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历史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创设有效情境要落实三维目标,抓住重点难点,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情境;创设一、创设有效情境要落实三维目标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创设有效情境的第一步骤。接下来在具体设置教学情境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符合三维目标的落实。因为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是辅助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本省的《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的指导下确定具体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如:在教人教版必修二专题八《经济全球化世界》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情境:出示《波音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一是说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最终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二是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围绕这个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探究这节课的核心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设问:美国为什么将某些零部件的生产放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和巴西?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接受?这对发展中国家会有什么影响?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问题。
二、创设有效情境要抓住重点难点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但在具体教学中,并不意味着教学情境越多越好。也就是说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时,要突出主题,紧紧扣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否则会造成课堂结构的失衡:要探究的主要问题着墨太少,而在非重点的地方设置问题情境,误导了学生的学习倾向性。这是因为教师限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对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研究不够。所以笔者还是强调教师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本省的《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然后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
三、创设有效情境要有利学生探究学习
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由此看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思考、理性思辨。基于以上认识,在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弄清楚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探究的,教师又如何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教师对讲授内容要做全面的分析,理清思路,以便将知识系统地呈现给学生。课前准备并不是上课前的临时准备,而是平时要注意随时积累的各种相关知识,这样,讲课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教师讲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深刻领会历史知识的实质,做到讲授概念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确凿可靠。上课语言也要严密、精确,准确表达历史概念。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实际出发,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对历史的科学认识,真正达到在教學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对历史教材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整理,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既简练又通俗。教师在选择例证时,应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学习经历,尽可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使他们容易把这些事物与即将学习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历史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在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而忽视了教师工作创造性的特点。当前,从“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科研也被许多学校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责任编辑 如水
[关键词]历史教学;有效情境;创设一、创设有效情境要落实三维目标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是创设有效情境的第一步骤。接下来在具体设置教学情境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符合三维目标的落实。因为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是辅助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本省的《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的指导下确定具体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如:在教人教版必修二专题八《经济全球化世界》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情境:出示《波音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示意图》,一是说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区位,最终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二是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围绕这个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探究这节课的核心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在具体操作上,教师设问:美国为什么将某些零部件的生产放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韩国和巴西?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要接受?这对发展中国家会有什么影响?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问题。
二、创设有效情境要抓住重点难点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但在具体教学中,并不意味着教学情境越多越好。也就是说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设计情境时,要突出主题,紧紧扣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否则会造成课堂结构的失衡:要探究的主要问题着墨太少,而在非重点的地方设置问题情境,误导了学生的学习倾向性。这是因为教师限于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对课程标准与教学指导意见研究不够。所以笔者还是强调教师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和本省的《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然后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情境。
三、创设有效情境要有利学生探究学习
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由此看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深度思考、理性思辨。基于以上认识,在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问题的时候,要弄清楚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探究的,教师又如何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教师对讲授内容要做全面的分析,理清思路,以便将知识系统地呈现给学生。课前准备并不是上课前的临时准备,而是平时要注意随时积累的各种相关知识,这样,讲课时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教师讲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深刻领会历史知识的实质,做到讲授概念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史实确凿可靠。上课语言也要严密、精确,准确表达历史概念。要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实际出发,借助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对历史的科学认识,真正达到在教學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对历史教材的书面语言进行加工整理,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做到既简练又通俗。教师在选择例证时,应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学习经历,尽可能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使他们容易把这些事物与即将学习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历史情境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在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而忽视了教师工作创造性的特点。当前,从“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教育科研也被许多学校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责任编辑 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