩”念头,引来一家 “奇葩”的刊物《剧作家》响应,说:老师,你写吧,我们来登。我说:内容很长,写的时间很久。回应说:你写多长、多久,我们就登多长、多久。于是,我这边写写写,他那边登登登, 30万字,历时3年(2011—2014),写
由问津书院印行、沈文冲先生主编的《参差》民刊,自2015年5月第1期问世,迄今已出刊6期,它是介绍、推广、普及、探讨毛边书文化的主题资料,与《问津》《开卷》《品报》以及大型天津历史文化丛书“问津文库”(至今已出版72种),还有影印的大型历史资料丛书《天津文献集成》50册,构成问津书院“追忆津沽记忆,守望文化家园”宏大的文献渊薮。问津书院挂牌五年来,能取得享誉全国的声望和荣光,与书院理事长王振良先生
孙犁是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生,2002年逝世,享年90岁,从事文学活动60余年。从创作上讲,以“文化大革命”为界,可分前期与后期,前期自1938年至1966年,以小说创作为标志,有一个长篇:《风云初记》、二个中篇《村歌》《铁木前传》、三个短篇集《白洋淀纪事》等。还有诗集、散文集及杂著。他是以小说“圣手”闻名。后期,自1977年至1995年是又一个高峰,每年出版一本新作,其代表有《芸斋小说》《耕
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作了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他指出: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但近代以后历经血与火的磨难。中国人民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奋起抗争、自强不息,经过长期奋斗,而今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保存千余年、价值连城的珍稀宋版古籍,有些国内各大图书馆已荡然无存。一百多年前,这些最具文献价值之书,于清王朝衰败之时,令人扼腕地从清末四大藏书楼之一的皕宋楼漂泊到了异国他乡。八年前樱花盛开之时,我在东京西郊的静嘉堂内,读了那些如今成了孤本的宋版书。在一卷卷已绝版的古籍中,千年的历史已蕴含其中,而这样的历史,正是我们理解今天与未来的一把钥匙。  王维(701 — 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因
巍巍秦东,山河形胜,史圣故里,司马遗风。渭南师范学院作为司马迁故乡的最高学府,历来是司马迁及《史记》研究的重镇。近年来,渭南师范学院的一支学术团队在院长丁德科教授的指导下,以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凌朝栋博士为带头人,进行着《史记》研究领域中的一项艰巨而厚重的工作——《史记》选本的调研与整理,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支持。迄今为止,该项目已经出版了八部著作,而由凌朝栋教授编选整理的清代储欣选评本《
库罗的《中国站起来》今年初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来,很快引发了激烈争论。一方面,是宋鸿兵、刘震云、孔庆东、刘仰等人的交口称赞,另一方面是徐晋如等人的绝交,以及萧瀚等人的严厉批评。从一个咀嚼“耻辱”的批判者,到一个国家主义的呐喊者,摩罗的思想来了一个几乎是180度的大转弯。为此,本期特刊一组文章,对这本书及摩罗进行解析,让读者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这场争论。  早知道摩罗这几年来思想转变较大,可是,在阅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一直与本土文化相互影响涵化,儒教的性善论、道家的本真论等社会主流思想,无形中影响了中国佛教思想的走向。所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人(大恶人)亦能成佛”等说法不胫而走,即有儒家的影子在。  隋朝天台宗兴起,忽然提出来了一个“性具善恶”的说法,认为佛性中也可以包含恶的成分。在佛性至善说如风偃草的环境下,凭空冒出这么一个命题,不得不让人觉得有些突兀。在天台宗诸僧的那套义学
2019年4月是我们1975级毕业四十周年,在各种纪念品中,母校赠送给每个人的校徽章成为大家的最爱。抚看着上书“清华大学”的白地红字校徽章,回忆起当年毕业时,按学校规定上缴校徽章的依依不舍,脑海里不由地萌发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清华学子都十分珍视这一枚小小的徽章?在清华百年历史中校徽占有什么地位?清华最早的校徽是什么样?清华的校徽与哪些人物有关?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在有关清华校史的书海中四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