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沟通系统干预模式结合阶段性康复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并分析阶段性康复结合治疗性沟通系统(TCS)干预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3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阶段性康复干预,观察组实施阶段性康复联合TCS干预模式。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预后情况、干预前后生命质量(SF-36)评分、干预前后改良Morisky量表(MMAS-8)评分变化以及围手术期指标。

结果

干预后1、3、6个月生命质量评分观察组分别为(64.42 ± 9.51)、(76.23 ± 9.19)、(87.24 ± 9.21)分,对照组分别为(58.73 ± 9.38)、(61.23 ± 9.29)、(76.29 ± 9.4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57、8.237、5.964,P<0.05);均高于干预前的(54.29 ± 9.14)、(54.45 ± 9.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1.358、7.581,P<0.001);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43.25 ± 1.72)h、卧床时间(42.13 ± 8.32)h、住院时间(16.32 ± 4.20)d,均低于对照组的(54.34 ± 1.93)h、(72.33 ± 8.54)h、(21.24 ± 4.36)d,而用药依从性得分(7.21 ± 0.17)分,高于对照组的(6.01 ± 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0.766、18.174、5.831、22.588,P<0.001)。

结论

阶段性康复结合TCS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心脏瓣膜患者预后及围手术期指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肺叶(段)切除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手术经验及技术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厦门分院38例采用全胸腔镜肺叶(段)切除的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录像回顾及随访结果;收集全胸腔镜下28例行肺叶切除术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肺部并发症等指标,并与2017年1月前的开放手术肺叶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跌倒患者共病状态与跌倒伤害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的老年跌倒共病患者共212例为研究对象,按伤害程度分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校正年龄的Charlson共存病指数(aCCI)对共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分析其与跌倒伤害程度的关系。结果212例患者中总体aCCI为(7.21 ± 2.69)分,共病种数为(4.74 ± 2.20)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