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积极进行探究式教学,要改变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敢于质疑,自我建构,培养学生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在生物教学中概念教学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在探究教学中落实抽象、枯燥的概念教学目标,是每个生物教研工作者要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概念是指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属性,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正确的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生物课的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有效突破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1 从感性材料出发,总结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善于从感性材料出发,自己总结和发现知识,自主形成概念。概念是抽象的,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概念的获得有赖于感性材料和经验,如果学习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或经验的支持,容易使学生死背定义而未能理解和掌握其真正涵义。
例如“应激性”的教学,先演示盆栽植物含羞草,让同学亲自触摸,观察含羞草叶的反应状况;让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通过比较滴加牛奶和滴加高浓度盐水后它的运动方向; 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反应,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这就是应激性。这样能让学生从不懂到懂,深刻理解概念。
2 找出关键词,剖析概念 。
一个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几个要素构成,引导学生把它的几个要素找出来,解剖要素并把各要素关键词串联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简化的概念。如,光合作用概念中关键词为“绿色植物”、“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氧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分别代表的内容。“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适用范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和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这样,有了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就很容易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总结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概念。
3 通过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概念。
生物学中的概念能体现出人们探索真理的思维过程。教学时把概念的形成过程阐述给学生,才能使学生了解概念的由来,知道概念探索的方法,认识概念的思维过程,从而掌握概念的本质含义。例如 :讲“细胞的分化”时,由于内容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使学生明白: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初的细胞有分裂能力,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在分裂与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没有改变,只是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当细胞分裂到一定程度时,除了一小部分继续分裂外,大多数停止分裂,开始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4 构建概念图形,系统概念知识。
概念图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编制概念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概念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促使自己进行有意义学习,能更好地组织自己所学的概念,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有效地降低自己的解题错误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读图分析、自我构建都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反馈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认识。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甚至能通过教师引导构建出概念图,那么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已经得到逐步深入和提高,生物概念图的绘制到一定学习阶段,学生已经达到轻车熟路了,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设计。每个学生的设计可能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张贴、幻灯展示等的方式展示交流、互补完善,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系统化。
总之生物概念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界或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类事实以及生命现象本质的概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新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又是学生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志。生物学发展史表明,生物学的发展首先是概念的发展,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树立“授之以渔”的理念,采用各种方法,合理科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最终使学生牢固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概念是指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属性,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正确的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生物课的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有效突破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1 从感性材料出发,总结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善于从感性材料出发,自己总结和发现知识,自主形成概念。概念是抽象的,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概念的获得有赖于感性材料和经验,如果学习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或经验的支持,容易使学生死背定义而未能理解和掌握其真正涵义。
例如“应激性”的教学,先演示盆栽植物含羞草,让同学亲自触摸,观察含羞草叶的反应状况;让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通过比较滴加牛奶和滴加高浓度盐水后它的运动方向; 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反应,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这就是应激性。这样能让学生从不懂到懂,深刻理解概念。
2 找出关键词,剖析概念 。
一个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几个要素构成,引导学生把它的几个要素找出来,解剖要素并把各要素关键词串联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简化的概念。如,光合作用概念中关键词为“绿色植物”、“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氧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分别代表的内容。“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适用范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和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这样,有了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就很容易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用这种方法也可以总结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概念。
3 通过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掌握概念。
生物学中的概念能体现出人们探索真理的思维过程。教学时把概念的形成过程阐述给学生,才能使学生了解概念的由来,知道概念探索的方法,认识概念的思维过程,从而掌握概念的本质含义。例如 :讲“细胞的分化”时,由于内容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的分裂、生长过程,使学生明白:生物几乎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初的细胞有分裂能力,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在分裂与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没有改变,只是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当细胞分裂到一定程度时,除了一小部分继续分裂外,大多数停止分裂,开始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4 构建概念图形,系统概念知识。
概念图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编制概念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概念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促使自己进行有意义学习,能更好地组织自己所学的概念,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有效地降低自己的解题错误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读图分析、自我构建都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反馈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认识。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甚至能通过教师引导构建出概念图,那么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已经得到逐步深入和提高,生物概念图的绘制到一定学习阶段,学生已经达到轻车熟路了,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设计。每个学生的设计可能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张贴、幻灯展示等的方式展示交流、互补完善,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系统化。
总之生物概念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界或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类事实以及生命现象本质的概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新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又是学生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志。生物学发展史表明,生物学的发展首先是概念的发展,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树立“授之以渔”的理念,采用各种方法,合理科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最终使学生牢固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