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清初,有个名叫唐汝询的著名诗人,两只眼睛都看不见。
唐汝询生下来时也是个健全的人。他的家庭充满了书卷味,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3岁时他就开始跟着哥哥读书识字了。
不幸的是,他5岁的时候,突然得了天花,虽然经过医生的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两只明亮的眼睛却再也不明亮了,再也看不见书上的字和画了,再也看不到世上的一切了。
失明的小唐汝询痛苦极了,简直失去了再活下去的勇气。但过了一段时间,他逐渐安定了下来。他想,世间无难事,就怕没志气。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还能学到东西,成为有用的人。所以,他天天摸到书房里去,像以前一样去听哥哥们读书吟诗,把听到的诗文默默地记在心里。
一个看不见东西的小孩子,要记住很多诗歌文章该有多么的难啊!刚开始他只会拼命地去死记硬背,但很快他想出了一些可以帮助记忆的办法。他想起了古时候人们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于是灵光一闪,自己也可以用不同的绳结来帮助记录诗歌文章。
从此,他就用几根粗细不一的绳子,在上面打起许多不一样的结,用这样的方式书写他心里的文字。有时,他用刀子在木板或竹竿上刻下许多代表不同文字的刀痕,“书”就这样被他制成了。当哥哥们出去玩时,他就摸着绳子和刀痕,津津有味地读起他那些“天书”来。虽然唐汝询双目失明,但因为勤于学习,肯吃苦,所以,他读的书不比哥哥们少,成績也不比他们差。
后来,他不但读书,还学起作诗来了。作诗的时候要是有人愿意帮忙,他就会把作成的诗念出来,让人家写在纸上;要是没人帮忙,他就依然用结绳和刻刀痕的方法记下来,等有机会再请人帮忙写到纸上去。
正是由于唐汝询如此地刻苦攻读,他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好诗,出了好几本诗集,如《编蓬集》《姑蔑集》等。而且,他还给一些难懂的唐诗作做了很多注解,并整理成《唐诗解》一书。如此好学而成就惊人的盲人,实在是值得世人永久学习和推崇的榜样啊!
(摘自《励精图治故事》,有删改)
唐汝询生下来时也是个健全的人。他的家庭充满了书卷味,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3岁时他就开始跟着哥哥读书识字了。
不幸的是,他5岁的时候,突然得了天花,虽然经过医生的抢救保住了性命,但两只明亮的眼睛却再也不明亮了,再也看不见书上的字和画了,再也看不到世上的一切了。
失明的小唐汝询痛苦极了,简直失去了再活下去的勇气。但过了一段时间,他逐渐安定了下来。他想,世间无难事,就怕没志气。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还能学到东西,成为有用的人。所以,他天天摸到书房里去,像以前一样去听哥哥们读书吟诗,把听到的诗文默默地记在心里。
一个看不见东西的小孩子,要记住很多诗歌文章该有多么的难啊!刚开始他只会拼命地去死记硬背,但很快他想出了一些可以帮助记忆的办法。他想起了古时候人们用结绳记事的方法,于是灵光一闪,自己也可以用不同的绳结来帮助记录诗歌文章。
从此,他就用几根粗细不一的绳子,在上面打起许多不一样的结,用这样的方式书写他心里的文字。有时,他用刀子在木板或竹竿上刻下许多代表不同文字的刀痕,“书”就这样被他制成了。当哥哥们出去玩时,他就摸着绳子和刀痕,津津有味地读起他那些“天书”来。虽然唐汝询双目失明,但因为勤于学习,肯吃苦,所以,他读的书不比哥哥们少,成績也不比他们差。
后来,他不但读书,还学起作诗来了。作诗的时候要是有人愿意帮忙,他就会把作成的诗念出来,让人家写在纸上;要是没人帮忙,他就依然用结绳和刻刀痕的方法记下来,等有机会再请人帮忙写到纸上去。
正是由于唐汝询如此地刻苦攻读,他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好诗,出了好几本诗集,如《编蓬集》《姑蔑集》等。而且,他还给一些难懂的唐诗作做了很多注解,并整理成《唐诗解》一书。如此好学而成就惊人的盲人,实在是值得世人永久学习和推崇的榜样啊!
(摘自《励精图治故事》,有删改)