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线损管理作为供电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有了更大的需求量。在供电所管理中,如何降低线损,加强提升电能利用率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关键词:供电所管理;线损现状;解决措施
线损由多种因素影响,供电所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时,应综合分析可能引起线损的各个因素,站在整体角度提出提高线损管理的有效对策,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促进电能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1. 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
供电所线损管理是一个长期工作,供电线路较为复杂,不仅包括诸多电气设备,而且线路覆盖范围广,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良问题。通过对供电所线损管理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管理人员缺乏强烈的线损管理意识
线损管理工作在进行阶段,部分管理人员普遍重视供电质量是否达标,忽视了线损管理问题。这种情况便会对管理线路造成重中之重的影响,同时也有的部分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线损管理制度流于表面,无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线损管理制度是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的依据,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管理工作质量。分析发现,部分供电所线损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題,给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些阻碍。一方面,部分供电所制定的线损管理制度过于陈旧,仍用以前的管理制度,未及时根据当前供电线路实际,及时更新与补充相关制度内容,导致线损管理工作与当前线损管理工作不符。另一方面,部分供电所制定的管理制度过于宽泛,缺乏细节的考虑,很难涉及线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无法给具体的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3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
管理人员作为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对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造成重中之重的影响。经调查发现,我国部分供电所线损管理人员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普遍都是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去开展实际工作,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支撑。其次,部分供电所没有定期对线损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无法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管理知识,从而对线损管理效率、及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 供电所管理线损的解决措施
为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将线损控制在合理水平,供电所应在认真分析引起线损管理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线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供电所实际,积极寻找解决线损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2.1提高管理人员线损管理意识
拥有线损管理意识,有助于管理人员认识到线损管理重要性的同时,自觉、严格落实线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线损管理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供电所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管理人员线损管理意识的提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线损管理重要性宣传。供电所应结合自身线损管理工作现场,做好线损管理重要性宣传,通过宣传无形中增加管理人员意识。如供电所应在线损管理部门张贴相关的宣传标语,或定期印制专门的宣传手册,讲解线损管理意义及重要性,无形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②制定明确的线损管理目标。为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供电所应制定明确的线损管理目标,即,供电所对线路运行状况做好定期检查,认真分析用电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合用户用电规律,制定不同阶段的线损管理目标,结合线损管理队伍情况,加以合理划分,为线损目标的认真落实奠定坚实基础。③做好线损管理工作部署。为促进线损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供电单位应做好线损管理工作的全面部署,制定详细的线损管理工作计划,尤其应注重管理计划可行性方面的论证与分析。同时,构建线损管理信息反馈机制,要求一旦出现线损问题能够及时的反馈给相关负责人,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将线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2完善与优化线损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将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完善与优化线损管理规章制度,另外,也要对线损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深入分析现有管理规章制度,针对规章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更改。具体来讲,在完善和优化线损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第一、细化规章制度,供电所应高度重视规章制度的细节化,如:细化重点线路和重点电气设备的线损管理,以此来为线损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加强线损管理工作的监督,为落实线损管理制度、及其内容奠定基础,简而言之,就是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检查线损管理质量是否达标,如果在检查阶段发现问题,管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并且也要检查线损管理工作是否存在遗漏的内容等;第三、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定期更新线损管理规章制度,其主要原因是在我国电力行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供电线路规模,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和繁琐,原有的线损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和目前的线损管理工作要求。首先,供电所结合当地供电线路覆盖范围情况,做好线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时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避免线损管理存在的不良问题继续扩大。其次,由于线损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若想促进线损管理工作的持续进行,供电所还需要以线损管理的实际要求为基础,深入分析规章制度内容,删除和管理要求不符的制度内容,并添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内容,以此来提升线损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力。
2.3注重提升线损管理专业水平
供电所线损管理专业水平给线损管理工作质量造成的影响昀为明显,因此,供电所应结合线损管理队伍状况,采取可行性措施,促进线损管理专业水平提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营造专业知识学习环境。为提高线损管理人员技能水平,供电所应注重给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订阅线损管理相关杂志、期刊,鼓励线损管理人员利用互联网不断学习线损管理新理念、新方法。②做好线损管理技能培训。供电所应定期组织线损管理人员,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技能培训,一方面,为线损管理人员讲解引起线损的因素,以及开展线损管理的技巧与方法,要求线损管理人员认真听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以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开展培训活动中,给予线损管理人员提问问题的机会,解答线损管理人员提出的问题。③注重线损管理工作总结。做好线损管理工作总结,有助于供电所认识到线损管理工作的不足,及时优化线损管理相关工作细节,不断提高线损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另外,供电所还应定期组织线损管理人员到实力强大的供电所参观考察,了解其在线损管理方面的做法,结合供电所实际,有针对性的加以借鉴,不断改进线损管理方面的不足。
2.4建立线损管理网,落实责任
建立线损管理制度,以所长为本所线损管理第一责任人,各工种人员为各自管辖片区的直接责任人,将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并且将理论线损与实测线损结果数据相结合,制定线损管理目标,每月定时对线损不正常的台区或线路进行检查、分析,找清原因,采取措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所线损管理不仅能加强提升电力企业电能利用率,而且也能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还需要供电所以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此来将线损问题控制在昀合理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郭晶,朱豪.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J].环球市场,2016(14):195-195.
[2]江伟,郑锐,万丽丽.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刊,2015(15):177-178.
[3]陈韶华.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现状和解决措施微探[J].科技与创新,2016(07):49.
[4]湛景东.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组织与技术措施与对策[J].电子制作,2014(16):208.
线损由多种因素影响,供电所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时,应综合分析可能引起线损的各个因素,站在整体角度提出提高线损管理的有效对策,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促进电能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1. 供电所管理线损的现状
供电所线损管理是一个长期工作,供电线路较为复杂,不仅包括诸多电气设备,而且线路覆盖范围广,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良问题。通过对供电所线损管理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管理人员缺乏强烈的线损管理意识
线损管理工作在进行阶段,部分管理人员普遍重视供电质量是否达标,忽视了线损管理问题。这种情况便会对管理线路造成重中之重的影响,同时也有的部分管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线损管理制度流于表面,无法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线损管理制度是开展线损管理工作的依据,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管理工作质量。分析发现,部分供电所线损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題,给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些阻碍。一方面,部分供电所制定的线损管理制度过于陈旧,仍用以前的管理制度,未及时根据当前供电线路实际,及时更新与补充相关制度内容,导致线损管理工作与当前线损管理工作不符。另一方面,部分供电所制定的管理制度过于宽泛,缺乏细节的考虑,很难涉及线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无法给具体的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3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
管理人员作为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对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造成重中之重的影响。经调查发现,我国部分供电所线损管理人员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普遍都是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去开展实际工作,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支撑。其次,部分供电所没有定期对线损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无法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管理知识,从而对线损管理效率、及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 供电所管理线损的解决措施
为保证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将线损控制在合理水平,供电所应在认真分析引起线损管理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线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立足供电所实际,积极寻找解决线损管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2.1提高管理人员线损管理意识
拥有线损管理意识,有助于管理人员认识到线损管理重要性的同时,自觉、严格落实线损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线损管理目标的顺利完成,因此,供电所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管理人员线损管理意识的提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强线损管理重要性宣传。供电所应结合自身线损管理工作现场,做好线损管理重要性宣传,通过宣传无形中增加管理人员意识。如供电所应在线损管理部门张贴相关的宣传标语,或定期印制专门的宣传手册,讲解线损管理意义及重要性,无形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②制定明确的线损管理目标。为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供电所应制定明确的线损管理目标,即,供电所对线路运行状况做好定期检查,认真分析用电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合用户用电规律,制定不同阶段的线损管理目标,结合线损管理队伍情况,加以合理划分,为线损目标的认真落实奠定坚实基础。③做好线损管理工作部署。为促进线损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供电单位应做好线损管理工作的全面部署,制定详细的线损管理工作计划,尤其应注重管理计划可行性方面的论证与分析。同时,构建线损管理信息反馈机制,要求一旦出现线损问题能够及时的反馈给相关负责人,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将线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2完善与优化线损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将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完善与优化线损管理规章制度,另外,也要对线损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深入分析现有管理规章制度,针对规章制度中存在的不足要及时更改。具体来讲,在完善和优化线损管理规章制度方面,可以按照以下内容进行:第一、细化规章制度,供电所应高度重视规章制度的细节化,如:细化重点线路和重点电气设备的线损管理,以此来为线损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加强线损管理工作的监督,为落实线损管理制度、及其内容奠定基础,简而言之,就是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检查线损管理质量是否达标,如果在检查阶段发现问题,管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并且也要检查线损管理工作是否存在遗漏的内容等;第三、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定期更新线损管理规章制度,其主要原因是在我国电力行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增加了供电线路规模,同时也越来越复杂和繁琐,原有的线损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和目前的线损管理工作要求。首先,供电所结合当地供电线路覆盖范围情况,做好线损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时解决线损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避免线损管理存在的不良问题继续扩大。其次,由于线损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复杂,若想促进线损管理工作的持续进行,供电所还需要以线损管理的实际要求为基础,深入分析规章制度内容,删除和管理要求不符的制度内容,并添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内容,以此来提升线损管理规章制度的约束力。
2.3注重提升线损管理专业水平
供电所线损管理专业水平给线损管理工作质量造成的影响昀为明显,因此,供电所应结合线损管理队伍状况,采取可行性措施,促进线损管理专业水平提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营造专业知识学习环境。为提高线损管理人员技能水平,供电所应注重给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订阅线损管理相关杂志、期刊,鼓励线损管理人员利用互联网不断学习线损管理新理念、新方法。②做好线损管理技能培训。供电所应定期组织线损管理人员,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技能培训,一方面,为线损管理人员讲解引起线损的因素,以及开展线损管理的技巧与方法,要求线损管理人员认真听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以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开展培训活动中,给予线损管理人员提问问题的机会,解答线损管理人员提出的问题。③注重线损管理工作总结。做好线损管理工作总结,有助于供电所认识到线损管理工作的不足,及时优化线损管理相关工作细节,不断提高线损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另外,供电所还应定期组织线损管理人员到实力强大的供电所参观考察,了解其在线损管理方面的做法,结合供电所实际,有针对性的加以借鉴,不断改进线损管理方面的不足。
2.4建立线损管理网,落实责任
建立线损管理制度,以所长为本所线损管理第一责任人,各工种人员为各自管辖片区的直接责任人,将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并且将理论线损与实测线损结果数据相结合,制定线损管理目标,每月定时对线损不正常的台区或线路进行检查、分析,找清原因,采取措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电所线损管理不仅能加强提升电力企业电能利用率,而且也能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还需要供电所以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此来将线损问题控制在昀合理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郭晶,朱豪.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J].环球市场,2016(14):195-195.
[2]江伟,郑锐,万丽丽.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刊,2015(15):177-178.
[3]陈韶华.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现状和解决措施微探[J].科技与创新,2016(07):49.
[4]湛景东.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组织与技术措施与对策[J].电子制作,2014(1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