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产业组织研究前沿综述

来源 :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bbitwa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的产业组织研究具有3个特点:一是经济管制中开始关注制度互补、产业链以及公众参与的影响;二是在政府管制领域.环境管制研究更加受到重视。三是对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仍然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这些研究就其取向而言,可分为对策研究和理论研究两大类。前者的贡献是对政策制订提供了一定支撑.后者的贡献则体现在为相关理论的证实或证伪提供了新资料。理论的原创性不足、对潜在的理论热点研究不足仍然是我国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基本局限。
其他文献
目前.特大活动的管理模式正在发生转移现象.基于城市品牌的特大活动管理模式正在不断成熟。
本文运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LMDI)对我国6个行业在1985~2005年的能耗增长进行研究,将总能耗增长量分解为3个部分: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过去20多年来能耗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因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我国能耗强度的降低则大大地延缓了能耗总量的增长。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拓展后的HooperandMorton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影响中美两国间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我国确实存在着“高储蓄两难”问题,国内大量的美元资产是导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的主要诱因;而中美两国间相对竞争力的转变与人民币升值压力之间的联系较弱。因此,有步骤地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权重有利于缓解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加快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适当提升利率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目前的平稳发展。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紧密相关。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升值的预期也再次得到强化;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及浮动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并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要避免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着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两类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是产业集群更重要的知识资源,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变量;而产业集群有利于缄默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从而促进技术创新。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化研究。本文章分析了循环经济基础模型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对象一过程一主体(简写为OPS)三维的整合思考,提出了基于OPS的循环经济拓展模型,并以上海为例阐述了该模型的应用思路。
本文对银行规模扩张一般理论解释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均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本文提出,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着独特的行为逻辑,制度供给和市场需求中的规模偏好、资本约束缺失、市场定位偏离以及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是形成这一行为逻辑的主要原因。
我国铁路系统经过撤消分局管理体制的改革,各路局间及路局内部不同站段的整合任务异常艰巨,对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转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客运段客运系统整合过程中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介绍、分析和评价,试图为其他铁路企业提供参考的样本。
本文以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审计委员会设立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指出,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只是第一步,只有提高其效率才能对财务报告舞弊起到治理作用。
消费者考虑集是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品牌只有进入考虑集才有可能被最终购买。本研究在上海以牙膏作为测试对象检验了牙膏品牌进入考虑集时消费者所依据的决策规则。实证结果显示,消费者主要使用排除式决策规则、非权重的补偿式决策规则和权重的补偿式决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